-
1 # 黑白之城
-
2 # 145727495
水滸還108個好漢,有本事的幾個?全靠吹出來的。《太閣立志傳》《信長野望》這些功不可沒,和水滸一樣拿個牛逼的綽號嚇你一跳,再有個一場鄉村械鬥贏了就死命吹。我覺得名將準確的說是有名有姓吧,趙子龍長坂坡還殺了幾十名將,拿的出手的只有河北四柱之一的高覽吧,這樣的名將不值錢,李如松這樣在中國歷史上排不進前三十的名將就全乾翻了。哈哈哈,好像還有棒子國的亞洲第一名將也幹翻了來島通總吧!
-
3 # 日下秋也
不可否認亂世出英雄,日本戰國時代能稱霸一方的勢力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實打實的名將英才。就像北韓雖然一個月被日本打到鴨綠江,也還是捧出一個李舜臣。但問題就在於這些名將的量上。日本在宣傳方面可是下足了功夫,很多外華人瞭解這些戰國武將甚至三國名將上都是從光榮的歷史游戲入手的。他說啥是啥,阿斗精明能幹、慶次戰國最強。其次就是日本人最喜歡小題大做,之前不是網上熱烈吐槽過日本電視臺報道乒乓球賽畫風像Jump系熱血漫畫嗎?那其實就是日本報道的常態,什麼99%的人都轉發了、全中國震驚了、看哭了13億華人。在日本看來都是小兒科中的入門級別。而這種瞎吹鬍誇也是有歷史的。動不動一個霸主、無雙、最強的名號按在各種各樣蝦兵蟹將身上。倆人見面打仗。一個說我是高家莊最強,另一個說我勇冠趙莊和馬家河子。也許他們說的都是實話,但這些氾濫成災的封號也使得這些詞的實質大打折扣。就像上面提到的“戰國最強”,很明顯重點在那個“最”字上。然而日本人在吹牛的時候顯然唯獨忽略了那個字。其後果就是各種最強都能組成個加強排,“最”的意義何在?越到後期這種現象越嚴重。我們都知道上杉謙信有“軍神”之名,就好比中國的“武聖”。能有這樣稱號的人,不說是關公秦瓊級別的,那也得是統兵一方,戰功赫赫。上杉謙信自不必說,日後的東鄉實良也有一定實力;乃木希典有很大爭議但是至少還是做到了為將和制勝。但到了二戰期間,這個威風的名號也不可避免地爛了大街。開飛機開坦克的,打贏一場仗拿下一個鎮的。活生生把武聖拉低成了土地公公。
歸根結底,這些扎堆的名將,除了真有能力的那麼幾位,其餘都是誇大宣傳弄出來的二三流貨色罷了。
-
4 # 荒野歷史
1、首先日本是一個極其尚武的國度,他們人民的階層分級非常鮮明。作為武士的後代他們便是專門為打仗而生,從小他們就要被送去學習武藝,刀不離身。武士之道在日本戰國盛行,他們渴望以武力取得天下,武士政權更是統治日本幾百年!
2、日本戰國國土均是莊園制,各大名擁兵自重雄踞一方,彈丸之國竟然會被分裂為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各國為了攻城虐地互相征伐,戰事連年不休,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迫使日本人以武為國,才能自保才能生存。所以這些名將都是被逼出來的。
3、日本戰國各國都有自己的史書,物語系列層出不窮各自吹鐳,正所謂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日本戰國史其實更像是幾個軍閥坐在一起吹牛皮,各自都吹噓自家猛將如雲,以一敵百。
吹歸吹,但不得不承認日本戰國確是是極其精彩的,所以不要再戲稱日本戰國是村長打架了,國土的侷限造就了日本戰國不一樣的戰國風采,別有一番滋味吧。
-
5 # 深度工場
日本戰國時代從1467年一直持續到1615年,持續了上百年。66個諸侯國廝殺到最後,德川家一統日本。經過這麼長時間戰爭,66個殺到最後,只剩下1個一家獨大的德川家。肯定會出很多名將和名人,這是肯定的。
中國907年到979年,才72年的五代十國,還出了一大堆名將呢,只是現在的知名度不夠而已。石敬瑭,以精銳騎兵“左射軍”稱雄,高行周乃是順州刺史“白馬銀槍”高思繼之子,十三歲投軍,連殺三名大將。後來高行周的兒子高懷德成為北宋開國功臣,娶宋太祖之妹燕國長公主,官至太師。
王彥章,王彥童兄弟更是戰場上,橫著走的大殺神。王彥童更是一戰殺了十三太保當中的6大太保,王彥章殺死李克用43名將領,威震全國。高思繼五代十國第一名槍,人稱“白馬銀槍”。
史建瑭,那可是一鐵鞭打的王彥章吐血的猛人。李存孝,十三太保武功第一,所向無敵,。評書裡面就說“唐初有個李元霸,唐末有個李存孝,都是恨天無把,恨地無環”。 手下五百飛虎軍,讓對手聞風喪膽,最後遭離間計,被五馬分屍。
夏魯奇,外號金槍將,中國古代四大百人斬之一,曾生擒王彥章。楊袞,楊繼業的父親,楊家槍的鼻祖。民間傳說有“楊袞大戰李存孝”、“五龍二虎逼死王彥章”、“真楊袞義收假楊袞”、“火山王戰敗遼太宗”等故事,很富有傳奇性。
這還只是順便說幾個,五代十國時期各種名將如雲。只是不如日本戰國時代那樣,被無數次搬上電影,電視,漫畫和書籍上面,知道的人非常少而已。日本戰國名將多,只能說日本文化和娛樂界對這段歷史關注的多。
-
6 # 要不要洗碗
總的來說,日本傳統文化中對武士有著很高的尊崇,所以人們都想成為武士,久而久之,在打仗的時候武士就容易成為名將。
-
7 # 歷史的拐點
日本戰國名將真不算多,之所以我們知道很多比如:武田信玄,織田信長或者上杉謙信這些都是有原因的:
主觀原因1、倖存者偏差造成的主觀錯覺
你會覺得日本戰國名將很多。至少說明你對於日本戰國有一定的瞭解。這些瞭解或出於文字小說或出於戰略遊戲。正是因為你對其一定的瞭解所以你才會注意到這麼多的人物。再加上游戲和小說為了讓內容更加飽滿所以必須選擇繼續深挖武將人物。於是你便感覺名將越來越多。這道理就和三國與五代一個區別。都是亂世,一個因為名聲在外所以讓人感覺名將如雲。另外一個時代就知之甚少。
2、日本文化輸出
現代社會,經濟貿易的全球化。硬體方面已經無法展示一國的影響力。於是文化輸出成為了主要形式。就像美國個人英雄主義的大片一樣。日本能夠輸出給我們的就是遊戲。其中尤以《三國志》和《信長之野望》受到歷史愛好者的歡迎。但是你會發現同時代的《三國志》在遊戲性方面就是比不過《信野》。玩膩了《三國志》的你自然而然將目光投到了《信野》上,於是你對於日本戰國的歷史好奇心也便多了。再加上對方的刻意塑造,自然造成了名將如雲的景象。
客觀因素1、亂世如同試煉場
亂世動盪就如同試煉場。武將們就如同一個個身懷絕技的勇者。正因為是亂世,正因為有對手,才有了練就一身屠龍術的機會。所以亂世之中,武將才更容易出頭,也才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於是便出現了名將層出不窮的情況。有了龍虎鬥,成就了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的威名,就是這個道理。
2、日本戰國相關文字記載最多
日本的文化發展是非常緩慢的。就從他們的緋句以及小說發展就能看出來。尤其是《源氏物語》中生動的描繪了戰國以前貴族們的娛樂方式。全部都是“陽春白雪”。“下里巴人”日常小人物們的娛樂文字是由武士階級帶來的。可是江戶時代前,武士的手主要是拿刀的,動盪戰亂戰爭才是主旋律。江戶時代,德川幕府的強有力統治造就了一個太平盛世。於是平民文學才獲得足夠的發展。而江戶時代前便是戰國,人們又愛好英雄的故事。戰國時代的歷史相關的記載最多內容最豐富。自然而然描述那個時代名將著作也就最多。
結語只要是戰亂一定會名將輩出,因為那是時代的需要。往往我們覺得某個時代名將特別突出,也許是時間較長,也許僅僅只是我們產生的錯覺。
-
8 # 指尖看日本
這個問題其實和“三國時代名將為什麼那麼多”差不多。其實,無論是日本戰國也好,中國三國也好,所謂名將,都得靠人包裝。
首先明確的一點是,亂世出梟雄、名將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中國、日本的動亂年代都非常常見,為什麼會讓人覺得只有三國、戰國這兩個時代名將特別多呢?
主要還是文學家的功勞。
比如日本的名將武田信玄、上杉謙信,這兩人領軍作戰確實有一手,但是會流傳後世的主要原因是有所謂的“甲州流兵法家”、“越後流兵法家”為二人的軍功著書傳播。但是,這些“兵法家”的真相其實更接近於文學家,很多戰役的過程、指揮、計策,實際上都是靠創作才編出來的。就好比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寫了諸葛亮的那麼多用兵奇策,按日本的習慣,他也可以自稱“諸葛流兵法家”,不過,這些奇策裡又有多少是真實的呢?就有待考究了。
另外,日本戰國名將之所以讓人覺得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鎌倉、室町幕府時期,居於統治階級的武士大多數都是名門貴族的後裔,這些貴胄之後在日本戰國時代卻經歷了一次大洗牌。比如到了江戶時代,曾經的“甲斐武田”、“駿河今川”、“關東上杉”、“美濃土岐”、“越前斯波”、“播磨赤松”、“近江六角”等等,原本都是名門之後的家族,要麼沒落,要麼就是被其他血脈出身的人取代。這些人自然就在江戶時代對自己的祖先大吹特吹,比如在竹中半兵衛兒子所寫的《豐鑑》裡,就吹噓說父親竹中半兵衛當初只靠十六人奪取了名城稻葉山城,卻全然不提竹中半兵衛的兩千多援軍。
回覆列表
1、日本戰國時代大小勢力多如牛毛,理論上每家都至少能有一兩個出類拔萃的人物,這就為成批次製造“名將”提供了土壤。
2、日本沒有官修史書,各種人物記載近乎傳說,大夥想怎麼吹就怎麼吹,反正那時候也沒人去考據,把某男吹成古今名將比洗把臉還簡單。比如竹中重門吹他老爸半兵衛、《甲陽軍鑑》吹山本勘介、《加藤清正軍記》吹加藤清正,等等。
3、日本人說話比較言過其實。比如蒲生氏鄉是“秀吉和家康之外最有希望奪得天下的人”,本多忠勝被評為“日本的張飛”,陶隆房才打了一場勝仗就被說成是“西國無雙”,大谷吉繼是“百萬軍的採配”,其餘像是什麼“鬼XX”、“虎XX”更是不計其數,但這些所謂名將究竟真本事如何?能不能擔得起自己的盛名?人們似乎並不關心。
4、大批次描寫戰國時代的小說、影視、漫畫、遊戲等,讓戰國名將的數量進一步氾濫。一個最明顯的例子,《花之慶次》捧紅了前田利益,《戰國無雙》捧紅了真田幸村和石田三成。小說作家更是能發揮想象力,於是乎,一個個被神化了的形象躍然紙上,而讀者則樂此不疲。
5、拋開上述因素,其實客觀來說,戰國亂世確實具備湧現大量名將的條件。那個年代,日本無處不燃烽火,男孩子往往11、2歲就要上戰場,磨練到中老年,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宿將。此外,由於戰國時代戰爭規模不大、各種勢力犬牙交錯,更需要將領在有限的條件內充分運用兵法知識、發揮出部下的能力。千萬別以為日本小規模作戰就不值得一提,我推薦大家看看《七武士》這部電影,其中島田勘兵衛率領村寨抵擋盜賊的戰法,正是兵法在小規模作戰中的精彩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