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分鐘看世界
-
2 # 青言論史
諸葛亮在隆中定的“三分天下”只是一種暫時的穩定狀態,他的終極目標是要一統河山的。而他之所以不可為而為之,才是後世(包括我本人)對其極其敬佩的所在。
在荊州被關羽丟掉、猇亭之戰蜀漢又慘敗之後,諸葛亮就已經非常清楚想靠益州一州之地統一天下是不可能的。但他之所以如此執著的伐魏,有這幾方面原因的考量:
1、安內必先攘外:蜀漢是建立在三股政治勢力之間的三重矛盾之上的,這些矛盾在劉備去世以後逐漸有了爆發的趨勢。作為外來戶但又占主導地位的荊州集團首領諸葛亮,為了儘可能地穩住國內的局勢,就必須把矛盾轉接出去。畢竟在一個國家處於戰爭階段、尤其是打著一個光榮的旗號開疆拓土的戰爭階段的時候,是最容易團結一心的。
2、拓展生存空間:諸葛亮一再的伐魏,其實是在以攻代守。因為蜀漢是一個小國、弱國,如果不積極進取,就只能等著任人宰割。孔明的六次北伐,雖然本質上對於魏強蜀弱的格局沒有影響,但是確實給魏國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騷擾,並且也佔了一些地盤。這樣拓展生存空間,對於狹小的蜀漢而言是有必要的。
3、對人生理想和誓言的追求:這是我對諸葛亮最敬佩的一點。諸葛亮這麼個智絕三國的人,怎麼可能不知道他統一天下的夢想已經破滅了?他之所以這麼堅持北伐,是在對自己理想的堅持,是一種近乎悲壯但是卻又令人肅然起敬的對理想的執著。另外,報答劉備知遇之恩也貫穿在他的下半生之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出師表》中,十三次提及先帝,正是寄託了他對劉備的無限追思。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諸葛亮在一次次失敗中站起來,只為報答那個把他從草廬之中帶出來逐鹿天下的人。
孔明六出祁山前,願以隻手將天補。他曾經以為他是能逆天改命的英雄,卻最終和五丈原的四十九占星燈一起,燃盡了自己最後一絲生命。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每次重讀《出師表》和《蜀相》,總是會由衷地對這位偉大的政治家產生敬意。這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執著,實在是無雙國士才有的風範!
-
3 # Su57
諸葛亮三分天下是為了給劉備先找個安身之地,讓他不必繼續流竄, 進而有機會壯大力量。後期強行伐魏原因有幾點:
1蜀漢政權存在的合法性要求伐魏。劉備集團自稱漢室,但是兩漢的國土大部分和都城都在魏國,而且曹丕篡漢。伐魏才能表明恢復國土,一統天下之志,割據政權才有理由存在。
2借伐魏轉移內部荊州派和益州派的矛盾與利益衝突,維持統治穩定。
3以攻為守,捕捉機會滅魏。魏蜀實力差距太大,消極等待蜀國只會被滅。趁早攻出去打,不讓魏國喘息才可能有機會成功。而且戰爭在魏國國土開打,可以爭奪魏華人口,而對蜀漢國民經濟破壞不大。
4不忘初心,堅持理想,報劉備三顧茅廬知遇之恩,這個就是諸葛亮的個人情壞了。
-
4 # 上將噯福斯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對蜀漢集團來說,三分天下只是基礎,是階段性小目標,統一天下才是最終目標。所以諸葛亮在出師表裡才說:“先帝創業未半”。在他看來,三分天下只是完成了一小半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一點,諸葛亮在隆中對裡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諸葛亮出山之時,劉備連一個鞏固的根據地都沒有。諸葛亮為他籌劃了一條符合實際的霸業路徑,也就是名傳千古的隆中對。在這裡,我們不妨一起再讀一遍隆中對部分內容,諸葛亮的志向和謀略便一覽無餘。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一段話,已經說的很清楚。劉備、諸葛亮最終的目標是什麼?就是“霸業可成、漢室可興”,就是要統一天下當皇帝,絕不會滿足於“三分天下”。但是爭天下要有根據地,所以要先佔據荊州、益州以為基業,這是成就霸業的第一步。
後來,劉備佔據荊州、益州,繼而進軍漢中,完成了隆中對的第一階段目標。正要進兵中原,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結果風雲突變,蜀漢政權遭遇一系列重大挫折,不得不暫時修養生息。
但是諸葛亮時刻沒有忘記自己的目標和使命,所以他在出師表中說:“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所以他五次興兵北伐,直到病逝五丈原。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他一生的奮鬥全是為了這八個字。為什麼他這麼執著,三國演義講的好,諸葛亮出山之時,感念劉備知遇之恩,對劉備說:“為圖將軍之志,亮願效犬馬之勞。”
屢屢興兵北伐,乃是為了心中夙願。並不是為了大家通常理解的所謂“以攻為守”。我曾經多次往返成都與陝西、山西之間,蜀道艱險,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如果真的只是為了防守,以諸葛亮的才華、以蜀道之難,據險而守,可以說是易如反掌。完全沒有必要興師動眾、勞心費神去北伐。
-
5 # 步武堂
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的時候,其實只是在給走投無路,前途渺茫的劉備指了一條生存之路,也就是說,劉備欲成大業,必須先達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劉備的大業才會有下文。
諸葛亮之所以千挑萬選之後,選擇了劉備來輔佐,他看上的就是劉備就像“一張白紙”,他可以畫“最新最美”的圖畫。但是以諸葛亮的聰明他不可能不知道劉備的“大業”究竟是什麼。
所以,兩個人一拍即合。在劉備活著的日子裡,兩人聯手,致力於打造“三足鼎立”的格局,同時想方設法的利用魏和吳之間的矛盾,不斷的夯實自己的基礎。
但是在達成這個目的之後,劉備迫不及待的自封“漢中王”,諸葛亮就有點不以為然,覺得稱王有點早。
後來,劉備為了替關羽,張飛兩位兄弟報仇,發了毒誓要掃平東吳,這反而激起了東吳的反彈,在以性命相博的時候,劉備敗了。
劉備的失敗乃至死亡,使得所謂的“恢復漢室”這個本來就是掛在嘴邊以佔取“輿論優勢”的“大業”,變得幾乎是遙不可及。
但諸葛亮別無選擇,蜀漢之所以能自立,全賴於“漢室正宗”這個道義的大旗,如果不能持續的與曹魏相爭而偏安一方的話,巴蜀的“益州派勢力”就會成為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強勁的對立面,那時候,諸葛亮如果沒有“匡扶漢室,完成先主未盡大業”這麼個“尚方寶劍”,那日子就是“內憂外患”,這是諸葛亮實在是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哪怕是硬著頭皮,大魏是非伐不可,別無選擇。
-
6 # 畫小品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是表達了諸葛亮,諸葛亮這樣太累了,不管怎樣一個人的力量太有限了。多多放手培養人才,忠不應影響到大局觀。
-
7 # 邯鄲小人物
劉備對他有恩啊.《出師表》中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所以啊..諸葛亮就輔佐劉禪興復漢氏之業.
因為他和吳國聯盟了的啊.不過後來還是有對吳國的進攻啊.比如:三氣周瑜
蜀國後來滅亡了啊 三國都被晉統一了!
-
8 # 東坡老怪
諸葛亮北伐魏國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表面上蜀漢的內亂是平定了,實際上還是暗流湧動,蜀漢的內部問題就像一堆幹得發燙的柴火,只要那麼一點火星就能燃氣熊熊大火,這是劉備入川之初就埋下的隱患,一旦內亂再起,蜀漢政權就會因為內耗而灰灰湮滅,作為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諸葛亮早已洞察這一切,想要改變這種局勢,就要全盤考量,這個時候,動用一切的手段把內亂之火消滅在萌芽當中,是明智的,也是必要的,因此,在諸葛亮集團全面權衡之後,果斷採取北伐戰略,動用國家機器,調動所有可能對蜀漢政權有影響的人物參與到這個不可能會成功的事業當中,只希望用北伐的時間換取更大的空間協助劉禪把蜀國內部問題解決掉,這在北伐過程中諸葛亮的一系列行為就不難發現了。
北伐是諸葛亮集團經過痛苦抉擇的,放開手腳解決蜀漢內部根深蒂固的矛盾,在第一次平靖內亂的一段時間內,很多川蜀本地勢力已經隱藏,不過這種暗流湧動讓蜀漢政權高層喘不過氣來,可惜無從下手。自古以來,對外發動戰爭是解決內部問題的最好辦法,但必須師出有名,打東吳是不可能的,總不能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為關羽報仇的夷陵之戰已經讓蜀國動搖了國之根本,好不容易才恢復了點元氣,這個時候再提為關羽報仇向吳國興師動眾,肯定會被本地派系極力阻撓的,也是不得人心的,這個諸葛亮比誰都清楚,唯一的辦法就是高舉劉備恢復漢室的遺願北上伐魏,只是這條路很艱難,甚至是不歸路,但權衡利弊,也只有這條路,包括川蜀本地派系和劉備集團不會反對,也不能反對,因此,才有《出師表》這麼一段說辭面世,其實那只是諸葛亮消除內部隱患,採取破釜沉舟的唯一辦法,否則,蜀漢政權的顛覆可能會提早幾年,諸葛亮的英名也將毀於一旦。
-
9 # 春秋硯
對照魏、蜀、吳的人口、土地、戰馬、潛力,蜀國無疑是三國中最差的。如此,還要北伐,攻打實力最強的魏國,其“不可為”顯而易見,諸葛亮豈會不知,但戰爭從來不是簡單的實力對比,他希望走出一條蹊徑。這個決定,應是出於以下幾方面的綜合考量:
一、法統的傳承蜀漢自認為正統,承襲的是漢祀。如果不恢復中原,而是偏安一隅,還怎麼能夠號召天下?政權的凝聚力和存在的合法性將會受到質疑。蜀漢必須堅持北伐,討伐曹魏,才能證明自己的政治正確,劉備託孤時,也把這個責任交給了諸葛亮。
二、穩定內部的需要 內部的山頭需要平衡。劉備舊部以及從荊州帶來的人馬構成了政權的主力,原來劉璋的勢力以及益州計程車族大家也在不斷成長。一州之地,蛋糕就這麼大,爭權奪利在所難免。需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把盤子擴大,大家都能從中獲利,政權也才能穩定。三、自守沒出路蜀漢畢竟只有益州,而曹魏擁有青、並、徐、涼、冀、幽、豫、袞加上司隸九州之地,最精華的中原之地全部在其囊中。吳也有荊、揚、交、夷州。如果閉門自守拼經濟,你增加十萬人口十萬錢糧的同時,人家得到的比你多十倍的發展,差距將越來越大,最終守土等死。
四、做了充分的準備 1、經濟上,諸葛亮採取了發展生產、獎勵農耕、注重水利、減輕農民負擔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史稱:“亮之治蜀,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2、外交上,東和孫權,與吳國重新修好;西聯諸戎,與西部的少數民族搞好關係,甚至從中徵兵,也獲得了一些幫助。 3、軍事上,平定南中,獲得了大量持續不斷的物資補給。兵員上則是全國動員,保證了與曹魏的抗衡實力。另外,步兵的訓練也卓有成效,在野戰中面對騎兵仍能克敵制勝。4、其它,諸葛亮還發明瞭木牛流馬用於後勤;諸葛連弩也是當時最先進的連發武器。
的確堪稱是萬事俱備,有了這些基礎,諸葛亮制定了北伐戰略,這也將為蜀漢贏得唯一的生機。只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10 # 讀古今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啊!這就好比蘋果、三星崛起的時候諾基亞不見了,現如今蘋果、華為、三星各自有各自的份額,你不進取就會被蠶食。雖然諸葛亮北伐時蜀國在三國中實力最弱,但卻有不得不北伐的理由啊。
大漢十三州,曹操獨佔九州,劉備起步晚,基礎比較薄弱,即使巔峰狀態,手握荊州、益州時,與曹操的九州之地也相差甚遠。此時天下格局已定,再要擴張就會困難許多,加上好不容易實現《隆中對》規劃拿下荊、益兩州,結果沒多久荊州就丟了,導致《隆中對》的規劃失去了執行的可能。
諸葛亮最初的規劃說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劉備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而待天下有變這個過程,就是在休養生息。
但是想要有這個靜待天下有變的資格,前提是荊州、益州在手,荊州地理位置特殊,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加上人口眾多,商業繁榮,若跨有荊、益,則可內修理政,悶頭髮展經濟,邊休養生息,邊等待時機。而諸葛亮北伐時荊州早就丟了,加上夷陵之戰損失慘重,益州又連年戰亂,早已疲敝,此時的蜀國,地盤、人口基數、經濟、地理位置都不如曹操、孫權,發展速度肯定比其他兩家慢,這種情況下,再選擇修養生息,與魏、吳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那就無異於等死了。
因此,諸葛亮只能寄希望於戰爭,只有戰爭勝利才能縮小差距。
而蜀漢與曹魏不併存,恢復漢室其實是劉備的遺願,諸葛亮北伐也有報答劉備知遇之恩的因素在裡面。 至於北伐的結果,成功還是失敗,諸葛亮的後出師表說得好,世事難料,臣惟有竭盡全力,至死方休罷了。
回覆列表
否則實力對比差太多,蜀道後勤壓力也大,吳國鼠輩隨時背後插刀。
如何滅得了吳國?
在魏國沒插手的情況下,劉備帶著一批中生代將領,被陸遜一鍋端。。
要是吳國那麼容易滅,魏就不會在滅了蜀國還要過8年才能滅了東吳,還是在東吳自身暴政的情況下
皇叔做的對,吳國小人,寧不要漢家天下也不能讓吳國好過。諸葛亮伐魏完全是搞錯了物件,應該守漢中,舉全國之力七伐東吳,為皇叔和五虎上將們報仇。
問題是大部分時間吳都強於蜀,任何時間都不弱於蜀,所以諸葛亮只能聯吳,周瑜卻想滅蜀。
隆中對是雙線暴兵。。
後來只剩下漢中一條線了。
諸葛亮也不是一來就硬搞岐山,平了南蠻,養了幾年兵,出來的時機也不錯,一開始也有不錯的戰果。
無奈魏反應也很快,再加上街亭掛了。
不過招了姜維。
事實上諸葛的北伐,損失不會很大,但是戰果也不多,諸葛偏於保守。
可能諸葛也是擔心荊州系老了以後,人才接不上,加上太平久了人也容易沒進取心。魏沒先
亂蜀國先廢了。。 所以才決定的出岐山
蜀國的問題,應該是怎麼才能活的更久???
其實諸葛隆中對,一開始的戰略上靠譜的: 一旦中原有事。。。可以出來搞。。
結果後來,諸葛沒有了劉備的大方向掌控之後,開始硬搞出岐山了。。。。
忘了初心
易中天講過,諸葛亮伐魏也是無奈之舉,蜀國內部荊州集團、益州集團矛盾重重,伐魏是政治正確用來緩和內部矛盾的。
一礦打三礦,不惜一切的早打、不斷的打,是戰略正確,政治正確和戰略正確重合,就鐵定伐魏~
劉備自立為帝的政權合法性也源自於此,自稱在西川繼續漢朝大統,首先就必須打篡漢的魏
感覺蜀漢後期內部鬥爭是比較激烈的,但多數屬於路線鬥爭,組織上還是比較團結的
雖然姜維說起怎麼受排擠,他在橋頭被圍困,成都還是砸鍋賣鐵,四個重號將軍去了三個增援他,估計成都主力也抽調得差不多了
蜀漢是一群理想主義者的集合,所以多數人可以顧全大局。
而最高理想就是興復漢室
魏國先滅蜀再滅吳,這已經是中國無數次歷史沿襲了
最早秦國先攻佔巴蜀,對楚國佔據優勢
最近的歷史,日本也想進陝進川,仿照蒙古滅南宋,只是實力不夠沒能實現
諸葛亮有自己的目的,北伐的根本原因是把要把軍隊帶在自己身邊,這樣可以自保
諸葛亮要是回朝廷待著,搞不好就被奸臣進讒害死了
各位看官,您認為應該先打吳,還是伐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