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筆
-
2 # 香茗史館
關中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主要是因為關中地區水源豐富、氣候適宜、土地肥沃,是早期的一個主要糧食主產區,再加上東南西北均有天然屏障,進可攻退可守,戰略地位自然較高。而關中戰略地位的逐漸下降,主要是由於經濟重心和軍事重心的逐漸轉移造成的,而這兩點變化又是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導致的。
經濟重心轉移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關中地區因為水源豐富、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當時便是一個重要糧食主產區,最早的“天府之國”便指的是關中地區,由此可見當時關中的富庶程度。之後隨著蜀中地區的開發,而關中正是入蜀的最佳途徑,關中、蜀中兩個易守難攻的糧食主產區相連,使得關中的戰略地位急速升高,這也是從秦漢至隋唐始終選擇關中為都城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關中地區的經濟地位也在逐漸下降,主要是由於以下幾方面原因造成的:
1、水土流失嚴重。由於唐朝以前關中地區長期作為國都的存在,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帶來了人口的迅速膨脹,再加上歷朝歷代向關中大規模移民,人口驟增帶來的影響就是耕地面積的增加,但是由於關中地區的地理環境的影響,適宜耕種的地區並不多,於是大量開荒就成為了必然。而開荒的後果就是關中地區的植被遭到了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曾經的“天府之國”變成了後來的黃土高原。糧食產量迅速下降,又沒有良好的糧食運輸渠道,這極大制約了關中地區的經濟發展。
2、飽受戰亂摧殘。正是由於戰略地位太高,導致關中地區長期飽受戰亂摧殘。先有秦朝末年項羽火燒咸陽,後有東漢末年李傕、郭汜、馬騰、韓遂先後在攻入長安發生混戰,再有西晉末年劉曜發兵攻打長安,“五胡亂華”禍亂關中,再到唐朝“安史之亂”、“黃巢之亂”、吐蕃和回鶻攻破長安,五代十國亂世關中依舊首當其衝。長期戰亂導致關中經濟遭到了毀滅性打擊,人口急劇下降,關中就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恢復往日榮光。
3、經濟重心南移。由於北方中原地區長期遭受戰亂影響,在東吳對江南地區進行開發之後,又歷經西晉末年的“永嘉南渡”、“安史之亂”的中原大規模南渡和北宋末期的“建炎南渡”,隨著中原地區計程車族、農民、手工業者、商賈的大規模南遷,使得江淮和江南地區經濟迅速發展,從南北朝時期開始,南方便已經開始取代中原成為了全國經濟文化中心。
環境變化導致糧食儲備出現問題,戰亂導致基礎遭到嚴重破壞,經濟重心南移導致經濟地位下降,在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之下,關中地區的戰略地位自然隨之而下降。
軍事重心轉移軍事重心的轉移,主要是由周邊形勢的變化引起的。從秦漢到隋唐,中原地區的主要威脅主要來自於西北少數民族和遊牧民族,關中地區卻被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震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圍在當中,乃是真正的“四塞之地”,不僅易守難攻,且較為接近戰略前沿,軍事地位自然極高。
△關中乃“四塞之地”
不過,隨著周邊形勢的變化,關中地區的軍事地位同樣在不斷下降:
1、隴西地區的逐漸平定。從秦漢時期開始,隨著中原政權與西域各國之間交流的逐漸加深,隴西地區與中原地區交流逐漸頻繁,再加上中原政權多次向西北用兵,在隋唐之後隴西地區基本已經被中原政權掌握在了手中,畢竟隋朝和唐朝的皇室本就是隴西貴族出身。隴西的逐漸平定,關中地區西部防線便失去了原有作用,此後朝代的西部威脅主要來自於西域地區,戰略前沿已經延伸到了甘肅、寧夏一代,關中地區已經從戰略前沿,變為了第二道防線。
△明朝九邊重鎮
2、北部威脅的逐漸加深。西北方向雖然逐漸平定,但北方的威脅卻在不斷加深,鮮卑、突厥、蒙古、女真的先後崛起,使得中原政權北部始終面臨著威脅,因而使得長城沿線的軍事地位開始不斷上升,甘肅、寧夏、榆林、大同、宣府、太原、薊州、幽州、遼東等北部邊關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
可以說,隨著周邊形勢的變化,關中地區已經相對安全,軍事重心向西和向北轉移已成必然趨勢。即使從戰略半徑角度出發,中原地區的地位都要高於關中地區。
綜上所述,關中地區的戰略地位下降是歷史的必然,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
3 # 漢風唐韻828
關中,最早的天府之國,中原龍首。歷史上,擁有關中者,才能擁有天下。周如此,秦如此,漢如此,隋、唐也是如此。
-
4 # 棍哥觀史
關中地區因其地理位置優越,憑藉據險而守的優勢,從而達到可進可退的戰略目的。加之關中平原土壤肥沃,是一個割據發家的好地方。退出歷史舞臺的原因主要是經濟中心、軍事重心的東移和大一統國家的形成。
關中形成歷史上的關中地區廣泛的指秦嶺以北,渭北山脈以南,西起寶雞,東至潼關的渭河平原和關中平原,後因戰國時期秦國戰勝魏國,奪取河西地區六百里之地,以崤山之險據守函谷關而將關中地區範圍擴大。而函谷關也成為天下第一雄關,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克”的美譽。
關中地區由黃河、渭河、洛水等水系,土壤肥沃,氣候適宜,也成為糧食主產區,秦國憑藉關中的富饒和函谷關的堅固,一步步壯大,最終東出滅掉六國統一天下。
必爭之地劉邦在被封為漢中王以後,由漢中入蜀,從而在蜀中壯大,當其欲稱霸天下之時,由謀士建議,先滅三秦國,必爭關中,方可成事,進可東取,退可自保。因此劉邦滅掉雍王章邯、塞王櫟陽、翟王高奴,盡收關中之地,而後也是從關中出征,統一天下。
而作為劉邦的發家之地,劉邦將都城定在長安,而後王莽篡權,後光武中興,才將首都定為洛陽。
關中衰落雖然後繼王朝裡有唐朝定都於西安,但這也是由唐朝的統治基礎關隴貴族所決定的,隋唐時期開始興兩都制,以洛陽為東都,說明了關中地區正走向衰落。
經濟中心東移動隨著中原地區的開發,關中地區的自然條件優勢不在明顯,關中在唐代以前均為政治中心,人口數量大,因此耕地面積需求上升,關中平原的產出滿足不了糧食需求,因此丘陵山區的開墾成為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但隨之而來的便是水土流失,加上黃河的泥沙衝擊,黃土高原也逐漸形成,自然條件隨之惡劣。
而因關中的戰略地位重要,因此戰亂的摧殘也更為嚴重,秦末的火燒咸陽、漢末的西涼鐵騎、晉末的五胡亂華、唐朝的安史之亂、黃巢之亂、唐末的五代十國之亂,關中均受到毀滅性打擊,人口流失嚴重,經濟生產受到摧殘,也就使關中的經濟狀況更加不如東方的中原地區。
2. 軍事重心轉移
因關中為“五關之中”,即函谷關、大散關、武關、蕭關、金鎖關,是一個天然的關中之國,易守難攻,因此戰略地位不言而喻。但隨著漢朝開始,加強對西域的管理和聯絡,來自西方的軍事壓力陡然下降,因此關中的戰略防禦地位也隨之下降。
但隨著北方遊牧民族的發展和活躍,來自北方的軍事壓力陡然提升,關中之地便西的地理位置,不利於國家開展有效的打擊。反而長城一帶的軍事防禦顯得尤其重要,如果要縮短整條北境線的軍事補給,那麼軍事重心的東移也成了必然的趨勢。
3. 大一統國家的形成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秦一統局面建立以來,中央政府對於地方的控制始終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秦國為了加強地方控制,秦始皇開始東巡,但這並非長久之計。漢朝地方發生過“七王之亂”,唐朝的“安史之亂”也由地方節度使所為,而地方節度使的問題也伴隨著整個唐王朝的始末。
其實在隋煬帝時期就已經發現了中央政府“鞭長莫及”的問題,尤其是河南、山東一帶的叛亂由為猖獗,隋煬帝也因此下令於中原地區挑選洛陽修建東都,這也標誌著中央集權的國家向中原地區轉移政治中心的開始。後大一統國家幾乎都將都城選在國土的中心位置,以便加強首都的輻射範圍,達到有效控制地方的目的。
因此,關中地區的地位下降,主要是由於經濟中心的轉移,軍事重心的轉移,和大一統國家政治統治需求所決定的。
-
5 # 硬核釋出者
首先給大家解釋一下關中大概是現在什麼位置。所謂關中指的是“四關”之中,即東邊函谷關、西邊大震關、南變武關、北邊金鎖關,對應現在的地圖就在陝西省中部,西安、寶雞一帶。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張儀忽悠秦惠王時說:“關中是天下之雄國也”。這句話倒真是個大實話,關中地區由於地處黃土高原,土地肥沃,易受難攻,堪稱一個四重保護下的大糧倉。這樣的一個“寶地”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就不奇怪了。
那麼,“關中”為什麼在以後的歷史裡,從一個一線地區,逐漸沒落成二線、三線地區呢?原因還是跟我們上面所說的糧食有關,因為“關中”地區糧食產量逐漸下滑,關中的戰略地位和經濟價值開始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
這一改變的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中國大陸氣候的變化。在這裡我們舉一個有趣的例子,犀牛在中國古代被譽為“神獸”,大量出土的工藝品裡都有它的形象。
因為現在中國不產犀牛,很多人會以為這是古代工匠在腦補犀牛的形象。其實,中國古代氣候溫暖、 森林密佈,犀牛曾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廣泛分佈。來看一張中國各個朝代的犀牛分佈圖。
圖上的線代表著這一時期,犀牛的最北分佈線。可以看出,春秋時期,關中地區還處在犀牛的分佈區域中,一個連犀牛都能養活的地方,養活人應該不成問題吧。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條線逐漸南移,中國的經濟中心也從此離開了的“關中地區”。所謂“管中窺犀牛、可見一斑”。在犀牛逃離關中後不久,關中也悄悄退出了歷史舞臺。
-
6 # ls3979
因為氣候變化在唐朝時期政治中心開始轉移。唐朝貞觀年間(公元627—650年)由於氣候突然變冷,災害不斷。由於三門峽天塹阻隔,運送江南糧食的漕運船不能直達 ,長安無法滿足政治中心的糧食需求,軍隊被派到外地就食,政府官員也到外地就食,唐高宗李世民執政期間有一半時間在洛陽工作。武則天執政二十二年中,只有二年待在長安,其餘時間都在洛陽。從那時起長安走向了沒落。
-
7 # 紅9九
說漢中退出歷史舞臺,個人並不同意這種看法,特別是建國後從過去的寶成鐵路到現在的西成高鐵,無不牽動華人神經,怎麼連線西北與西南,漢中地區是繞不開的節,看看漢中地區修了多少公路,鐵路,輸氣管道,電纜管道就能知道漢中的重要性。
漢中有的地區看似沒開發,有點落後,不是不開發,而是有待開發,漢中對國家安全今天一樣有支撐作用,是為數不多的安全腹地。
-
8 # 華豎
關中地區得黃天厚土,風調雨順,實在是一塊難得的寶地。
自周以來,先後有十三個朝代在關中大地的腹地長安建都立國,可謂國祚綿長,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四大古都之首,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但我們也不可否認,自唐以後,再無重要朝代再在關中建都,繼而出現的是經濟、政治、軍事重心的東適,南移,但這也歷史發展之必然。
關中地處黃土高原的邊緣,南有秦嶺,北有渭北諸山,東西長,南北窄,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境內剛有渭河作為主要的河流穿過全境。其地勢易守難攻,這樣的地形可以說居高臨下,東窺諸候,容易成就帝業,周、漢、唐等朝皆是如此。可以說,誰掌握了關中平原就佔據了爭霸中原的先機,由此,古代關中平原的爭奪是激烈的。難怪項羽向諸候發出“先入關中者為王”的誓言了。
然而,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關中地區的農業優勢已漸漸喪失,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已很難支撐起一個龐大的都城了。糧食產量有限,蠶絲業都不是關中的長項,而絲綢、治煉、通商貿易都是東南為主導與先進,魚米供應更是富庶方便,這經濟重心的轉移,隨之而來就是政治與軍事重點的轉移了,因此關中地區重要程度也就慢慢下降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交通的不便也是重要原因。作為一個都城要有廣泛的輻射性,關中為盆地,進出都不方便,而水路更是不暢,渭河幾不可走,如此又如何應付那都城龐雜的物資供應呢?還有交通的不便還不利於軍事的調動,這對於快速、高效的軍事部署來說也是大大不利的。
再有,就是海洋經濟的不斷興起,讓內陸腹地的關中地區慢慢喪失了先天的優勢。
就近現代而言,國家的軍事威脅主要來自於東方,南方及北方和海洋,相反,西部的威脅相對要小一些,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關中平原就會在全域性上地位的下降了。
當然,關中仍就是關中,八百里秦川也不是蓋的,雖然重心東移了,但並不是不重要了,其扼守西北門戶,現在仍是重要的軍事部署之地。
-
9 # 山中茅店
關中兵家必爭之地原因分析
關中是兵家之地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擁有關中平原,土壤肥沃,可耕地面積廣,能提供糧食儲備。二關中地形易守難攻,只要守住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震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等幾個重要的關隘,外面想打進來比較難,可以保證穩定的社會發展。三、氣候適宜,關中地區屬於溫帶氣候,利於農業發展。這就是關中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原因,只要守住關隘,就可以發展農業,發展人口,出潼關,入河南可以和中原勢力一爭天下。
關中地區介紹對於關中的區域有東晉人徐廣在為《史記》“關中阻山河四塞”一句所作的註釋中提出:“東函谷,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徐廣認為四塞以內區域就是關中。也有西晉人潘岳其著作《關中記》中說:“秦西以隴關為限,東以函谷為界,二關之間是為關中。”還有其他對於關中區域的說法,包括唐代顏師古在為《史記·高帝本紀》所作註釋中提出:“自函谷關以西,總名關中。”不管對於關中區域的劃定到底如何,但可以看出來在唐包括唐之前的政權都比較重視關中之地。漢代張良用“金城千里”來概括關中的優勢勸說劉邦定都關中。戰國時期,張儀向秦惠王稱頌關中“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里,蓄積多饒”,“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這就是為什麼當時帝王在此建都的重要原因。
關中地區由斷層陷落地帶經渭河及其支流涇河、洛河等河流沖積而成的沖積平原,和渭河谷地及渭河丘陵一起構成渭河盆地,所以又稱渭河平原。它的位置位於現在陝西省中部地區,因為在潼關、散關、武關、蕭關之間所以稱為關中,亦有稱"秦中"之說,號稱"八百里秦川"。
關中地區屬於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2~ 13.6,降雨量充沛,再加上農業灌溉(修有鄭國渠)系統完善,自古就是產量重地。另外還有四關保護: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震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只要守住這些關隘,就能保證關中地區發展和穩定不受外部影響。
關中地區衰落關中地區的衰落主要在唐以後,唐以後的王朝基本都不在關中定都,宋在東京、元明清都在大都(北京),關中逐漸由帝王爭霸的必爭之地慢慢變為地區方面的重要的地方,而不是王朝發展的重要地區,所以也就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我想原因主要以下幾個地方:
一、農業技術發展。由於早期農業技術限制導致南方許多地方不能開發成農耕地,所以人民只能依靠現成土地的特點來耕作,而關中地區很好符合了不需要太大開發就能利用成農耕地,而當農業技術發展之後,比如牛耕技術、水車技術等的出現將南方特別是江南地區大量的沼澤地開發成農耕地,關中土地的優勢就失去了作用。
二、江南地區經濟發展。唐以後經濟重心就由關中一帶向江南地區傾斜,唐代就有“揚一益二”的說法,可見揚州經濟的繁榮,更不用說唐以後了,再加上人口遷移,中原政權對江南地區統治的穩定,加速了江南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三、交通運輸。既然江南地區經濟發展了就面臨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地方向都城輸出關稅和糧食等重要資源,古代從江南到關中長安路途太遠,而且一般要先走水路再走陸路,路途遠了就存在不穩定因素,特別是走陸路,半道被劫了怎麼辦?這也是隋煬帝要修大運河的重要原因(其實隋煬帝戰略眼光還是很不錯的,唐基本就按他的路子在發展)。這也是宋定都東京的原因,只需要走水路就可以將南方物資運到,元明清時期也可以走水路將物資送到。
四、軍事因素。隨著關中地區周圍統治穩定,唯一要面對的就北方的遊牧民族。因此軍事中心有防禦關外勢力到防禦北方遊牧民族,這樣關中四關的特點就不用有效發揮作用,反而長城顯得更為重要。
關中因其地理環境的優勢成為唐之前各路諸侯必爭之地,成為王朝的中心,也因這種優勢的消失而在歷史舞臺中慢慢退後,成為地區發展的重心。
-
10 # 船伕
糧食不夠吃了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人一餓肚子就會鬧饑荒,逼急了什麼事都能幹出來。隨著關中地區成為中原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和中心,越來越多的百姓彙集到此。剛開始的時候,人口還好,當時還比較肥沃的關中平原還能夠養活這些人,但量變導致質變,隨著人越來越多,關中平原的糧食產量終於開始捉襟見肘了。
這也是為何隋煬帝會舉全國之力連通大運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運糧食。後世人摸黑說是為了遊玩,都是瞎掰。同時正是為了方便運糧,隋煬帝才興建了東都洛陽,因為中國的地理結構是典型的西高東低,運河後半段都只能靠縴夫拉船,效率十分低,別看洛陽和西安離得也很近,但洛陽在海拔上可是低了不少,這樣就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但即使是這樣,人口越來越多,加之環境破壞嚴重,關中平原從沃野千里變為黃土高坡,相比較魚米之鄉江南,和華北地區,都要差很多。所以到了後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
11 # 地史館
必爭之地指的是未達到戰略或戰役目的,不得不爭奪的地方。如果說某一地是兵家必正之地,足以說此地對於爭鬥雙方的的重要性。但需要注意的,必爭之地是隨著形勢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比如由幽雲對於北宋和遼是必爭之地,但當北宋覆滅,南宋建立的時候,對於徹底失去的幽雲,已經不重要了,而江淮一線成了南宋與金的必爭之地。
關中地區在隋唐以前一直是必爭之地。
自周朝建立,定都鎬京(今西安),此後千百年,關中地區一直是中原政權的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秦朝崛起於關中,橫掃六國,靠的就是富庶的關中土地和尚勇的秦地子民。漢唐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的巔峰,都將都城定在關中。
為什麼這些王朝選擇定都關中呢?
一、易守難攻
古代並不像現在這般太平,經常發生戰爭,作為國家政權中心的都城更是敵人眼中釘,因此軍事上的安全就顯得非常重要。
關中關中,從名字中就能看出,這裡是“關隘之中”。關中地區北面是黃土高原、東邊是黃河和呂梁山、南邊和西邊是秦嶺,四周被大山大川包圍,而進入關中的地方在古代只有非常險峻的幾處關隘,其中以“函谷關、蕭關、大散關、武關”最後之名,四關分手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使得關中地區易守難攻。
二、水土資源條件優越
古有云“八水繞長安”,說的是在關中地區有渭、涇、灃、澇、潏、滈、滻、灞八條河流,在西安城四周穿流,並且關中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非常利於農業種植,能夠產出大量的糧食供養人口。
那麼為什麼這麼好的地方隋唐之後就不重要了呢?
一、過度開發
前面說了,自西周開始,人們就開始大規模開發關中地區,到唐朝建立,定都長安已經過了一千六百多年,而唐朝的長安城更是擁有100萬人口超大城市。在生產力遠沒有今天這樣高的情況下,在加上以往的開發破壞,關中地區已經很難憑自身的資源養活這麼多的人,因此才有了隋煬帝在大興城的基礎上,還新建東都,並修建運河將江南的錢糧運往關中。
二、經濟重心的轉移
在先秦時期,江南地區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開發,被中原人成為“百越”,屬於蠻夷之地,雖然秦始皇征服了百越,並設郡縣,實際上整個南方也並沒有開發多少。
到了魏晉時期,因為西晉的滅亡,大量的中原漢人被迫南遷到江南,並建立東晉,江南地區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到了唐朝,因安史之亂的對關中地區的破壞,有出現大批中原漢人難逃,此後南方的經濟體量開始超越北方,揚州和益州(成都)的經濟地位更是超過了長安和洛陽,在當時有“天下之盛,揚為首”、“楊一益二”的說法。
靖康之變後,宋朝失去了淮河以北的整個中原,而江南地區又吸收了大量的人口和技術,經濟重心徹底轉移到南方,兩宋時期便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三、戰爭形勢的變化
在古代,中原政權一直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擾,秦漢的匈奴、魏晉的五胡、隋唐的突厥,北方是鬥爭一線,因此關中地區作為中原的西方門戶,不可謂不重要。
而到了北宋,因為失去幽雲十六州,使得北方防線奔潰,無險可守,而南宋更是失去了中原,移都臨安,退守淮河,因此遠在西北的關中,對於整個國家防禦來說並不非常重要。
元朝統一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王朝,又有誰來和他爭奪關中呢?明朝天子守國門,將鬥爭的防線拉到了北京,北抗韃靼、東抵後金;而清朝的情況與元朝一樣。因此唐朝之後,關中地區不在是鬥爭第一線,其戰略地位也一落千丈。
回覆列表
關中,關中,顧名思義,是指“四關”之中,即潼關、散關、武關、蕭關。其位於今陝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楊凌五市一區。身為大秦帝國一統天下之基,又被漢高祖賦予“天下長安”之名的關中究竟為何有此能耐,又為何在唐以後再無統一政權立都於此?今兒個,就與各位看官老爺嘮嘮這關中的興衰。
一、興起關中地區的興起源於周,在周之前,中國古代的王朝都城都是位於中原,即黃河中游地區,例如夏朝陽城和商朝的都城亳與殷,都在今天的河南省內。文王滅崇(位於關中),於灃水西岸修建了豐京,將周的都城從岐周遷至豐;武王又在灃水東岸修築了鎬京,豐京作為宗廟之所,起著祭祀的作用,而鎬京則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地方,二京合稱豐鎬,實為一體。周文王、周武王憑藉對新都城的良好治理,為武王伐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殺,秦襄公因勤王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護送平王東遷,從而正式被封為諸侯,賜予岐山以西之地。後來,襄公之子文公將戎人趕出岐山,原來的岐周之民盡歸文公所有,成為了吃苦耐勞、勇敢善戰的老秦人的先祖。秦文公之後,又經過數代國君的篳路藍縷,秦人在討伐西戎之戰中節節勝利,歧豐之地皆納其下。公元前677年,秦人遷都至雍城,擁有了關中大部分領土,實現了秦的崛起,成為西陲強國。
戰國時期,秦惠文王吞併了巴蜀之地,於是張儀對秦惠文王說:“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餚、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意思是說,秦國憑藉沃野千里的關中八百里秦川和富庶的巴蜀之地,加上崤山和函谷關等雄關天險可以成大事。果不其然,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一統天下;而漢高祖劉邦借蜀並秦,又一次統一了天下;漢景帝憑關中之險要、富饒平定了七國之亂。後世始知“得關中者得天下”。
直到隋朝,隋文帝依然在關中苦心經營,建都長安。李淵、李世民父子自太原起兵後,第一個迫切想要攻佔的就是長安。其以長安為都,自北向南,又統一了天下。
二、衰落可是,既然關中那麼重要,為什麼唐以後,再也沒有哪個統一王朝立都長安了呢?
我們首先來看看古代都城選擇的一些必要條件:
1.國都必須擁有大量可控人口,並且擁有能夠養育這些人口及潛在人口的土地和糧食產量。
2.國都必須擁有有利地形、便捷交通以確保足夠安全,並能夠以一都而制天下。
3.國都必須有足夠的威望,以震懾天下,並且象徵著正統地位。
那麼有看官嘀咕了,從興起部分的敘述看關中無論從安全、經濟上,還是名望上都不存在問題啊?
可是歷史是發展變化的,自秦漢至隋唐經過了近千年,無論如何關中也不可能一成不變吧。
其實從隋朝開始,就可以看出關中力不從心的跡象了。君不見隋煬帝開鑿隋朝大運河,其目的不只是民間流傳的為了隋煬帝的私慾,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為了將南方的米糧、賦稅透過水路運到北方啊!
關中在秦漢到隋唐這千年時間裡,飽經風霜。戰亂、過度開墾、水土流失,人類對這片土地太過苛刻了,肥沃千里的八百里秦川已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
唐朝時期,整個關中地區“高山絕壑,耒耜亦滿”,已然找不到可以採伐的森林了,以致於唐太宗在營建宮室時都要從外地運進木材。唐高宗、武則天更是直接遷都至洛陽。更何況南方經過了千年的改造,已顯露出後世江南魚米之鄉的雛形。整個中國的經濟重心其實都在南移。
唐末五代的戰亂更使關中地區一度成了不毛之地,即使假以時日,亦難復原。關中地區就這樣悄悄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留下的只有後人無盡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