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由的鷹28185386

    獻帝被逼退位,魏國建立。劉備隨後在成都稱帝,國號漢。是為漢朝之延續,若光復中原成功,則魏國會被視為王莽的新朝!但是最最後失敗,也不知道那一年開始,硬把蜀國這個稱號強加上去。甚至赤壁之戰也有說吳蜀聯軍的,不知道那時候劉備集團的蜀,益州,都在哪個手上哦!

  • 2 # 還地球一份潔淨

    謝邀!劉備建立的是漢,劉備自稱大漢後裔,為當代皇叔。也是漢獻帝禪位之後才登基建立的政權。大漢後裔,當代皇叔,也是劉備籠絡人心的唯一政治之本。劉備也是想效仿漢光武帝劉秀一樣,重造大漢。只是在天時地利人和上,他遇到了不該遇到的人(曹操父子和孫氏兄弟)。蜀漢一詞,只是史界的稱號。老版三國,在旗幟上也是蜀。這是錯誤的。

  • 3 # 九州歷史

    當然叫“漢”。歷史上一共有九個漢朝(國)的,除了西漢、東漢、劉備的漢,另外還有六個。

    簡單說下劉備的漢朝。劉備以漢室後裔自居,一生目標和口號是興復漢室。劉備所打算的,可能跟光武帝劉秀一樣,消滅竊國的王莽,重新建立漢朝。如果劉備真的能消滅曹操,統一天下,劉備又是另一個光武帝。劉備的“漢”,因為國土主要在“蜀”,人們習慣於稱呼為“蜀”,歷史上一般稱為“蜀漢”。

    歷史上一共有九個“漢”:

    1、西漢:又稱前漢,劉邦創立,與東漢一起稱為漢朝。一共存在12個皇帝210年。

    2、東漢:王莽被推翻,漢朝皇族子弟劉秀創立,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3、蜀漢:劉備創立,經歷先主劉備、後主劉禪共42年。

    4、成漢:十六國之一。西晉末年,天下大亂,公元306年李雄創立,定都成都,後為桓溫滅掉,國土併入東晉。

    5、漢趙:公元308年,匈奴劉淵滅亡西晉後,登基稱帝,以漢高祖劉邦後裔自居,定國號為“漢”,都城平陽。公元319年,國號改為“趙”。

    6、後漢:五代之一。後漢高祖劉知遠創立,都城開封,一共存在四年。

    7、北漢:五代時期十國之一。劉崇創立,一共存在三十九年,都城太原。我們熟知的楊家將,楊業就是北漢將領,北漢滅亡後歸北宋。

    8、南漢:五代時期十國之一。劉隱、劉巖兄弟創立,都城番禺(今廣州),疆域包括今天的廣東、廣西、雲南的一部分,存在六十七年,被北宋滅掉。

    9、前蜀:五代十國時期,王建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前蜀。十年後,這個國家改國號為“漢”。

  • 4 # 泊圖泊途

    劉備建立的王朝叫漢。(老版三國演義小兵舉蜀旗比較有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

    劉備,自玄德,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在皇帝家譜比對後,為當時漢獻帝之叔,人稱劉皇叔。

    自此劉備就以皇叔自居,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劉備這一生有半輩子是在跑,雖然號稱要光復漢室,但是卻前途渺茫。他從東北部跑到了西南部(按照當時的版圖來看),最後在益州立足。

    劉備先稱漢中王,這也是效仿漢高祖。然後等曹丕稱帝后按捺不住,不管是私信還是怎樣他終歸是稱了帝。成帝就要立國號,那以漢室正統自居的劉備一定宣稱要光復漢室,繼承大統。那就還會叫漢,史稱蜀漢(為了區分)。還有劉備皇帝不會把地區的名字作為國號,顯得比較low。要說叫稱他們為蜀也應該是魏吳的叫法。

  • 5 # 晚亭與落霞同暉

    當然稱漢。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靖王有一百多兒子)。在廟堂之上,與漢獻帝論及家譜,是漢獻帝叔輩,史稱劉皇叔。

    做為漢皇室遠支宗親,與當時荊襄劉表,益州劉彰等皇室近支論過親緣的。

    漢獻帝終被曹丕廢黜,封山陽公。以魏代漢。遠在蜀中的劉備以為獻帝己死,面北哭祭三日,即以漢室正統繼帝位,仍稱漢朝。

    至於史書稱蜀漢,這個‘蜀’乃是後世史官為區別前漢、後漢而字首上去的。

  • 6 # 使用者3807285430

    當然是漢啊!因為他自稱是劉皇叔啊,既然是皇叔那就要奉漢為正統啊,要不然也無法自自圓其說啊,而且他打出的旗號是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再一次證明了以漢為正統啊。之所以叫為蜀漢,那是他國都在蜀地,蜀地只是個地理名稱而已。

  • 7 # 初心如舊

    劉備建立的國家究竟是叫“漢“還是叫蜀?為啥軍旗上有個大蜀字?

    三國志.劉備傳: “二十五年,魏文帝稱尊號,改年曰黃初。或傳聞漢帝見害,先主乃發喪制服,追諡曰孝愍皇帝。…… 從事張爽、尹默、譙周等上言:“臣聞《河圖》、《洛書》,五經讖、緯,孔子所甄,驗應自遠。…… 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擔之南。為文曰:“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備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祗:漢有天下,歷

    數無疆。曩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復存…… 修燔瘞,告類於天神,惟神饗祚於漢家,永綏四海!”

    這是建安二十六年(221)即章武元年,劉備登基稱帝時,祭告天地的表文,儘管省略不少,仍然很長。從表文看,劉備建國時,依據的,祭告的,確實是劉邦,劉秀所建立的西漢,東漢,國號應當是“漢“。至於蜀,則因為西川之地曾經有古蜀國,也是後來研究歷史的學者,為方便而引用的。

    廣義上運用也不算錯,電視劇中,出現蜀軍軍旗,覺得也不算大錯誤,能說的過去。因為當時的軍旗,估計誰也沒見過,好像也沒聽說考古發現。所以,沒準那時有這樣的旗幟。也許有認為,把漢寫為蜀,等於把國家降格為諸侯,豈不是自我貶損?這有道理,但那時,文化低的人居多,無意弄錯也沒準。就說現代吧,一些國際賽事,就常有把一些國家旗幟搞錯的新聞。

  • 8 # 以史為鑑

    看到三國問題,馬上不請自來。這個問題很簡單,請讓我再多問兩個問題一併回答:

    1、請問劉邦建立的是漢朝還是西漢還是前漢?

    2、劉秀建立的是漢朝還是東漢還是後漢?

    3、然後再加上劉備建立的是漢朝還是蜀漢還是季漢?

    是不是可以湊成漢朝終極三問了?

    其實不論是劉邦還是劉秀還是劉備,他們建立的朝代都自稱為漢朝。而且劉邦、劉秀、劉備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祖孫關係,都流著老劉家的血。

    穿越者王莽篡漢後,其實劉邦所建立的漢朝已經滅亡了,只不過時空管理局為了抓回穿越者王莽,派出了位面之子劉秀。劉秀帶著隕石武器、天氣控制器等一系列武器迅速以少勝多迅速消滅了王莽,重新建立了漢朝。

    史家為了區分兩個漢朝,就把定都在長安的劉邦建立的漢朝稱為西漢或者漢。定都在洛陽的劉秀建立的漢朝稱為東漢或者後漢。

    比如西漢的歷史史籍真名叫做《漢書》,東漢的歷史史籍真名叫做《後漢書》。

    等到了三國時期,劉備同學又雙建立了一個漢朝,頭大了的歷史學家,只能大開腦洞,稱劉備的漢朝為蜀漢。又因為古代排行以“伯仲叔季”為次序,伯是老大,季是老小。

    劉備建立的漢朝可以說是最後的漢朝,所以歷史學家們又稱之為季漢。

    好了,漢朝終極三問回答完畢。然後我們再來一個課外作業。

    請問北漢、後漢、南漢、成漢、漢趙這些又雙叒叕是什麼漢啊?
  • 9 # 澳古說歷史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劉備建立的政權國號是“漢”,史稱“蜀漢”,當然啦,還有其他的一些稱呼,比如“蜀”、“劉蜀”和“季漢”等等。但現在大多數人都習慣稱劉備建立的政權為“蜀漢”。

    那麼為什麼劉備政權的國號明明是“漢”,我們現在都稱呼他為“蜀漢”呢?這其實有兩個原因:

    其一、西晉不承認劉備政權是繼承漢朝的正統王朝,我們都知道西晉的帝位來自於曹魏政權,而曹魏政權的地位是來自於漢獻帝,如果西晉承認劉備的漢政權是延續漢朝的政權,那麼曹魏和西晉的地位就成非法的了,就不是正統,大家別小看“正統”這兩個字,在古代做任何事都要講究名正言順,打戰也要講個出師有名,所以一旦你的帝位被認為不是正統的,多多少少是有點麻煩的,所以西晉為了避免這些麻煩,最穩妥的方法就是徹底否認劉備漢政權的正統性,也正是因為這樣正統史書《三國志》寫的是魏蜀吳傳,而不是魏漢吳傳,至於為什麼取蜀很簡單,因為劉備的政權就是建立在古時候的巴蜀之地啊!

    其二、我們都知道“漢”這個國號,在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下,被各個政權用了無數次,如果都稱漢則勢必會很混亂,所以我們現在的史學家為了方便辨別這些政權,就給予了他們特定的稱呼,如劉邦建立的漢就稱西漢,劉秀建立的漢就稱東漢,劉備建立的漢就稱蜀漢,劉崇建立的漢就稱北漢,劉龑建立的漢就叫南漢。可以說這些國家其實國號都是漢,至於東西南北漢其實都是史學家們根據實際情況用於區分他們的稱呼而已。

    其實我們不用在乎劉備政權到底叫什麼?我們只要知道蜀漢就是指劉備建立的政權就可以了。不過呢,還是得說明一點,曾經我看過一部關於三國的電視劇,劉備的軍隊掛的旗幟寫的居然是蜀,這個就不對了,對於這種歷史電視劇,你最好要講究史實吧,劉備會自己稱自己的政權是蜀嗎?顯然不會,旗幟上面應該寫的是漢。

  • 10 # 歷史百家爭鳴

    一部《三國演義》使得魏蜀吳三國的歷史故事在人們之中傳播,而也因此,我們以為的三國曆史並不是真的正確,也頗有偏差。

    按照《三國演義》的薰陶,我們都覺得劉備在蜀地建立的政權國號是“蜀”,但這是錯的觀念,因為在歷史上,劉備建立的政權並不是稱為“蜀”,而應該是“漢”。劉備的政權被稱為“漢”是因其是劉氏宗親,他是漢室血脈,他的政權是延續漢室,可由於他建立的政權是以蜀地為根據,所以大家就習慣上叫它為蜀國,而不是漢國,久而久之,蜀國的名氣遠大於漢國。可劉備的國號畢竟是“漢”,為了承認劉備建立的漢室政權,故稱其為蜀漢。

    但不廣是《三國演義》稱劉備的政權為“蜀”,在記載三國曆史的正史《三國志》中,陳壽對劉備政權的稱呼也是“蜀”,但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劉備的國號應當是“漢”,書中記載道:“僉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式望,在備一人。備畏天明命,又懼漢阼將湮於地,謹擇元日,與百寮登壇,受皇帝璽綬。修燔瘞,告類於天神,惟神饗祚於漢家,永綏四海!“從這段史料中,劉備建立的政權是要承漢命,為的是“惟神饗祚於漢家,永綏四海”,但劉備的政權侷限於蜀地,只能說是個地方政權,於是“蜀”的名聲遠大於“漢”。

  • 11 # 朔風匹馬

    當然是漢!只有拍三國演義電視劇的那些豬們才會讓劉備打出蜀字大旗。

    劉備認為,曹魏是篡權,自己才是正統。如何會自稱蜀?

  • 12 # 南方鵬

    曹丕逼漢獻帝劉協禪讓建魏國,在益州的劉備得知,初時得到訊息以為漢帝已死,大會群臣與獻帝發哀舉喪,追諡他為孝愍皇帝,這時候,群臣及各地官員開始揣摩,紛紛向成都朝廷報告發現祥瑞,張裔、黃權、譙周等大臣乘機上表勸劉備稱帝,許靖、糜竺、諸葛亮也表示天降祥瑞,應該接受天命,繼承漢祚。在曹丕稱帝第二年,221年,劉備在成都也稱帝,稱帝的理由是“操子丕,載其凶逆,竊居神器。群臣將士以為社稷墮廢,備宜脩之,嗣武二祖,龔行天罰”,要重拾漢高祖劉邦和漢光武帝劉秀二祖的雄風,以此看來,劉備建立的政權是漢,並不是蜀漢。

    蜀漢這名稱的最初定調應該受到陳壽三國志的影響,這本史書把三國記為魏蜀吳,分為以魏書蜀書吳書紀事,陳壽原是劉備方的人,不會不知道蜀漢國號應該為漢,但他編撰三國志時已是晉朝時,晉朝承曹魏的禪讓而來,自必以曹魏為正統,既然以魏為正,自無可能在同時出現和承認另一個血統更純正的王朝“漢”,所以沿用原曹魏的稱呼,把漢記為蜀。一些重現三國故事的影視劇把劉備方的旗號寫為“蜀”卻是錯誤和背離事實的。

  • 13 # 東東歷史

    不要相信這樣的旗幟。這是三國演義裡面沒處理好的。實際應該是這樣的

    劉備在四川稱帝,不是新建立一個國號,人家就是延續了漢祚,人家自稱就是漢。怎麼可能自稱為蜀呢?

    三國志原文:

    備(劉備)畏天明命,又懼漢阼將湮於地,謹擇元日,與百寮登壇,受皇帝璽綬。修燔瘞(yì),告類於天神,惟神饗祚於漢家,永綏四海!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置百官,立宗廟,袷祭高皇帝以下

    說的很明白,就是延續了漢,祭祀從高皇帝劉邦一下所有的皇帝。只是後世區分西漢、東漢,才稱呼為季漢、蜀漢。

    蜀國只是後世的民間習慣的叫法。劉備集團絕對不承認。

  • 14 # 公子皇羽

    這可能是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一個明顯的錯誤吧!

    劉備雖然佔據蜀地,在成都稱帝建國,但是他確實是建國號為“漢”,只不過是後世史家為區別西漢和東漢,稱之為“蜀”或者“蜀漢”,這一稱呼應該是始自於陳壽的《三國志》,其中記述劉備一方時是《三國志·蜀書》。

    劉備自稱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公元221年稱帝,公元223年去世,注意他的諡號是烈皇帝,廟號烈祖,史稱“漢昭烈帝”,而不是“蜀昭烈帝”,埋葬惠陵。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有一句話“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立宗廟,袷祭高皇帝以下”。就是說祭祀漢高祖以後的漢室列祖列宗,這就說明劉備是宣告天下,蜀漢是西漢和東漢的延續,是天下正統。

  • 15 # 沙中土大溪水

    別拿演義當正史看,應該是漢才對。蜀是後來人的說法。

    這和康熙王朝裡孝莊說:我孝莊如何如何。一樣的笑話。孝莊是人死後才有的尊稱。

  • 16 # 歷史知事

    劉備劉禪的政權名字叫“漢”“蜀漢”“蜀”都對,但軍旗只可能是“漢”!

    一,劉備建立的政權只能算是地方政權、割據政權,根本談不上王朝。

    在中國古代,“國”和“朝”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國,是邦國,周朝和漢朝下面都分封了很多諸侯國。這些國是半獨立的。而大分裂時代,有漢末三國、五胡十六國也有五代十國。這些國,都是保境安民的地方政權。

    朝,指的是一段時間內通知中原地帶的大國,也是地方割據政權的宗主國。大一統王朝算是朝,佔據半壁江山的南北朝也叫朝。

    很明顯,三國的魏蜀吳中,只有魏國算是朝,所以,魏晉南北朝和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一個意思。雖然吳國和蜀國並不承認魏國正統。

    二,劉備建立的政權自稱“漢”,但別人更喜歡叫他“蜀”。

    劉備自稱繼承漢朝,延續漢室血脈,但東吳和曹魏並不承認這一點。

    事實上,漢獻帝並沒有禪位給劉備,而是禪位給曹丕。從這一點看,繼承漢室江山的是魏,而不是蜀。

    劉備政權自稱“漢”,本質上是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割據政權,自己才是中原正統。

    但東吳和曹魏不可能承認益州政權就是漢朝,否則他們就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反賊”了。

    三,電視劇裡的東西大都需要分辨。

    電視劇裡面的東西太多錯誤了。

    電視劇《康熙王朝》,孝莊太后自我介紹“我是孝莊”,孝莊是諡號,死後才有。

    電視劇《楊家將》,楊家將的軍營上面寫著“北宋軍營”。實際上,北宋的朝廷怎麼可能想到將來會逃到南方呢?

    電影《關雲長》,曹操請關羽吃玉米。玉米在明清時期才傳入中國。

    少看電視劇,多看看丹水君的歷史文章,長知識有趣味!

  • 17 # 覃仕勇說史

    問:劉備建立的王朝到底叫“漢”還是“蜀”?為什麼諸葛亮北伐,軍旗上面為什麼寫著一個大大的“蜀”字?

    答:劉備政權的國號是“漢”,這“諸葛亮北伐軍旗”一定是影視劇或小人書上繪製的東西,並非歷史文物,是錯誤的,誤人不淺。

    歷史上的“漢”和“蜀”都有好多個。

    先說“漢”。

    除了南朝宋武帝劉裕之外,中國歷史上劉姓人建立的政權,基本都叫“漢”。

    原因很簡單,漢高祖劉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的漢政權太過偉大了。

    公元8年,權臣王莽篡漢代新,建立了新朝。

    劉邦的後裔子孫劉秀於公元25年新莽政權,中興了漢室,國號仍是“漢”。

    其實,劉秀的“漢”是有別於劉邦的“漢”的,是一個全新的王朝。

    為了區分這兩個漢,史學家把劉邦的“漢”稱為“前漢”、劉秀的“漢”稱為“後漢”。

    或者,針對劉邦的“漢”定都在西邊的長安,又稱之為“西漢”;而劉秀的“漢”定都在東邊的洛陽,故稱之為“東漢”。

    補一筆:在劉秀建東漢前,其族兄劉玄也建立過一個國號同樣為“漢”的政權,不過很短命,史稱“玄漢”。

    公元220年,梟雄曹操的兒子曹丕篡漢代魏,建立了魏國政權。

    次年(即公元221年),同樣為劉邦後裔的劉備效仿光武帝劉秀,銳意中興,在四川成都稱帝續漢。

    劉備國號是“漢”不是“蜀”,《三國志》記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備(劉備)畏天明命,又懼漢阼將湮於地,謹擇元日,與百寮登壇,受皇帝璽綬。修燔瘞,告類於天神,惟神饗祚於漢家,永綏四海!

    諸葛亮在《出現表》裡強調:“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諸葛亮北伐,除了打出大漢的旗號,還應該有“興復漢室,克復中原”!

    由於劉備所割據的是西蜀地盤,為了區別西漢、東漢,史家又將之稱為“蜀漢”、“季漢”。

    蜀漢政權僅存活了四十二年,便被西晉滅亡。

    西晉“八王之亂”爆發,匈奴人劉淵追尊蜀漢後主劉禪為孝懷皇帝,立漢三祖五宗(西漢、東漢、蜀漢8位皇帝)神主而祭,建立政權,也同樣為“漢”。

    劉淵死後,其兒子劉聰改國號為“趙”,故史家又把劉淵這個“漢”稱為“漢趙”。

    特別說明一下,劉淵是匈奴種,為什麼和“劉”姓扯上關係了呢?

    劉淵自己的說法是,漢元帝時劉氏宗室女到匈奴和親,而自己就是這個宗室女的後人,是和大漢存在有血緣關係的。

    劉淵這個理由很生硬,但好歹有個說法。

    相對而言,五代十國時的沙陀人劉知遠就非常牽強附會了,他自己是沙陀族人,卻一口咬定是漢高祖劉邦的後裔,在開封建立政權,國號也叫“漢”。

    為了區分,史家把他的“漢”稱為“後漢”。

    劉知遠的後漢政權被後周郭威太祖滅掉後,他的弟弟劉崇又據晉陽苟且續命,史稱“北漢”。

    這“北漢”,其實是與同期出現在南粵地帶的“南漢”相對而提的。

    建立南漢政權的劉龑,身份來歷存疑,他也和劉知遠一樣,一口咬定自己是漢高祖劉邦的後裔,以招徠人心。

    除了上面這些以劉氏子孫名義建立的漢政權外,還有西晉時李雄在蜀地建立的成國,後改為漢,史稱“成漢”。南北朝時,北魏末期邢杲、南梁末期侯景都建立過名叫“漢”的政權。另外,中唐朱泚、金末郝定、元末陳友諒、清末劉疙瘩建立的小政權也都叫“漢”。

    掰扯完了漢,再來說說蜀。

    所謂“蜀之為國,肇於人皇”。

    傳說三皇遠古時代,人皇兄弟九人分長九州,各立城邑。其中一人以漢中為中心建立了蜀國,稱三皇古蜀國。

    黃帝勢力後來進入成都平原,滅了三皇古蜀國,另建了一個新的古蜀國,後人稱之為先秦時期古蜀國。

    先秦時期古蜀國經歷瞭望帝杜宇建立的杜宇王朝,到蜀王杜蘆(開明氏)瓦解,共十三位君王在位,存在七百二十九年。據記載,武王伐紂時,蜀人曾出兵相助。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滅掉了蜀國,將蜀地打造成秦國的糧倉,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東晉時期,益州刺史譙縱與東晉為敵,倒向後秦姚興一方,被封為大都督、相國,加九錫封為蜀王。即譙縱所建立的政權被史家稱為“譙蜀”,又稱“後蜀”、“西蜀”,立國僅九年。

    殘唐五代時期,忠武軍八都將之一的王建救護唐僖宗有功,任利州刺史,奪取了西川,被封為蜀王。亂世梟雄朱溫篡唐建梁,王建表示嚴重不服,自立為帝,定國號蜀,史稱“前蜀”。

    王建這個前蜀僅歷二主,存三十五年,被後唐莊宗李存勖所滅。

    李存勖滅掉了前蜀後,以心腹孟知祥為西川節度使。

    公元926年,興教門兵變,李存勖慘死,繼位的是唐明宗李嗣源。孟知祥表示嚴重不服,自立為帝,定國號蜀,史稱“後蜀”,與王建的“前蜀”遙遙相對。

    以上,是中國歷史上所出現過的漢政權和蜀政權,這兩種政權在劉備那兒出現了交叉(王建曾在公元917年“效劉備故事”改“蜀”為“漢”,但僅僅一年,又恢復了“蜀”)。劉備以蜀地為根據地建立政權,陳壽著《三國志》尊魏為正統,分“魏書”、“蜀書”、“吳書”,稱劉備政權為“蜀”,其實是一種蔑稱。很多人不明就裡,就誤以為劉備的國號是“蜀”了。

  • 18 # 張慶東字恕鳴文化原創

    劉備東漢末年在四川盆地成都建立“割據政權”,因為在“蜀之地”(四川全部,陝、貴、滇、湘一部分,統稱“巴蜀之地”)所以稱“蜀”。到“三國時期”,劉備稱帝后,國號為“漢”,自認為是劉氏皇胄,承接“漢室”,光復“漢室”,史稱“蜀漢”(季漢)。目的是區別“西漢”、“東漢”。

    電影、電視等文學作品,是體現“三國”的“存在感”。其實,東漢末年,曹操出征時,打“璠 ”也應是一面“漢”旗,一面“曹”旗。孫權父兄也僅是“孫”旗。劉備也僅是“劉”旗或“備”旗。劉備作為漢室後胄,是無基無業,無城無軍無兵,有的是“桃園三結義”,有的是匡扶漢室,有的是趕殺“曹賊”恢復大漢之正義。 在曹丕拔了頭籌逼漢獻帝退位後稱帝,孫權、劉備才緊隨其後稱帝。有史學家這樣點評過“三國”說:曹操的“假義”才是真義,至死是輔佐漢帝的;孫權“假孝”也是真孝,沒有“越雷池半毫”,守著父兄留下的基業;劉備“假仁”才是假仁,是打著護漢、扶漢的大旗,打著匡扶漢室的至仁,不僅不配合曹操做漢統一,還集聚人馬拉山頭,在蜀地割據,阻撓曹操的“漢大統”。曹丕稱帝,立馬打出“漢”之旗以示正統。 有史學家認為,劉備稱大漢(史稱“蜀漢”),是效仿東漢始皇劉秀的。細分析,好象與其先人之意也不合拍。別人是打下江山稱漢。劉備是坐分漢的江山,卻硬要說自己“正統”。

  • 19 # 張明揚不說話

    公元220年十一月,曹丕接受了漢獻帝劉協的禪讓詔書,登基為帝,擁曹的人把這稱作“漢魏禪代”,擁劉的人則稱作“曹丕篡漢”。

    公元221年,劉備以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成都稱帝,意在延續漢朝大統,國號自然仍是“漢”。

    在劉備一方看來,自己建立的並不是一個新朝代新國家,只是漢政權的自然延伸而已,大漢正朔沒有亡,“大漢帝國在巴蜀”。從功利性而言,劉備稱帝也只能叫作“漢”。劉備政權在三國之中實力相對最弱,最大的政治底牌就是“正統”,就是他漢室宗親的身份。

    如果細究歷史定位,劉備的自我定位應當是第二個“光武帝”劉秀,歷史使命是“興復漢室”。正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說,“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劉備可以不作任何區分的自稱“大漢”,但在後世史學家眼中,為了歷史記載和時代分期的需要,就要做一些區分了。如果按時間分,劉備之漢可以視作“季漢”,第三個漢的意思。第一個漢是劉邦之漢,是“前漢”;第二個漢是劉秀之漢,是“後漢”;第三個漢就是劉備的“季漢”。

    這是按時間順序的分法。還有一種更流行的分法,是按地理分。劉邦之漢是“西漢”,都城長安在“西”;劉秀之漢是“東漢”,都城洛陽在“東”;而劉備之漢則是“蜀漢”,都城和和實際統治區域都在“蜀”。

    從站隊和立場而言,“蜀漢”是相對偏向劉備政權的說法,但尚屬中立。但在劉備政權內部,出於正統和“大義”的考慮,他們最為強調的一定是正統範十足的“漢”,“蜀漢”一詞並不是官方文書的規範用語。

    對於劉備政權,還有一種可能更為流行的說法,“蜀國”。在《三國演義》特別是《三國志》中,都喜歡強調蜀國”,所謂的“魏蜀吳”三國。

    《三國志》寫於西晉,西晉的司馬氏本是魏臣,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皇位在形式上也是從魏禪讓而來,從政治上而言,由於此種“魏晉禪代”的繼承關係,只有“魏”有了正統地位,晉才能自然繼承正統。也就是說,為了本朝的正統考慮,著於西晉的《三國志》只能擁曹而貶劉,將“漢”(“蜀漢”)貶低為“蜀”。

    所以,我們大約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劉備政權自身和最支援劉備政權的會自稱“漢”,比較偏向劉備政權或相對中立點的會稱作“蜀漢”,曹魏那邊或後世的“擁曹派”會稱“蜀(國)”。

    那究竟叫啥比較合適呢?除了個人立場之外,我建議看看錢穆的說法。錢穆先生在《中國史學名著》中所說,劉備是“漢昭烈帝”而不是“蜀昭烈帝”,諸葛亮在《出師表》說”“漢賊不兩立”,而不是“蜀賊不兩立”。按照錢穆的折衷說法,當時歷史上沒有蜀國,我們不得已而稱之,但至少應稱“蜀漢”,以示別於前漢後漢,而不能單稱之“蜀”。

  • 20 # 雷澤文苑

    這其實是現代人立場囫圇的結果。試想劉備以漢室宗親自居,怎麼會稱自己為蜀呢?那不如同承認自己非原配,而是甘當小三麼?劉備認自己的政權是蜀,猶如小偷在額頭貼個“賊”字一樣可笑,除非是白痴才幹的事。

    正確的解法是:當事人自稱漢,後人或旁人稱之為蜀或蜀漢。

    現代人的繪畫或電影,將蜀國軍旗寫作“蜀”的,那是膚淺無知所致。將劉備諸葛一夥當白痴玩了。其實是“自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徽宗是才子皇帝,風流多情也無妨,但和李師師的私情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