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危笑刺容

    對於士兵來說在車上放幾箱子彈是很正常的,而一箱子彈也有1-2000發。所以只要不是沒準備正常彈藥是夠用的。士兵在戰場上真正缺的是裝滿子彈的彈匣。因為後勤發給士兵的彈匣大多數時候是有數的,而且質量好的彈匣更是需要自己留心。蘇聯打阿富汗時老兵的經驗是至少要準備超過10個可靠的彈匣。而美軍標準的鋁合金彈匣也是故障多多經常掉鏈子。

  • 2 # 咖哩咖哩醬

    悍馬通常在圖片中是這樣的。作為高度機動的車輛,其自我保護非常薄。主體由2–3mm的冷軋鋼板製成,沒有主要透過各種變形產生的武器。武裝,通常如圖所示,將360°可旋轉的射手護罩安裝在汽車的車頂上。護板上裝有M2重型機槍,也可以使用40mm手榴彈機槍。即使我們還沒有見過在美國製造的這種“東風勇士”,我們也會不時看到悍馬車。這輛車(標準型)通常最多可容納6人:駕駛員和副駕駛員,後排面對面坐著4人,僅此而已!否則,上下車不方便,“悍馬”的內部和內部空間對於我們駕駛民用車輛來說比較寬敞,但是如果車輛配備有士兵,則內部空間將充滿士兵的空間。裝備和武器。是的,或者如圖所示配備重型機槍,那麼後排只能有2個人。這是美軍“遊俠”計程車兵玩具。該玩具恰好是“黑鷹降落”中美軍的形象,以及當時美軍裝備的服裝。從“士兵玩具”可以看出,這是一項短期作戰任務,只攜帶武器和輕型裝備。即使這樣,它還是很腫脹的,這樣一個在戰鬥中穿好衣服的人,如果坐在悍馬後面,座位已經像“沙丁魚罐頭”,根本沒有其他空間了!即使有空間,也必須安裝它:幾個重型機槍子彈盒,幾個5加侖油桶(悍馬非常油膩),水,食物...其他雜物,沒有多餘的地方放置士兵在他們手中。槍使用的5.56子彈盒!因此,不要期望“悍馬”裝滿步槍子彈。因此,悍馬(Humvee)中沒有多餘的子彈,美軍必須您攜帶多少支步槍子彈?不多! 5.56彈藥通常攜帶250發子彈。圖為6枚180發彈匣和2枚彈匣。此外,它需要約40至60發9毫米手槍彈藥(格洛克17號彈匣容量為20發)。此時不要小看子彈的數量,它們太重了! 5.56發子彈重12.44克,乘以250發子彈,即超過3毫米,子彈有9顆……只是子彈加上步槍和手槍的重量超過10毫米,這不算手榴彈,個人通訊裝置,瞄準具,急救箱,頭盔,槍支使用的水壺……各種物品,全套總重超過20㎏,仍處於正常戰鬥條件下,如果難以補充或需要數天的秘密操作,則必須忍受。 40磅的重量...即使是強大的戰士也將不知所措地向遠方進軍!因此,在真實的戰場上,不要指望士兵攜帶很多子彈,因為人們的身體健康受到限制,並且攜帶很多子彈是一種負擔!美國悍馬(Humvee)在伊拉克街頭巡邏,最多可容納6人,已經非常擁擠!如果遇到“反美武裝部隊”之類的“薄皮吉普車”,它就是“以火為中心的打擊”目標的重點!車身根本無法承受7.62炸彈。假設發生了真正的相遇,則將根據發生的情況來判斷“悍馬巡邏隊”:敵人和敵人的數量和力量。如果對手只有幾個人,找到他們後迅速下車→尋找隱藏的障礙物→車載重型機槍進行遠距離射擊→擊敗對手後基本上不追逐,因此避免伏擊...如果敵人是強者而我們是弱者:則使用重型機槍來阻止射擊,悍馬將加速並從現場撤離;如果被包圍,則只能在下車並遠離悍馬之後組織防禦……如此大的目標是敵人首先,將悍馬用作障礙是不明智的!因此,在悍馬計程車兵們下車之後,直到戰鬥結束他們才去上車。幸運的是,這種型別的“游擊戰”並不激烈。士兵們依靠他們攜帶的子彈就足夠了。即使他們被包圍,他們也會呼叫基地或空中的支援……基本上,不會缺少彈藥和食物。駐敘利亞的美軍騎著皮卡車,這樣他們就可以看到更廣闊的視野,並且可以在襲擊後迅速離開車輛組織反擊。悍馬是一種“高度機動”的車輛,已被美軍淘汰!根據人們的說法,原因是這輛車沒有裝甲,“面板薄且大塊頭”!它不僅不能阻止子彈,而且經常被“路邊炸彈”摧毀。美軍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因此,美軍將其替換為具有更好防護和更強火力的“反伏擊車”。

  • 3 # 硬核武器

    電影里美軍老是彈盡糧絕,悍馬上不能放子彈?

    是的,我們經常看美國戰爭片都會看到的一幕就是:沒彈了!然後隊友丟一個過來:最後一個彈匣!比較經典的就是《黑鷹墜落》裡的出現美軍打到後面沒有子彈了。

    要說這個問題,還得先了解美軍的彈藥配給,就拿步槍子彈來說

    美軍使用M4A1步槍為主:一般士兵攜帶五加槍裡一個彈匣,海豹突擊隊是7加槍裡一個彈匣。因為戰場條件,在阿富汗是攜帶13個彈匣加槍裡一個彈匣有14個彈匣420發子彈。

    這種子彈攜帶量其實可以滿足大部分巡邏的需求的。如果遇到大規模衝擊,也會很快有空中支援趕到。

    美軍在應付不同的戰場形式都有不同的單兵子彈配給規定,在悍馬上放子彈不是不可以是沒用處。

    因為遇到衝擊的時候,單兵不可能只圍在悍馬邊上反擊,畢竟悍馬別這種大目標很容易成主要攻擊物件。一般也是依靠周圍的掩體進行反擊,比如牆壁房屋~如果子彈放到悍馬車上,跑過去拿子彈這事只能增加危險度。

    我們經常能在電影裡看到美軍彈盡糧絕只是電影為表現戰場膠著的驚險,增加電影刺激性來吸引觀眾罷了。真實戰場,遇到交火美軍都會第一時間呼叫空中支援。隊伍裡出現彈藥不足也是提早撤退回基地補充彈藥的。

  • 4 # 大樹141884541

    按現美軍的彈藥配給標準,7+1的配置是單兵戰鬥中攜行彈藥的上限(身上還有防彈衣、手榴彈,急救包、通訊裝置等其他零碎)。不可能帶太多,這個標準足夠進行一場中等烈度的交火。 悍馬車和攜行包也載有備用彈藥,是指定人員前送到單兵手中,絕不會出現交火中自己跑回補給點拿彈藥,戰場紀律和危險性都不允許這樣做。美軍的訓練不像我們講究精準射擊的,她們要求在接敵時要把手中武器的火力發揮到最大限度,以求壓制對手。所以美軍在戰鬥中也很浪費彈藥的。但也不會像電影裡的描寫,幾分鐘就把彈藥幹完了。電影裡這樣拍是為了烘托美軍的正面形象,有些誇大了。 實戰中那個兵敢這樣,會被軍士長和袍澤們罵死。畢竟誰都不傻,沒子彈的槍還不如燒火棍。如果那個美軍部隊出現這樣的人,會被一腳踢到基地去挖糞坑。 電影都是拍給你看到的,沒必要當真。

  • 5 # 老狼63127662

    一是單兵配給基數是有相對數量的,每熱200發左右,基本都隨身攜帶,隨時應戰,不可能放車上。

    二是已每個彈匣30為準,每人背5至7個僅彈藥的重量也夠重了,還有其他裝備,多了也背不動。

    三是老美打起來財大氣粗,使勁突突,加上現代武器射速快,動不動每秒就幾發的容易彈盡糧絕。

  • 6 # 雲峰FishHunter

    電影都是瞎扯,從海灣戰爭以來,美軍作戰,都是有充分計劃和支援的。包括巡邏,巡邏隊也只在己方支援能夠儘快到達的範圍內的,比如伊拉克現場,就是經典案例,美軍有2分鐘防禦圈概念,即美軍單位去的任何地方,只要呼叫支援,2分鐘內就有各種形式的支援趕到,或火炮、或A-10,或炮艇機,或直升機,不在2分鐘圈內的,美國大兵們是絕對不去的,巡邏隊也只在圈內巡邏。不然憑美軍實力,伊拉克哪裡還有反抗軍存在的空間。

    這不單是因為怕死,美國軍隊也不鼓勵冒險行為,陣亡一個士兵,要配很多保險費,還得承受輿論壓力,很不划算,不如慢慢碾壓來的安全。

    因為這個防禦圈概念,美軍攜帶子彈數量就不怎麼重要了,夠堅持三五分鐘就行。5+1共180發發子彈完全夠用,而菜鳥們因為緊張不停發射,導致子彈不夠問題不在考慮之列,事實上,M16、M4步槍也連射不了,射擊模式鎖死在3發點射上,摟著不放也就是3發。

    總結來說,180發子彈解決不了的問題,給你1800也解決不了。自有別的辦法來替你解決。

  • 7 # 黑山0老妖

    電影都是虛構的,美軍悍馬車上是有補給的。如果是普通巡邏,美軍一般會帶15個左右的彈匣,一半放在揹包裡,揹包裡還有3包口糧和水,這些都放在悍馬上,還有機槍子彈,行動式火箭彈等。萬一沒有及時得到補給,美軍也有可能撐一天。如果是戰鬥任務,一般會攜帶30個左右的彈匣,當然大部分也是放在悍馬上

  • 8 # Loki鄭

    電影需要的是那種緊張氛圍,而且是突發事件!實際作戰中,部隊補給及戰略支援都是很充足的!至少美軍的後勤補給在當今戰爭來說還是最有優勢的!

  • 9 # 山脊釣煙緣

    真實的交戰不是靠事前的口號和事後的事蹟報告,鼓舞是一方面,真實的內心大多數人是沒有機會體驗和傾聽的,所以導致噴子巨多。

  • 10 # 漫漫139395986

    米國軍隊戰術戰略是一個集齊全面的教科書式模型。子彈都打光了,還沒解決問題!那麼指揮官對敵人的預判等級上升一個級別,步兵撤退,支援火力全開消滅對方!所以不需要過多子彈,標準即可。

  • 11 # BajtWayne

    悍馬在戰場上向來是活靶子,恐怖分子想打也就是一顆迫擊炮彈或火箭彈的事,而且作戰中不可能以悍馬為中心,需要其它掩體。再說士兵身上如果攜帶過多彈藥一旦載具報廢只能徒步的情況下太多彈藥會增加負荷大大映像行軍速度,更何況單兵作戰不僅要攜帶彈藥還要攜帶其它必要裝置比如通訊設施還有食物和水。

  • 12 # 雙馬尾班長

    在黑鷹墜落中,美國遊騎兵部隊在與摩加迪沙民兵戰鬥之時,除了RPG這一詞彙外,說的最多的就是“最後一個彈夾”了。那麼,乘坐直升機和悍馬車機動的美軍部隊為何不攜帶更多的彈藥並老是彈藥耗盡呢?在海灣戰爭中,UH-60A通用直升機和悍馬車的便利就使得每個美國士兵幾乎揹負著90公斤的負重乘車前進。而負重中,除了必要的防具和補給物資外就是彈藥了。

    圖為黑鷹墜落劇照

    目前,每個美國士兵的標配是4個30發彈夾以及400發+的散裝彈藥。在高強度作戰環境下,這些彈藥大約可以支撐一名美國士兵保持20分鐘的持續火力,再算上填裝散裝彈藥的時間,一名美國士兵起碼可以保持30分鐘的持續火力。從摩加迪沙一天的巷戰來看,美國軍隊確實很容易出現彈盡糧絕的情況。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悍馬車就可以幫助美國士兵儲存子彈了嗎?

    圖為悍馬裝甲車

    首先,美國士兵單次攜帶的彈藥是根據任務強度進行了計算的,也就說在高強度的任務時,士兵在出發的時候就會減少彈夾的攜帶數量並攜帶更多的散裝彈藥,所以在真實情況下悍馬車是不會幫助美國士兵儲存子彈的,而且,美國軍隊投入任務的部隊多是海軍陸戰隊和遊騎兵團。這些部隊本身就有非常豐富的作戰經驗,控制彈藥消耗對於這些部隊來說並不是非常難的事情。

    圖為遊騎兵部隊

    所以在真實的任務中,美國軍隊是很少出現彈盡糧絕的情況的。並且,在美國軍隊陷入困境並因此提前將彈藥消耗殆盡的時候,美國空軍也是使用高精度空投系統為軍隊補給彈藥,所以說,美國軍隊沒必要往悍馬車放子彈的。

  • 13 # 廣雅君觀世界

    無論是在伊拉克戰場還是阿富汗戰場上,美軍外出巡邏時經常是以分隊為單位實施行動,這就意味著深入風險地區的美軍兵力有限,而且為了確保悍馬軍車的機動效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美軍在悍馬車上還真不能裝載太多的子彈。同時美軍士兵為了作戰的需要,他們外出執行任務時還需要攜帶手榴彈、急救包、軍用乾糧、水壺、手電、指南針、睡袋、帶夜視儀的頭盔等物件,這在客觀上導致美軍士兵出門巡邏時不可能無限度地多攜帶子彈。而美軍分隊一旦進入到游擊隊和反美武裝的活動區域後被敵方發現,他們就可能會受到比自己多幾倍甚至十幾二十倍的游擊隊和反美武裝的圍攻,游擊隊和反美武裝別的東西可能沒有,但AK47及其配套子彈絕對是夠用的,沒準他們還有一兩門中中國產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呢。沒有攜帶很多子彈的美軍分隊與這樣強悍的對手交火,當然很快就會彈盡糧絕了。

    對於裝備精良的美軍來說,遇到比自己多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反美武裝圍攻其實是常態。不過擁有強大保障力量作支撐的美軍來說,反美武裝來了也不怕,只要趕快找個隱蔽地方拿無線電呼叫“傑克傑克,我是吉姆,我們遇到了游擊隊,方位3211,方位3211,請求火力支援!”不多時美軍的轟炸機、強擊機或者武裝直升機就會迅疾趕來以強火力壓制游擊隊,游擊隊很快可能就傷亡慘重了,美國電影《我們曾經是戰士》中美軍就是透過呼叫空中支援,並以強火力把越南軍隊打得嗚呼哀哉的。既然能夠隨時呼叫到空中支援,那麼美軍分隊即使少帶些子彈估計問題也不大。

    雖然美軍的立體作戰能力強大,但現在伊拉克、阿富汗和敘利亞的反美武裝早已不再是等閒之輩了,某些反美武裝居然能夠從黑市上搞到不少技術水平不亞於美軍裝備的武器,這些遊擊武裝早已經不是隻擁有AK47、RPG-7和63式107毫米火箭炮的“土包子”了;有些反美武裝居然還有辦法搞到北約制式單兵防空導彈,有了這些武器,反美武裝就不再像以前那樣害怕美軍的空中火力壓制了。2005年美軍一支特種部隊在阿富汗庫納爾山區實施“紅翼行動”時遭到反美武裝的攻擊,美軍像以往那樣呼叫空中支援,不料這次反美武裝早有準備,美軍一架直升機剛趕到戰場還沒有弄清楚情況,就被反美武裝以火力擊落,16名美軍精銳人員一下子全部見了上帝。隨著反美武裝戰鬥力的不斷增強和裝備的不斷更新,以後美軍帶子彈不多就敢出門的做法已經變得越來越危險了。

  • 14 # 十三哥喂

    電影裡不要說美軍,只要是正面的主角,總會出現彈盡糧絕的情況,不出點困難怎能呈現跌宕起伏的情節呢?

    在一些中國的老電影中,我軍也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節:

    小兵:連長!沒子彈了。

    連長:用石頭!用石頭把敵人砸下去!!

    事實上,美軍在實戰中很少出現彈盡糧絕的戰例(不是沒有,只是不多),但是憑藉著強大的支援,美軍很多時候都能轉危為安。而他們的隨行車輛也能攜帶很多的補給品。再加上強大的通訊能力和協同能力,佔據人數優勢的反美武裝的人數和輕武器數量、火力優勢經常被呼嘯而來的攻擊機和直升機火力摧毀。

    事實上,在實戰中,一個士兵能夠打到隨身攜行的子彈都打光,絕對不是精英級士兵就是運氣極好,因為一般的炮灰級士兵跟本沒有機會打完攜行的子彈就不是受傷就是陣亡了。

    有部電影叫《我們是戰士》是根據真實戰例改編的。有一年的《世界軍事》雜誌曾經還原了這次戰例。其中有個美軍士兵的回憶。

    作為步兵,這個士兵在戰場停留的時間沒超過二十分鐘,跳下直升機後,他和戰友就遭到了越軍的攻擊,他在打完了兩個彈匣之後就受了傷,被人拖上直升機離開了。

    所以在實戰中,很少有士兵會真的打到彈盡糧絕,畢竟士兵的彈藥攜行量是軍事專家根據士兵的體能、訓練情況、任務情況和可能遭受的戰鬥強度,經過精密計算,做出的最好的攜行設計,足以應付大多數的戰鬥情況。

  • 15 # 使用者3599066685155

    既然說是電影了,那就是電影有這個情節的需求,就好像無限子彈一樣,都是為了電影的需要,看電影不要太認真,就當成是編故事一樣就好了。

  • 16 # obayang159

    首先,你看的都是電影,電影裡的槍都是扣著扳機一掃半小時,想起來了才換子彈,想不起來就不換的。

    那就是個劇情。

    其次,一般戰鬥消耗,首先是士兵自己攜帶的彈藥,通常都有三五百發,應付一般狀況是沒問題的。

    第三,戰時的後勤供應,一般都會有一個臨時的彈藥儲備點,然後,再從臨時儲備點向前線轉運。

    所以有時轉運不上去,就會造成彈藥短缺。

    第四,電影里美軍老是缺彈藥,如果非要給個解釋的話,那最大可能,

    因為美軍現在執行的多是治安戰,被埋伏和突襲的情況比較多,

    這一類的戰鬥,進行的都比較倉促,交火時間也不長。

    這就牽涉到彈匣的問題,

    一般士兵身上也就三五個彈匣,然後帶一些散裝彈,長期戰鬥沒問題,但是,短時間高強度的交火,就有點麻煩了。

    所以,很多時候,士兵身上不是沒有子彈了,而是沒有裝填好的彈匣。

    除非有專人去裝填,否則,在短時間、高強度的戰鬥中,沒了裝填好的彈匣和沒子彈基本沒什麼區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叔真的值得年輕女孩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