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納蘭行者
-
2 # 留研
唐代大詩人杜甫寫下了不朽篇章:“鋤禾日當午,汗滴和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對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中國的老一輩人,無論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政府官員,歷盡時代變遷,深知賺錢不易,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等,即使賺了大錢,也依然本性難移,一切皆己習慣成自然!
-
3 # 使用者6624936983
都是苦過來熬過來的,自然也就更珍惜已有的一切。即使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但是幾十年的生活方式也就成為了一種習慣,轉而成為一種標誌。
當我們這一代老去,老一輩節儉的標籤也就去掉了吧!現在老一輩的節儉有些值得我們繼承,比如老人常常會讓子女把飯吃的一粒米都不剩,才會讓其放下碗。常常會覺得莫名其妙,但是如果我們真的體驗過他們的時代,可能現在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些做飯會讓人不習慣,比如會不衛生,對人的健康不利,會放好幾天的剩飯剩菜等等。但是現在情況已經好很多了吧!
不管怎麼樣,對於節儉的父母和老人,還是多聆聽,即使不去照做,也不要起爭執或者甚至吵起來。
-
4 # 應作如是觀
因為老一輩人小時候的生活都很貧苦,都是過過苦日子的人,知道如今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而對於年輕人來說,從小生活大都很寬裕,即使貧窮的家庭也比老一輩人小時候的生活改善了很多。沒有吃過苦的孩子,當然不知道其中的艱辛和苦澀。
小編的姥爺,曾經經歷過建國前到新世紀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他最常回憶的,還是曾經經歷過的自然災害。當時沒有飯吃,為了生存下來,全村人只能靠吃野菜和樹皮維持生命。有很多不幸的人,熬不過飢餓,甚至嘴裡咬著樹皮就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所以每當我們浪費糧食的時候,他總是恨鐵不成鋼,責怪我們不懂得珍惜糧食。
即使後來生活很好了,姥爺的生活作風也很節儉。
-
5 # 從善如劉L
因為他們從那個困難的年代走過來的,他們吃不飽,穿不暖,那是他們的親身經歷,有刻骨銘心的切實體驗。
共和國剛一解放,國家困難重重,人民也是缺衣少食的,在那困難的年代,餓死人的事是有的,在我們國家的公開的報導中,我們都能看見,後來雖然一天天變好,雖然沒有餓死人的事了,可糧食不夠吃,衣服不夠穿,物資短缺,吃飯要糧票,買布要布票,什麼都得憑票供應,就連火柴都是憑票供應的,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始,人們的生活水平才是有了一個快速的提高,吃穿不愁了,物資豐富了,真是要啥有啥。
雖然是這樣,可是經歷過苦難的老一輩人怎麼也不會忘記那個年代的,所以能省就省,能用就用,永遠都會保持那種節儉的生活作風的,其實老一輩人的這種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正是因為他們的經歷,他們才沒忘記過去的苦難,我們即要理解他們的,也要尊重他們,而最主要的還是我們也應給他們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讓他們的晚年生活更幸福!
-
6 # 汝南客
父親是1938年生人,曾給我講過當年他在四川當兵時的一些事情,說當時全國經常鬧饑荒,父親所在的連隊伙房院牆角,有一排水的牆洞,每次戰士們飯後的洗碗水都從這裡流到牆外,附近的村民經常守在牆洞口,爭搶流出去的米粒、麵條、剩菜,父親時常聽到饑民為爭搶發生爭執,看到一雙雙瘦骨嶙峋的汙手。
父親從小教育我們,一定要節儉,無論到何種境地,浪費都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父親後來病重,放在床頭成卷的紙,父親總撕成短短的一小塊,放在枕下,用來擦鼻涕、擦嘴,我們經常勸他不必吝惜,可父親始終不願意,說過去沒有這樣的紙,我們不是照樣過來了,如今為何要去浪費?
想來也是,他們這一代人,深切地感受過因為糧食短缺帶來的的飢餓,衣不蔽體帶來寒冷,奢侈與浪費始終是他們無法忍受的心理鴻溝。
早兩年,父親去世了,可在老家的角角落落,到處可見父親積攢下來的廢鋤頭,鐵釘,鐵絲,螺絲帽,這些不起眼的東西,當時在父親的眼裡,可能就是以防不備之需時的寶貝。
每每看到這些東西,我總是滿含熱淚,一方面是對父親的懷念,另一方面是對我心靈的深深觸動:勤儉節約是父輩留傳給我們下一代最寶貴的財富。
回覆列表
因為生活過啊。
有句話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我身邊的長輩,即使再有錢,也是越來越節儉。
我記得小時候,每次去姥姥家,她都會拿出櫃子裡藏著的蘋果給我。雖然都爛了……我姥爺常年臥病在床,一個家全靠我姥姥支撐,所以有什麼好東西,她都會留著,有很多都藏壞了也不捨的吃。
也許生活就是這樣,年輕的時候沒有家庭的負擔,我上海幾個同學月薪一萬多,生活的很小資,但是現在也開始節儉了。因為他們要考慮以後了。買房要不要錢?結婚有孩子要不要錢?孩子上學,家裡的各種花銷要不要錢?
還有一點,每個人都想萬事不求人。可是世事難料,怎麼能不省點積蓄呢?萬一生什麼病或者哪些急需用錢的地方,沒錢怎麼辦呢。
生活真的不容易,有幾個人又能做到馬雲這麼有錢呢?即使做到了,到時候消費水平不一樣,還是要為以後打算打算的。
所以,等你長大了也會越來越節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