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諾媽家有男寶
-
2 # 成長囉嗦記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樣的概念。
讓孩子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提升孩子的協調性,拓寬孩子的思維領域,培養孩子的團結協作能力……總之這是百利無一害的事兒,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鍛鍊最好養成習慣,養成鍛鍊的習慣後是孩子一生的財富還有不能過度,過度對孩子身體發育也是不好的。
-
3 # 育兒如育己
讓孩子參加體育鍛煉,有兩個好處:
1.孩子透過體育鍛煉身體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好的身體,再聰明的大腦也發揮不出來。
2.體育鍛煉是很好的鍛鍊孩子的意志耐力的方法,怕吃苦,不想鍛鍊的孩子在困難面前也會退縮的。
孩子的學習從低年級到高年級會越來越緊張,越來越枯燥,沒有好的身體是無法支撐孩子高質量完成學業,沒有強的意志無法順利走好學習生活。
-
4 # 兜媽有話說
體育鍛煉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增強機體免疫力,降低生病的機率,而且對於孩子的注意力、心情、人際關係甚至性格改善都有很大幫助。
總之,體育鍛煉能讓胖孩子變瘦,瘦孩子變健康;能讓學業好的孩子錦上添花,能給學習吃力的孩子添助力,是對孩子身心俱有益的一件事情。
-
5 # 新疆輝哥
參加體育鍛煉對身體有很多的好處。不管大人小孩兒體育鍛煉有利於人體骨骼肌肉的生長,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迴圈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機能,有利於人體的生長髮育,提高免疫力。
-
6 # 戀物筆記
孩子主動報了中國武術的課外班。
昨天課前她說覺得有點肚子疼。我說知道她不舒服,並鼓勵她,只要不是特別難受,可以嘗試堅持一下,最後她還是去上課了。
對於小朋友的肚子疼,基本有兩種情況,一是真的肚子疼,二是因為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會有疼痛感覺。是哪種情況需要根據孩子的具體狀況分析。
我發現她基本上在兩種課之前容易感到肚子疼。一個是中國舞,一個是中國武術。這兩個專案帶有競技體育的性質,對身體條件要求比較高,基本功的練習非常枯燥、痛苦。對一個孩子而言,可能容易感到壓力,而心理層面的壓力容易表現為身體上區域性的疼痛。
最開始我沒意識到這點時,有時候怕她是真的肚子疼就幫她請假,有的時候覺得她可能並不是真的疼,就比較強硬的要求她繼續堅持。
現在意識到這一點,先接納她“疼痛”的事實,再鼓勵她幾句,基本上她都能繼續堅持上課,而且上完課回來都非常高興。
我小時候在校隊練習過體育專案,深知競技類體育專案的壓力和殘酷。每個人身體有極限和短板,但在專案訓練時不會考慮你個人的極限和短板,要按總體的進度去執行。當你因為身體的原因跟不上總體進度時,那種深深的無力感和絕望感,非常摧毀人的意志。
但是,競技類體育專案的迷人之處也在於此,當你一次次的突破身體的極限,克服身體的短板,去達到訓練目標,甚至成為訓練中表現最優異的那一個時,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不是透過獲得學習取得好的考試成績能夠體會到的。
特別同意芬蘭的教育理念,小學教育不用去強調分數考試的競爭。但是在競技體育類專案上,必須錘鍊捨我其誰的精神和堅持到底的意志。我們的孩子,除了在競技類體育專案中,其他時候已經很難體會到這種壓力了。
當你堅持練習競技體育專案後,你收穫的不僅是強健的體魄,更是在壓力中成長的能力。站在起跑線上,當體育場山呼海嘯般的聲音變得寂靜,你能清楚聽到自己的呼吸聲時,盡情體驗等待槍響的一瞬間,全身微微顫動的興奮吧。
所以,加油吧,少年
-
7 # 福州禪武
體育,就是身體的練習和教育。
體育不僅是大腦的運動,也是肌肉、骨骼、機能的鍛鍊,必須認識到肌肉與機能也是有記憶功能,如果從來不鍛鍊,機能的成長就是非常平靜的成長,心臟與肌肉、骨骼都得不到刺激。試想下嬰兒期,適當的哭泣是對孩子的肺活量最好的刺激,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如此,適當的運動有利於他們血液的迴圈,骨骼、肌肉對整個身體都是有益的幫助。
以心率來說,成人正常心率為60~100次/分鐘,運動員的心率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為60次/分鐘左右。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運動員經常訓練,心壁會變厚,心肌中的毛細血管大量新生,供血量增加,結果心肌纖維變粗,心肌粗壯有力,心臟收縮力提高了,心容量也加大了,一般人的心容量為765~785毫升,而運動員可達到1015~1027毫升。再者經常性的突然發力,也會迫使心臟的收縮更強。如果一個孩子從來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當發生意外時如驚嚇時,他的心臟就不一定能承受突然刺激。
體育是教育,是親臨的感受訓練,是發現自我的教育。平常我們教育他如何吃苦,口頭的表述很沒有說服力,如果在體育中叫他做一百個俯撐,有幾個孩子一起對比,他就能瞬間對比誰是強者,誰是弱者。
-
8 # 沔陽品仙桃8899
孩子學習體育運動好處多多。寫在書本上的免談。我只談談個人體會,供你參考:1;孩子在發育階段,除了加強營養,必須參加鍛鍊,磨鍊意志,增強體質。2;可以在體育運動中學會協作配合的團隊意識與精神。3;喜歡體育運動的孩子與不運動少運動的孩子是截然不同的。在體能上、思維活躍程度方面不可同日而語。4;體育運動可以促進學習,為繁重的學習任務提供最高效的保障。更可以健全體魄,錘鍊人格。所以,應該多鼓勵孩子參加體育運動。同時也要注意體育運動中的自我保護,不要受到意外傷害,處理好與學習的關係。我相信熱愛體育運動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孩子,一定是一個Sunny朝氣的好少年!
-
9 # 小林子啦啦啦
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練體育?
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體育鍛煉對孩子有什麼好處,為什麼要堅持體育鍛煉。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今天,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這一問題已擺在了家長和學校面前。目前,中國大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是家庭中最寵愛的一員,除了優越的生活條件外,最缺少的是體能鍛鍊。前段時間,《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愛孩子,請從體育開始》的文章,文章提到的教育現象引人深思。
在升學的現實壓力下,家長和學校等對於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比較重視,卻輕視其身體素質。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孩子們未來幸福生活的能力,而身心健康是基礎,請大家關心孩子們的體育。
有關調查顯示,中國中小學生每個學生平均每天寫作業時間為3個小時,是全球均數的近2倍;某直轄市有關調研表明,80.4%的中學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教授李玲指出,中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位,假如沒有有效的政策干預,到2020年,中國近視患病人口有可能高達7億人,患有高度近視的人口將達到5000萬左右。
進一步說,體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也會削弱孩子們健康心理素質的基礎。
那麼孩子究竟該如何練體育,體育對於孩子來說又有什麼好處呢?幾歲開始練體育合適?
4歲以後,孩子身體的協調性和柔韌性等能力發展較快,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行為控制能力都有明顯的提高,這為練習體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這時游泳、健身操、球類運動等都是可以選擇的專案。
青少年每週應該運動多長時間?
青少年運動不足或過度對身心健康都有不良影響。世衛現在建議青少年每週應運動最少7小時,而研究人員認為或需調整運動時間的設定。
瑞士洛桑大學研究發現青少年每週運動14小時最有益,獲最高的健康評分,少做運動或每週「狂躁」運動超過17.5小時,都會令評分下降。研究人員指出,青少年未必能處理過度運動訓練帶來的壓力,隨時引發傷員及焦慮情緒,反而增加健康風險。
青少年時期應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請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要忽略了孩子們的體育運動,忽略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
體育運動給孩子帶來三大好處
1、讓孩子學會遵守遊戲規則
在國外的教育中,體育運動被看作一項讓孩子知道公平競爭的教育,因為在體育比賽中,所有機會對於運動員來說是公平的。機會都是均等的,所以大家必須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決出勝負!遵守遊戲規則在現實生活中就是要遵守法律、法規、制度。
2、挫折教育
每個人在進入一項運動的初期都是初學者,在運動中會遭受不同程度的挫折。而如何處理這些挫折,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如果你輸給對手後,發誓一定要贏,並透過自己的訓練和努力,最終打敗對手,和你就此放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過程!
3、團對意識
奧運精神其實就是一種人格意識,既要求有個體的自強自立,也要求個體具有團隊精神和團隊意識!就算是個人專案的運動員,其成功背後依然有很大的一個團隊來支撐,如果沒有團隊的力量,想要取得成功是很難的。樹立起一種“我為大家,大家為我”的意識,這樣才能共同進步。
以體育為基礎培養孩子四方面能力:
1、強身健體,防身自衛,修身養性!
2、培養孩子中庸性格,孝敬父母,尊師重道!聰明聽話,嚴肅伶俐。剛柔相濟,動靜有序。
3、培養新世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4、培養孩子管理團隊和外交口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愛孩子,請從體育開始
在升學的現實壓力下,家長和學校等對於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比較重視,卻輕視其身體素質。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孩子們未來幸福生活的能力,而身心健康是基礎,請大家關心孩子們的體育。
“今天在學校怎麼樣?作業多嗎?”放學回家之後,許多家長會首先這樣問孩子。此種對話場景反映我們比較重視孩子們的學業成績。日前,上海有民辦小學在入學時要求填寫學生父母、祖父母的學歷和職業,其中一個重要意圖據說是考察學生的智力因素。
重智育、輕德育的問題,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糾正。但是,重智育、輕體育的問題,在社會上仍較為普遍。某地一位教育局負責人到學校教室檢查工作,發現戴眼鏡的學生偏多,就問“班裡有多少戴眼鏡的”,陪同的學校教師回答“您最好問有多少學生沒戴眼鏡”。這絕非個案。權威統計表明,中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發病率都超過70%,近年來還呈逐年增加趨勢。江蘇省2016年學生總體近視率為73.6%,高中及大學學段的近視率接近90%;學生肥胖率和超重率與上一年比略有增高,其中初中階段肥胖率增幅1.2%。
黨的教育方針規定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關部門也要求“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樂觀。有關調查顯示,中國中小學生每個學生平均每天寫作業時間為3個小時,是全球均數的近2倍;某直轄市有關調研表明,80.4%的中學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教授李玲指出,中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位,假如沒有有效的政策干預,到2020年,中國近視患病人口有可能高達7億人,患有高度近視的人口將達到5000萬左右。到時候,在航空航天、精密製造、軍事等領域,符合視力要求的勞動力都可能面臨較大缺口。滿足不了國家的相關需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從學生角度來看,視力等身體素質對個體生活也有一定影響。進一步說,體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也會削弱孩子們健康心理素質的基礎。
孩子們的身體素質確需各方重視起來
理性看,學習過程當然不是輕鬆的,有的家長也知道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要,但作業那麼多、課業那麼重,他們可憐孩子卻“有心無力”。其實,作為家長,可以多提醒孩子鍛鍊身體,同時,在智育方面保持平常心,不要抱過高期望,比如,別常常與孩子談論考上“985”“211”大學,多麼多麼重要。其實,身心健康對於孩子來講才是最重要的,受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孩子未來生活得更幸福嗎?家長們可否多關注孩子的身心狀態、與人相處能力、良好的態度及習慣甚至真正的興趣呢?
無法保障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學校也有苦衷,有的校長說,說得再好,升學率都是學校安身立命的硬指標,大家都在拼成績,哪個學校也不甘願落後。這就需要政府來綜合協調。可喜的是,有的地方政府將小學生上學時間推遲半小時,上午8點半開始第一節課,贏得了眾多家長的點贊;而且,體育成績已被政府納入中考成績之中,當然,此舉仍需要完善。既要正視中考、高考的客觀存在及合理性,又要保障學生的身體素質,出路在於各級政府綜合施策。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關心青少年身體素質,近年來相繼出臺多項政策,國務院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特別強調,將青少年作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重點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體育活動,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願地方政府、學校和家長攜手,同心合力,愛孩子,從體育開始。
讓孩子堅持運動,
他們的大腦會發生驚人的變化!
和體育運動比起來,家長們似乎更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於是不惜花費大量的金錢給孩子報了各種線上或線下的補習班,短期內,孩子的成績的確是進步了,但年幼的孩子由於長時間被關在屋子裡學習,孩子身上該有的活力也漸漸消失,變成了傳說中的“書呆子”。
你知道嗎?運動是無本萬利的開發智力的方式,運動可以改造大腦,讓孩子受益終生。一個經常運動的孩子,他的大腦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1、大腦額葉充血活躍:提升注意力
兒童的腦重在6歲時達到成人腦重的90%,12歲時才接近成人的腦重,由此可以看出,人從出生後到青春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對學齡兒童來說,其實智力水平都不相上下,為何學習成績卻有好有差?因為在學習過程中,孩子之間拼的就是專注力。如果孩子在學習時無法保持專注,學習成績自然要差一些。
人的大腦額葉的內側部是主管注意力的區域,人在進行有氧運動時,額葉區域充血活躍,這時注意力會特別集中;此外,人在運動時,體內還會分泌多巴胺,這種令人感到愉悅的“荷爾蒙”,也能促進孩子注意力集中。
2、腦細胞之間的聯絡增強:提升學習效率
神經元是人腦處理資訊的基本單位,它就像是一棵樹,突觸就是樹上的分叉,樹幹會長出新的分支,會出現更多的突觸來鞏固神經元之間聯絡。《運動改造大腦》一書中提到,人在運動時,大腦會產生一種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英文簡稱:BDNF)的遞質,BDNF在神經可塑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把它稱之為“腦細胞肥料”,在這種肥料的滋潤下,神經元連結活躍,人的學習效率也更高。
澳洲的一項研究,讓一組學生從事更多的體育鍛煉,兩年後,這些“參加更多體育鍛煉”的學生,其數學和閱讀成績,高於沒有參加額外體育鍛煉的學生,且顯得更加多才多藝。
3、提高大腦血清素含量:對抗焦慮
血清素是一種能幫助人解除焦慮,鎮定情緒的物質,而運動可以提高腦血清素的含量。當大腦血清素水平不足時,我們除了可以透過補充富含氨基酸的食物,還可以透過運動使大腦中色氨酸的數量會增加,從而提高了大腦血清素的含量,使大腦處於良好的狀態。
在我們眼裡,孩子總是沒有任何煩惱,殊不知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孩子在心理上也承受這不小的壓力,家長的陪伴很重要,而運動也是有效的舒緩情緒的方式。
4、海馬體體積增大:保護記憶力
人的記憶是認知的基礎,當大腦中神經元突觸之間的訊號持久增強時,被人腦記住的東西就會長期保留下來。機體感受到的壓力會對神經元連線帶來損傷,從而破壞記憶力。前面已提到,人在運動時,人腦的神經元連線會增強,當孩子面臨學習壓力時,運動就是保護學習能力和記憶力免受壓力損害的有效方法。
看吧,運動真的能給大腦發育提供營養!就目前人類研究文獻系統性的評價,對正處於發育關鍵期的孩子來說,運動對於大腦發育具有促進作用,並對認知、學習、執行能力和閱讀能力等方面具有積極的影響。目前並沒有文獻顯示運動會帶來負面影響。當然,對兒童來說,最好選擇中等強度的運動專案,根據孩子的能力來調整運動強度。
運動對大腦有這麼多好處,也許你會說了,好!孩子今天放學了我就帶他去運動。但帶孩子運動還是不夠的,更重要是培養堅持運動的習慣,初期可以幫孩子選擇一項他感興趣的運動,並不斷鼓勵孩子,當他體會到運動的樂趣,相信堅持下去並不難。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10 # 23實打實大
體育鍛煉對孩子有什麼好處?為什麼要堅持體育鍛煉?
前段時間,《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愛孩子,請從體育開始》的文章,文章提到的教育現象引人深思。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今天,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這一問題已擺在了家長和學校面前。
目前,中國大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是家庭中最寵愛的一員,除了優越的生活條件外,最缺少的是體能鍛鍊。
在升學的現實壓力下,家長和學校等對於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比較重視,卻輕視其身體素質。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孩子們未來幸福生活的能力,而身心健康是基礎,請大家關心孩子們的體育。
有關調查顯示,中國中小學生每個學生平均每天寫作業時間為3個小時,是全球均數的近2倍;某直轄市有關調研表明,80.4%的中學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教授李玲指出,中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位,假如沒有有效的政策干預,到2020年,中國近視患病人口有可能高達7億人,患有高度近視的人口將達到5000萬左右。
進一步說,體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也會削弱孩子們健康心理素質的基礎。
那麼孩子究竟該如何練體育,體育對於孩子來說又有什麼好處呢?
幾歲開始練體育合適?
4歲以後,孩子身體的協調性和柔韌性等能力發展較快,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行為控制能力都有明顯的提高,這為練習體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這時游泳、健身操、球類運動等都是可以選擇的專案。
青少年每週應該運動多長時間?
青少年運動不足或過度對身心健康都有不良影響。世衛現在建議青少年每週應運動最少7小時,而研究人員認為或需調整運動時間的設定。
瑞士洛桑大學研究發現青少年每週運動14小時最有益,獲最高的健康評分,少做運動或每週「狂躁」運動超過17.5小時,都會令評分下降。研究人員指出,青少年未必能處理過度運動訓練帶來的壓力,隨時引發傷員及焦慮情緒,反而增加健康風險。
青少年時期應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請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要忽略了孩子們的體育運動,忽略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
體育運動給孩子帶來三大好處
1、讓孩子學會遵守遊戲規則
在國外的教育中,體育運動被看作一項讓孩子知道公平競爭的教育,因為在體育比賽中,所有機會對於運動員來說是公平的。機會都是均等的,所以大家必須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決出勝負!遵守遊戲規則在現實生活中就是要遵守法律、法規、制度。
2、挫折教育
每個人在進入一項運動的初期都是初學者,在運動中會遭受不同程度的挫折。而如何處理這些挫折,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如果你輸給對手後,發誓一定要贏,並透過自己的訓練和努力,最終打敗對手,和你就此放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過程!
3、團對意識
奧運精神其實就是一種人格意識,既要求有個體的自強自立,也要求個體具有團隊精神和團隊意識!就算是個人專案的運動員,其成功背後依然有很大的一個團隊來支撐,如果沒有團隊的力量,想要取得成功是很難的。樹立起一種“我為大家,大家為我”的意識,這樣才能共同進步。
以體育為基礎培養孩子四方面能力:
1、強身健體,防身自衛,修身養性!
2、培養孩子中庸性格,孝敬父母,尊師重道!聰明聽話,嚴肅伶俐。剛柔相濟,動靜有序。
3、培養新世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4、培養孩子管理團隊和外交口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愛孩子,請從體育開始!
跟你分享一下我自己育兒的一些經驗心得,現在的科技發達,我就嘗試用數字產品幫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後也試用果很多款名為“早期閱讀”或“學字”的應用軟體,都不是十分滿意,要麼是到後期課程需要交費,要麼就是說是免費,但內建廣告頻繁,影響學習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薦了 ,【貓小帥學漢字】應用。讓我知道孩子如果先接觸漢字,感受漢字,感受漢字閱讀帶來的樂趣,可培養孩子的初步語感,給孩子帶來更多學習興趣。後來我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使用了一段時間,發現不僅課程全部免費,可以讓孩子持續學下去,並且每一個關卡還都有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鞏固先前所學內容。我們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培養孩子的用眼習慣。
回覆列表
體育鍛煉不僅僅是能夠鍛鍊孩子的身體機能,讓他們擁有健康的體魄。體育鍛煉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是人類活動的基本,在體育鍛煉和活動中,能夠磨練孩子的意志,讓他們懂得堅持與拼搏,懂得團隊合作,懂得奮發向前,並且能讓心胸開闊。我覺得有這幾個有利方面,就足夠讓我們督促孩子去進行鍛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