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上牧歌
-
2 # 籽油
“情懷”這個詞語,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一種嚮往,一種執念,一種獨屬於自己的不可與外人多道的內在精神支撐。
現在很多人,尤其是中年人士,常常把“情懷”“追求”放在嘴邊,在酒桌飯局上大談特談,當然或許這些談論和表達是真誠的。然而以“廣而告之”的態度未免有附庸文藝、裝點自己之嫌。
私以為,情懷與生命內在的熱愛有關。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我們在後天的經驗和成長經歷賦予我們不同的喜樂悲傷,逐漸地會形成不同的嚮往、追求和探索的願景。
一花一世界,甲乙丙丁四個人面對同一朵花會生出不同的感悟,這份屬於生命內在的感悟會成為他們個人滋養內在、平衡人際關係與自我的利器。情懷的存在,是以不斷地向內咀嚼、消化、形成自己的精神力量為前提的。這就是我認為為何情懷二字不可與人多道的原因。當然,另一方面,人人都是孤獨的,我們與他人形成的所有情感聯絡或者雙向交流,都是為了消除孤獨感。在形而下的庸庸碌碌之後,精神意義的交往常常表現在情懷的互道互通,以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語言或文字能表達的想法和情緒是有限的,久而久之,情懷會變得同質化。所以,我習慣於觀照內心、俯仰於天地之間、不去多做表達和表現。芸芸眾生中,情懷有很多種形態。
比如,與文藝掛鉤的寫作、文學、藝術,比如與社會責任感掛鉤的理想和目標,再比如與至親好友相聯絡的愛與自由,大都是形而上意義的抽象表達,無論是哪一種,都是生命本體意義的價值取向或價值排序。如果一個人抽掉了某種精神意義的嚮往或追求,容易在世俗的洪流中左右為難、自我毀滅。但是我相信,人之為人一個重要的優越之處在於——可以自救、甚至自我重塑。向著理想的自我進發吧! -
3 # 綠書房雜記
情懷這東西,狗都有 人人都有的東西卻難以說透。想必大家都有在做一些被別人看做無用的事的時候,被問這樣的話"有用嗎?有什麼用?" 所以我理解 情懷是一種行為標準,這種標準不以功利得失來衡量,而是自己內心是否滿足。 有情眾生,皆謂情懷
情懷,不分階級,不分高低,沒有三六九等。誰都可以有,什麼時候都可以有。
有人說,即使生活在陰溝裡,也有仰望星空的權力。
這就是一種情懷。
有人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這也是一種情懷。
還有人說,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還是一種情懷。
情懷,可以起於晨,也可以生於夜;情懷,可以表達出來,也可以深藏於心;情懷,可以感嘆溫飽,也可以雲淡風輕...
生活可以不盡如人意,但是,情懷一定可以有,必須有。
我們呼喚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