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高雲淡10769
-
2 # 難明我心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並不是單純的商業計劃,具有很強的軍事用途,不過優點很突出,不過也是有短板的。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衛星數量有42000顆,要在地球外的空間內放置42000顆衛星,除了要搶佔低軌道的衛星資源,讓其他國家未來沒有位置可以發射,而馬斯克所說的商業價值卻是微乎其微的,星鏈傳輸的效果比基站傳輸的效果要差很多,沒有可比性,目前沒有根本性的商業價值,唯一有吸引力的就是偏遠地區,而偏遠地區的網路連網路公司都不願意去搞,更別說是馬斯克的星鏈計劃了,所以根本沒有任何的商業價值。
美國在利用星鏈計劃結合政治因素去重新洗牌世界的5G格局,利用全球組網的數量抵消技術上的差距。
星鏈計劃更像是美國和蘇聯曾經搞過的星球大戰計劃,美國這是要故技重施,活生生的拖垮戰略競爭對手,將對手被動的拖去軍事競爭的步伐當中去,星鏈計劃最大的優勢是發射成本低,火箭可以重複使用、數量大、衛星體積小可以搭載更多的衛星進入軌道,而目前這種技術優勢連俄羅斯都做不到,如果被動的加入競爭,只會被拖垮。
雖然有點很多,但是也有缺點!
星鏈衛星重量200多kg,設計壽命5年,需要不斷更新舊的衛星才能維持整個星鏈系統,美國想用星鏈計劃衝擊5G技術的優勢,只要我們將5G快速的實現商業化,讓星鏈計劃只能軍用,不能民用,這樣美國維護以及應用星鏈的成本將直線上升,美國會變成偷雞不成,蝕把米,同時,加快建立太空專案,軌道衛星鐳射炮類的武器可以加快服役,削弱星鏈對軍事的影響力。
星鏈計劃是美國今年成立的太空軍戰略的一部分,美軍已經將星鏈計劃列入了國家戰略,是美國打壓以及拖垮對手的陽謀,也是阻撓華為5G全球化的的技術打壓,在現代歷史上,美國第一次沒有在關鍵技術的新興浪潮中處於領先地位。
特朗普曾經說過,5G是一場美國“必須取勝”的競賽,對於我們也是同樣重要,是中國必須取勝的5G全球化。
-
3 # 三個科學
星鏈計劃還是有很強的軍事價值的,計劃發射4.2萬顆衛星。
剛開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從2020年開始工作,後來計劃增至4.2萬顆。
那麼我們猜想一下,為什麼又增加了3萬顆呢?肯定有軍事部門看到了星鏈計劃的價值,然後參與了,並助力增加了3萬顆。
在我們的印象中,發射衛星是很難的一項工作,一年發射幾十顆就感覺很多了,但是他們發射了幾萬顆,感覺會佈滿整個天空。
而且名義上是提供可靠的全球上網功能,也就是說,全球無死角有訊號,這是很可怕的,如果稍微改變功能,甚至可以檢測全球火箭發射、軍事基地等軍事活動。
戰時更是可以提供全天候無死角的資訊傳輸。
而這4.2萬顆衛星,如果進入戰爭狀態,多長時間才可以清理完成?要耗費多大的資金和資源?這是個無解的難題。
就算有反衛星武器,和平時期也不可能準備幾萬顆這種武器,根本無力維護,所以防禦星鏈基本上不可能。
比較好的對策就是你發我也發,你發4萬顆我也發4萬顆,大家搶佔資源,戰爭時期就可以對等操作了。
馬斯克利用自己的低成本可回收火箭批次發射四萬多顆低軌道衛星的真正用途是否是軍用。佔用了絕大部分近地空間軌道,透過GPS授時與合成孔徑技術,全球無死角的偵查和提供資料鏈。一旦爆發戰爭,可以給無線電靜默的隱身軍事裝備實時獲取偵查裝備的最新目標資料和總部最新變更指令。這種條件下無線電靜默狀態隱身突襲,我們的殲20和它們作戰時會有巨大劣勢!同時可以監控全球任何導彈發射,被這種遍佈全球的超大口徑合成雷達捕捉執行軌跡,對導彈防禦系統的預警和變軌捕捉能力是一種巨大提升。
最可怕的是星鏈計劃軍民兩用,和平時期還不敢動他,戰爭爆發後發現用於軍事的證據後也無法短時間清除。攔截導彈成本比他的發射成本還高好多倍,我們也消耗不起,簡直是無法抵禦的陽謀啊!到底應該怎麼防呢?
回覆列表
只能猜想星鏈的軍事價值,有人想。每顆都有一臺望遠鏡,讓地球一覽無餘是不可行的,小鏡頭沒意義,大鏡頭衛星太小背不起,所以說星鏈還是隻能做資訊鏈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