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海老李賞石

    支援這個觀點。玉文化是中國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玩古玉重在研究和品味文化內涵。

    青海出過一些原始社會的古玉,與大禹治水等歷史傳說相契合,讓人感受到中華歷史的恢宏與神秘,那種對人心的震撼力是無法言說的。

    我一直認為,中華古玉承載中華歷史,承載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遺產,如果有幸得之,應當精心儲存,透過適當途徑進行展示、研究,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大美,而不應當用來謀一己之私利。

    我們的祖先在社會物質條件整體很差的情況下,給我們留下了玉產。現在,我們衣食無憂,卻要倒賣古玉,這本身就是一種倒退。說明我們依然心窮。

    我一直認為,收藏者,無論成就大小,都應當是有文化素質和情結的人,都應當有一種社會責任感。收藏古玉者,更應如此。

  • 2 # 舊物心說

    這個問題就見仁見智了,畢竟中國如今已經是資本為王的社會。連和田玉的產地出身都能在資本的推動下給強改了,還有多少人能不為金錢所動呢。自從走上資本之路我們丟棄了很多原生的很民族的優秀品質,熱衷於抱洋大腿,唯視西方潮流而動。

    幾千年來所形成的文化基礎受到衝擊,倫理道德,是非觀價值觀在日漸崩塌。管子曰:玉之美也,九德出焉。看看借鑑自和田古玉里的“忠、信、敬、剛、柔、和、固、真、順”這九大民族品格特質如今還剩啥了,就知道資本有多罪惡了。馬克思說:當資本來到人間,每一個毛孔都滴著骯髒的血。

    當下這個現狀,雖然資本嫁接著權力而異常強大,所向披靡,但它也不是萬能的。它並沒有贏得大多數平凡華人的心。秉持中華傳統美德的人還大有人在。真古和田玉文化的價值金錢根本無法衡量,談錢就是對玉、對傳統文化精髓和民族尊嚴的褻瀆。

    古玉難得,只有真古和田玉才有豐富的玉德,才有文化內涵。幾千年來古人心中是非和田不玉,凝聚民族文化精華的載體就在和田古玉。賞玩古玉沒有一定的民族文化水準和藝術素養積澱,是無法懂玉賞玉的。而不懂玉就不能很好的傳承玉文化,也不能給自身的情操陶冶和知識增長帶來大的幫助。

    有道是爾曹名與身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就讓那些褻瀆古玉文化的資本人從這個圈子自我淘汰掉吧,就讓他們去把玩急功近利的、扭曲膚淺的新玉去吧。這樣古玉文化圈會更加的純潔,傳統中華和田古玉文化反而會得到更好、更高效的繼承和傳播。

    天佑中華,我族不滅。文化傳承,嘔心瀝血。繼往開來,嶄新世界。龍騰有時,輝煌一頁。熱愛傳統中華真古玉文化的諸君加油吧!

  • 3 # 探險兔

    對於您這個問題,我是這麼認為的。如果就玉本身來說,不分古和新。因為都是在地球孕育出來的美石,對於孕育它的時間來說,人們欣賞它們的時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只不過是把他們挖掘出來早或晚的區別罷了。

    如果就美觀程度和工藝水平來說,當然現代的玉製品的價值要遠遠高於古代。這個很容易理解,因為現代的加工工具、雕刻技巧、人們的審美以及對世界的認知肯定遠遠高於古代的。單從外表看,我們真的喜歡一身風霜,顏色灰暗,斑駁殘缺的“古玉”麼?並不是。

    那麼古玉真正得魅力就在它身上承載的歷史和文化,它的每一個圖案,每一道刻痕都是一段歷史,一個年代,一種記憶。從古玉身上我們能看到當時那個年代的審美觀以及風俗人文。有些還“古玉”甚至見證了歷史中的重大事件,這確實是“新玉”所不能及的。

    正因為有這些附加值在。古玉才有更高的價值。所以要真正學習研究那段歷史和文化才配玩兒“古玉”。不然被騙是必然的。滿眼都是錢的那種人也只能是這個下場嘍。

  • 4 # 見證文明

    那是肯定的。

    收藏與經營是不同的。收藏必須要有一點文化內涵,要懂點歷史。而經營,那首先考慮器物的經濟價值。要不然人家吃什麼。

  • 5 # 謝亞鐵

    認同此觀點。

    玉文化本來就是與古玉(包括高古遠古)相關聯的,離開古玉或稱不上文化…

    文化總是有源頭的,嚴格地說,成為文化要歷數千年化育,並一直影響著一個國家民族的人文觀…中國古玉器無疑是擔負起了這使命,她是中華數千年文明史的唯一最具體的物證…古玉器真實地“記載”了時代的生產力水平、人文文化智慧、家國情懷、人民生存狀態等等無可替代的“史篇”…

    中國古玉器一直與文化、人文精神相融的…在中國古文字中,“玉”字並沒有一點,和帝王的“王”共用一個字。《說文解字》段註解釋帝王的“王”字時,認為王者即“天下歸往也。”董仲舒也說:“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說文解字》段註解釋玉的字型為“三玉之連貫也”,即三橫一豎象徵一根絲線貫穿著三塊美玉,另“皇”字則是“白”和“玉”的組合…古文中“王”“玉”字型相同,絕非是偶然的巧合,“天地人參通”與王之連貫,兩者關係奧妙,意味深刻。許多經典著作中有眾多的描述,證明“三玉之連”實際上就代表“天地人參通”。《周禮·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本質上就是玉能代表天地四方,透過它,便能溝通天、地、人間的願望和意識…玉文化一直化育著國家民族的人文精神…

    中國玉文化的發展過程還化育了道德…玉與善惡、是非、榮辱、美醜等觀念糅合在一起,加以擬人的解釋,作為評價,判斷人們行為的標準,這種說法也廣見於各種古代文獻記載中。典型的有《說文解字》釋玉為:“(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此字為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挈(潔)之方也。”

    中國玉文化還給玉器賦予了宗教精神…人們認為信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將玉製品供人佩飾或使用,可增加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抵抗力量,防禦邪氣的侵襲,掃除鬼祟的禍患,保障人和物的安全和吉祥。這種說法在古文文獻中記載也很多。例《拾遺記·高辛》載:“丹丘之地有夜叉駒跋之鬼,能以赤馬瑙為瓶盂及樂器,皆精妙輕麗,華人有用者,則魅不能逢之”。同時相信玉有使人長生不老的功能,相信透過食玉和服用玉類可以實現永遠年輕的目的。這一觀念宣揚和使用得最多的大約要推道家的學術和法術了。東晉葛洪著《抱朴子》,其中《仙藥》一卷說:“玉亦仙藥,但難得耳。”又說:“服金者壽如金,服玉者壽如玉。”等等…

  • 6 # 卓然堂

    中國玉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成分。從傳統意義上講,玉文化的真諦即為“君子以玉比德”。但在現今社會上,要求所有玩玉藏玉之人都深入瞭解玉文化,不太可能,也沒有必要。實際上,收藏古玉及新玉的群體也不盡相同。如果收藏高古玉,不瞭解其文化內涵,確實不夠品位,而收藏新玉,則沒有這麼多講究。

    分享幾件紋飾較為費解,頗有內涵的高古玉。

  • 7 # 金正458048377

    贊同此觀點。長期以來的宣傳都是以金錢衡量古玉的價值,古玉在哭泣!古玉真不是以金錢可以衡量的,無論是傳世古還是出坑玉她能存在人間便是先輩的功德,便是古玉的靈光護體。真古玉無論你怎樣看都有靈氣,都在向你招手,都在呼喚你。

  • 8 # 儒釋道緣

    玩古玉與今玉都需要知禮與民族文化,古玉的文化地位更佔有主要地位,玩東西需從文化與實踐中開始。

    在對古玉與新玉的收藏應在心態上自取心歡為好,切不可以利益特殊為前題,這種狀態往往不可長久。中華文化是民族的共同文脈,在這個大背景中產生的藝術品是被後人共識的。如翡翠以新奇特為收藏的人只是有個名譽上價格,到了真想出手時腰斬也未必能變現,這就是沒有文化為依託的後果。

  • 9 # 老曹63839661

    玩古玉,首先要愛玉,至少要懂玉。玉器的學文很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認識它的,漫漫去玩,去撫摸,一摸一撫感情就出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鑑定不認識的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