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emon遊戲

    我認為,首先看你等級,如果等級不一很可能結果就不一樣,還有就稀有程度,他與實力息息相關(不包括合成),只要拿個等級高,稀有度高,還有操作能預判,至此滿足後自然分高下

  • 2 # 煙嶼江城

    這個問題其實簡單比較一下二者的體型就不難得出結論了:

    牛龍,在阿貝力龍科排行老二,目前只發現了一具化石(編號MACN-CH 894),但完整度很高,推測體長超過8米,重2噸以上。

    而凹齒瑪君龍體長7米重1.2噸,體重比牛龍輕了整整一倍。

    雖然論頭骨結構,瑪君龍的頭身比更大(8米的牛龍頭骨長度僅0.6米,而瑪君龍頭骨可達0.6~0.7米),但巨大的體型差距完全覆蓋了這一小小的優勢,而且牛龍看似瘦弱,但頸椎很發達,頭骨也並非軟弱無力

    如圖,牛龍和瑪君龍頸椎對比

  • 3 # 阿拉阿拉克重水

    首先,我們先對兩種龍做一下了解。

    [瑪君龍與人類的大小比例]

    瑪君龍擁有比較短的口鼻部。雖然目前並不清楚它們前肢的完整樣貌,但是它們的前肢非常短,而後肢較長、較粗壯。

    [瑪君龍化石]

    瑪君龍目前已發現數個儲存良好的頭顱骨與大量的完整骨骸,是南半球的肉食恐龍中最廣受研究的一種,也是南半球的頂級掠食者之一。

    [瑪君龍想象圖]

    對於瑪君龍來說,它們最血腥的事就是同類相食。除了捕獵食草恐龍外,瑪君龍還會自相殘殺,捕食同類,真是一種可怕的恐龍啊!

    牛龍(屬名:Carnotaurus)又名食肉牛龍、肉食牛龍,屬於獸腳亞目角鼻龍下目的阿貝力龍科,是一類大型的肉食性恐龍。由於頭頂有兩隻觸角,顧名思義為牛龍,模式種薩氏食肉牛龍。食肉牛龍生活白堊紀末期的(麥斯特里希特階)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由發現很多南美洲恐龍的何塞·波拿巴(Jose F. Bonaparte)在1985年所描述及命名。食肉牛龍是種擅長奔跑的高速掠食者,是已知的奔跑速度最快的大型恐龍,速度可達每小時60公里,加上小腿較細、腦袋高、尾巴偏細、腿部極其長,也被稱為白堊紀的獵豹。根據唯一發現的一個很完整的骨架,食肉牛龍體長8米,體重3噸,臀高3米。 食肉牛龍的模式種是薩氏食肉牛龍(C. sastrei)。屬名在拉丁語的意思是“食肉的牛”(carn意思是“肉食”,taurus意思是“牛”),因為它們眼睛上方有一對類似牛的角。種名則是以發現標本的Anselmo Sastre為名,化石即是在他的牧場中發現的。 食肉牛龍的化石為止目前僅發現一具,但非常完整,完整度高達72%,缺少絕大部分尾巴、絕大部分小腿及雙腳,並具有多排的小型皮內成骨,是少數發現面板痕跡的非虛骨龍類獸腳類恐龍,除了牛龍外,只有似松鼠龍和昆卡獵龍兩種非虛骨龍類發現過面板痕跡。食肉牛龍與阿貝力龍都屬於阿貝力龍科,阿貝力龍科是白堊紀末期,南方各大陸的優勢頂級掠食動物。

    通過了解,我個人感覺食肉牛龍比較厲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始談戀愛總會不安,想著分手怎麼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