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X的日常
-
2 # 睿智的Plus
電競的路並不好走。但是許多人不以為然。都努力朝著自己的夢想走。
4AM和平精英戰隊經理洋蔥就表示:“所有剛加入的孩子都非常快樂,因為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了,但很快他們的這種快樂就可能變成痛苦,天天週而復始地磨一款電競遊戲,三四個月你就會進入疲勞期,會產生抗拒,如果成績不好,直接就面臨掉隊、被淘汰的可能。”
從業近10年,洋蔥看到太多的例子、聽到太多的故事,“有些人甚至主動表示,打不下去了,想退役,想換個活法。”
33也經歷過低谷,就像他自己說得一樣,“總算熬過來了”,吃了多少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但終究沒有放棄,“幾年前我看到那些職業選手和知名主播有不錯的收入,更有許多的粉絲,我很羨慕他們。困難的時候,我就問自己,‘你好不容易來打職業,不就是想要成為他們那樣的人嗎’?”
相比之下,這幾年33最痛苦的時候並非是自己成績不佳,而是打得好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在和平精英職業賽事推出之前,我們這個專案的戰隊只能打訓練賽,我們水平很好,但因為沒有平臺,沒有太多人瞭解我們,所以特別珍惜眼前的機會。”
洋蔥眼裡,能夠在戰隊待下去的選手都是為夢想而拼搏的年輕人,
“來到這裡的每個人都有天賦,但努力和堅持是永遠不會變的一條路。說的現實一點,打職業電競就是他們的工作,就是他們的使命,你收穫多少,就要承受多少的壓力……”
我認為電競從業者前輩的意思是,勸年輕人不要“輕易”選擇打職業,而是要做好充足的技術和心理準備。
電競行業打職業其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要又遊戲天賦,在遊戲中排位名次高了,自然會有戰隊邀請試訓,在數百萬的玩家中首先要成為前100或200名,這已經是相當有難度得了。
其次電競行業是一個頭部壟斷行業,一線戰隊幾乎壟斷了半數以上的贊助商和資源,例如LGD、IG、RNG等戰隊,一年的贊助費會是二三線隊伍的五倍甚至十倍,這會與俱樂部給選手的薪資和環境,還有抗風險能力息息相關,不至於突然倒閉。
在兩個條件下被篩選的玩家已經微乎其微,在看到職業選手登頂世界之巔,奪冠捧杯的時候,也要看到行業中有多少選手,從沒打過主流比賽,甚至沒有登上過職業賽場就被踢掉,要加入這個行業是要對自己的技術有十足的信心和堅強的意志力的。
此外電競行業雖然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相比於其他運動職業環境還是有不少差距的,許多選手與職業俱樂部的糾紛屢見不鮮,這也導致許多選手沒有足夠的保障,當面對大公司時個人的利益隨時是會被捨棄的。
所以綜上所述,如果是排位的前100完全可以去爭取俱樂部的試訓名額,但是自身也要承擔巨大風險,這也難怪從業者都會勸年輕人不要輕易選擇輕易打職業,因為這顯然有很多的坑會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