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厲害了我的娛

    《社交網路》是一部反勵志電影。整部電影講的上現年26歲的億萬富翁馬克•扎克伯格, 但這絕對不是一次例行的讚美,影片以扎克伯各所遭遇到兩場官司的聽證會作為線索,實際上就是開宗明義地把傑森伯格放置在了一個爭議的漩渦中。

    電影中有很多的細節,影片結尾和影片開頭是相互呼應的。影片開始Mark的女友說他是混蛋,而在片尾,Mark的律師卻說,你不是一個混蛋,你只是在邁向一個混蛋的路上。而Facebook眾所周知是一個交友網站,而Mark在影片開始也說過我不需要朋友,在這個地方有明顯的諷刺意味,而此時的Mark已經感覺自己眾叛親離,備嘗的孤單。她重新整理其前女友的Facebook頁面有兩層含義:①他成功了,成為一個全球最年輕的富翁,連他前女友也註冊了。②他失敗了,他沒有朋友,無論他怎麼重新整理頁面,也沒等到他前女友加他為好朋友。

    他的網站使用者突破100萬大關時,在眾人的興奮中,他想起被他趕走的好友,他的臉部突然顯出的一種空洞。以及影片最後,他沉默地盯著螢幕,機械地更新著前女友艾麗卡的facebook頁面,看她是否同意加他為好友。 擁有500萬個“好友”,他最好的朋友卻在起訴他——這部電影隨處可見這樣的黑色幽默。對於這樣一個略顯陰暗的故事,它甚至都有點過於好笑了。

    這些失神的瞬間,是通向扎克伯格看似密不透風的心靈的密碼。在這裡,成功不是一顆甜美的糖果,它開始是野心,是一種證明,一種對於別人離他而去的懲罰,最後,它成了一種逃避,是影片主人公唯一得以忍受孤獨的苦藥。他沉迷於成功中,躲避他被別人厭棄的現實,但當更大的成功到來時,那種空虛卻也跟著升級,變得更加冷冽刺骨。

  • 2 # 點映文藝

    直接上觀點!!!

    高能預警,高能預警,此文少圖,乾貨不俗 !!!

    好友一起創業,創業獲取世俗的成功後面對金錢與權利兄弟反目的戲碼並不鮮見,想想你看的電影還有那一部和《社交網路》類似?

    沒錯,陳可辛,2013年執導的電影《中國合夥人》。

    但是比起大衛·芬奇的《社交網路》,《中國合夥人》還是顯得有些單薄。

    《社交網路》改編自一部名為《Facebook,一個關於性、金錢、天才和背叛的故事》的小說。故事原型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Facebook締造者馬克·扎克伯格。電影上映自2010年,是一部由密集對話主導的電影。大衛·芬奇最擅長拍犯罪嫌疑類的電影,這部明明帶有傳記意味的題材經他這麼一手愣是給做出了節奏緊湊的懸疑味,影片還一舉獲得奧斯卡八項提名。

    要問電影中的故事情節和扎克伯格的創業經歷有多相像?恐怕沒有比這位年輕的億萬富翁和涉及到的現實人物知道的更詳細了。看過影片之後你會有一種醜化或者說黑化扎克伯格的感覺。據說他看了這部電影,並沒有表現過分的情緒,還讚賞男主傑西·艾森伯格演的很傳神。

    從他的角度來看,對於編劇的吃瓜亂編、歪曲事實肯定會大為不悅、不能苟同。但作為一個全球翹楚的科技公司老闆,也絕對不會明面訓斥、辯駁別人的非議,或許真的是沒有比一笑而過更高風亮節的姿態了。

    但從電影本身和編劇的角度來看,劇本創作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寫一個精彩的故事。影片中人物角色的名字原封不動的沿用現實人物的名字,有了濃厚的正統傳記片的味道。按照世俗的規矩如果正主尚健在,劇本會起碼過目一下,但這部電影製作的時候並沒有經由正主的同意,並且扎克伯格現在還活的有滋有味,這種影片不乏有些蓋棺定論的意思。

    據說喬布斯在癌症晚期邀請艾薩克森編寫傳記的時候,許諾不會干涉其創作,但是真正閱讀了手稿看到別人口中的自己被扒光數落的時候也難免會拍桌子摔板凳。就扎克伯格對待電影和主創的態度而言也足見其高風亮節了,否則來一個侮辱、誹謗的起訴也不見得多稀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總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混的好,是一種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