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場阿迪
-
2 # 聽蜂之語
所以綜合來對比的話,養中蜂自然是一年取一次蜂蜜好。細分為以下五點:
一、站在蜜蜂的角度來說,不取蜜,少取蜜是對它們最好的保護,每次取蜜對蜜蜂都是一種干擾和侵害,所以取蜜次數越少越好。
二、在養中蜂的過程中長期保障蜂箱內部儲蜜的充足性有利於蜂群的健康。①、營養能跟上,蜜蜂健壯,抵抗力好,工作能力強。②、蜜壓脾可以預防巢蟲,且對其他中蜂疾病有積極的預防作用。
三、一年取一次的蜂蜜在正常情況下肯定是要比一年取兩次的那種蜂蜜品質要好。
四、養中蜂基本都是每年一換蜂王,巢脾也是每年一換。所以一年取一次蜜可一舉兩得,既取了蜂蜜又更換了基礎設施,減少了工作量,提高了養蜂人的工作效率。
五、土養中蜂只適合一年取一次蜂蜜,每次取蜜都會破壞蜂巢,即使留了保底的巢脾,但再要蜜蜂重新做好也需要大量的蜜源和蜂群來支撐。
透過以上五點我們可以得出:養中蜂還是一年取一次蜂蜜比較好,但是事事無絕對,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那麼在什麼特殊情況下中蜂一年取兩次蜜會比取一次蜜好呢?
二、蜜源足,蜂群好,濃度高的時候。養中蜂終歸到底是為了採集蜂蜜並銷售實現經濟收益。如果你那天氣好,蜂群好,蜜源足,一年能有兩次甚至多次具備了取蜜條件,蜂蜜已經很好了,如果還是執意追求取蜜次數而不取蜜,這種做法說得好聽叫做“堅持”,說得不好叫“固執”。
-
3 # 蜂部落
如果是意蜂,這個時間就非常長了,意蜂採集能力強,一個周左右就可以大量封蓋,但是意蜂一般都是取水蜜較多,採用輪番取蜜的方式,蜂蜜釀造的時間實際上大多隻有兩三天,所以咱們中蜂蜜能夠一個月取蜜,相對來說已經是非常好的蜂蜜了。
一年取蜜一兩次蜂蜜質量就好了嗎?這是很多朋友對蜜蜂養殖的誤解,認為一年取蜜一兩次蜂蜜成熟度就高了,蜂蜜質量就好了,其實這是不一定的,還要看我們當地的蜜源情況。如果我們當地的蜜源不好,氣候條件也不好,蜜蜂自身也會消耗蜂蜜的,比如蜜蜂在春季的時候只採集了少量蜂蜜,這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我們貴州今年冬季的時間延長了差不多一個月,而一個月時間,可以說春季蜜源幾乎絕收,在這種情況下,春季的少量蜂蜜其實還不夠蜜蜂在夏季消耗,到了秋季取蜜的時候,其實我們取到的蜂蜜仍然是短時間釀造的蜂蜜,如果我們沒有辨別成熟蜜的能力,還有可能取到的蜂蜜還沒有一個月取的好。如果蜜源充足,長期不取蜜,則容易導致蜜蜂不斷分蜂,出現群勢下降,這對蜜蜂養殖也是不利的。
第一:取到大量的優質蜂蜜
第二:取到少量的劣質蜜
就像上面說的,如果我們春季蜜蜂釀蜜少,那麼在夏季蜜蜂把蜂蜜消耗殆盡,到了秋季的時候如果蜜源不充足,則蜜蜂釀蜜少,而我們並不是以蜂蜜成熟作為取蜜標準,而是以時間作為標準,如果秋季取蜜早,蜜源不充足,則我們就取到了劣質的水蜜。
總結:取蜜可以說是一門藝術,飼餵則是一種科學,最後是不是能夠讓這兩個關鍵因素相輔相成,為我們服務,那就看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操作了。
-
4 # 純正農家蜂蜜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是那些不完全懂蜂蜜知識的人,才有這種想法和說法,也是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經常挑起的這個話題。為什麼這麼多年沒有人去報導蜂蜜的成份是什麼?意蜂蜜的成份是什麼,土蜂蜜的成份是什麼?什麼是成熟蜂蜜,封蓋蜂蜜會二次經過蜜蜂加工嗎?等等這些硬枝術,一旦報導了,今天還會出現這個問答題嗎?
首先要問,那些沒有養蜂枝術的人,有的一年還取不到一次蜂蜜,是不是他幾年後取了一次蜂蜜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蜂蜜呢?所以用時間來認定蜂蜜質量好壞,是不準確的。應該按封蓋面積來決定,蜂蜜質量好壞才是正確方法。
蜜蜂採集的花蜜在它加工成熟後,會用蜜蜂本身自己分泌的蜂蠟把蜜蓋封起來後,這才是真正的好蜂蜜,這是不受時間限制的,封蓋的蜂蜜,蜜蜂是永遠不會再啃開口再進行第二次加工,因為它的第一次加工已經完全成熟了,這種蜂蜜是不需要再加工的。不管什麼蜂種,只要是封蓋蜂蜜才是最上等的好蜂蜜,誰要是不相信,請把你的依居,數居拿出來,不要光拿時間,光說好,沒有任何事實證明,和依居,成份質量數居,說別的這全是謊話。不管什麼蜂種採的蜂蜜,以四十二度(波美度濃度)為準,和巢脾封蓋蜂蜜,才是最好的蜂蜜,誰還不相信,請讓數居說話。所以不管什麼蜂採的蜂蜜,巢脾封蓋蜂蜜,和四十二度液體蜂蜜才是質量最好的蜂蜜,包括所有蜂種。用時間來確定蜂蜜質量好壞是完全不準確的。
-
5 # 山娃養蜂
感謝提問:關於中華蜜蜂一年取一次蜜好,還是取兩次蜜好?有何區別,哪些事項需要注意?養蜜蜂就是為了取蜜,但是取蜜是有講究的,這關係到蜂蜜的優質度,以及對蜂群的影響, 掌握不好,會適得其反。
中華蜜蜂一年取幾次蜜最好?中華蜜蜂不同於意蜂,取蜜不能像意蜂那麼頻繁,中華蜂通常一年取蜜,只能取一到兩次最好,取一次或者兩次的區別就在於你是怎麼的取的蜜,聽蜂蟲蟲和你分享兩種不同方式取蜜的區別。
中華蜜蜂一年取一次蜜:這種情況大多是出現在分蜂群,因為分蜂群發展為強群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半年的時間取蜜,對蜂群發展影響不利,所取的蜂蜜也不夠優質,在這種情況,有經驗的養蜂人都不會在這個時候取蜜,等上一年再取,對蜂群影響也不大,蜂蜜會更優質。對於一些老的蜂群為什麼也一年也只取一次蜜,雖然一年取一次,但是取到蜂蜜量也很多,養蜂人的說法是一年取一次對蜂群影響小,而且蜂蜜的量也不少。
中蜂蜜一年取兩次蜜:雖說一年去兩次,但也不用擔心蜂蜜的濃稠度會降低,一年取兩次蜜的方法是這樣的,比如一箱有十框蜂,第一次取蜜,就取蜜六框,留四框維持蜂群,做上記號,在第二次取蜜的時候,其實取的蜜就是上一次沒取的那四框,因為蜂群要越冬,所以取四框,多留存點蜜,讓蜂群安全越冬,其實這蜂蜜在蜂巢裡的時間幾乎都一樣,達到一年的時間,蜂蜜的優質度也得到保證。
取蜜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取蜜最關鍵的是不能過度取,這對蜂群的影響很大,許多人因為過度取蜜,最後把蜂群都毀了,得不償失,取蜜要掌握好時間,最好怒要在外界蜜源緊缺的時候取蜜,提前一段時間取,這樣蜜蜂也會採集一些零星的蜜源,在空的蜜脾上貯存一部分蜜,度過缺蜜期也沒問題, 取蜜後也要注意觀察,如發現蜜蜂不能護脾,就需要適當抽脾壓蜂,避免引起巢蟲。
總結:養蜂是為了取蜜,但是也要適量,千萬不不能傷及蜂群,這是取蜜的根本。一年取一次或者兩次看個人情況來決定吧,如果按照這個方法,取一次或兩次的蜂蜜都是不錯的。
-
6 # 新農村百事通
養殖中華蜜蜂一年取一次蜜好,還是取兩次蜜好?為什麼,應該注意些什麼?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答案,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不能一概而論。取蜜的次數會受到天氣、環境、養殖方式等很多因素的影響,次數也可能多少不一,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定,能多取就多取,取不了就少取,甚至不取,而蜂蜜質量也不是取一次的蜜就好,而取兩次的蜂蜜就差。
中華蜜蜂養殖分為兩種方式,包括傳統的土養方式和引進的活框養殖方式,兩種方式都有自己的特點,養殖方法也不相同,取蜜的方式和取蜜的次數也不同。
一、傳統的土養方式,管理方法相對簡單,甚至可以說是不用管理,只是取蜜較為麻煩,取蜜方法也比較粗暴,都是採取直接割脾的方式,不僅傷及幼子同時也造成巢脾損傷,對蜜蜂的正常發展影響較大,所以這種養殖方式才不適合多次取蜜,為了蜜蜂能夠繁衍和發展,也就犧牲掉了蜂蜜的產量。
二、活框養殖,這種方式是吸取了意蜂的養殖方式,管理方面相對土養方式複雜很多,但最大的好處就是,取蜜不會傷脾也不傷及幼子,減少了工蜂重新造脾和哺育幼蟲的時間,也節約了蜜蜂用於分泌蜂蠟所需的蜂蜜,無形中增加了蜂蜜的產量,這種方式養殖的中蜂,只要留足蜜蜂的發展所需,基本上在蜜源季節都可以取蜜,沒有次數的限制。
所以,對於中華蜜蜂養殖來說,取一次蜜和取兩次蜜應根據蜂情、蜜源、氣候等多方面來考慮,該取蜜就必須取,不該取千萬別取,也不能說取一次蜜就好,取兩次蜜就不好。
-
7 # 蜂友會
我們在給蜂群進行取蜜的時候,要考慮蜂群的繁殖發展情況,蜂巢脾上的儲存蜂蜜是蜂群的糧食,在外界蜜源豐富的時候,這時養蜂人將蜂群內的蜂蜜取走一部分,蜂群還能夠造新巢脾進行儲存蜂蜜。
我們取蜜要給蜂群留下充足的儲蜜,蜂群在流蜜期過後,蜂群的繁殖發展需要依賴蜂巢內的儲蜜,所以,外界流蜜期時間較短,在流蜜期時間內天氣不好,這些都會導致蜂群的採蜜量減少,這時不適宜養蜂人進行取蜜操作。
我們在取蜜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活框飼養蜂群可以透過搖蜜的方法取蜜,但是,土養蜂群只能夠透過割巢取蜜的操作方法。養蜂人割巢取蜜,儘量選擇在蜂群外側的蜂巢脾割取,選擇蜂巢兩側的蜂巢脾。
-
8 # 蜂語語
取蜜,必須保證取的是天然成熟蜂蜜,如果不是天然成熟蜜,而是花蜜、水蜜,不管一年取一次也好取兩次也好,都沒有什麼意義。天然成熟蜂蜜,是蜜蜂採集蜜源植物的花蜜後,將其唾腺分泌物裝到巢房中,經過釀造、脫水,使含水量降至20%以下,讓雙糖充分轉化為單糖、葡萄糖和果糖 。通常需要10天-15天時間釀造。當蜂蜜釀造成熟,蜜蜂就用蜂蠟蓋住蜜巢。因此,天然成熟蜜也被稱作封蓋蜜。 什麼叫有蜜可取?蜜蜂在採集釀造蜂蜜的同時,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蜂蜜。當蜜蜂採集的蜂蜜量大於消耗掉的蜂蜜時,巢脾上才有儲存蜂蜜。只有在巢脾上儲存了大量蜂蜜的時候,在留足飼料的情況下,養蜂人才有蜜可取。有足夠多的成熟蜂蜜就可以取,不必受次數的限制,哪怕一年取三五次都沒問題。如果要採集釀造足夠多的蜂蜜,必須有足夠強盛的蜂群和足夠豐富的蜜源植物。否則,如果蜂群不夠強大、天氣不好、蜜源不足,一年取一次蜜也成問題。當然,有蜜可取,並不是叫你見蜜就取,兩者有很大的區別。
及時取蜜,就是選擇取蜜的時機。在大流蜜期,當蜜蜂把巢脾蜜儲滿後,如果沒有發展空間,就沒有足夠的巢房儲存蜂蜜和供蜂王產卵,就會出現蜜壓子圈的現象,甚至引發分蜂熱。這時候,蜜蜂就會出現怠工現象,沒有采集的積極性。因此,養蜂人要及時取蜜,一個大流蜜期,可以取蜜1-2次。在流蜜期不及時取蜜,蜜蜂就沒有采集的積極性,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蜜源,儲存在巢脾上的蜂蜜,經過缺蜜期後,一樣會消耗殆盡。如果沒有及時取蜜,即使養三五年,還是取不到蜜。
回覆列表
目前我們中蜂養殖一般分為兩類:
1.土養自然巢(指的是木桶或木箱或土洞等...讓蜜蜂們自己自然建巢)這型別我們分為土養;
這個型別一般只能割蜜了,具體割蜜時間一般在一年當中大流蜜期後期才進行的,因為這個時候蜜的成熟封蓋程度都會比較好,土養自然巢一般一年只割蜜一次的,因為割蜜會連蜂巢一起割下來,這樣會傷害到部分子蜱,子蜱是蜜蜂繁殖後代的房子,建巢需要大量蜂蠟,所以恢復是很耗時間的;
2.活框養殖(所謂活框就是隻可以人工活動方便日常管理與檢視和方便離心力分離蜂蜜而且不損傷蜂蜱)
這型別養殖主要目的就是可以實時檢視蜂蜜的釀造是否已經完成(成熟封蓋);
一般這型別主要根據當地蜜源情況而定(有些地區一年當中大蜜源就有兩到三個、一般地區就兩個左右),這時我們就可以很好的實時檢視到大蜜源過程的蜂蜜釀造是否達到成熟封蓋,達到封蓋成熟時便可取蜜了,所以說這種養殖方式一般一年兩取,最終根據當年當地蜜源氣候情況而定;
最後注意事項;
1.如當季大蜜源植物花源不是很好時建議取小部分,必須留足口糧給蜜蜂生存;
2.如想取到更好更高品質的蜂蜜建議取蜜前一定要留意封蓋情況(因為成熟封蓋蜜質量更好而且儲存時間會更長)
希望無論那種取蜜方式都應該做到有原則性,做人不能太過貪心,一定要記住要留足口糧給小蜜蜂們,因為蜜是它們透過用生命去換取回來給它們後代繁殖的。
希望阿迪我的個人見解能夠幫到你,希望相互交流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