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楚河,漢界
5
回覆列表
  • 1 # 秉燭讀春秋

    象棋的楚河漢界是如何而來的?我認為有如下幾點:

    第一,象棋就好比兩軍對壘,中間的楚河漢界指的就是滎陽,作為楚漢戰爭的兵家要地,滎陽鴻溝擁有獨特的地形因素,易守難攻。再加上當時此地擁有"敖倉",可以供應軍糧,因此適合兩軍對戰。

    其次,楚河之爭在中國歷史上是了不起的戰事,是兩軍對壘的標誌性事件。正像象棋的雙方對弈,因此棋盤上以楚河漢界作為對弈的化身。而且,楚漢之爭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最終的結果決定了一代王朝的建立,漢朝的建立。

    第二,楚漢戰爭同時誕生了兩個偉大的英雄人物,古語云"成者王侯敗者寇",而項羽雖然出局依然是英雄,他是悲劇英雄,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羋[mǐ]姓,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項羽17歲殺會稽太守殷通,隨叔父起兵,反抗暴秦;26歲,以破釜沉舟之勇氣破秦軍於鉅鹿;27歲,擊敗秦軍最後的主力章邯所部,曾經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國宣告滅亡,隨後,項羽分封諸侯而稱霸天下。王不過項,楚漢戰爭中,項羽多次擊敗劉邦,使其窘迫之極,但是最後項羽不肯過江東,自刎於烏江。

    劉邦從草根逆襲成皇帝,7年打天下。這關鍵在於:劉邦具有高超的用人馭人的領導能力即帝王權術。他曾說,我能戰勝項羽是我會用人。“運籌帷幄吾不如子房,保證供給吾不如蕭何,攻必取,戰必克吾不如韓信”,我之所以得天下,是我會駕馭這些人才。

    第三,楚漢之爭出現了驚心動魄的大反轉。戰爭初始是項強劉弱,楚強漢弱,而最終的結局卻是劉贏項敗,楚敗漢勝。正像象棋對弈,勢均力敵,各懷絕技,勝負不知,雖敗猶榮。

  • 2 # 天涯棋人

    公元前204年,項羽領導的楚軍包圍了河南滎陽,劉邦感到形勢危急,向項羽求和。項羽聽從謀士范增的計策,拒絕漢軍的講和要求,並決定乘勝追擊。劉邦勢單兵弱,但非常善於用計謀之人。他接受謀士陳平建議,對楚軍實行反間計,設法離間項羽和范增的關係。項羽雖勇卻無謀,不知是劉邦的計策,果然對范增生疑,並把他驅逐出軍。范增蒙受不白之冤,含恨離開,途中病死。從此,項羽失去了智多星,多誤戰機。

    此後不久,劉邦兵分兩路,一路仍在滎陽同項羽相持,一面派大將韓信抄楚軍後路,佔領河北、山東一帶。從此漢軍有了更為鞏固的後方,關中的蕭何更是源源不斷地運來兵員、糧餉。而此時項羽則補給困難,危機四伏,形勢發生了逆轉,楚軍漸弱,漢軍日盛。公元前202年秋,楚軍糧盡,無奈之下與漢軍講和,雙方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這即歷史上著名的“楚漢相爭,鴻溝為界”故事的由來。

    如今在滎陽,鴻溝遺址依然存在,年月太久,鴻溝看起來只是一道溝,期間已經長滿了雜草和樹木,不過即使從今天的眼光來看,這道鴻溝還是頗為壯觀,真不知那個時代中人用簡陋的工具如何挖出如此一道深溝。現在那裡立了“鴻溝”二字,建起了參觀用的亭子,成為一處景觀。

    2016年起,滎陽為了推廣鴻溝景點,舉辦了首屆象棋世界棋王賽,藉助象棋中的楚河漢界來推介鴻溝,首屆比賽由鄭惟桐對謝靖,冠軍獎金高達100萬元,亞軍也有30萬元,結果鄭惟桐漂亮取勝。該比賽每隔兩年一屆,當地政府對舉辦這項賽事頗具信心,今年國慶節過後又舉辦了下一屆比賽啟動儀式。

  • 3 # 馬後炮實驗室

    首先得明確,象棋棋盤中間的“楚河漢界”即是指如今的滎陽鴻溝。歷史上,楚河相爭的結局因劉邦精於謀略與佈局而勝,終以鴻溝為楚河漢界,東楚霸王城,西漢王城。

    1.秦朝末年,楚漢戰爭時,滎陽位於平原與丘陵之間,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劉邦與項羽決戰之地鴻溝地形獨特,易守難攻;另外,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滎陽坐擁“敖倉”供應糧草可謂是得天獨厚,非常適合兩軍對壘。楚漢之爭是中國歷史上具有標誌性的戰事,非常像中國象棋中雙方排兵佈陣、沿河對峙,也因此,棋盤上以楚河漢界代指對弈的雙方。另外,楚漢之爭在中國歷史上是劃時代的,帶有決定性的,左右了一個王朝的更迭劇變。最終,劉邦勝項羽敗,從而開始了長達400多年的大漢王朝。

    2.常言道:棋如人生。楚漢戰爭同時奠定了劉邦與項羽兩位歷史英雄人物的人生走向,一個是這盤棋局之中的勝利者,而另一個則是失敗後的出局者,可此二人皆可謂英雄。有人說,劉邦怎能稱英雄?然在答主看來,劉邦正像棋局中一直走被動下風棋的那一方,只不過他足夠頑強、越挫越勇、鬥智不鬥力且情商頗高;而項羽更像是民間百姓心中的英雄形象,“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更是有了那“不以成敗論英雄”之句。

    3.楚漢之爭最後的結局可以說出乎很多人意料,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其驚天動地的逆轉也體現了象棋對弈中棋局變化萬千、波詭雲譎的特點。楚漢戰爭從起初的楚強漢弱、項強劉弱到最後的楚敗漢勝、項亡劉贏而結束,正像象棋對弈所體現出的“勢均力敵、各懷絕技、勝負不知、雖敗猶榮”的獨特魅力。

  • 4 # 我是小朵朵吖

    這個問題,絲路說有準確回答,請看:

    在中國象棋的棋盤中間,有一條空隙,上寫有“楚河漢界”字樣,作為雙方的分界線。

    這是以下棋比喻歷史上西楚霸王項羽與漢高祖劉邦之間的一場楚漢相爭。

    那麼“楚河漢界”到底指哪裡呢?

    公元前204年,劉邦和項羽在滎陽一帶發生戰爭,劉邦以後方充足的糧草做後盾,出兵擊楚。項羽因為糧草缺乏,不得不妥協,提出“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這條“鴻溝”的界線和長度指的是從滎陽引河水向東南,溝通濟、汝、淮、泗四水為界,從此就有了“楚河漢界”之說。

    今天,在滎陽縣城東北的廣武山上還留有兩座古城遺址,西邊為漢王城,東邊為霸王城,傳說就是當年的劉邦、項羽所築。兩城之間,有一條寬約300米大溝,即為人們平時所說的鴻溝。

  • 5 # 飛天ZY漫雪

    在中國的象棋棋盤上,通常寫有,楚河,漢界,字樣,這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是人們以下棋來比喻歷史上的,楚漢之爭。據歷史資料記載,楚河漢界,在今鄭州成皋一帶,該地地勢險要,為歷代兵家紛爭之地。據說劉邦出兵攻打楚國,項羽缺兵少糧, 無奈被逼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的要求,自此以後,更有了楚河漢界的說法。直至今天,在滎陽廣武山上還保留著東西相望的兩座城,漢王城和霸王城。相傳就是劉邦和項羽所築。在兩城的中間,有一條約三百米寬大溝,這也就是像棋盤上所標示,楚河漢界的由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渠道能快速找到好的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