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傅彧樂園

    一、春分的來歷

    春分,又稱為“日中”、“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0°時交節,春分的農曆日期不固定。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這一天Sunny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其後Sunny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也有比較明顯的氣候特徵,春分時節,中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幅員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

    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併發出閃電。

    二、關於春分的趣味民俗

    1、豎蛋

    “春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這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其玩法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

    2、吃春菜

    這是嶺南風俗: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3、送春牛

    春分時常有挨家挨戶送春牛圖者。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押韻動聽。俗稱“說春”,說春人便叫“春官”。

    4、粘麻雀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麻雀嘴,免得麻雀來了糟蹋莊稼。

    5、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到清明時節掃完。

  • 2 # 藍焰閃閃

    春分,是冬天真正離開春天真正到來的時點,二十四節氣之一;

    春分,是白天和黑夜時間等長的界點,春分過後,白天漸長,黑夜漸短;春分過後,萬物生長、生機勃勃、生命茂盛。

  • 3 # 64917912525

    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即白天與夜晚的時間相等,都是12個小時。過了春分之後,白天的時間越來越長,相反夜晚的時間越來越短。過了春分之後,天氣也逐漸變暖,農民該春耕備播,適時播種,如栽紅薯,種花,種花生等。

  • 4 # 零點子

    1.春分時節在每年農曆二月十五前後(公立在3.20-21),太陽在黃經0°(春分點),這就叫春分。

    2.在春分過後,太陽直射北半球推移我們就要進入了北半球白長夜短,南半球白短夜長,春分也叫升分。

    3.氣候也開始變了。氣壓變了會連續陰雨跟倒春寒這種天氣(今早起來我這邊霧天),氣溫降水也就開始了。春天也是比較勤勞的時候都開始耕種了。

    注:春天養身體很重要,春天平分了晝夜,寒暑,要注意人體的陰陽平衡。祝身體健康哈!

  • 5 # 文史匯菜

    關於春分的一些概念性常識,我在這裡就不去介紹了,在各種搜尋引擎都可查到。

    我就民間對春分日出現的一些天象進行剖析和解讀一下。

    在春分日這一天,民間有“東有青雲宜麥,若晴明無雲,萬物不成,民多熱疾”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春分日這一天,如果在東方天上有青雲,預示今年就是一個好年景,便於農作物的收穫,特別是小粒的麥穀類作物更會豐收。如果是天上沒有云彩,萬里無雲的天空,則對農業生產極為不利,會導致各種農作物的不成熟,還會引起人們的熱病。

    翻譯這句話並不是一件難做的事情,而如果要理解為什麼一個春分日的天象就會預示那麼多的事情,這是需要我們解讀才能明白的。

    春分日顧名思義,把春季一分為二,是春季的中間節氣,也是春季中陰陽之氣最為平和和對等的日子。從一年的時間來理解春季的春分日是這樣的,以上一年的冬至日為始,冬至一陽生,到今年的夏至日,為夏至一陰生。在這個時間段中從冬至日陽氣的開始生髮到夏至日陽氣的極盛狀態,陽氣始終處於一種不斷上升的狀態。到了春分日陽氣還是在上升,但陰氣從冬至日之後逐步下沉的狀態到了春分日時正好是陰陽平等之時。這是春分日正常的一種狀態。但任何事物有其常態,就有其特殊的狀態。

    如果春分日這天天上有青雲說明,陰陽之氣為平等,屬於常態,則有了“東有青雲宜麥”的說法。如果天上無雲,這說明陽氣太盛,而陰氣消沉,陰陽二氣不均等,也就是不平和。陽氣主生髮,陰氣主孕育與生長。如果春分日,天上無雲則陰氣不足,不利孕育與生長,故有“萬物不成”的說法。陰氣不足,自然陽氣過盛,不利生長則陽亢之氣上行,人自然會起熱疾之病,這完全符合天地之執行契機。故有有“民多熱疾”的說法。

    以上便是從陰陽二氣在春分日不同表象進行的分析和闡述,也是對春分日民間說法的解讀。特以饗讀者,共同進步!

  • 6 # i貓貓i咪i

    謝謝邀請。2019年3月21日,今日春分,晝夜等長,春暖花開。乙亥年丁卯月丁已日,星期四,農曆二月十五。太陽位於黃經0度時為春分點,有三個意思:一是Sunny平分在南北兩半球,二是全球晝夜平均,三是把春季平分。春分有三候: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三花一開,百花爭寵,萬物競生,真正意義上的春天來到了……

    這一天是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是釋迦牟尼佛涅槃日,兩千多年前的這一天,本師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在拘屍那迦羅城的娑羅雙樹間示寂,思慕佛陀的生處,佛陀的悟處,佛陀的說法處,佛陀的涅盤處,追尋佛陀的足跡,學習佛陀的智慧,感恩佛陀的教誨,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因此,今天也被稱為育人為善日。

    春分的詩意,北國的雪,難行的路,長春的雪,春分時下得太認真,堵了一個半小時,還沒到地方,進退兩難。在南部快速路遇到了暖心的一幕,兩位開清障車的小哥,冒著大雪,凜冽的寒風,幫著推堵在路上的車,滿滿的正能量,暖暖的感動,為長春清障小哥點贊。雖然季節不分春夏秋冬,但生活在長春這座最具人情味的城市是幸福的!

  • 7 # 文化指路人

    春分在一年中這一天黑夜和半天評論分,在古代春分又稱為“日夜分”,在3月19日到3月21日,春分常見的習俗,比如“豎蛋”,“吃春菜”等,在春分這一天很多人都會玩“豎蛋”遊戲。 玩“豎蛋”遊戲要選擇一個光滑勻稱的雞蛋,並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俗話說“春分到,蛋兒俏”,說的就是豎立起來的雞蛋珍貴,還有“吃春菜”的習俗,這裡說的“春菜”是一種野莧菜,俗稱“春碧蒿”,在逢春分這一天採摘春菜,外表嫩綠,約有巴掌長短,春菜與魚片“滾湯”,這就是“春湯”。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春分的到來意味著春天已經過去一半,春分這天有句諺語“春湯灌腸,洗滌肝臟,闔家老小,平安健康”,“春湯”是指用春菜搭配其它食物烹製而成的湯,在春分這天喝春湯寄寓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春湯對於身體是非常有益處的。 春湯的製作簡單,根據個人不同的口味進行烹製,春湯可以起到灌腸暖胃的作用,驅趕身體中的溼氣。 春天是一個富有生命力的季節,春天也是一個神奇,充滿魅力的季節,在春分前後萬物復甦、生機勃勃,新生命開始萌動,春分不僅是播種的季節,也是學習規劃的季節,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播種春天,收穫幸福,現在正值是春分的美好時光,我們要好好打算規劃一下。

  • 8 # 使用者2856056411285

    簡單說:春分_就是一個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季節。經查:昨天(21日)是‘’春分‘’(北半球叫‘’春分‘’,南半球叫‘’秋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在三月二十日(公曆)左右。

  • 9 # 黑白文章澤淵詩

    春分是干支記年法中表示季節變遷的特定節日之一(24節氣),古人又稱叫“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等,分晝夜,分陰陽,分春季,故為春分。 一,春分在24節氣中的位置和時間:二十四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春分位於清明之前,驚蟄之後,大致時間為每年的3月21日前後(20日~22日)交節。

    二、春分的形成規律:二十四節氣以春分為0度,將地球自轉分為360度一周天,24節氣一週年,平年為365天,潤年為366天,每15天為一個節氣,當太陽直射在赤道上,到達黃經0度時為春分。春分這一天,地球各地的晝夜時間是相等的,也就是春分平分了晝夜。三、春分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從古代《太初曆》正式確定二十四節氣天文位置開始,中國曆代沿用,廣泛用於指導人們安排農事進行農業生產,幾千年來直到今天,二十四節氣是自然規律下的智慧結晶,始終影響著人類的生產生活,“二月驚蟄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春分後,中國各地農事開始進入忙碌階段,越冬作物進入返青期。全國大多數地方溫度都在0攝氏度以上,北方多出現大風沙塵天氣,南方依是明媚春天或者江南暮春,一片僅僅向榮的春景色圖。

    四、春分習俗: 春分時節,中國大多數地方有著祭祖掃墓的習俗,而且要在清明前完成,古人還有祭日,送春牛,求雨這些習俗現在基本不存在了。 春分是是一個分水嶺,意味著即將進入風和日麗的、萬物生長、綠草青青、拂提楊柳的春天,人間春意盎然,大自然一片煥發,古有詩句訴說和讚美春之景,春之韻,春之情: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崔融《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唐·徐鉉《春分日》 ;

    雪人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宋·蘇軾《癸丑春分後雪》;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沈一縷嫋爐燻。盡醉芳尊。舞袖飄搖迴雪,歌喉宛轉留雲。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仲並《畫堂春》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人生第一次追求你喜歡的人,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