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Cathynail

    我們家粽子用的粽葉跟你們的不一樣。我們用的粽葉是帶刺的,所以,包粽子之前要把粽葉的刺先處理了。處理粽葉。用小刀把刺處理掉。然後把粽葉放在太陽底下曬一兩個小時吧。接著,把粽葉捲起來,像輪子一樣,用繩子綁好。最後,放進開水裡煮沸,接著撈出來用清水洗淨即可。

    我們那包粽子一般放的是肉餡。五花肉處理好,加入一些調料,像醬油膏之類的,拌勻。也有放綠豆、紅豆、板栗。不過綠豆或者紅豆是放在糯米那一起的,餡還是肉餡。板栗的話,它是和肉一起弄成餡。我們那包粽子,一定少不了這種葉子。據說,很多地方都沒有這種葉子。這種葉子就是把餡包裹住放進粽子裡,可香了。很多人買粽子的時候,還特地問粽子裡邊有沒有這種葉子。

  • 2 # lily21598997

    蘆葦葉好細,又腥。我煮過了。

    我在網上買的湖北的箬葉,煮後還是綠色的。也沒有清香味。

    煮後還是綠的

    感覺好奇怪。

  • 3 # 一米陽光溫曖你我

    我是山東人,我們家每年都會包一大鍋棕子來走親戚。不知你們當地是否也有這種風俗,我們這裡每到瑞午節,都是父母看閨女的日子!一般都是五月初二這天走閨女家最多的時候,凡是有女兒岀嫁了的老人,都會包上棕子去閨女家走一趟。所以每逢端午節我都有一種期盼,盼望父母得空來我們家,我好做一頓飯給他們吃……

  • 4 # 燕窩之家

    北方以蘆葦葉為主,華東、華南、長江流域,則更多見的是箬竹葉。再往南去,兩廣及福建、海南一帶又有用冬葉——即柊葉!

  • 5 # 我是蓉寶

    下面這些是我包的,不知道哪個地方的粽子也是這樣的?

    竹葉是必須的,另外一種好像叫大玉竹葉,中間包肉的好像叫苟僂葉,不太叫得上正名!

  • 6 # 高興爸爸

    用煮了之後的新鮮蘆葦葉。棕香就是這個葉子的味道哦!以前一直不知道,後來結婚了,媳婦家每年都會包粽子的,真的是好吃。

  • 7 # 一本正經的聊體育

    以現代生產條件製作傳統原味鹼水粽,至今也有一年的光景,廣受好評的同時,也曾出現過一些問題,比如極個別的粽子有夾生的情況,這一度讓我們很苦惱,因為每一鍋粽子都已經熬製了10個小時,今年經過重複打樣測試,改進了工藝,把原有的大粽子(每枚160g左右)改成小粽子(每枚60g),收到奇效,粽子更加軟糯,不在夾生。把熬煮改成高壓蒸煮。棕香也保留的更多,而且粽子小,三兩口就能吃完,不會有太大壓力。

    小時候過端午節,不知屈原,只曉得過節可以吃粽子,插蒲艾、喝雄黃酒。

    小時候家在農村,粽子都是家家戶戶自己做的,我外婆也不知道屈原,但是她每年都不會忘記端午。立夏起就會去買新鮮箬葉,箬(ruò)葉在水裡浸三天,在用來包粽子,這樣的粽子就有奇香。

    過去家裡煮飯燒菜都是燒稻杆,鑊(huò)灶下面就留下許多鑊灶末,這鑊灶末就是草木灰,盛一小飯碗草木灰放在桶裡,加滿水,攪渾,然後在澄清,用麻袋過濾。過濾出來的水就是鹼水,把糯米放在鹼水裡浸三天,糯米被鹼的發得黃黃的有點綠意,這樣直到端午頭一天的黃昏就可以用來包粽子了。兩張箬葉包一個,三角形,用稻杆繩一紮,五個串成一串,用大鍋文火煮一夜(至少8小時),端午晨起,就滿屋都是棕香味!

    這種鹼水煮出來顏色金黃剔透,吃起來也特別的Q彈軟糯,一股特別鹼水香混合著箬葉香,實在妙不可言。只可惜長大了之後知道屈原,粽子的種類也變的五花八門、各式各樣,但鹼水粽的味道很長時間就只存在記憶裡。因為後來沒人燒稻杆,也沒人用草木灰做粽子了。

    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鉀,是天然的鹼,在我們祖先很早就發現了這點,並多有妙用。兩千年前的《禮記.內則篇》就寫到:

    “冠帶垢,和灰清漱”

    意思是:系帽子的帶著髒了,就和著草木灰洗。這是因為草木灰中的碳酸鉀能去除油汙,至今有些偏遠農村的老人用草木灰濾水用來洗頭。 草木灰用於飲食的歷史也很早,東漢末年,鮮明就以草木灰浸泡黍(shǔ)米,用菰(gū)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食用,這就是最早的原味鹼水粽原型了。

    為什麼一定要鹼水浸泡米粒?

    因為米粒經過鹼化作用會變的更有粘性,口感也會從簡單的軟糯變成精實的Q彈。鹼水還能讓米粒的澱粉結構重組,軟化食物纖維,令粽子更易於消化;可以起到中和微生物生成的酸,令粽子的口味更加軟嫩,並且這樣的粽子還會帶有濃濃的獨特的鹼水香氣。另外鹼水還有一定的防腐作用,能延長粽子的儲存時間,先人的智慧是很有意思的。

    在現代,人們開始用食用鹼---小蘇打代替草木灰製作粽子,但是小蘇打做出來的粽子在香氣和口味上,依然只能望原味鹼水粽之項背。為什麼?因為草木灰裡面除了鹼性的碳酸鉀,還有其他可溶性礦物質如氯化鉀磷,以及鈣、鎂的化合物,能帶來更豐富的風味,鹼味也會更柔和,因為食用鹼會產生一些肥皂味。

    為了尋找記憶中的鹼水粽,我們去農村挨家挨戶的蒐集草木灰,但真實情況比我們想象的要艱難得多,俗話說“一大堆的稻杆燒不出一袋灰”,草木灰本身的產量就很少,何況已經幾乎沒有人用稻杆燒火煮飯了,很多稻杆都是直接被打碎爛在田裡,雖然我們最後做出的原味鹼水粽數量很有限,但是我們盡力了。

    炊煙裊裊,輕煙若霧,這是舊時人家燒稻草做飯的場景。

    如今“依依墟里煙,暖暖暖人村”的舊時光只能留給我們懷念。

    舊節端午又至,食舊味也許亦或有舊思。

    我們不僅僅一心為農戶做事。還不遺餘力的去追尋、傳承著小時候最純潔的味道。如果說:這”味道“最終只剩下一絲香火,我想一定是在我們三知人手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九萬落地,自動擋哪款車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