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青島棘海生物科技

    中醫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從古代一直被沿用傳承至現在,足以可見它的強大生命力和科學性。中醫主要分4步:望,聞,問,切。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這——切,即診脈,又稱號脈。

    中醫號脈其實就是醫生用手指觸按病人的動脈搏動,以探查脈象,從而瞭解病情的一種診斷方法。

    中醫把脈的原理:

    健康人的脈象稱為正常脈象。一般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強不弱,不快不慢,均勻和緩,節律整齊,又稱為平脈或緩脈。平脈至數清楚,一息(即一呼一吸)之間四至五次,相當於72~80次,節律、強弱一致。脈象受體內外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生理的或暫時的變化,也屬正常。

    如年齡越小,脈跳越快,嬰兒脈急數,每分鐘120~140次;5、6歲兒童常為一息六至,每分鐘90~110次;青壯年體強,脈多有力;年老人體弱,脈來較弱;成年人女性較成年男性脈細弱而略快;瘦人脈較浮,胖人脈多沉;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長途步行,飲酒飽餐,情緒激動,脈多快而有力,飢餓時則脈較弱。

    脈為血之府,貫通全身,所以體臟腑發生病變,往往反映於脈,有時在症狀還未充分顯露之前,脈象已經發生了改變。透過對動脈搏動的顯現部位、速率、強度、節律和形態,來判斷被診斷者的身體狀況。

    脈象一般分為平脈、浮脈、沉脈、遲脈、數脈、虛脈、實脈、滑脈、洪脈、細脈、弦脈、促脈、結脈、代脈。正常人脈象,又稱平脈,常脈。懷孕的脈象通常是滑脈。

  • 2 # 中醫呂厚利

    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中醫的理論基礎是辨證統一,人體以有形之五臟六腑,無形之氣脈穴位合二為一,神魂魄意志與對應的心肝肺脾腎互為結合,組成活靈活現的人,既為整體,那麼便不可分割,有形的五臟六腑與無形的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相對應,內臟和表面也是一樣,內裡生病了自然在體表也可以找到對應點。

  • 3 # 男科不難張廣清

    中醫主要分4步:望,聞,問,切。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這——切,即診脈,又稱號脈。

    脈為血之府,貫通全身,所以體臟腑發生病變,往往反映於脈,有時在症狀還未充分顯露之前,脈象已經發生了改變。透過對動脈搏動的顯現部位、速率、強度、節律和形態,來判斷被診斷者的身體狀況。

    把脈不是隨便把手指往手腕上一搭就可以,找對位置很關鍵!下指時,先以中指按在手腕突出位置的內側(中醫叫作“關”),稱為中指定關,然後用食指按在關前定寸,和中指緊緊並排在一起,最後用無名指按在關後定尺,中指和無名指不要並緊,稍稍留一條小縫隙,這樣就能摸到脈了。

    為什麼中醫把脈要把兩隻手呢?中醫認為,左右手的“寸關尺”所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左手“寸關尺”代表“心肝腎”,右手的“寸關尺”代表“肺脾腎(命門)”,所以中醫把脈要兩隻手都把。理解了這些,我們就可以開始學習分析脈象啦!

    中醫將脈分為二、三十種,普通人沒必要都瞭解,這裡只介紹幾種常見的脈象:浮沉、力度、粗細、快慢、停跳。

  • 4 # 平安吉祥170129734

    寸關尺,食指寸,中指關,無名指尺,上中下三焦。那一脈有病就是那一焦有病。

    寸脈的病在頭,心臟。

    關脈是,肺脾胃。

    尺脈,腎,膀胱,小腸大腸,生殖器。

  • 5 # 思宇中醫

    中醫的把脈說來是很神奇的,就用示指丶中指丶無名指摸一下就知道你的臟腑那裡有病變。

    其實要達到這種水平的中醫師已經很少了,摸脈總綱不外呼就是動脈跳動的快慢丶大小和深淺的問題,在這基礎上演變成二十多種脈型,什麼三步九侯,浮丶沉丶遲丶數,在不同的位置發現相同的脈型,都代表不同的臟腑生了不同的病和證,不同的季節都有不同的脈型出現。比如說在這個季節出現這種脈屬正常情況,而在另一個季節出現這種脈就屬病脈,在不同的臟腑的部位出現相同的脈型,也有屬正常和病脈,比如說脾脈緩大屬土,就不應該出現在腎脈上(腎脈本應沉細屬水),這樣就是土克水是個死證。

    總之,脈型再複雜都離不開人體的氣血精(津)液的強弱,盛衰結定的,根據動脈博動的細微變化來判斷人體的病與不病。

  • 6 # 純鈞LHGR

    一切脈象都是心力強弱,脈絡弛張,氣血津液虛滯的綜合反映;心臟、脈絡氣血津液發生病變,又與五臟發生病理改變有關,所以切脈能察五臟盛衰。

    中醫認為,疾病的根本原因是機體內的陰陽平衡狀態受到破壞,因而引起氣血的變化,氣血的變化,帶來了脈象的變化。不同脈象的形成,與心臟、脈絡、氣血津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心主血脈,心臟搏動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脈搏。心臟的搏動和血液在血管中的執行,由宗氣推動。宗氣積於胸中,匯合水谷精微化生的營衛之氣與吸入的清氣而成。血液循行於血管之中,除了心臟的主導作用之外,還必須有各髒的配合。肺主氣,肺氣的敷布,是血液佈散全身的重要動力;而肺朝百脈,即循行於全身的血脈,均匯聚於肺。脾胃為氣血化生之源,脾主統血,血液的循行有賴於脾氣統攝。肝藏血、主疏洩,有調節迴圈血量的作用。腎藏精,精化氣,是人體陽氣的根本,為全身臟腑功能活動的動力;精可以化生血,又是血液生成的物質基礎之一。

    所以,心是形成脈象的主要臟器,氣血是形成脈象的物質基礎。心臟搏動的強弱,脈絡的弛張,是引起脈象變化的根源。脈象的不同變化,反映了心力強弱、脈絡弛張、氣血津液虛滯三個方面的變化,這就是中醫脈診的原理。

  • 7 # 沃的健康生活館

    心臟是形成脈象的動力器官,所以脈象首先可反映心臟的病變。如冠心病、心臟供血不好、心功能低下等可透過脈象有所反映。如當冠心病形成的時候,心臟可有停跳現象,這時透過脈象就可發現脈搏停跳。

    血管的舒縮運動,反映了血液流動的質、量與速度等資訊。血管本身的病變,如動脈硬化等也可反映在脈象上。結脈的脈象特徵是脈搏緩慢、時有停跳且沒有規律。而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甲亢性心臟病等疾病可出現脈搏停跳。弦脈的脈象特徵是血管緊張度增高,脈體端直、長。弦脈反映出高血壓病,血液流動阻力增高、血管壁硬化。濡脈的脈象特徵是脈象細、位置表淺、無力,即浮細無力。當人體患有胃腸性感冒(不想吃飯、噁心、嘔吐、拉肚子等,攝入不足)、急性胃腸炎,嘔吐時,體液減少,氣血不足,反映在脈象上就可出現濡脈的特徵。

    此外,脈象與內外環境的關係十分密切。由於氣候,年齡,性別,體質,勞逸及精神狀態等因素的影響,脈象也會發生某些生理變化。例如一年四季,脈象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變化;年齡越小,脈搏越快;嬰兒脈急數,青壯年脈多有力,老人脈稍弦,婦女脈象較男性脈象弱而略快;胖人脈稍沉,瘦人脈稍浮;勞力之後,飲酒,飽食或情緒激動時,脈多快而有力,飢餓時脈來較弱;腦力勞動者脈多弱於體力勞動者等。這些均應與病脈相鑑別。另外,少數人橈動脈走向異常,脈可不顯現與寸口,如有的顯於寸口的背側,名曰“反關脈”;有的從尺部斜向手背,名曰“斜飛脈”。這都不屬於病脈。

  • 8 # 奎1969

    人體,各個生理功能之動和用,正如一臺正常作業執行之機械,脈衝正如油路那樣,不停地供給燃燒室,即頭腦。不力之因在於脈衝太慢或者是太快,這是人體學與機械學基本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借用動漫人物套用在自己畫畫中算抄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