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珍妮原創文學
-
2 # 眉眼如斯
如果沒看過原著,那麼,電視劇拍的好,碾壓無數腦殘劇,但是,但是,對於看過原著的我們來說,想問一句,這還是《白鹿原》嗎???另外,題外說一句,小說,電視劇相互促進提高,相映成趣的只有《圍城》,乃一絕!
-
3 # 南山桂花開
開篇寫死六名女子,而且死法各有不同。初讀時情事初開,使我對男女之事相當害怕。曾偷偷脫褲檢查自己下體,因不知白嘉軒的到底有多大,才忐忑放下心來。後又讀到白嘉軒找到風水寶地,又對迷信產生相信。不再反駁父母那句,人家祖墳上長蒿子了,所以出大官的話。而且聽到大人說風水就慢慢湊上去聽,夜裡還做稀奇古怪的夢。直到讀到白靈出生,我的心情才美好起來。書上說白靈出生時,百靈鳥在她家院裡歌唱。正是因為如此白嘉軒才給女兒起名白靈。那時的我雖然認識麻雀,喜雀甚至白頭翁,但我無法想像一支會唱歌的鳥是什麼樣子,那時也沒有度娘,我的夢裡從此有了一隻神鳥。後來又讀到鹿三瘋了,兆鵬老婆瘋了,那隻神鳥就此永遠飛走。鎮妖塔建成時,有數只蛾子飛過,白嘉軒命人集體撲殺,一隻不留。那時的我相信那就是可憐的娥兒姐,從此看見蛾子我都會多望二眼。直到讀到最後,讀到朱先生墳墓被紅衛兵扒開,只得到一塊青磚,上面寫著:折騰到何時?才立志做一個好好讀書的人,希望自已將來長大也能做個像他一樣能掐會算的人。一本《白鹿原》,讓年幼的我讀得驚心動魄。尤其是書中關於男女情事的描寫,雖然那時還小,讀時臉紅心跳還怕父母看出襠下的動靜。那種小鹿亂撞的感覺如今已一去不復返了。另外我發現我現在讀的跟九十年代中期讀的版本,全書有很多地方有出入,不知為什麼?
-
4 # 金融家888
小說《白鹿原》看過許多年了,一開始看的時候年紀輕輕,光顧著看尺度大的一些段落而且每次看的時候心跳加速偷偷摸摸的,後來看過幾次後發現還很好看,越看越喜歡。這就是傳世之作的魅力吧!小說裡面精彩部分好多,尤為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幾段。
黑娃做了土匪後拉著人跑到原上來打劫,手下搶到一鐵罐白糖。小時候鹿兆鵬曾經給他吃過,當時連飯都吃不好的黑娃被甜的身子骨一哆嗦,貧窮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世上既然還有這麼好吃的東西,這麼甜。黑娃都不知所措呆住了。用現在的話來講扎心了。現在這麼一罐白砂糖在他面前,他內心一陣悸動既然脫了褲子一泡尿淋在白糖上面。估計內心一直在說,我讓你們吃。這是一種貧窮帶來的一種自卑和變態。一種極度的仇富心理,因為得不到就要糟蹋的心理。
第二個覺得印象深刻的是白靈出事那天,白靈奶奶嘉軒和白靈姑姑都夢見一隻哭泣的白鹿,白靈在小說裡面是美好的。可惜早逝讓許多讀者心碎了無痕。嘉軒和姐姐說起自己的夢都不知所措,不明覺厲。只有朱先生知道白靈恐怕沒了,就叮囑嘉軒記住這個日子。幾十年後當工作人員找到曬太陽彎著腰紅著眼的白嘉軒告訴他這個訊息的時候,他才明白自己大舅子為什麼讓他記住那個日子。
-
5 # 秦小新
作為陝西人看了《白鹿原》感悟最深的不是劇情故事,而是頓頓吃的都是大碗油潑面,那才叫得勁,作為吃貨深深被美食吸引
-
6 # 一枚女胖子
作為南方人,第一次留著口水看劇的~~印象最深的還是劇裡的油潑面吧。。。後來去吃了不少陝西面館還有,影版白鹿原段奕宏三段吃麵戲也印象很深
-
7 # 一點說影視
白鹿原是西安周邊的一個村子,小說以此命名,主要講了村子裡面兩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間的故事。
1、白嘉軒七房婚事,騙鹿子霖地,移墳埋白鹿
2、朱先生品格高雅、骨氣奇高、能掐會算,坦蕩瀟灑,智鬥八方的奇聞異事
3、白家、鹿家孩子上學趣事
4、烏鴉兵殺雞嚇唬百姓交糧餉
5、“交農”事件始末,長工鹿三和和尚(日後的土匪頭子大拇哥)帶領群眾“起義”
6、黑娃小娥偷情,黑娃被主家追殺,一路逃亡,驚險無比,後返回主家,打探小娥下落,得知小娥被休,家人也要趁早打發小娥,混入小娥田家,娶了小娥,兩人離開村子,抱頭痛哭!(次段落太為精彩!!!)
7、兆鵬組織農協,黑娃、小娥(婦聯主任)批鬥保長、六親不認
8、黑娃當土匪練就一身本領、大拇哥憶往昔(很精彩)
9、白靈兒、鹿兆海硬幣定黨派,私定婚約(精彩)
10、兆鵬、百靈假扮夫妻,房東是老革命遺孀,百靈兒飛板磚拍教育部長(很精彩、節奏很快)
11、黑娃招安,學習文化,令娶一房,一身儒雅(感覺他要倒黴)
12、白孝文左右叛變,心存陰險
這個僅為個人觀點,當然,精彩的部分還有很多,需要自己領悟哦
-
8 # 丙學
農村合作醫療的故事。
一,
醫生:“先去住院部辦理報銷手續。”
病人:“為啥?:“
醫生:“這個還不知道?報銷與不報銷的價格不一樣,報銷的你能消費一萬,不報銷的你能消費四千。”
二,
百姓:“繳費怎麼年年漲?前幾年才十塊錢,如今卻漲成了三百多。”
工作人員:“物價漲了。”
-
9 # 一往文學
《白鹿原》中的那條白鹿。
白鹿是《白鹿原》中最具神秘色彩也最具引申意義的一個意象,它在小說的開頭、中間、結尾都曾出現過,它不僅貫穿小說始終連綴故事情節完善敘述結構,還給小說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使小說充滿趣味性。但它更寄託著作者深沉的文化思考,它所蘊含的深意以及它所引起的眾多讀者的爭議顯然是不容忽視的。
一、不老的傳說白鹿古時以為祥瑞,是一種吉祥物,是人們所喜愛的動物。“鹿”是華夏文化模態早期的文化原型,據說,白鹿原的名字就來自於周平王遷都的傳說。自古以來,白鹿的出現就是祥瑞的徵兆,代表了統治者的政治理想:國運昌盛、四海承平。以它命名的事物不計其數,白鹿洞,白鹿書院,白鹿山,白鹿原,白鹿國等都是很好的例證。而在蒼莽的白鹿原上,白鹿更像一種圖騰文化,它寄託著關中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它是支撐關中人民戰勝苦難建立美好生活的精神支柱。
在白鹿原上,白鹿作為一個美麗的神話被世世代代傳誦。“很古很古的時候,這原上出現過一隻白色的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更是瑩亮剔透的白。白鹿跳跳蹦蹦像跑著又像飄著從東原向西原跑去,倏忽之間就消失了。莊稼漢們猛然發現白鹿飄過以後麥苗忽地躥高了,黃不拉幾的弱苗子變成黑油油的苗子,整個原上和河川裡全是一色綠的麥苗。白鹿跑過以後,有人在田坎間發現了僵死的狼,奄奄一息的狐狸,陰溝溼地裡死成一堆的癩蛤蟆,一切毒蟲害獸全都悄然斃命了。更使人驚奇不已的是,有人突然發現癱瘓在炕的老孃正瀟灑地捉著擀杖在案上擀麵片,半世瞎眼的老漢睜著光亮亮的眼睛端著篩子揀取麥子裡混雜的沙粒,禿子老二的癩痢頭上長出了黑烏烏的頭髮,歪嘴斜眼的醜兒變得鮮若桃花……”白鹿似乎無所不能:白鹿所過之處,萬木繁榮,風調雨順,禾苗茁壯,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疫癘廓清,毒蟲滅絕,萬家樂康,天下太平。它已經成為關中人民心中的神靈,是在黑暗與困苦中掙扎著的人們盼望的那道曙光。人們堅信它能解除災難,化解苦難。在戰亂災荒瘟疫和饑饉到來時,人們於不堪忍受的痛苦中渴盼它的出現,它成了美麗的神話,不老的傳說。它是關中人民每個人的白鹿,是關中人民的上帝。
二、儒家文化的象徵白鹿意象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它是仁德的化身。白鹿原所在的關中地域是多代封建王朝的基地,具有豐厚的文化底層。白鹿原有禮儀之邦的仁義白鹿村,同樣有很多具有白鹿精魂的仁義之人。
白鹿意象實際上是儒家文化中所強調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完美人格的審美蘊藉。作為儒家學派的代表朱先生本身就是白鹿的化身,儒家的“經世致用”、“仁愛”思想在他身上都有所體現。他是民間儒學的代表。朱先生博才多識,一身正氣。他教書育人並以身作則,他帶頭禁菸犁毀罌粟,他隻身赴乾州勸退清兵總督,他在門前栓狗咬走烏鴉兵司令,他參與賑濟災民,他俢復縣誌,他為民排憂解難。他是白鹿原唯一一個“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後方敢對青天”的人,他是白鹿原上最好的先生,是白鹿原的先知。當白嘉軒像他描述神秘綠苗的時候,他一眼就看出那是一隻白鹿。他老時頭髮銀白,只剩半根黑髮,成了一隻白毛鹿。他死時“前院裡騰起一隻白鹿,掠上房簷飄過屋脊便在原坡上消失”他去世了,白鹿也消失了,他是儒家文化的傳承者,他的去世其實就是儒家文化的逐漸衰弱,而作為儒家文化的化身白鹿也隨之消失正說明了儒家文化的式微。
白鹿身上寄託著關中人民對崇尚仁義的儒家文化的膜拜,所以白鹿才只為仁義之人所見。一直身正為範以儒家準則持家的白嘉軒才能幾次看見白鹿,為國赴死的白靈,溫柔敦厚的朱白氏,他們才能看見白鹿。而不守婦道的田小娥死後才會在刻有白鹿的塔下永世不得翻身。白鹿已經成為白鹿原人的一種精神,是恪守仁義禮智信的白鹿原人的精神嚮往。
三、民族精神的寄託白鹿不僅屬於白鹿原,更是屬於中華大地的。它是正義和真理的化身,是歷盡苦難的中華兒女的精神支柱和精神理想。
作為白鹿精神的化身白靈,她的單純,活潑似乎就像那連鹿角都是白色的鹿,白得像雪,蹦著跳著。她的字自是一格,瀟灑獨到,豪放不羈,所以白嘉軒看了才會想到鹿。白靈為祖國捨生忘死,只想將白鹿圖形縫在衣服上以求慰藉,她說共產主義就是白鹿原上的那隻白鹿。白鹿是沒有戰爭,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理想化身。而白靈是這種精神的追求者並已經成為了它的一部分,所以白靈死時白嘉軒和朱先生夫婦才會夢見白鹿。白靈託夢給白嘉軒“剛睡著,就看見咱原上飄過一隻白鹿,白毛白蹄,連茸角都是白的,端直直從遠處朝我飄過來,待飄到我眼前時,我清清楚楚看到白鹿眼窩裡流水水裡,哭著哩,委屈的流眼淚哩!在我眼前沒停一下下,又掉頭朝西飄走了。剛掉頭那陣子,我看見那白鹿的臉變成靈靈的臉蛋,還委屈的哭叫了一聲爸。”一個至真、至善、至情、至性、至純的完美靈魂被毀滅了!白鹿是白靈的精魂,或者說是白靈的象徵。
有關白鹿的傳說和描寫,正是反映一代又一代的白鹿人對沒有飢餓沒有痛苦沒有敵視沒有爭鬥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是關中人民對美與善的憧憬與嚮往。
-
10 # 一枝研學
不請自來。
說起《白鹿原》最深刻的情節就是田小娥之死。
我一直認為悲劇的作用大於喜劇,因為悲劇所形成的震撼可以淨化靈魂。我記得我讀這個情節是在一個黃昏,爸媽的絮叨還在耳邊不斷的縈繞,窗外暮色下是各種的川流不息,但是這些所有的外在,都不如眼中的熱淚。
電視劇的熱播,讓我一遍一遍的重溫那樣的情節,但是,那樣的感觸卻再也沒有回來。
-
11 # 神馬都是浮雲76
小說當中的小娥其實是真真正正的悲劇人物,一生命運坎坷,最幸福溫暖的日子也就是跟黑娃在一起的日子,最後的結局也甚是悲慘!
-
12 # 白鹿原影視
印象最深的當然是田小娥了,原來是老秀才的女兒,漂亮,是城裡人,追求自由和幸福。她嫁給了有錢的老舉人,但不能得到自己的“性福”。恰好黑娃來了,黑娃年輕,有體魄,幹活賣力,於是和黑娃偷情。她剛烈,被老舉人發現姦情後,寧死不屈,最後他們為老麥客們所救,返回了白鹿原。按規矩,這樣的婚姻不為白鹿原所接受,她為了自由和愛,不惜和黑娃住進了多年失修的窯洞。黑娃因為參與農會的事情跑了路,只剩下一個守活寡的女人,她沒辦法,自己下地收莊稼,結果她被毒蛇鹿子霖姦汙,從此墜入了下坡路。不但中了鹿子霖的陷阱,她恨上了執行家法的白孝文,並直接導致白孝文的徹底墮落。鹿子霖絆倒了白家,可田小娥卻和白孝文好上了,甚至這個熟女還“治好了”白孝文的陽痿早洩的毛病。從此讓白孝文對她痴迷,甚至為了她不惜變賣家產,拋棄妻子和他老爸白嘉軒。這一切,讓鹿三痛恨不已,是田小娥毀了鹿三他親兒和乾兒,他不顧乾兒的一再囑託要照顧好田小娥和她肚裡的孩子,直接用一把匕首結束了田小娥。
回覆列表
我覺得小說《白鹿原》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白靈之死”。
在白靈被活埋的那天晚上,白嘉軒、白母以及朱白氏,都不約而同地夢見“原上飄過來一隻白鹿”。原文如下:
“大概我白嘉軒陽壽到頭了,閻王爺催我起程去陰家哩!這也好嘛,該去就去,我也活夠數了,總不能掛在枝上不落喀……折騰到後半夜才睡著,剛睡著,就看見咱原上飄過來一隻白鹿,白毛白蹄,連茸角都是白的,端直直從遠處朝我飄過來,待飄到我眼前時,我清清楚楚看見白鹿眼窩裡流水水哩,哭著哩,委屈地流眼淚哩!在我眼前沒停一下下,又掉頭朝西飄走了。剛掉頭那陣子,我看見那白鹿的臉變成靈靈的臉,還委屈哭著叫了一聲‘爸’。我答應了一聲,就驚醒來了……”
那一夜,他心神不寧地去找朱先生求解,天上飄著雪,就和十幾年前一樣。
在這個奇異的夢後十幾年不到二十年的一個春天,五個穿四兜制服的幹部和一個穿灰色軍裝的軍人來到白鹿村,尋向白靈的家。村人把那六個人引導到白嘉軒門口,指著那個在臺階上曬太陽像狗一樣蜷彎著腰的老人說:“這是白靈她爸。”六個人連線和老漢握手。白嘉軒很不習慣握手拉胳膊的親暱動作,甚至有點反感地說:“要說啥要問啥儘管說盡管問,捏我老漢的雞爪子做啥?”六個人中的一個說:“老人家,我給你說件使你老傷心的事,你可得挺住──”白嘉軒不屑地笑笑:“你們小瞧老漢了!”那人就說:“白靈同志犧牲了……”白嘉軒“噢”了一聲,微微揚起脫光了頭髮的腦袋,用保剩下一隻明亮的眼睛瞅著藍天上的太陽沒有說話,有關女兒白靈的記憶開始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