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陳收藏鑑賞
-
2 # 安詳小熙
王鑑(一五九八—一六七七),中國明末清初著名山水畫家,字元照,一字圓照,號湘碧,又號香庵主,江南太倉人,與王時敏、王翬和王原祁合稱“清初四王”,又與惲壽平和吳歷合稱“清初六大家”。“ 四王”以 山水畫為主,繪畫具有“ 中和”之美,能使人消除偏激 浮躁之氣,涵養一顆平和仁愛之心。倡導南宗的繪畫風格,創造出了另一種新風格。將中國畫的筆墨水平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王鑑十六歲時中舉人,後任廉州知府,四十歲時,由“兼濟天下"的官員變為“獨善其身"的文人。中年時期的作品風格多樣,構圖飽滿、表現內容豐富,畫面或丘壑深邃,或群峰秀潤,或山川華滋,或草木清曠,筆墨或秀潤蒼厚,或空靈疏朗,集歷代大師的語言於一身。
晚年的王鑑已與古人心神合一,表面上迴歸了對董源、巨然的風格模仿,但筆墨語言已無早年刻意模仿的痕跡,有些作品以看似堅硬而尖細的線條和皴擦,經過精心的畫面安排和整體筆墨的調整,表現出董源、巨然和“元四家”的不同風貌。
雖然王鑑在明末清初畫壇的地位和生前身後的聲望顯然不及清初正統畫壇領袖“四王”之首王時敏,甚至被之後的王翬和王原祁所超越,在藝術思想上始終沒有得到像其先祖一樣登高一呼的契機。但他在藝術思想上對王翬、吳歷等人的巨大影響,為他贏得“後學津樑”的聲譽。擅長山水,運筆出鋒,用墨濃潤,樹木叢鬱,後壑深邃,皴法爽朗空靈,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長。間作青綠重色,亦能妍麗融洽。信雲林山水意極綿密。其作品大多摹古,信效名家,缺乏獨創,並具有濃厚的復古思想和形式主義畫風。
-
3 # 小陌逢春
王鑑,號香庵主,明未清初著名畫家。“四王"之一,也是“清初六家”代表人物之一。與王時敏、董其昌、李流芳、楊文驄、張學曾、程嘉燧、卞文瑜和邵彌亦合稱為"畫中九友"。
王鑑出身於官宦門第文學世家,父親是萬曆年間進士,官至吏部員外郎。他自幼即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和藝術薰陶。王鑑學畫起點很高,他最早學畫師法董源,後又追巨然和元四家,其畫風格深受這些名家影響。明亡後不仕清廷,傾心於繪畫,自言“惟于丹青不能忘情”,成為專業畫家,畫名聞於天下。結識董其昌後,董其昌的創作實踐和繪畫理論對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一生的畫業就是沿著董其昌注重摹古的方向發展,潛心揣摩諸多前輩大家的筆意,繼承吸收前人的成果並加以創造,形成了自己獨特且豐富的山水畫語言。王鑑的畫作較豐,代表作有《長松仙館圖》、《仿巨然山水》、《仿王蒙秋山圖》、《夢境圖》。並著有文集《染香庵畫跋》、巜染香庵集》等。
王鑑可以說是清初畫壇正統派領袖之一,他藝術天賦極高,在當時影響頗大,聲名顯赫,但因歷史原因,並未給予其準確應有的地位。
-
4 # 瀚墨尋夢
講到王鑑,就需講到包括他在內的清初"四王",四王一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生前馳名畫壇,身後影響更甚,在清代,一直奉為山水正宗,正統,朝野仿效,學者如雲,五四新文化運動,將四王視為摹古主義和形式主典型,因循保守的代表,新文化運動己過去百多年了,應該從特定的歷史環境和中國繪畫的歷史變革中實事求是地認識其藝術成就。
王鑑與王時敏一樣,明代就進入仕途,開始了不順心的政治生涯,清代建成前己離開仕途,由於家富收藏,自小喜歡繪畫,俱備了一定造詣,離官後成在野文人畫家,明亡後,二人採取明哲保身的生活道路,他們的態度是自當前朝遺民,不仕清朝,而讓子弟當新朝順民,力爭服務於新朝,後來,他們的弟子王原祁入仕當大官,王翬入宮任職,二人名動朝野,再加上二人藝術成就確高過前者,尤其是王原祁,終使四王藝術成為正統,其實這也是王時敏.王鑑的教育和慘淡經營的結果。王鑑,王時敏藝術淵源於董其昌,都在董劃定的南宗畫家範圍內,臨摹唐.五代.宋.元名跡入手,王時敏主要學黃公望,王鑑主要學董源.巨然,也學王蒙一體,王鑑畫面貌較多,常見水墨山水或取法董.巨,略參王蒙筆法的細密,如“四家靈氣圖",或筆法效法王蒙,而丘壑奇妙不凡,如"夢境圖"。四家靈氣圖,51歲作,夢境圖,58歲畫,
晚年主要發展了董.巨一體,"夏曰山居圖","仿梅道人山水",達到了丘壑深邃而不碎,林木叢深而不繁,用筆凝重而不板,落墨淹潤而不薄,風格沉雄古逸。仿梅道人山水,71歲作,夏日山居圖,74歲作,青綠山水卷,60歲作,仿董源山水,年代不詳,長松仙館,69歲仿王蒙。
王鑑比王時敏畫法精能,畫路開擴,丘壑多變,筆墨沉雄,王時敏比王鑑畫法率真,筆墨虛靈,在藝術上他們不是描繪真山真水,只是以古人筆墨正規化與經驗再造心中自然,他們掌握豐富古法,加以變通,講究學有淵源,筆筆有出處,作品中往往題寫臨某某.仿某某,不要誤以為是仿摹古畫,其實,就學畫價段而言,是強調治學態度,對成名者而言,表明作者是在歷史積累和法則限定下的創作。(所附圖片,均翻拍自天津人美版四王畫集。)
回覆列表
清初四王中的王鑑,是蘇州太倉人,明代文壇領袖王世貞之孫。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出生,崇禎六年(1633年)舉人,1677年卒。王鑑曾任廉州府知府,世稱"王廉州"。因不滿官場惡俗,辭官後專心畫畫,一生所愛唯畫畫。
王世貞豐富的歷代著名書畫家藏,為王鑑提供良好的藝術環境,作為臨摹的範本,為王鑑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與王時敏一樣,王鑑早年也有幸受到董其昌教導。董其昌倡導南派山水畫,崇尚趙孟頫及元四家中的黃公望,這對王鑑的繪畫創作產生了深刻影響。
王鑑和王時敏是遠房堂兄弟,連同王時敏的孫子王原祁,他們這一脈太倉畫派,被稱為“婁東派”。而王翬是常熟(虞山)人,後人向他學習的不少,稱為“虞山派”。王翬早年是跟王鑑學畫畫的,後來又被推薦給王時敏,得以師承二家,能集各家所長。這兩派其實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地域稍有距離。他們以摩古見長,傳承董其昌畫風,又能出新意,倡導兼融南北二宗,形成自身特色。
王鑑為畫痴迷,常曾夢見董其昌的畫並把它畫下來,畫成一幅絕作。這種痴迷讓他在學習和掌握歷代名畫方面,比別人都要精深,所以他的繪畫技巧也是超絕同輩。要看經典國畫,王鑑的畫最有代表性。
尤其難得的是,王鑑畫畫以一種神聖的態度進行,規矩嚴謹,一絲不苟。和通常的文人畫不同,王鑑的畫格局宏大,細節繁密,很費精神靈力。
所以王鑑的畫幾乎沒有遊戲之作,沒有應酬的畫。他的畫作存世不多,每幅都是精品。他的畫典雅莊嚴,氣象高華,充滿神性。
老陳在經典國畫中,最欽佩的是王鑑,他是經典的集大成者。而文人畫,大多數人都欣賞八大山人。這二人,竊以為是中國古代繪畫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