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夫山泉有點田Z
-
2 # 重慶張天木
養殖:一,小規模少量,用勤奮拼運氣。
二,大量大規模,那必須是實力和技術。
就衝你來提這問的行為,負責任的告訴你,洗洗睡吧。
-
3 # 有點意思的事兒
承包30畝土地養土雞,這個想法很好。按照一畝地可以放養300羽土雞的標準算,30畝土地可以用來養殖9000羽。但是,一開始就養殖9000羽土雞,規模略大,投入較高,風險很大,建議適當的縮減規模。
對於題主提到的要養殖1年半的時間之後再出售的想法,個人不太贊同。下面,分享個人看法,當作是跟大家探討了。
土雞不是越老越好吃農村有句俗語,叫"十年的雞頭塞砒霜",意思是說雞越老,它的頭毒害就越大。當然了,咱們也不可能養殖10年那麼長的時間。
在農村土雞一般養殖1~2年的時間就上了餐桌,而傳統的觀念認為,養殖的時間越久,營養越高,據此可認為養1年半的土雞要比養殖一年的土雞營養價值更高。但是,個人認為土雞養殖1年的時間最好吃,味道最正宗,超過1年的時間味道開始走下坡路。
此外,題主提到老鴇雞比較好吃的問題。其實,雞越來老,最適合用來燉雞湯,湯好喝。然而,肉質卻不是最佳的,此時雞肉已經有點兒老了,硬了,不如剛養殖一年的土雞肉質鮮嫩。
土雞養殖一年的時間再出售效益最好土雞養殖一年的時間,體重就可以達到4斤左右,此時出售最佳。如果繼續養殖6個月的時間,體重增加不明顯,而飼料支出增多,成本提高了,這直接影響到最終的養殖效益。所以,土雞養殖到一年的時間之後可考慮上市出售了,沒有必要繼續養殖下去,否則很容易虧本掉。
-
4 # 鐘樓村村民
首先。我肯定不願意去養雞,收入不夠!
30畝地,散養雞,實際上養不多少雞,而如果養太多,那麼你的防疫就要特別小心,因為養殖最怕就是疫病。散養一千隻雞應該很誇張了,但是一千隻雞就算養成功了,價值應該也就十幾萬。但是這十幾萬,你還有飼料投入,人工,一個人養不了這麼多雞啊,最少得有個搭檔一起。並且要一直求神拜佛不要出意外,包括生病,被偷。提心吊膽的一年多,兩個人辛辛苦苦賺十幾萬,怎麼看都不划算的。
養殖其實對技術要求特別高。規模養殖和農村散養十幾只雞完全兩個概念。規模養殖一個不小心就萬劫不復,在我看來,新手搞規模養殖,全軍覆沒機率得佔一半,這麼大的風險,還不如兩個人出去上班,穩穩當當賺個十來萬實在!農業,也是個技術活兒
-
5 # 小正家鄉
承包30畝土地養土雞,養一年半左右再銷售。
我有建議給你參考,你如果銷售問題與養雞的資金問題,解決好了,還有養殖技術問題解決好了,可以以養植。
對於你講的養一年半的散養土雞,是不是口感比時間養得短的的土雞好,這個我可以告訴你,時間越養得長的土雞,口感越好越能體現土雞的味道,所以不但味道好,營養更好。
但是土雞散養土雞,我建議你養上一年之後就可以賣掉了,因為什麼,因為我們老家鎮上有專門收購散養土雞的,他們收夠1年以下的土雞,價格要比養1年以上的土雞,價格要低一些,但1年半的土雞價格,跟養一年的土雞價格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一年以上的土雞是一個價格。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土雞養上一年,雞的口感與營養就達標了。不管對社會吃雞的也好,對與你早銷售早賺錢也好,總歸大家都好。
-
6 # 山外農夫
你這個想法需要慎重,一般養土雞最多也就十個月左右就要賣了,除非你只賣雞蛋!要不然養的時間越久養殖成本越高,這樣收益率就越來越低!你可以考慮縮短一點出欄時間增加新雞苗投放次數,這樣也便於銷售,庫存壓力小,價格波動對你的影響也不大!
-
7 # 小河邊71561940
母雞四個多月公雞六七個月就夠了,前期全價飼料,後期自配飼料。養太久打鬥損耗高,管理難,效益不行,肉質也未必好,價格高銷路比較窄。說養一兩年的都是沒養過雞的,或者剛養不久的菜鳥。土雞,土鴨我養了二十幾年,關鍵還是技術,死了什麼都沒了,成活率最重要。土雞養出80%算很好了。
-
8 # 簪子山黃小仙
承包30畝地用來養土雞,養一年半左右再售出,可行嗎?畢竟老雞比較好吃是這樣嗎?
養土雞是可以實行的專案,因為我自已也在養,但是前期的策劃要做好,不可盲目投資哦。你搞30畝地養雞,一畝大概養50到100只,30畝就是3000只。如果不注意密度,上萬只雞也是可以的。
你為了保證質量,要養一年半再售出,我想問一下你搞養殖是為了體驗呢還是賺錢呢,如果你想體驗虧錢這就可以,但是呢,如果你一隻雞賣200,一年半後全部賣出,這是可以的,請聽我分析。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成本,租地錢,買雞苗錢,防疫錢,建雞舍錢,飼料錢,人工錢,損耗錢,這些前期投入是一筆很大的資金,按你有3000只雞來算,按照我養雞的標準,養8個月出欄,一隻雞長大的成本價大概在117左右,3000只雞就是351000塊錢左右,而你的雞養一年半,18個月,一隻雞長大到出欄至少需要170塊錢成本。所以如果你的雞能賣到200塊錢一隻,那你就不虧本了,你這個方法就是可行的。
還有你說老雞好吃是這樣嗎?這個是因人而異的,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老雞,如果吃炒雞、烤雞,吃肉的話,雞是嫩一點好吃一些,一般8個月左右的成年雞是最好吃的。老雞怎麼吃呢,最好的方法就煲湯,因為肉比較老,口味口感會有點影響,但是湯就非常好了,雞越老湯越有營養。
綜上所述,我個人覺得,養土雞一年半再出售是虧本的,但是如果你可以賣到200一隻,就不虧本啦,再有,土雞按照吃法不一定是越老越好吃哦,養殖不易且養且珍惜。
-
9 # 澄城老哥
楊土金是比較好的商機,因此大家可以去嘗試,當然這也必須具備一定的實力與能力,接下來小別人就闡述一下自己的一些見解。
首先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對於生活物質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土雞的市場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土雞所下的雞蛋,人們追求更高的營養價值,所以肯定受到人們喜歡。
其次,現在人們對食品安全也非常關注,自己養著土雞所下的蛋更安全放心。突擊的肉眼比較好吃,所以養殖一年半出售的話是不錯的。
現在大家對於土雞養殖應該有了更全面的瞭解,希望大家都能夠以此為結尾。
-
10 # 閩鄉樂樂
30畝地差不多可以養3000只左右的土雞,養一年半再出售,以如今的行情來看肯定是行不通的,也沒有老雞比較好吃的說法。
土雞的飼養週期確實是長一點,但是為了保證養殖收益,一般情況下8到10個月就會出欄銷售。養殖土雞的利潤本來就不是很高,養一年半再出售,飼養成本起碼增加一倍以上。
養過土雞的人都知道,在後期育肥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畢竟土雞不能喂飼料,單純的餵食五穀雜糧,想在短期內達到增肥的效果,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土雞在成年後,增長的速度會越來越慢,後期的肉料比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更重要的是,土雞數量那麼大,每天所消耗的日糧加上前期的投資,可不是個小數目,中途一旦出現資金問題就會束手無策,賣也不是不賣也不是。加上養殖一年半後再出售,本錢能不能保得住都還不好說。
至於說老雞比較好吃,這個說法也太主觀了,每個人對土雞的看法都不一樣,以自以為是的想法去養殖土雞,其結果可想而知了。還有每個地方的消費群體都不一樣,像小蘭這邊的土雞,8到10個月的小母雞是非常受人們青睞的,不但價格高,而且還不是隨時能買得到。最貴的莫過於一年半到兩年的閹雞了,市場佔有量為零,只有在農家散戶裡面才有,不過一般都捨不得賣留給自家吃的。
但是非常多的地方都對閹雞不感冒,所以土雞老的比較好吃不是大眾口味,具體養殖應該以本地消費群體和其品種來決定。
再一個就是,真正靠養土雞賺錢的人非常少,人家養8個月出欄都賺不了錢,你養一年半再出售能賺到錢才是怪事,何況土雞的銷量本來就不大,所以這種做法還是請三思而後行。
回覆列表
再說說散養土雞這一行。 散養土雞這一營生承載了太多人的夢想,很可惜,夢歸夢,很多人選擇了醒來,不然的話,只能死去。 天涯裡面很多棄樓而去的帖子可見一斑。 再說說市場和未來。 國內散養土雞市場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長,快大型白羽雞的市場佔有率逐年下降,正大集團多數的肉種雞場已經關閉,因為愈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了優質土雞。 美國養雞和零售行業協會已經達成共識,最遲將於2026年停止籠養雞和雞蛋的銷售,歐盟在這一規定上比美國更早。 以上兩條資訊源於剛剛結束的中國(南昌)蛋品大會,絕非樓主編造。 奇了怪了! 明明市場前景不錯,怎麼還有那麼大把的人一個個倒下,亦或奄奄一息? 這一行中又有誰在賺錢呢?這裡面的玄機又在哪裡呢? 這裡僅就個人從業中的一些見聞,得出一些結論,可能有一些偏,如果大家聽不進去,權當娛樂,我的文筆還可以的哈。 先說說出局的,這個好說,原因很簡單:不賺錢! 呵呵,這不是白說麼?賺錢誰不幹呀? 可是為什麼不賺錢呢?價錢不是挺好的麼? 首先說說雞和雞的的價格,貴了!很多人接受不了。 咱們來一假設,問消費者,同樣的價格,肉雞和土雞,你選哪個?(等於沒問,是吧) 那麼為什麼土雞賣那麼貴呢? 很簡單,成本太高,養雞人也希望降低成本,這樣好賣一些,畢竟是一個便宜三個愛。 是什麼因素提升了成本呢? 雞苗不用說,土雞苗普遍沒有肉雞苗和蛋雞苗貴(正常情況下)。 但是,散養土雞的平均成活率都比較低,全軍覆沒的個案比比皆是,有一個朋友養的雞成活率不足一成,最後乾脆讓雞歸隱山林,自生自滅,棄之而去。 即使有養成的,也因為成活率過低導致成本高居不下。動動腳趾頭想一想,半大不小的雞一堆堆死去,飼料人工,雞苗,不都是錢買的嗎,攤在活雞身上,成本怎麼降得下去? 還有就是雞舍,不也就是幾個木頭竹子啥的,搭一下,花錢也不多呀。可是這種雞舍,建起來便宜,使用起來容易被小動物偷吃雞蛋和雞,成本再次被增加。還有好多散養雞沒有雞窩,甚至於被養雞戶當做賣點,認為這才是純自然,殊不知,收起雞蛋來耗費人工,還有一些雞蛋因為沒有及時發現,淋雨壞掉,或者被小動物偷吃,成本再次升高。 等等等等,我都懶得一一列舉,打字打得太累了 好不容易勤扒苦做,等到賣雞了,聽到販子給出的價格,傻了! 此時可以浮現出這樣一個畫面,那就是《多收了三五斗》中去萬盛米行糶米的舊社會農民!賬房先生不屑的表情:糙米五塊谷三塊!愛賣不賣! 不服啊!各種心塞,爺自己賣! 到網上各種發帖,以前說土雞怎麼怎麼好的人,一個都不見了,偶爾有搭腔說話的,給的價格比雞販子好不到哪裡去,還問這問那的,不是隔著電腦,非一把子呼死他不可。 電話慢慢多了,挺興奮的!有效果了!誰知道不是讓你做推廣的,就是讓你開發票的,賣鐵觀音的也來湊熱鬧,熱情勁,比買雞的強多了,可是有一點:都想從你兜裡拿錢走。 不服是吧? 調侃也罷,我說的都是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