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文玩匯
-
2 # 福州小菜
葉落花未開,
人散終不在。
曲盡有時日,
深意莫亂猜。
少小出門外,
有苦獨自挨。
日暮相思近,
爺孃盼歸來。
遠方的遊子,常回家看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魂牽夢繞的情緒總要有個發洩的地方,打點行裝,騎上你心愛的小摩托,載著老婆和娃娃,一路向北!現在的人,生存壓力大,很多都遠離家鄉在異域拼搏,鄉情,友情,親情雖被千山萬水阻隔,但是依舊會突然在夢裡閃現
-
3 # 陰陽人
第一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石上偈
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
此係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鑑賞】
這是作者依託神話表明《石頭記》創作緣由的一首序詩。
詩中借頑石說自己不能匡世濟時,被棄置世間,半生潦倒,一事無成,只好轉而蓍書,把自己對現實的觀察和感受;與成小說《紅樓夢》。所謂"無才",貌似自慚,實則自負,是作者的憤激之言,是一種"縛將奇士作詩人"的感慨;以頑石為喻,表現自己不肯隨同流俗的傲骨。
小說產生的清朝乾隆年間,正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王朝由盛至衰的轉折時期;封建主義的經濟基礎已經腐朽,新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已經萌芽,封建制度行將全面崩潰。作者已在"太平盛世"的表象後,嗅到了封建階級垂死的氣息;他不滿現實,而想"補天",挽回本階級的頹勢,可是,他又看到封建制度的"天"已那麼破殘,根本無法修補了,所以有枉生世間的悲嘆。這也正是《紅樓夢》中經常流露虛無悲觀的宿命論思想的深刻的時代和階級根源。
但是,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堅持了他所說的"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徒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傳者"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這樣,勢必如恩格斯所說,"就不得不違反自己的階級同情和政治偏見;他看到了他心愛的貴族們滅亡的必然性,從而把他拉描寫成不配有更好命運的人。"(《致瑪·哈克奈斯》)這就使我們從曹雪芹所敘的"身前身後事"變即小說中所真實描繪的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的衰亡過程,看到了整個封建階級必然"一敗塗地"的無可挽回的歷史命運。
-
4 # 武道玄樞
葉落花未開,人散終不在。滿天飛葉墜落於土壤之中,夕陽將溫和的餘暉灑在它們身上,葉子金燦燦的,綻放出最後的一道光芒。那是它們留給塵間不可磨滅的風景線。緊閉雙眼,忽然想起、`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葉的生命很短,但它經過春天和夏日,它那旺盛的生命力與華麗的外表是那些驕花貴草所不能比擬,如人的一生有過青春年少、與中年的成熟、老年的優雅、至人終老,人如落葉,絕不是對生命的留戀、而是對生命意義的領悟,“人如流水自然去,我心無憂處世間"。
-
5 # 紫蕊52夜裡能吟出一首詩來,你一定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是一個喜歡古詩詞的文青。日有所思,夢中偶得:“葉落花未開,人散終不在”。兩句詩,這有什麼深意嗎?你說呢?讓我說,從字面上看,葉落花未開,說的是深秋或嚴冬吧,人散終不在,說的是戀人分手,或生死離別。至於有什麼深意,曲終人散,期盼春天早點到來,漫長而寒冷的冬天趕緊過去。不知我的回答,你是否滿意?求正解。
-
6 # zjj710116
“葉落花未開",意境如深秋,一個冷清、蕭瑟的季節。也可意指一個人離去(或逝去)了,在還沒有修成正果、沒有取得成功或沒有達到人生巔峰的時候。
"人散終不再",大致指一個人離去(或逝去)了,終究已經徹底消失在我的視線和我的世界。
夢境而已,詩意不必當真。但在夢中能呤出如此好詩,也實屬難得。
回覆列表
沒什麼深意,可能是你白天看唐詩三百首了,或者是聽所謂的古風歌曲了吧。
不過你真厲害,我從來記不住夢裡做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