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康哥說愛談情
-
2 # 贏行家
沒有興趣愛好
沒有生活壓力
沒有外在刺激
內在就容易滋生空虛
是一種難言表達的體驗
就是空空如也
虛度光陰的感覺
凡人的空虛
聖人的空靈
所以不在空
關鍵在於虛
充實 虛
就沒有這種感覺了
-
3 # 楓葉蕭蕭555
我是個抑鬱症患者,我一直感到空虛。沒有辦法體會到快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接電話,不想出門,電話響起都讓我感到不安。那種心理空落落的感覺像是靈魂被掏空了似的。做什麼都感到不安、煩躁、無趣。做一些簡單的小事都變得很難。感覺世界上的人都在漸漸遠去,周圍的人都變的陌生。
打個比喻:空虛就是你一個人住,晚上回到窩裡,突然停電了,也停水了。
你在黑暗中靜靜的躺著,卻怎麼也睡不著。一直不停的玩手機,直到手機和充電寶電量耗盡。
這個時候,你哪兒也去不了,誰也聯絡不上。你想上網,聽歌,看電視,沒門,因為停電了;你想洗洗臉刷刷牙,衝個澡清爽一下,也清醒一下,也沒門,停水了。
恍惚之際,你突然意識到你與世界完全切斷了聯絡,除了與你自己的聯絡,你啥也幹不了,只能與自己說說話。
可悲的是,一瞬間來了電來了水,你擁有了與外界建立連線的權利與能力了,但是你還是不知道要做些什麼,也啥也不想幹。
這就是空虛。
空虛的本質是自己與人與物的舊聯結已經斷裂,但是新的真實的聯結還未建立。
有一段時間,工作挺忙,下了班之後回到家,啥也不想幹,身體累,心也累,身心都達到了極限。
吃完飯,開始刷微信,刷QQ,玩知乎,看完羅輯思維,看火影,看完《跑男》,看《萬萬沒想到》,看完娛樂新聞和微博,覺得這樣子不行了,得找個勵志電影看看,打一針雞血就好了,找了好久也找不到好的滿意的影片,然後就漫無目的的上著網,瀏覽著各種網站,眼珠跟著網頁機械的上下翻滾。
很累了,卻不想關了電腦,因為沒了電腦和手機提供的資訊刺激,就又不知道該幹些啥了。
我想這就是空虛。本來安排的是下班後鍛鍊鍛鍊身體,看看書和網易公開課,總之就是額外給自己加餐,加上進、完善之餐,好讓自己很快的牛逼起來。
可是那段時間也許是大姨夫來了,也許是工作太忙太累,工作結束後就什麼也不想做了。
回到家,工作上的壓力和緊張感就沒了,但是慣性還在,卻又從心理上排斥工作,導致自己與工作暫時切斷了聯結,這舊的聯結斷了之後,新的聯結想要重新建立起來,不太容易。
空虛的感覺就是累,沒勁,提不起精神,無奈,心裡空落落,不想跟人聊天,啥也不想做,渴望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兒,卻又覺得無能為力,心有餘而力不足。
從空虛二字來看:
空,謂之心中無物,舊的連線已然斷開,新的連線還未來得及建立;虛,謂之心中有虛,虧虛。啥也不做,覺得浪費生命。但是做那些不是真正想做的事情又覺得心虛,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