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星文傳

    個人認為,中華優秀文化中雖然有先進技術,但並沒有科學精神。

    首先我們要清楚科學是什麼?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基礎上,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知識系統,是已係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簡單地說,科學是用邏輯思維推演出來的知識體系。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內容豐富,生命力和影響力非常強大。優秀歸優秀,但並沒有科學精神。

    傳統文化有不少歷經歲月篩選、融合和提升的內容,但這種相容和改進本身並不是邏輯推演。還有一些經典內容如天外來物般橫空出世,一出現就已經是完善的體系,後世對它沒有改動,只有解釋、分辨和學習,比如作為中醫經典的《黃帝內經》和作為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被譽為“大道之源”的《周易》。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乍看有些邏輯模樣,可是“道”本身就是“非常道”,一二三也不是簡單數字。

    中華文化基本都不是因為邏輯推演而產生的,也就是沒有科學的成分,當然包括科學的精神。

    中西醫結合是一個有歷史的思路和嘗試,然而長期以來都無法成功,因為兩者的推演基礎和體系搭建完全不同,找不到結合點。西醫和數學、物理這樣的純理科有差別,但也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方法論是還原分析,透過精密儀器的觀察,人們可以認識到人體的組織結構,所以西醫也屬科學範疇。而中醫的“望聞問切”也好,經脈也好,都不是基於科學的。

    傳統文化確實不是科學,但卻是內涵豐富的存在。沒有必要一定要把傳統文化往科學上掛靠。就如西醫,不是科學又怎麼了,不是也有不錯的調養手段和驗方嗎?不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在進行傳統文化傳承的時候,應該學習和應用科學的手法,比如中藥有效成分的分析和提取,比如武術的有效攻擊分析,等等。

  • 2 # 長風浩蕩

    請先把“科學精神”界定清楚。

    反正華夏文化崇真務實,重理尚義,辯證求哲,不事鬼神。你看這些“精神”,與你這“科學精神”可有相通之處?還是水火不容?自己定吧。

  • 3 # 冀城晨光

    這個問題就是中國古代的“名”與“實”的問題。顯然,科學一詞是外來詞,是西方的學科名詞。它的內涵是對事物本身規律的客觀認識。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任何一個民族都會對自然和社會有比較客觀的認識,否則就不能繼續向前發展。更何況中國歷史五千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知識。所以,中國古代具有科學思想是毋庸置疑的。

    對此持懷疑論者,顯然是用西方標準死搬硬套,這是不理解科學的概念,和不瞭解中國文化本質的表現。中國古代雖然重“理”而輕“器”,也沒明確提出“科學”一詞,但不能否認中國的科學精神。

  • 4 # 老仙302

    中國的古典文學藏著博大精深的文學著作,包羅永珍!比現在所謂的磚家!叫獸,來的科學,每一個人都是先人所設後人所授!

  • 5 # 玄谷真人

    科學、科學精神定義應該是沒有統一表達的,解釋起來應該也比較複雜,很難統一。但是,科學應該是研究某一領域原理和事物運動的規律而形成認識體系,這應該是科學的基本內涵。某一領域對應那個科字,原理、規律形成認識體系對應那個學字。那麼,科學精神呢,就應該是探究事物內在真理的精神,主要表現就應該是理性、求實、探索。

    那中國傳統文化有科學精神嗎?當然有。而且探求領域比西方廣闊,西方近代著力發展的科學基本屬於對外物的以外在剖析為方法進行探索而形成的學科,例如物理、化學、西醫,基本方法都是從外部開啟,尋找物、人的組成和物質、生命運動規律。但,與中國傳統學科一比較,你就發現,他們雖然在科學發展中創造了很多機器、物質,使人可以利用外物,便利交通,延伸人的某些功能。但是,他們對人對生命本身認識不足,對萬物本質和總的運動規律認識不足。而中國傳統文化中發展的認識體系,某些學科表現出來的東西,說明中國傳統科學對生命的認識深入,對萬物本質和總的運動規律認識有體系。所以,有智慧的華人雖然不棄學習西學,但他們會發現要學習深層智慧,認識生命本身,認識萬物本質和規律,仍然要到傳統文化中某些學科中尋找,如中醫、地理、易學象數等。

    華人的理性精神首先在於面對天地人的萬物本源的探索和敘述是自然的,而不歸之於神。所以,伏羲創易,首先展示的是河洛,是數的表達,而不是說世界是哪個神造。這個理性根基就在中華文明起始時立得紮實。到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時,老子道法自然,孔子窮理盡性,墨家推類明故。這個理、類、故用來對應現在科學一詞是絕對沒問題的。理和類就是原理、規律,理就是從事物的紋理抽象出來的,類字要我們現在理解那就是單個單元的東西找到你所屬的類,那就是找到理路了,就能行了。現代科學科這個詞實際上就是類,就是你研究那個東西是一類的就放在同一科裡邊敘述這一科的體系。如果你把生物學的內容放到物理、化學裡邊去,那怎麼行呢?所以,知理察類就是找到事物的邏輯關係。而明故就是要知道原因。那麼,中國文化當然是有理性的。

    求實就是你察類知理明故了,總結了一些認識,那這些認識與實際相符嗎?在實踐中行得通嗎?所以,中國文化講知又講中不中、行不行。行實際上就是現在說的實踐。行在造字時就是幾條路的樣子,行要在路上行。而路就是理就是類,人行在某一條路上,他們就匯在那條路上並有共同方向。所以,我們現在的語言中有是一路人的說法。故此,華人要知道,道、理、路、類、行這類詞有聯絡,都是中國文化遵道循理的不同表達。

    至於探索,那華人就從伏羲經炎黃、堯舜到春秋戰國諸子乃至漢唐明探索了幾千近萬年。形成了中國自己的探索方法,邏輯、學科體系。探索方法從根本上說有兩大類,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曰:聞見之知、德性之知。形成了天文、數學、中醫、農學、地理、命學、煉丹化學、聲學等學科或知識體系。

    尤其到了宋明時代,數學水平之高,醫學分科之細,研究事物之廣泛,著述之多,都達歷史高峰。其中,很多認識接近近代西學認識,或對西學發現有影響,或對現代科學發展有影響。如宋應星對聲音傳播的認識,如中醫對治天花的方法,如朱載堉對十二平均律的認識,如宋元數學思想對現代數學發展的影響。

  • 6 # 高靜環

    謝邀問,回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怎麼會沒有科學精神能?農業生產,先古時的農工具簡單,逐漸發展到精巧實用,這不就是科學精神嗎?鹽業,絲綢,醫療,中草藥,中醫的望,聞,問,切,四大發明,航海,陶瓷,軍事政治方面,《孫子兵法》,文學藝術方面,反是從簡到繁,從低階到高階,等等看優秀傳統的發展文化中的科學精神,包羅永珍,彼彼皆是,無處不在。供參考!謝謝!

  • 7 # 郭燕銘

    首先要弄清什麼是"科學精神”。大致指經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和實際驗證,得出結論的思維方式。中國古代的科學精神確實很貧乏,邏輯上大量用類比,內容上主要是人文方面。比如中醫藥的以形補形就缺乏科學精神,到現在吃鞭壯陽的還大有人在。

  • 8 # 仰望802315

    我們的傳統文化之根本為源於河圖洛書之易學,而易學不僅有科學精神且本身就是科學之源科學的結晶。且看下圖。

    從下面這些圖中我們看到了數學是怎樣從河圖洛書演變而來,也看到了我們平常看起來非常簡單的音樂其起源可不簡單,其原理非常之複雜,它是一門與數學天文學物理學相關的最複雜的科學,如今的我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還有天文學與中醫學都是來源於河圖洛書,今天這些知識擺在我們面前,我們也未必全都能看懂,相比於古人我們都是些門外漢,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懷疑我們傳統文化的科學性之所在,就因為現在的我們對過去的我們的傳統文化之根幾乎一無所知,我們現在所學的很多已及不上我們先輩之汗毛,只因為我們與已我們的傳統文化也即根本知識之源快要脫節,要不是還有很多古文獻存在,我看傳統文化就要斷在我們的手裡了。而一個沒有根的民族何以生長壯大?。所以傳統文化之傳迫在眉睫!

    我們再來看華夏先人是怎麼用我們的河洛易學發明指南針的。《河洛精蘊》有述:“指南針三代(堯舜禹)以後精物理者創之。針何以一端恆指北,一端恆指南也?坎水者金之家,離火者金之所畏,亦金之所喜是以恆眷戀於南北。當其鍛鐵而抽之為線,則指南之性定於此。用輕浮物貫線而浮之水,必指南,此從革之性也。唯慈石能引之,產磁石之山必產鐵,同類而相招也。智者窮物理,因製為指南之器。”從這段話讓我們覺得指南針很容易做,但是若是沒有易學做基礎是不可能發明出來的。就像若沒有易學什麼數學音樂天文地理中醫都是不可能有的,人類一切文明都始於易學。中華易學文明乃世界文明之根。

    我們再來引《河洛精蘊》中的一段:“七政各麗一重天月在天下,水星次之,金次之,日次之,火次之,木次之,土最高,在經星天之下。《河圖》以右旋觀之,水北,金西,火南,木東,則土居中者宜在後,而五星之自下而高者正應之。河圖與五星,皆自然之位也....”在這裡河圖直接與五大行星相配。

    再來看看我們的祖先是怎樣根據《河圖》《洛書》之理造文字造音節的。“人之言出於喉,掉於舌,觸擊於牙齒唇,以應五行。喉音為土,舌音為火,牙音為木,齒音為金,唇音為水。言而成文,可以制字者,雖無數,約之不出36位而已。三十六位者,四九之數,也六六之數。昔之智者,以三十六位之音,立為字母。牙音四,見、溪、群、疑。舌音八,端、透、定、泥、為舌頭,知、澈、澄、娘為舌上。唇音八,邦、謗、並、明為重唇,非、敷、奉、微為輕唇。齒.音十,精、清、從、心、邪為齒頭,.......凡有字之音,皆不出三十六母。音之清者為陽,濁者為陰。見、溪.......影十八位為清,群.....喻、來、日十八位為濁。”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中國古漢字音之起源,我們的文字之音實是源於河圖,這就是世界古文字音之來源,是我中華民族所創,我們今天用的文字與音節,原就屬於我們。它們的出現符合音律。如無河洛易學就無今天的文明今天的科學發展。下圖第九幅即為字母配河圖之圖。別有《音學辯微》、《四聲切鈞表》二書明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明白河洛易學實乃博大精深,它乃是科學之源,文明之根。我們若是再不傳承它,我們將不知道一切知識之本,那麼要在其上發展更高一級的文明就不可能,且會把前進的路越走越窄,今天的一切亂象,都因為我們忘了本,我們甚至不明白我們同樣源於河洛之易之哲學就是我們前進的燈塔,所有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都有必要好好繼承且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8水稻種植補貼怎樣可以發放到種植戶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