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馮某,留守兒童,爺爺奶奶撫養至15歲來北京與父母同住。經常跟朋友打架,父母就不讓其工作,由父母繼續撫養。後結婚生女,一家都啃老。後來父親決定不在撫養,讓他們出去單過。馮某一天趁其他人不在,找剛剛下班的母親要錢,母親沒給。最後向母親連砍數刀,母親倒地身亡。
8
回覆列表
  • 1 # angel20130809

    為何提出這個問題,是一個檢察官朋友,給我講述了相關內容,作為母親非常心痛。

    馮某老家河南,父母為了生計將馮某託付給爺爺奶奶撫養,夫妻來到北京打工賺錢。父母的出發點是為了讓孩子過上好日子,拼命幹活養家。但忽略了對孩子的培養教育。爺爺奶奶只能解決孩子的溫飽問題,管教孩子無方法,只能順其自然發展。

    轉眼間孩子15歲,父母將其接到北京發展,想讓其努力工作能夠養活自己。但嬌慣溺愛中成長的孩子,哪裡還能吃苦,只上了幾天班就天天打架。父親沒有辦法只能讓他待在家裡父母繼續撫養。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依然沒有能力教育孩子。孩子沒錢了就找父母要錢,時間久了父母不想給,馮某就對父母拳打腳踢。

    過了兩年馮某結婚生女,父母本想讓妻子管管馮某,但惡劣成性的馮某哪裡肯聽進去,後離婚。孩子跟馮某及其父母生活。

    去年夏天,馮某的行為愈演愈烈。母親就要求其父不在給錢,說我們五六十歲了天天打工,馮某年紀輕輕卻坐吃山空,還毆打父母。馮某見母親這樣對他,非常氣憤,又因沒錢出去喝酒,怒火積攢起來。一日傍晚,馮某父親和馮某女兒晚飯後外出,馮某試機持刀將上了一天班,非常疲憊的母親連砍數刀,母親倒在血潑中不幸身亡。其女非常生氣,也不認這個喪心病狂的父親。

    在中國有一傳統觀念“養兒防老”,特別是在農村,這種觀念始終佔據上風。重男輕女現象嚴重,此處暫且不說重男輕女,先來說說養兒防老。

    當今社會一個可怕的現象越發嚴重。留守兒童。父母為了提升孩子的物質生活就孩子留在家裡,父母跟孩子見面時間短,更談不上教育。導致很多留守兒童價值觀、世界觀在該形成的時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引導沒有形成。步入社會後無能力生存,而變得多疑、自卑。於是只能求助父母,父母剛開始的成全形成習慣變成了應該,惡性迴圈產生。最後認為凡不滿足他意思的事情都是不對的,人格發生了變化,心理嚴重畸形。才會造成馮某弒母的現象產生。

    這個故事值得我們反思,生孩子非常簡單,但教育孩子卻是漫長的心路歷程。孩子的教育一定歸屬於父母,而不是爺爺奶奶。孩子的教育和陪伴從出生到成人都很重要。孩子的心理健康遠比物質豐富重要的多。窮人家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長大,孩子不會因家庭貧窮而自卑,但父母關愛缺乏條件富裕的孩子更容易敏感、更容易學壞。

    網際網路時代有了更多適合農村生存的工作崗位,自媒體、綠色農業等就業讓很多人不在出來打工,大量減少了留守兒童的存在。這是一個正向的發展趨勢。希望作為父母的年輕人多關注孩子的陪伴和培養,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形成一個和諧的社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有低聲下氣的去挽回過一個人麼?挽回的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