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空幻真人

    南街村、華西村都是堅持集體化路線的典型,得到了不少人的讚揚和認同。

    那麼,南街村和華西村的成功,到底是因為堅持了集體化道路的原因還是因為村裡的領導是“能人”、在經營管理上取得了成功的原因呢?

    首先,無論是南街村還是華西村,他們的經濟發展都是依賴於工業和其他副業而非農業。由於耕地有限,農業的收入無論是採用哪種方式都不會高,最多也就是勉強吃飽的程度,想要靠農業來讓一村子人都富裕起來是不可能的。

    其次,實行集體化的福利沒有足夠的收入是不可能的,而收入的來源只能來自於工業和其他產業而非農業,但成規模的工商業是必須依靠市場經濟的大環境的,在過去計劃經濟時代,即使不考慮投資的來源,一個村子不可能得到批准成立規模以上的工業,這就意味著你不能得到原材料的供應,購買不到所需要的裝置,生產出來的產品也無法銷售出去,更不可能得到所需要的用工指標。所以,南街村和華西村都只能是在改革開放以後才能發展起來。

    再次,即使到了改革開放以後,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要想成功地經營企業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在非壟斷的競爭性行業中,絕對不是國家發個檔案就行的。而且,企業的成功與否與它的所有制形式沒有必然的聯絡,君不見曾經由多少國有企業因為經營不善而破產倒閉?要想成功地經營企業,就必須要有能力強大的領頭人,也就是所謂的“企業家”。南街村、華西村都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領頭人,才能成功地經營起企業、從市場上賺取足夠的利潤來實行集體化的福利。這是他們的幸運,而全國絕大多數的村子是不可能有這樣的幸運的。

    最後的結論就是,南街村、華西村們的成功,不是堅持集體化道路這種模式的成功,而是他們在市場經營上的成功。這種成功,其實本質上與任何其他的企業(比如國有企業、集體企業以及私有企業)都是一樣的,區別只在於利潤的分配方式不同罷了。

  • 2 # ZJR來來往往

    我是江陰人,多次去過華西村考察,聽過吳仁寶老書記的講話,對這個問題我還是有一點發言權的!

    華西村作為天下第一村,是中國農村走集體化發展道路的一個最具影響的典型。他的成功經驗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和實地考察”。華西村現象”也自然會引起媒體和公眾的熱議。那麼其成功的經驗到底是什麼?是模式的成功還是經營的成功?

    一個村是一群種田的農民組成。村民如何致富?華西村和全國農村一樣當時都很窮,但三個方面不一樣:1,發展模式不一樣,華西村始終堅持集體化。人多辦法多,力量大。因此在搞好多種經營,種好地的前提下把富裕的村民組織起來開辦企業,從最初的一個小五金廠起發展了鋼鐵紡織服裝旅遊等多個專案,規模也從小到大,隨著集體經濟的壯大家家住上了小別墅,戶戶開上小轎車。用當初吳仁寶書記一句話來表達就是村裡沒有暴發戶,家家都是萬元戶,實現了村民的共同富裕。還吸納了萬以計的外地打工者和大學生。如果依靠分田到戶,單打獨鬥的方式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奇蹟的。

    2,發展的方式不一樣,華西村民艱苦奮鬥,公字當頭,黨員,幹部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把村民擰成一股繩,形成一個只有依靠發展集體經濟才能致富的思想氛圍。村企業的原始資金靠村民入股,每年的分紅大部分作為村的積累,不斷擴大自有資金,支撐了企業的可繼續發展。這種分配形式也是華西村的一個自我發展的”特色”,雖被外界不理解,但華西村一直堅持,做到每一分錢用於集體經濟的發展上,在發展的基礎上,村裡發展包括醫院學校食堂養老等福利事業。讓村民切身體會集體經濟帶來的好處,堅定了走集體發展的理念。

    3,領導能力的不一樣,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書記吳仁寶是華西發展的帶頭人,以身作則和村民同甘共苦,一心撲在事業上,苦幹在前,享受在後,村民都上了樓,可他直到離開人世時還住在自己的老屋裡。告別的那天為他送行的人長達十里,不愧是全國道德模範!

    南街村和華西村的成功都是集體經濟模式的成功。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給他們提供了更好的提升的空間,抓住機遇,發揮了集體化的優勢,才有了今天的輝煌。南街村和華西村超前走了一步正確的道路。走了一條共同富裕的路。未來還必須面對市場經濟的考驗,尋求新的發展機遇。而現在的農民如何實現富裕,需要因地制宜進行艱難探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杯簡單的珍珠奶茶,你是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