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月嵐曦
-
2 # 學易18子
迎春是賈赦女兒,赦大老爺貪財好色,鮮廉寡恥,況母又早逝,貪父後母,舅家又無財勢或己無來往!榮府又王夫人當家,賈母又疼小兒子,所以迎二姑娘木訥,無人撐腰!而探春,則父母雙全,嫡母有權,奶奶又愛,趙姨娘雖不堪,但深得政老寵愛,而自小由嫡母帶大!舅家顯赫,所以出身雖低,後天得勢!
-
3 # 守軒石
人的性格成因無外乎兩個:基因與環境。基因是天生的,很難改變,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迎春的性格懦弱,這跟她的基因有很大關係。
基因好理解,難說的是環境。心理學認為性格是在後天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環境的影響至關重要。
但是這個分析起來其實很複雜。一對雙胞胎在同一個家庭里長大,也有可能形成迥異的性格。
迎春的生活環境跟其他姊妹相差無幾,所以很難說環境是決定性因素。有人說賈赦是個很不靠譜的人,暴虐,是他影響了迎春,一個強勢的父親倒逼出了一個懦弱的女兒。我不同意。因為迎春並不是賈赦親力親為帶大的,他們相處的時間遠少於其他人,比如奶媽丫鬟們。在文本里,我們找不到任何證據可以證明賈赦對迎春施加了負面影響。
然則問題的答案到底是什麼?我認為:人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生物,TA總是主動因應而不是被動接受外界給予的刺激。比如童年一次刻骨銘心的痛苦經歷,看過的一本震撼心靈的書,一個優秀的朋友,一個溫馨的家庭……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在心裡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最後疊加形成人的性格。迎春亦不外如是。
最後說一點。迎春的懦弱其實是她的人設所在,宿命如此,沒多少道理可講。就像惜春的出家,與反封建家庭沒什麼關係。
-
4 # 君箋雅侃紅樓
紅樓女兒多薄命,薄命不一定指結局有多慘,而是人生際遇坎坷。這些女孩子,在紅樓夢一抓一把,比方第一個出現的紅樓女子香菱,平生遭際實堪傷。香菱被賣,孤苦伶仃,可生在賈家的大小姐賈迎春同樣孤苦伶仃就讓人更覺心酸了
賈家四個女兒,元迎探惜,分成了兩個性格極端。元春和探春父母雙全,兄弟姐妹具在,家庭完整,生得健康喜樂,性格也大氣爽朗。而迎春和惜春母親去世,父親不管。兄嫂也把他們丟給賈母撫養,二人性格表現出迥異的一面,或木訥,或孤介。二人都有性格障礙。與她們類似的,像林黛玉,妙玉,甚至史湘雲都有或多或少的性格缺陷。這些沒母親,沒父母關愛的孩子,才是紅樓夢最薄命之人。
賈迎春作為賈赦庶女,全然不受賈赦待見。賈赦心中除了嫡子賈璉重視一二分,其餘庶出不過點綴。嫡庶的傳統觀念造成賈赦對賈迎春完全漠視。賈赦不管,繼母邢夫人自然更不管,連帶著兄嫂賈璉王熙鳳也不管。
通讀《紅樓夢》常常忘記賈璉和王熙鳳是賈迎春的親兄嫂。三人之間基本沒有任何交流。王熙鳳背後評價迎春木頭一般,針扎不動,內心並不認同。覺得迎春窩囊,沒見識。可事實並非如此!
迎春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女孩子,她只是不善於表達而已。會下棋之人都是高智商。大觀園第一圍棋高手就是迎春。迎春為人也很有棋風,不急不躁。輕易不開口,開口就點題,直擊重點。
我也沒什麼法子。她們的不是,自作自受,我也不能討情,我也不去苛責就是了。至於私自拿去的東西,送來我收下,不送來我也不要了。太太們要問,我可以隱瞞遮飾過去,是她的造化;若瞞不住,我也沒法,沒有個為她們反欺枉太太們的理,少不得直說。你們若說我好性兒,沒個決斷,竟有好主意可以八面周全,不使太太們生氣,任憑你們處置,我總不知道。迎春這話看似糊塗,其實正是她順勢為人的道理。我們看第一期海棠詩社,迎春給大家出題限韻就是順勢而為,隨手抽取,隨便翻閱,隨意令丫頭說一字。最後結果竟是特別妙。以世俗的價值觀來看,迎春不爭近乎懦弱,而以道家論,迎春不爭近乎無為,其心中難得平靜。
迎春最喜讀《太上感應篇》,此書譽為天下第一善書。雖能否為善存乎自心。可迎春心有得饒人處且饒人之念。對於迎春來說,親情寡淡,所得本就稀少,如果一味爭競,必然失去更多。所以她才會表現出順其自然的人生態度,不是不爭,而是爭無可爭!
有人認為迎春最後的性格害了她。她嫁了孫紹祖,受她虐待,不懂得反抗,最後慘死。其實這片面了。反抗又如何?即便探春嫁給孫紹祖,丈夫如此,也沒辦法,不過要麼忍辱負重活下去,活不下去一死而。迎春對新生活是抱有期待的。她希望她可以有新生活。不想命運給她開了玩笑。她哭道:我就不信我的命如此苦。不信就是有期望。可惜,期望有時候就是失望。迎春最後被孫紹祖虐待起,不是活不了,而是不想活了。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工筆紅樓夢》清.孫溫
-
5 # 少讀紅樓
紅樓夢裡,作為賈家四姐妹,迎春和探春同為庶出,但是性格卻大不相同,一個被喻為“二木頭”,一個混名“玫瑰花”,兩人的人生軌跡也大相徑庭,一個說好聽點是“嫁”給了中山狼,其實就是被父親賣了抵債,最終被孫紹祖折磨至死。一個和親遠嫁,成了王妃。
封建社會注重出身,但是並不是所有庶出的姑娘,都有著一樣的結局,一個人最終的命運是由多種因素造就的,迎春和探春也不例外。兩人出身相同但命運不同,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一、成長環境不同
迎春的父親是賈赦,母親是賈赦的姨娘,但是迎春曾經說過她“從小就沒了娘”,用現在的話說是“單親”,而她的父親賈赦是個內心冷漠之人,整部《紅樓夢》,他和迎春唯一的交集就是把女兒“賣”給了孫紹祖,由此可以判斷迎春也沒有得到過什麼父愛。
迎春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賈璉,用邢夫人的話說,“總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對兒赫赫揚揚,璉二爺鳳奶奶,兩口子遮天蓋日,百事周到,竟通共這一個妹子,全不在意”。
所以,迎春看似是“單親”,實則是孤兒。在一個沒有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首先缺失的便是是安全感,這也是迎春懦弱、老實、冷漠的根源。
反觀探春,她是趙姨娘所生。雖說趙姨娘在賈府,是小丑一般的存在,但是趙姨娘的得寵是不可否認的,而且趙姨娘和探春的關係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糟糕,他們並不是老死不相往來,而是經常走動。
探春的父親是賈政,雖說有些迂腐,但其本性並不壞,還算是個好人,又因為獨寵趙姨娘,自然對探春也不會像賈赦對迎春那樣冷漠。
和迎春一樣,探春也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那就是賈寶玉。寶玉的主要人設就是“尊重女性”,所以對這個唯一的妹妹也一樣疼惜。更何況,探春還有個親弟弟,雖說和趙姨娘一樣不堪,但這都是探春的靠山。
所以說,探春是被愛包裹的女孩,成長環境讓她滿是安全感。所以才造就了她的果敢、大氣、爽利。
二、撫養人不同
在封建社會,庶女的法定母親只有一個,那就是父親的正房太太。也就是說迎春的法定監護人是邢夫人,而探春的法定監護人是王夫人。同樣是庶出的姑娘,都有兩個“母親”,探春得到了兩份母愛,而迎春,卻過得像個孤兒。
邢夫人和王夫人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所以帶出來的孩子自然不一樣。
邢夫人是賈赦的填房太太,家境一般,而且性格偏蠢,為人冷漠、自私,甚至有些陰鬱。雖是正房太太卻沒有子嗣,既得不到老公的寵愛,也不知道怎麼愛別人。
邢夫人很少關心迎春的吃穿用度,甚至還把自己的外甥女邢岫煙安排在迎春房中,並讓邢岫煙把原本不多的月錢,拿出一半,孝敬父母,邢岫煙的吃穿用度就只能靠著迎春接濟,全然不顧迎春的感受,也為此鬧得紫菱洲矛盾重重。
邢夫人對迎春的漠視造就了迎春的懦弱,對迎春的冷漠也造就了迎春骨子裡的冷漠。
王夫人是四大家族王家的閨女,出身望族,是大家閨秀,而且吃齋唸佛,眾人都說他心善。最重要的是他自己的親女兒元春,進宮當了妃子,所以她把對元春的愛都轉移到了探春身上。
王熙鳳曾經在和平兒聊天的時候說到“倒只剩了三姑娘一個,心裡嘴裡都也來的,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雖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趙姨娘那老東西鬧的,心裡卻是和寶玉一樣呢”。而且,在王熙鳳病著的時候,王夫人能讓探春管家,也是對探春極大的信任。
正是因為王夫人對探春的愛,才讓她有了自己是正經主子的自信。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敢於站出來為自己說話。
三、遺傳基因不同
俗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迎春和探春的不同,其實也是骨子裡帶出來的。很多時候性格可以改,但是遺傳基因卻無法變。
就拿兩個人的父親來說,迎春的父親是賈赦,探春的父親是賈政。賈母評價賈赦“老爺如今上了年紀,作什麼左一個小老婆右一個小老婆放在屋裡,沒的耽誤了人家。放著身子不保養,官兒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不光賈母看著糟心,外人和讀者也覺得噁心。
賈政自幼酷喜讀書,本來想透過科舉考取功名,但“皇上因恤先臣”,所以被賜了官職。林如海評價他“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遺風,非膏粱輕薄仕宦之流”。想必,探春的才情,便是遺傳了賈政。
賈政雖是弟弟,但是能力比賈赦強,人品也比賈赦好,作為賈府的次子,卻能住在榮國府裡,成為榮國府真正的主人。所以,兩兄弟的不同,都有可能作為遺傳基因,傳給下一代。
關於迎春的生母,全文中最大的線索也不過是邢夫人的那句“你是大老爺跟前人養的,這裡探丫頭也是二老爺跟前人養的,出身一樣。如今你娘死了,從前看來,你兩個的娘,只有你娘比如今趙姨娘強十倍的,你該比探丫頭強才是,怎麼反不及他一半!誰知竟不然,這可不是異事。”
探春的母親趙姨娘,著實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雖然是妾,卻凡事喜歡爭一爭,永遠也不消停。為了一包薔薇粉,都能和小戲子打起來。為了把自己和賈環“扶正”,不惜給寶玉和鳳姐下蠱,把他倆往死裡整。探春的要強和勇氣,很大程度上是遺傳了趙姨娘,只不過,探春的心術正,眼界寬。
四、兩姐妹的“破窗效應”和“馬太效應”
迎春的“軟弱”似乎是人人皆知,所以,大家都不拿她當主子。乳母不拿她當主子,偷她的金絲鳳去賭,連乳母的兒媳婦都敢來“威脅”她。
在紫菱洲都混不開的迎春,在大觀園同樣沒有地位。自己的丫頭去小廚房要碗燉雞蛋都要不來,而寶玉的丫鬟去,要啥有啥。
因為既軟弱,能力又差,所以迎春凡事都躲在後面,雖為詩社副社長,但也只負責限韻而已。大觀園的事情,更是不曾插手,能力得不到鍛鍊,也就越來越弱。
探春這支帶刺的“玫瑰花”,在賈府也是名聲在外。都知道她不好惹,所以也沒人敢惹。王善保家的越眾惹過一回,得到了“一巴掌”。
除了不好惹,探春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給王夫人解圍,帶眾姐妹起詩社、在大觀園興利除弊,樣樣都是有聲有色。不但鍛鍊了能力,而且名聲也傳的出去。自然也不會嫁到很差的人家去。
到最後,兩姐妹,強的越強,弱的越弱。
-
6 # 小扇筆記
在十二釵中,有這樣一個獨特的存在。她肌膚微豐,閤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她少言寡語,一百二十回裡只有兩回回目裡有她的名字。她就是十二釵超級人肉背景——賈迎春。
迎春出身不好,赦老爹之妾所出。生母早逝,賈赦一味好色,母親邢夫人小戶人家出身貪財愚昧,賈赦夫婦兩人在書中與這個女兒交集並不多,彷彿沒有這個孩子一樣。
父母不管不顧,作為管家的哥哥嫂子賈璉、王熙鳳同樣無視這個妹妹。迎春就像大草原的一棵草,自動泯然於紅樓紜紜眾生。
才藝平平迎春之所以讓人印象不深,才藝平平是個重要原因,全書中幾乎沒有迎春出彩的片段。探春的詩雖然不及釵黛卻建起海堂詩社讓姐妹們大展詩才,書法更是大氣灑脫,四姑娘的畫也讓劉姥姥驚歎以為是神仙託生的。
而迎春才情平平,無論元春省親時眾姐妹考試,還是給娘娘出的謎語,迎春的詩淺顯易懂沒有什麼驚豔。眾姐妹建詩社,迎春安心做起限韻的工作,還做的有模有樣。才藝這方面,迎春就如讀者你我一般,誰說深宅大院的小姐必定才華橫溢,才藝本來只是生活的點綴而已。沒有出眾的才華,在長輩心中就沒有光彩,得到的是通用的疼愛,沒有加倍的緣由。
心地善良迎春出場不多,是姐妹們當中的邊緣人物。見迎春生病不能參加詩社連一貫尊重女兒的寶玉,也不過說一句,反正二姐姐不會做詩。幾乎被所有人忽視的迎春內心卻是純良的,她從沒有為這些事惱過。同為賈府邊緣人物的賈環與迎春本來只是堂姐弟,比寶玉和賈環關係遠了一層。賈環見了寶玉尊重有加,書中基本沒有他們嬉戲的場景。而賈環與迎春走得很近。第二十回 王熙鳳正言彈妒意那一回,賈環在寶釵那裡和鶯兒玩受了委屈被寶玉訓斥,王熙鳳給了賈環一吊錢,賈環最後還是找迎春玩去了。兩個都進不了核心圈子的邊緣人就這樣,互不嫌棄,互相取暖。
委曲求全迎春沒有親孃,即便有親孃是個妾也不會有太多驕傲的底氣。邢夫人說迎春的娘與趙姨娘強十倍,再優秀的母親如果不能教養孩子,孩子又能得到多少真傳。賈赦一房本來住的就是偏房,在府中位置有些尷尬。雖然迎春自小和其她姐妹一同在賈母處教養,但是受人疼的總是更引人注目的孩子。不言不語過於懂事的孩子往往得不到太多。
就這樣,迎春養成寡淡、委曲求全不敢出頭的個性,不生事不惹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攢珠累絲金鳳那一回,迎春懦弱委曲求全的個性到了極致。平日面活心軟對下人缺少必要的震懾和調教,真把奶孃當媽媽看,這才把奶孃縱容得無法無天,聚賭還偷她的首飾去當。如果不是丫鬟挑明瞭迎春還想替奶孃捂著。她是寧可自己沒有,也不想生事。因為她知道出了事,沒人替她抗,只有自己的單薄的臂膀。
迎春挺讓人心疼,明明是大家小姐卻活得委屈巴巴。沒有親孃疼,得不到太多的愛。出閣這樣的事,竟然是父親欠別人銀兩,把她賣給人家,可憐新婚一年即逝。只有紫菱洲這個小小的世界是她唯一的芬芳,這裡可以讀讀書下下棋,可以和姐妹們玩鬧。
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一個沒有稜角又暗淡的人,一定要披上堅強外衣保護自己。
-
7 # 潤楊的紅樓筆記
榮國府裡有兩個庶女,迎春和探春。迎春是扎一錐子也不吱一聲的二木頭。探春是有名的神道,厲害又有刺的玫瑰花。
這兩個姑娘為什麼性格差別這麼大呢?
1.有孃的孩子和沒孃的孩子。俗話說,有孃的孩子像塊寶,沒孃的孩子像根草。
迎春“從小就沒了娘”,探春有娘還有一母所生的弟弟。
小時候的孩子,是最需要親孃關愛的。迎春孤孤單單一個人和奶孃、丫頭一起過活的時候,探春的母親趙姨娘時不時地來她身邊看看她。迎春有話沒人說,探春有話可以和趙姨娘傾訴。
2.母親的差異。迎春生母單純,軟弱;探春生母厲害,有本事。邢夫人說迎春的娘比趙姨娘高百倍。這說明。迎春的母親出身應該不錯,至少是良家女孩。正是由於迎春的生母出身於普通人家,所以家裡沒有那麼多的爭鬥。迎春的生母應該是一個很美麗、單純、溫柔的女子。
當初賈赦應該比較喜歡她,正由於喜歡她,所以她懷孕了。賈赦的姬妾非常多,迎春的母親可能獲得了專寵。槍打出頭鳥,迎春的母親是其它姬妾嫉妒的物件。如今她懷孕了,不能伺候賈赦,賈赦就又有了新人。
迎春的母親是一個寬厚、溫良的女子。尤二姐承受的那些,她也有可能承受了。比尤二姐幸運的是,她生下了女兒迎春。生下女兒不久,她就懷著對幼女的擔憂而死了。
迎春沒有親孃的照顧,嫡母對她不聞不問。迎春只能委屈求全,不惹事,默默生活。由於迎春遇事忍耐,即使奶孃把她的累絲金鳳當了,她也不拿出主子的譜來教訓奶孃。
探春的生母是賈府的家生子,她從小見慣了賈府的嫡庶之爭,她有許多嫡庶鬥爭的經驗。因此她順利地生下了女兒,很快又生下了兒子。趙姨娘是一個厲害主,她牢牢地抓住了丈夫賈政的心。因為賈政在乎她,所以嫡妻不能對她怎麼樣。
探春小時候,她一定經常告訴探春,只有厲害,才能在賈府站住腳,否則就被欺負。探春接受了母親的教誨,從小就厲害。正因為探春知道兩軍相戰勇者勝的道理,所以家裡的人誰都不敢得罪三姑娘。
3.兄弟的差異。寶玉知道關心人,賈璉粗心大意。探春的哥哥寶玉是一個對女孩子無比關愛的人,對探春這個妹妹也一樣。妹妹病了,他去探望,然後又讓丫頭去給探春送水果,送書法作品。探春有哥哥的愛,遇事就會找哥哥幫忙。例如探春要買小物件,就讓寶玉去辦。
賈璉是一個不會關心人的哥哥,雖然管家,似乎做事周全,可是對迎春卻沒有什麼特殊關心。邢夫人說,“總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竟通共這一個妹子,全不在意”。因此迎春沒有哥哥的愛。遇事也沒有人給她當後盾。迎春沒人可以依靠。因此她不敢張揚,養成了迎春懦弱的性格。
4.父親的差異。迎春的父親賈赦,對孩子毫不關心,對兒子賈璉說打就打,說罵就罵。生起氣來,就把賈璉打得起不來床。
賈赦對迎春雖然不打不罵,但是漠視。父女倆很少見面,很少交流!迎春沒有母愛也沒有父愛。因為愛的缺失,迎春沒有安全感,她每天都戰戰兢兢地過活。
賈政是一個比較合格的父親,自己以身作則,努力工作,對兒子的教育也非常重視,經常帶著兒子出門做客,給兒子提供對外交往的機會。工作之餘還會來到賈母房裡,陪著母親女兒、兒子和侄女們猜錯謎語,大家樂呵一番。
探春知道生母和父親都喜歡她,因此探春做事沒有後顧之憂,賈府的那些管家媳婦們,得罪就得罪了,她並無畏懼之心。即使捅了漏子,也會有人幫她。
5.嫡母的差別。邢夫人自私、冷漠,對女兒、兒子誰都不關心,不信任,也不幫忙。有事情發生,就會埋怨兒女。邢夫人曾經威脅賈璉,讓他老子捶他!迎春的奶孃聚賭,邢夫人就來埋怨迎春,根本不替迎春著想,也不替迎春想想如何善後。迎春在賈府無依無靠,怎麼能厲害起來?
王夫人是有名的善人,她對探春比較好,至少她表面上關心探春,重用探春,讓探春管家。探春比較認可這個嫡母。探春也利用嫡母,為自己拉大旗,作虎皮。正因為探春有嫡母的維護,她才以主子自居。見到迎春被欺負,就找來平兒,解決問題。
世界上的事,就是這樣,厲害的人越厲害,越沒有人欺負她;老實的人,越老實,越有人欺負她。探春和迎春一個活成玫瑰花,令人生畏;一個活成木頭,任人拍打。
回覆列表
賈府四春裡,二姑娘迎春和三姑娘探春都是庶出的,但是性格差異卻很大。迎春懦弱怕事,老實無能,有“二木頭”的別名;而探春則是才高志大,精明能幹,有“玫瑰花”的諢名。造成姐妹倆不同性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家庭給孩子的底氣雖然三春養在賈母身邊,但家裡人的態度卻是她們的底氣。迎春是賈赦小妾生的女兒,親孃早喪,而父親賈赦是一個無知貪婪,好色成性,小說裡父女倆唯一的交集便是賈赦欠了孫紹祖五千兩銀子還不上,便把迎春嫁給了他。邢氏是迎春的嫡母,但她也是個愚蠢而冷漠的人,只知奉承賈赦,家中小老婆一堆 ,一應大小事務,俱由賈赦擺佈。而她的哥嫂賈璉和王熙鳳,對這個妹妹也沒有什麼照顧。因此,迎春是非常孤獨的,也沒有任何底氣,就算她受了任何委屈,也不知道該找誰出頭。
而探春則不一樣,賈政不同於賈赦,雖然他有些迂腐,但是為人端方正直,謙恭厚道,人品端方,風聲清肅。他也是一個合格的父親,對賈寶玉也是嚴厲管教。比如在元春傳話讓姐妹們和寶玉搬進大觀園去住時,他會和王夫人一起把眾人叫過來,然後說教一番。元春的生母趙姨娘,雖然在賈府是個笑話般的存在,大家有些看不上,但是她也算得賈政寵愛。雖然因受教育程度和價值觀的差異,母女倆經常會鬧些矛盾。但是趙姨娘其實一直是護著探春和賈環的,如果探春受了任何委屈,她是絕對會大鬧一場來給自己女兒討公道的。嫡母王氏也不同於邢夫人,王夫人是大家出身,一向禮佛向善,對家裡的幾個女孩兒都很和善。探春的哥哥賈寶玉更不用說了,兄妹倆關係不錯,常來常往,探春會給這個哥哥做鞋,寶玉也會從外面給這個妹妹帶些精緻的玩意兒。
這就是一個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底氣,迎春生在一個冷漠的家庭裡,而探春基本算是生在一個溫暖的家庭裡。
自身資質的差異,讓探春越加自信,讓迎春越加不自信賈府三姐妹一起養在賈母身邊,然後一起讀書,受的是同等的教育。但是成績卻是非常不一樣的,探春的詩才雖不能跟釵黛湘相比,但是卻也不差,至少每次開詩社時能跟大家一起玩,一起作詩。而迎春則不一樣,她只能限限韻。元宵節時,元春讓大家猜的謎語,也只有迎春和賈環沒有猜中。
姐妹三人一起讀書,後來住進大觀園,又常開詩社,難免就會被人比來比去。這就好像一個班上的學生,有些成績好的好像越來越自信,也越來越優秀。而有些成績不好的,因為缺乏自信,越來越沉默,好像什麼都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