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知先生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題記

    在網上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不禁莞爾。想必提問的朋友是想說畢天宇這個表述不太準確吧?

    可是畢天宇名氣又那麼大,直接說出來有可能會被指責的口水淹死,所以乾脆委婉些提個問題好些。

    剛好那一期朗讀者我看了,當期的節目主題是“家”。

    訪談中畢飛宇講述了自己對家的印象是“漂泊”,與現在“漂”在都市裡的年輕人不一樣,他說童年的漂泊是自己無法選擇的。

    他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兩個重要的特點是:

    一是沒有根,不清楚父親的身世,甚至羨慕清明時有地方可以上墳的那些小夥伴;

    二是父母工作的移動性較大,父母從城裡被送到鄉下去勞動,之後每過四五年時間就要搬一次家。

    鄉下長大的孩子本是十幾個在一塊玩的,突然離開這一群孩子,再到完全陌生的環境,這樣居無定所的童年生活,使他對“漂泊”有了自己深刻的感受。

    家就是根,但畢飛宇沒有根。

    對他來說家的概念是漂泊,他曾羨慕別人可以代表一個家族去祭祖,也無限渴望去和泥土訴說。

    但居無定所的漂泊給了他創作的源泉,一無所有的時代給了他強大的內心。

    很多大城市裡都充滿了從各地漂泊來的尋求更好生活的人。他們可能會問,“漂泊的不只是你,我們也都在漂泊。”

    對此,畢飛宇說:“當你離開家去尋找生活的時候,那是你主動選擇的。

    這跟命運讓你四處飄散,是有質的區別的。我和你兩個人來到河邊,我們可以說那個浮萍是漂泊的,但我們不能說鴨子和魚在漂泊。”

    在現場的語境中,畢飛宇這樣解釋“漂泊”能說得過去吧,但是我也隱隱覺得不太準確。O(∩_∩)O哈哈~

    在我印象裡第一次感受到“浮萍”是文章開頭題記裡文天祥那兩句詩: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同時我還知道了一個詞語叫“飄零”,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裡的浮萍。

    文天祥此時的命運,就像飄在水面的無根浮萍一樣,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也很難自己完全把握。

    只有隨著那狂風驟雨,飄飄蕩蕩,飄飄蕩蕩......身似浮萍的無助、迷惘,對前途的難料難知。

    什麼是漂泊?

    船兒漂於水面,泊於他鄉。人兒無定所或職業,生活不固定,東奔西走這是漂泊;

    漂泊也是心靈的旅程,我們生到這人世間,心便一直在漂泊,在尋找一個停靠的岸。

    這個岸可能是一個家;是一段情;是千迴百轉後的驀然回首;是千帆過盡後的頓悟......

    漂泊不是飄零

    飄零是一顆孤獨的靈魂漂泊零落,如蓬草一樣隨風飛轉,轉徒無常;

    而漂泊則是一顆虔誠的心靈充滿嚮往,就像為心靈點亮一盞明燈,堅定不移,與飄零有著天壤之別。

    漂泊更不是隨風浮萍,而是一種堅定的信念。

    所以,個人覺得畢天宇老師打的這個比方如果換成:“我和你兩個人來到河邊,我們可以說那個浮萍是飄零的,鴨子和魚是在漂泊。”會不會更妥帖一些呢?

    鴨子和魚為了生存和食物一樣離開家鄉,一樣可以說是漂泊啊!

    而我們畢天宇老師的童年也應該說是飄零吧,他幼時的“家”不正像那無根的浮萍飄飄蕩蕩卻無從選擇麼?

    一直記得電影《新龍門客棧》裡林青霞唸的關於浮萍的詞,非常美,就用他來做結語吧:

    浮萍飄零本無根,天涯遊子君莫問,殘雪凝輝冷畫屏。

    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斷腸聲裡憶平生......

    宣告:以上言論有摳字眼之嫌!但是看到這個問題了手賤便打了這樣一篇文字,各位姑妄聽之吧,O(∩_∩)O哈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聯:醉眼看花花非花。求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