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鹿鳴先生123

    誰說宇宙是熵增?從奇點大爆炸的一片混沌到逐步形成星系,乃至於出現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和生命的誕生,都是一個熵減過程。熵增原理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一種表達方式,具有普適性,可以用七個字來表達:“閉系統是熵增的”,請注意這裡說的是閉系統,而宇宙是否閉系統我們還不知道,我們對宇宙的瞭解還很膚淺。但銀河系或太陽系的邊界是清楚的,銀河系原來是一片巨大的星雲 ,後來逐漸凝聚成眾多的恆星系統,這個過程毫無疑問也是熵減過程,這也是違背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這種現象無法解釋,星雲其實就是微薄的氫氣,它怎麼能夠自發凝聚成恆星?熵減過程需要外力的干預,我們不知道這個外力是什麼?

  • 2 # 吥乖de兔子

    以前看到過一篇講述熵的文章,可惜找不到了等下再仔細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得到 關於這個問題如果和生命聯絡起來,以下這段很有趣:

    為什麼汽車放著不開更容易壞?為什麼房屋不打掃會越來越髒?為什麼世間珍貴之物都容易破碎?彩虹易散,玉石碎。正是因為想要維持美好的狀態,所以需要更多的能量,如果沒有能量的進入,美好的狀態都會走向結束,生命亦是如此。當一個生命誕生的時候,其實也就是它的熵值在慢慢增大的時候。那麼維持生命的食物氧氣和水就是對抗熵值的能量,也就是說自始至終,生命一直在對抗死亡。你能做的就是儘可能減少熵值的增長速度,去無法讓它停息下來。當它達到某一臨界點時,生命也就走到了終點。同樣的道理,人類文明就是如此。

    人類文明的發展。從人類祖先第一次學會使用火到如今科技的高速發展,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人類文明並非會一直更進步,更文明,相反人類文明如同宇宙其它事物一樣只會變得越來越無序。為什麼呢?因為高科技的發明,新能源的使用其實就是在用另一種方式來壓制熵值的變化。我們需要源源不斷的能量來維持,便要承擔相應的代價。比如垃圾汙染,比如全球變暖,部分物種開始滅絕,總是在獲取之後也要接受等同的代價。

    科學表明熵值永遠無法消除,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就是生命無法達到永生。從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開始,宇宙就在向著混亂髮展,小到生命大到天體,似乎某些事情都是安排好的,只是每件事物的臨界點是不同的,春蠶不念秋絲,夏蟬不知冬雪,人類一生不過數十載,而龜類卻可長達百年。上升到天體的高度,它們可長達百億年。

    就像宇宙之外是什麼,我們無從知道,未來的某天,宇宙也會走向它的臨界點,那麼又是什麼在控制著熵?這些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曉。

    Ps :如果熵增不可逆,那麼生命本身豈不是一場徹底的悲劇?臥槽好慘

  • 3 # 惠舒旅社老闆

    (首)宇宙定理是熵增,這是宇宙總的演變過程,宇宙也如同人一樣,有出生、幼年、童年、青年、壯年和老年各種發展階段,所不同的是,物質是不滅的,當宇宙到了老年階段,走向滅亡的不是物質,而是具體的物質形態,大致是,奇點大爆炸形成新宇宙,起初是以氫元素為主的星雲,星雲聚整合恆星,在一個星雲中,所形成的恆星裡,大到一定程度的最終要坍塌為黑洞,黑洞把一個星雲中所形成的所有恆星等天體聚整合螺旋形星系比如我們的銀河系,而小些的恆星坍塌為中子星與白矮星。星系的最終結果是中心黑洞吞噬掉周圍的所有恆星,宇宙的老年是黑洞相互吞噬,急劇回到新的奇點,完成了宇宙的一次演變過程,在這個演變過程中,是一個熵增的過程,而星雲、恆星、星系、黑洞等是宇宙演變的具體的物質形態,是有一個生與死(滅)過程,而這些具體的物質形態的總和就是物質,它沒有生與滅,只有發展變化,這種發展變化就是各種物質形態的交替。

    再來看生命。生命過程是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即它與上面所說的恆星、黑洞等一樣,都是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三大規律,其中質量互變規律,就是對熵增、熵減最好的解釋,當物質形態質變時,就是熵減過程,比如說本題中所提到的生命的產生。當生命一旦產生,一直到生命結束,都是量變過程,也就是熵增過程。

    以上分析可知,無論是宇宙的整個演變過程,還是生命過程,從生到死(滅),都是量變過程,也就是熵增過程,而二種物質形態的交接點(質變過程)為熵減過程。

  • 4 # 比爾的宇宙

    在一個封閉系統中,熵值只有一個方向,就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系統的有序度一直降低,系統最終會達到平衡狀態,熵值達到最高。任何挑戰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理論都是沒有前途的,這是宇宙的鐵律。

    宇宙就可以看成是一個封閉系統。

    生命的出現,似乎和熵增原理相矛盾。生命由簡單的細胞,慢慢分裂,變成了越來越複雜,越來越有序的系統。有人說,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宇宙孕育了生命,就是透過低熵者來改造這個宇宙,逆轉宇宙最後熱寂,變成到處溫度一樣的一鍋冷湯的命運。

    下面這本書,介紹了為什麼有序可以在無序狀態中自發地出現,我們先簡要介紹一下其觀點:

    化學鐘的實驗表明,讓一個非孤立系統遠離平衡態,比如不停地新增反應所需的原料,某些化學反應就會自發地出現有規則的條紋,或是非常有規律的週期顏色變化。

    在不同物質混成一堆的化學原料湯中,此時熵值最高,透過插入電極,原料湯中的物質就會根據極性,自發地向電極兩邊分離,本來混成一堆的原料分開了,從而得到比原先更加有序的系統。因此,在生命開始之前的濃湯之中,自然屆的閃電就充當了電極的作用,促使更加低熵的生命體的出現。

    宇宙的各處,能量和物質分佈很不相同,這個封閉系統的某些區域性,是完全遠離平衡態的,換而言之,這裡生機勃勃,離最後宇宙的熱寂狀態差的很遠很遠。有序的出現只是暫時的,沒有違背熱力學定律。

    因此,作者聲稱,只要系統的區域性遠離平衡態,不變成混沌的話,有序就會自發地出現。這裡不需要任何造物主。簡介完畢,回家睡覺,problem solved。

    真的是如此嗎?

    1. 有序的出現,必需要有外界因素的注入,這些因素不管是能量還是原料,還是有天外飛來的一個攪拌棍。就算太陽系本身形成的時候就遠離平衡態,生成複雜生命的機率還是低得不可思議。化學鐘的例子太簡單了。

    2. 自發出現的有序,延續了數億年之久,還自己隨著環境進化了,而不是慢慢退化。說明太陽系比之前還更加遠離了平衡態,星系形成之後,這外來的因素從何而來?

    我們總想逃避創造論,但是兜了一大圈,這個問題還是迴避不了。

  • 5 # 東海山麓

    熵增是體系走向無序,熵減是體系走向有序。

    在宇宙中,對於一個相對獨立的體系,其爆發,走上無序,是一個熵增過程。但隨後,在物質引力作用下,物質會會聚演化,體系又走上有序,是一個熵減過程。所以,總的來看,宇宙一個相對獨立體系的演化,是熵增與熵減交替發生的。

    對於生命體,其發育成長既有熵減過程也有熵增過程,以熵減佔上風。但到其衰老時,雖熵減和熵增同時存在,而以熵增佔上風。最後,到死亡,就只有熵增過程了。

  • 6 # 覺文居士

    熵的增減是宇宙博弈的兩種力量,是一對"陰陽"。生命使秩序增加,熵減,代表陽,"正能量",這也可以說是生命的"使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到了中老年,你喜歡獨立生活還是與子女共同生活,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