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近日一朋友結婚,聽她說特別累,很忙,也請了很多朋友、親戚,疫情期間也有很多人去參加她的婚禮,可以說人情很大。我就在想啊,普羅大眾如此費盡周折、勞心勞力的結一次婚,那麼多人見證婚禮上的承諾,按理說離婚率應該不至於那麼嚇人。百思不得其解!
13
回覆列表
  • 1 # 能量漫漫傳播者

    戀愛和婚姻本就不一樣,戀愛是衝動遇上了熱情,浪漫遇上了激情,婚姻是吵架遇上了爭執,爭執遇上了分歧。

    婚姻生活中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矛盾,什麼矛盾可以避免,什麼矛盾可以無視,什麼矛盾可以解決,而不是一發生矛盾,管他三七二十一,吵完了再說,多吵幾次就真的完了。

    現在的婚姻都是在吵架,爭執,指責,抱怨,埋怨中破裂的,吵架通常是不會顧及到對方的感受的,張口閉口就一頓亂罵,髒話連篇,貶低加踐踏,侮辱加羞辱,就像是仇人見面一樣。

    吵完了,抱怨完了,指責完了,埋怨完了,問題依舊是那個問題,沒有任何改變,依舊要解決了才行,不然又吵架。

    做的是毫無意義的事情,傷的可是感情,釋放的是不滿情緒,得到的就是感情破裂。

    保持冷靜,剋制情緒就非常重要了,壓力大,情緒就容易失控,情緒失控了言談舉止就會失控,然後兩個人就對著罵,連罵帶詛咒的。

    有意見就商量,有問題就解決,有缺點就改正,有不足就提升,有好事就分享,有困難就擔當,有理想就努力,有家庭就自律,有矛盾就冷靜,有爭執就讓步,維持婚姻最基本的要求。

  • 2 # 大森林1990

    婚禮儀式的隆重與否,或許可以看出一對男女的感情有多深。也許兩人一起經歷了很多事情,很珍惜彼此的感情,所以讓親朋好友一起來見證;也可能兩人談了一段時間的戀愛,決定結婚,在一起生活,以婚禮的形式告知大家,我結婚了,這是我的愛人。

    但,這並不能決定日後是否會離婚,是否能白頭到老。所有的夫妻在婚禮上,都接受著親朋好友的祝福,而我們在那時肯定都希望二人能百年好合。可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的考驗,社會的種種誘惑,有人接受了婚後的生活形式,抵制住了種種誘惑,不因時間的推移,而互相嫌棄。這樣的夫妻才不容易離婚。

    因為他們懂得了如何去經營婚姻,二人一起努力,一起進步,不相上下的兩個人在一起,才能走得更遠。

    婚姻的破裂,可能是二人的三觀不合,生活習慣不同,二人不斷地有摩擦,爭吵,在時間中二人隔閡越來越深。

    有人注重生活的儀式感,因為生活的平淡,會讓人產生厭倦,需要有偶爾的驚喜來調劑生活,生活的儀式感會讓女人感動,也是感情的保鮮劑。可是,要是丈夫不講究儀式感,覺得那是多餘的,兩個人總是因此會鬧得不愉快。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作者在文中提到,他母親和父親離婚後,母親再婚了,找了一個非常疼愛的丈夫,給母親做喜歡吃的菜,經常給他小驚喜,讓母親很開心,一臉洋溢著幸福。而他自己的父親,是個很懶散的人,也不愛聊天,從來沒誇過他母親,母親喜歡養花,可父親卻嫌母親浪費時間,浪費錢。母親一直覺得父親不理解他她,所以,後來離婚了。 有些婚姻,相愛時轟轟烈烈,想要讓全世界都知道。可不愛了,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有多少情侶,相愛的時候,海誓山盟。不斷地鬧矛盾後,厭倦了彼此,初心早已不在。因為生活,兩人爭吵,不理解,互相猜忌,互相嫌棄,長此以往,只能是不歡而散。又或者,一方走得太快,而另一方走得太慢,甚至是原地踏步,所以,兩個人的距離越來越遠,眼光不一樣了,就會厭倦對方,覺得優秀的自己應該值得更好的人。

    婚姻就是如此,簡單而又複雜,要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感,永遠欣賞對方的優點,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3 # 一醉寶閣

    第一是因為現代社會有了“離婚”這一說法,以前只能是男方休了女方。

    第二是因為現代社會遇到問題以後不再隱忍,以前都是女方適應男方。

    第三是因為現代社會機會很多,以前要是被休了,那基本都找不到了,現在沒事,很快又成了。

    以上三點我覺得是現代社會的進步,但是在離婚之前也奉勸各位,如果對方有原則性錯誤那沒有辦法,該離還是要離,如果只是相互不適應對方的習慣或者理念,沒有原則性錯誤,那麼還是好好地相互適應,因為即使再婚了,原來的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會干擾到你們的生活,到時候後悔莫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殖波爾山羊好還是養杜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