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句說虛假繁榮,本身就是在說泡沫。後半句說工業沒什麼發展,其實是一種錯覺,人們總是在事物某個特點突出的情況下忽略其他一些看似不太明顯的特徵,日本的工業,拿鋼鐵來說,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第二大鋼鐵產能國,直到最近才被印度所取代,足以說明日本的工業,橫向對比其他國來看,還是上乘的。
今天主要來講一下前半句,即日本當年的泡沫經濟是怎麼形成的,又是怎麼破滅的。
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是以八十年代末為分水嶺,以92年房地產泡沫破滅為標誌,而在此之前的89年到91年這三年已經出現了敗相。提到這,不得不說一個重要事件,乃《廣場協議》的簽訂。
這個協議是由美國主導的。20世紀80年代初期,剛經歷石油危機的美國,財政赤字嚴重,對外貿易逆差(進口大於出口)大幅增長。得益於北韓熱戰和美蘇冷戰,作為美國培養的亞洲太平洋地區重要棋子,日本不僅保留了較好的工業基礎,迅速從戰後廢墟恢復過來,而且此時的日本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當時人們討論的是日本是否會取代美國成為經濟第一,和現在國際上熱炒的“中國威脅論”如出一轍。
汽車和電子產品出口到全世界各地,美國也不例外,日本對美,長期保持著貿易順差。八十年代對日本來說,是最好的時代,屬於走路都帶風的那種角色。一向以謹慎謙卑著稱的日本也表現出強烈的自信色彩,這也給廣場協議的簽訂埋下了伏筆。
美國當時為了改變在國際貿易中的不利局面,維持資本平衡,想了一個法子,即逼迫日元兌美元升值,也就是廣場協議的核心。具體措施是1985年9月22日,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簡稱G5)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鉅額貿易赤字問題,史稱廣場協議。
五國當中,日本是外向型經濟,擁有最大的出口額,一旦對美元貶值,受損也是最大的。當時美國也沒料到日本會很爽快就答應了,也許是出於當時的日本對自身能力過硬的自信。
另外在國際資本流通中,當一國的幣值比較穩定而另一國的持續貶值時,資本會流向幣值比較穩定的一方。而廣場協議的簽署,也就註定成了國際資本熱錢湧入的契機。好處是可以充分利用外資,壞處則是催生泡沫。
為應對不斷高漲的貨幣需求,日本在國內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也就是不斷地發行貨幣以應對日元短缺的壓力。
大量國際避險資本湧入和大量貨幣超發,早就了經濟的虛假繁榮,其中股市和房地產尤甚。泡沫崩盤之前,各項經濟指標表現良好,人們更願意投資股市和房地產,而不願意投資實體。比如一套房子A作價200萬賣給B,B作價300萬賣給C,B轉手就獲得100萬收益,相比較於投資實體這種方式來錢更快。市場的火熱反過來又會刺激市場本身,直至泡沫破滅。
還是上面那個例子,倘若最後的接盤者C的300萬是從銀行拆借的,一旦沒有下家接盤,那勢必會降價拋售,資產價格很可能瞬間崩盤,中間所有環節賺的錢則是最後一位接盤者損失的錢。擊鼓傳花的遊戲,尤其關鍵一點,當接盤者的錢是從金融機構借來的,這部分往往會轉為金融機構的壞賬,成為壓倒金融機構的最後一根稻草。
日本當局當時也是意識到了這種威脅,當然如果貨幣工具一直有效,那麼泡沫可能一直成立,但是這樣的假設不成立。所以在89年的5月31日,日本將貼現率從2.5上調至3.25,並且一年內將貼現率提升至6,同時限制向房地產發放貸款。股市在當年的12月開始下跌,而樓市也在之後的一兩年內迅速下跌,股市樓市兩大神話迅速崩盤,甩給銀行大量的不良資產,之後一直到本世紀第二個十年,日本都是屬於失去的二十年(有專家認為是失去的三十年)。
(日本股市1970-2015走勢)
(東京及日本全國2017年以前房價走勢)
前半句說虛假繁榮,本身就是在說泡沫。後半句說工業沒什麼發展,其實是一種錯覺,人們總是在事物某個特點突出的情況下忽略其他一些看似不太明顯的特徵,日本的工業,拿鋼鐵來說,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第二大鋼鐵產能國,直到最近才被印度所取代,足以說明日本的工業,橫向對比其他國來看,還是上乘的。
今天主要來講一下前半句,即日本當年的泡沫經濟是怎麼形成的,又是怎麼破滅的。
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是以八十年代末為分水嶺,以92年房地產泡沫破滅為標誌,而在此之前的89年到91年這三年已經出現了敗相。提到這,不得不說一個重要事件,乃《廣場協議》的簽訂。
這個協議是由美國主導的。20世紀80年代初期,剛經歷石油危機的美國,財政赤字嚴重,對外貿易逆差(進口大於出口)大幅增長。得益於北韓熱戰和美蘇冷戰,作為美國培養的亞洲太平洋地區重要棋子,日本不僅保留了較好的工業基礎,迅速從戰後廢墟恢復過來,而且此時的日本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當時人們討論的是日本是否會取代美國成為經濟第一,和現在國際上熱炒的“中國威脅論”如出一轍。
汽車和電子產品出口到全世界各地,美國也不例外,日本對美,長期保持著貿易順差。八十年代對日本來說,是最好的時代,屬於走路都帶風的那種角色。一向以謹慎謙卑著稱的日本也表現出強烈的自信色彩,這也給廣場協議的簽訂埋下了伏筆。
美國當時為了改變在國際貿易中的不利局面,維持資本平衡,想了一個法子,即逼迫日元兌美元升值,也就是廣場協議的核心。具體措施是1985年9月22日,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簡稱G5)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鉅額貿易赤字問題,史稱廣場協議。
五國當中,日本是外向型經濟,擁有最大的出口額,一旦對美元貶值,受損也是最大的。當時美國也沒料到日本會很爽快就答應了,也許是出於當時的日本對自身能力過硬的自信。
另外在國際資本流通中,當一國的幣值比較穩定而另一國的持續貶值時,資本會流向幣值比較穩定的一方。而廣場協議的簽署,也就註定成了國際資本熱錢湧入的契機。好處是可以充分利用外資,壞處則是催生泡沫。
為應對不斷高漲的貨幣需求,日本在國內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也就是不斷地發行貨幣以應對日元短缺的壓力。
大量國際避險資本湧入和大量貨幣超發,早就了經濟的虛假繁榮,其中股市和房地產尤甚。泡沫崩盤之前,各項經濟指標表現良好,人們更願意投資股市和房地產,而不願意投資實體。比如一套房子A作價200萬賣給B,B作價300萬賣給C,B轉手就獲得100萬收益,相比較於投資實體這種方式來錢更快。市場的火熱反過來又會刺激市場本身,直至泡沫破滅。
經濟硬著陸,泡沫破滅還是上面那個例子,倘若最後的接盤者C的300萬是從銀行拆借的,一旦沒有下家接盤,那勢必會降價拋售,資產價格很可能瞬間崩盤,中間所有環節賺的錢則是最後一位接盤者損失的錢。擊鼓傳花的遊戲,尤其關鍵一點,當接盤者的錢是從金融機構借來的,這部分往往會轉為金融機構的壞賬,成為壓倒金融機構的最後一根稻草。
日本當局當時也是意識到了這種威脅,當然如果貨幣工具一直有效,那麼泡沫可能一直成立,但是這樣的假設不成立。所以在89年的5月31日,日本將貼現率從2.5上調至3.25,並且一年內將貼現率提升至6,同時限制向房地產發放貸款。股市在當年的12月開始下跌,而樓市也在之後的一兩年內迅速下跌,股市樓市兩大神話迅速崩盤,甩給銀行大量的不良資產,之後一直到本世紀第二個十年,日本都是屬於失去的二十年(有專家認為是失去的三十年)。
(日本股市1970-2015走勢)
(東京及日本全國2017年以前房價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