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姜維,鍾會,陸抗,鄧艾誰比較厲害?
13
回覆列表
  • 1 # 西大橋下的說書匠

    後三國時代最優秀的東吳名帥非陸抗莫屬,我們都知道陸抗是子承父業的,他的父親是孫吳中生代的軍事強人陸遜,在他成為東吳的主帥之後,他力保東吳15年的基業,促使統一兩國的西晉王朝不敢輕舉妄動,他是東吳的續命之臣!

    等到他逝去之後,東吳失去了強軍的根基,被北邊的西晉王朝趁機而入,一舉滅掉!

    因此,我們來看有沒有陸抗的東吳,完全是兩個國家形態,有了陸抗的東吳是一個國防軍事強國,沒有陸抗的東吳,就完全成為了一個弱雞,這就足以說明陸抗足夠優秀,為了進一步證明陸抗在這四位將軍中出類拔萃,筆者將結合歷史來闡述分析陸抗為什麼是後三國時代最優秀的統帥。

    為何說鄧艾是後三國時代最優秀的統帥?

    第一,陸抗審時度勢,在西陵大戰上展現自己的用兵本領和膽量,以少勝多擊敗了西晉王朝的大軍。

    西陵之戰剛開始的時候,陸抗並不沒有一股腦的和西晉大軍死磕,展開正面較量,而是命令軍士和東吳的老闆姓修築西陵城池的外圍,高築牆,廣積糧,從而形成了一個固若金湯的防守。

    當西晉的八萬大軍到達西陵城外的時候,陸抗果斷命令部將開堤堰放水,就這樣西陵城外的水位下降,變成了沼渣和溼地,使得西晉大軍無法前行,八萬西晉大軍,只有楊肇的一萬人馬勉強越過了這片沼渣地,而後續的7萬西晉大軍在這個沼渣之地上,無法繼續前行。

    而楊肇的一萬人馬則被陸抗的東吳守軍殺的大敗,剩下的西晉7萬人馬大軍則是害怕陷入地勢的不利影響,選擇了撤退。

    西陵大戰,也是三國時期有名的以少勝多的重大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東吳將領陸抗能夠充分做到深思熟慮,審時度勢,並且在作戰中,充分利用地理條件,作出了可靠的戰前部署,擊敗了不可一世的西晉大軍。

    而這場戰役,也使得東吳躲過了被強敵吞併的危機,這場戰役的失敗,使得西晉王朝擱淺了平定東吳,統一中國的目標。

    這場西陵之戰是陸抗成名之戰中的最重要一戰。

    第二,陸抗心胸寬廣,在逆境中成長,展現了一個優秀將領的內功底蘊。

    我們都知道陸抗的父親陸遜牽扯了吳主孫權的家事裡,被吳主孫權給逼死,這個時候的陸抗處於一個青年時期,但是他並沒有因為這個事情與吳主孫權交惡,徹底翻臉,而是與吳主孫權冰釋前嫌,繼續成為東吳的衛護者。

    而陸抗之所以能夠放下仇恨,只要還是因為他目光遠大,心胸寬廣,知道主臣不和,將會讓國家陷入危機,現今,東吳用人之際,作為東吳的臣子,應該放下一切恩怨,投身於保家衛國的行動當中來。

    而另一方面,我們都知道陸家是江東地區的名門望族,為了整個家族和自己的發展和命運著想,除了繼續為吳主孫權效力,剩下的別無他法,因此陸遜選擇了以寬恕之心寬恕吳主孫權,繼續活躍在東吳的軍政兩界。

    說完陸抗與吳主孫權的故事,我們還得提到陸抗與中生代東吳將領諸葛恪之間的故事,諸葛恪由於和陸抗的父親陸遜有私仇,雙方互相看不起,因此在陸遜還活著的時候,雙方屬於東吳朝堂的政敵。

    到了陸抗成為東吳主要的將領之後,作為老前輩的諸葛恪則是老給陸抗找不舒服,無論是在軍事部署還是雙方換防,都是一直給陸抗這名後生晚輩穿小鞋子,而陸抗則是不以未然,也沒有和諸葛恪發生正面衝突。

    而是心胸廣大的接受了一起來自於諸葛恪的擠兌,而諸葛恪的擠兌最終則將自己送上了斷頭臺,他霸政,攬政,在東吳朝堂之上,為自己樹立了一批政敵,最終死於這些政敵設下的酒宴之下。

    而後生代的將領陸抗則是兢兢業業,不與他人發生衝突,與人為善,走到了最後,公元274年的時候,49歲的陸抗因病去世,使得東吳失去了續命功臣,而西晉則是趁你衰,要汝命,兵分六路,進攻孫吳,使得擁有86年的孫氏政權徹底宣告滅亡,三國的故事也就此完結。

    而陸抗去世則是東吳亡國的重要轉折點,如果他不去世的話,東吳還可以續命數年!

  • 2 # 像我一樣besos

    我覺得是鄧艾。因為鄧艾出奇兵,入陰平故道七百里,偷襲蜀國後方,斬殺諸葛瞻,這才迫使後主投降,他的成就和功勞最大,如果沒有他,那麼伐蜀成功,也不會那麼快,不會那麼容易。 再一個鄧艾是一個能夠看到戰略全域性的人,這個能力就很有層次感了。比如他在淮南地區屯田,積累了數萬斛糧食,為伐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姜維他們要麼只看到區域性地區的得失,要麼一心守成,總之我覺得始終差點。再看看姜維一步步走向絕境的情況,所以我認為鄧艾是後三國時期最優秀的統帥。

  • 3 # 靳長蘇

    個人認為,鄧艾其實並不能算作統帥,雖然他軍事能力突出,膽大心細,身先士卒,但只能稱之為優秀的領軍之將。

    統帥者,縱觀全域性,獨掌兵權,諸葛武侯在三國演義描述的赤壁之戰草船借箭期間,專門對魯肅解釋過為帥者所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和素質。在後三國時期,我認為綜合能力最強的統帥應該是魏末晉初的羊祜。

    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人,出身名門,家世顯赫,從小就與眾不同而終成大事。其人能文善辯,極具政治頭腦,最重要的是他謙遜謹慎,從不與人爭名奪利,真正做到了進退自如,在政治鬥爭中始終能夠獨善其身,實在難能可貴。

    在與吳國名將陸抗的軍事對峙中,羊祜恩威並至,廣施仁德,對敵方都能做到仁信坦蕩,大量吳國百姓竟然都跑到晉國境內定居。賞罰分明,在軍民中樹立了極高威信。即使在身後仍然為晉國伐滅吳國留下遺策,終使西晉畢其功於一役,實現中原大一統。

  • 4 # 龍久於池

    姜維與鄧艾是老對手。一者,兩人在隴右幾番交手,互有勝負;二者兩人交手時都是鬍鬚花白的老年人啦,真不容易。

    姜維和鄧艾最後一次交手是魏滅蜀之戰,陰平橋頭姜維戰術欺騙成功,撤兵到劍門關成功,鄧艾沒有實現把姜維堵在沓中的戰役意圖。

    在劍門關,姜維與鍾會對峙,鍾會無可奈何。但鄧艾冒險成功,兵走陰平小道,攻至成都嚇降劉禪,立下滅蜀之戰的頭功。

    鍾會拿下漢中很輕鬆,但很快遇阻於姜維聚兵的劍門關。這是姜維戰術的勝利和戰略的失敗。鄧艾出奇兵取江油,繞過劍門關拿下成都,魏滅蜀之戰峰迴路轉,則緣於鄧艾的強大的綜合實力。

    鍾會作為統帥算計了鄧艾,不夠光彩。更不光彩的是,受姜維鼓動而反叛自立的鐘會,遭到手下大部分將領的反對,鍾會強行自立卻又對反對的將領優柔寡斷,終至身首異處。

    鄧艾死於勝利後的自大,鍾會死於性格里的膽大。鄧艾出身貧寒,一直是地方官,對頂層政治沒有深刻認識。鍾會出身高官世家,排行老二,膽子太大,心眼太活。鍾會小時候和哥哥鍾毓見皇帝,鍾毓緊張得汗出如漿,鍾會毫不緊張神色如常。皇帝問鍾毓為何出汗,鍾毓說“戰戰惶惶,汗出如漿”,皇帝問鍾會為何無汗,鍾會說“戰戰慄慄,汗不敢出”。

    滅蜀之戰,鍾會未能攻克劍門直指成都,強行自立卻不能統御部下,顯然比不上鄧艾。

    姜維作為蜀漢軍事長官,雖說有黃晧拖後腿,但他對蜀漢滅亡應負首要責任。敗軍之將,何以言勇?滅蜀之戰後,鄧艾強於姜維已板上定釘。

    鄧艾與陸抗誰的軍事能力強?

    陸抗很厲害,鎮守荊州時曾幾番擊退北軍。後來陸抗的對手換成羊祜,也很厲害。陸抗、羊祜兩人都清晰地認識到無法戰勝對手,於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軍事對峙變得十分風雅,頗有後來的魏晉風度。

    陸抗作戰成績很好,而且有自知之明,這一點強於濫於北伐的姜維很多,強於膽大過頭的鐘會很多,也強於立下功勳就飄飄性的鄧艾。

  • 5 # 如切如磨

    鄧艾文武兼資,有勇有謀,戰績彪炳,列為第一。

    鄧艾絕對是姜維不折不扣的剋星,對陣姜維從無敗績。在前期面對姜維的北伐中,處於守勢的鄧艾總能恰到好處的提前預料到姜維的想法,破壞其行動,穩穩吃定了姜維。

    出任安西將軍時,所有人都認為姜維力竭不會來犯,獨鄧艾分析透了形勢,認定姜維要捲土重來,早早做好了充足的防禦準備。果然姜維大舉來犯,鄧艾搶佔有利地勢,始終佔據主動,逼得姜維處處受制,最後吃了個大敗仗,不得不自請降職處分。此後更是依樣葫蘆,因地制宜、分析形勢、靠堅韌的防守消耗,先後兩次擊退姜維的大舉進犯。迫使姜維的北伐行動只能草草收場,失敗而終。

    對姜維的勝利,完全體現出鄧艾作為統帥有清晰的頭腦,總是可以客觀的分析形勢,作出正確的判斷。又因地因時調整戰略部署,不盲目進攻,始終以微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成功。

    鄧艾最光輝的戰績還是滅亡蜀漢。在伐蜀之戰中,鄧艾趁姜維被鍾會牽制於劍閣,率一軍偏師大膽偷渡陰平,出其不意直達蜀中腹地,克江油綿竹雒縣,斬諸葛瞻等,使蜀軍最後防線全面崩潰,長驅直入到成都城下。由此直接迫降劉禪,蜀漢滅亡。此役完全體現鄧艾作為統帥大膽果決,心志堅毅,險中求勝。在偷渡過程中屢遭各種艱難險阻,鄧艾無視危險身先士卒,為全軍表率。以孤軍深入敵國腹地,毫無畏懼,激勵全軍一往無前,終獲成功。

    所以說鄧艾守而有謀,攻而有勇,膽大心細,堅毅果敢,有滅國之功。以鄧艾冠後三國統帥將軍,名至實歸!

    陸抗為東吳末年力抗強晉的中流砥柱,頗有乃父之風,故將其列在次席。

    體現陸抗軍事才能的戰績主要是西陵之戰。鳳凰元年九月,東吳西陵督步闡叛亂舉城降晉,陸抗奉命平叛進圍西陵。晉武帝司馬炎馬上派軍三路救援步闡,一路荊州刺史楊肇直接接應,另外兩路分別由羊祜統領大軍和晉朝水軍直接進攻,以求圍魏救趙。

    陸抗不驕不躁,力排眾議。以主力建造防禦工事圍堵分隔城內叛軍,阻擊來接應的楊肇,典型的圍點打援。以偏師等次要軍隊分別應對來攻擊的羊祜和水軍,但求拖延和消耗。成功打破了晉軍分進合圍的戰略意圖,先後逼退攻擊的軍隊,大敗來接應的援軍,成功攻克消滅叛變的步闡。

    這一役充分體現陸抗卓越的軍事智慧和指揮才能。統籌全域性考慮問題,清晰判斷主次矛盾,指揮層次分明,有條不紊。可謂深諳兵家之妙。

    可以說陸抗像極了他爹陸遜,頭腦清楚,遇事有大才更有大心臟,極善於分析形勢,總能在危難劣勢下逐步扳回優勢,取得勝利。在晉朝強大的威脅和東吳內部混亂的局勢下,還艱難維繫了國家最後一段平安的時間。陸抗可謂出色難得的軍事統帥,但畢竟國弱勢微,沒能取得更大戰績,所以把他列在次席。

    姜維承武侯之命,多次出兵北伐,但勝果甚微,故列在又次。

    姜維獨掌軍權後頻繁出兵北伐,給本就勢微的蜀漢帶來更大的負擔,百姓深受其苦。前期的勝利頗多,平叛爭取羌胡勢力為助。延熙十七、十八年先後兩次大舉伐魏,破城掠奪人口,殺傷魏國將兵,斬獲極豐。可隨後幾次伐魏多為進入相持無功而返,甚至被鄧艾連續打得大敗,損失慘重,民怨頗多,不得不停止北伐。

    其後在魏國大舉伐蜀時,姜維是事先就知道並作出正確部署了的,可惜黃皓弄權,劉禪並沒能按照姜維意見實施。其後姜維面對鍾會率領的主力時,毫不示弱,打得有聲有色,並且成功在劍閣擋住了鍾會,逼得鍾會本來就要撤軍了。劉禪投降後,姜維更是巧妙利用鍾會的私心,除掉了鄧艾,並意圖殺掉鍾會奪取軍隊復國。可惜最終天不與時,功敗垂成。

    姜維的軍事才能還是值得肯定的,他前期的北伐和後期的防守、圖謀復國都可圈可點。優點是膽識過人,敗而不餒。缺點因遇到鄧艾被無限放大,不能審時度勢,過於自負,作戰有僥倖心理而強行攻擊。所以把他放在第三,更次一等。

    最後說鍾會。

    鍾會這哥們像謀臣多過於像一個軍事統帥。他前期的功績主要是輔佐司馬師、司馬昭出謀劃策平定叛亂。權勢慾望強烈,啥事都要摻和上一手。

    他的主要功績是力排眾議,說服司馬昭伐蜀,也由此而被任命為主帥主持伐蜀事宜。可就在做主帥期間,老毛病又犯了,一心就是想獨攬軍權。為此構陷諸葛緒,吞併了他領的一路大軍。最後被姜維牢牢抵住在劍閣無可奈何,本來要退軍,卻因鄧艾成功偷襲迫使劉禪投降,從而獲得姜維的投降不戰而勝。隨後馬上上表,力圖侵佔滅國的大功,為此構陷鄧艾父子,且因意圖和姜維謀反被誅殺。

    鍾會作為統帥非常有戰略眼光。統兵作戰紀律嚴明,為此斬殺許褚的兒子威懾全軍。入蜀後尊敬諸葛亮,促降屬地百姓,可見也是攻心為上。但其人私心過重,功利心太旺盛,心胸狹隘。所以我認為鍾會更像一個謀臣,而並非合格的統帥,因此把他列在最末。

  • 6 # 隴上雲飛

    陸抗鄧艾列入武廟的,因此非姜與鍾可比!論戰績,也是陸鄧二人成果更大,但此四人中,論平臺與老闆,論政治軍事資源,姜維與其他三人無法比,正因為如此,便縱他有通天之能,也挽救不了蜀國,從魏滅蜀之戰來看,姜維以四五萬人馬,將十倍於已的七路魏軍約四十萬耍得團團轉,若劉禪聽姜維之言在陰平埋伏一軍,則鄧艾沒有生還的希望,諸葛誕己被拿下,鍾會在劍閣無功而返,這將是一場漂亮的防守反擊戰!即便劉禪搞砸了一切,姜維以一已之力三寸之舌將鄧鍾二人送上西天,足以笑傲閻王殿了,其他三人恐未必能建此奇功!

    可惜為劉禪諸葛亮所誤,麒麟不能騰空,處處掣肘,虛耗三十年青壯年時光,壯志難酬,不勝悲切!

  • 7 # 一人七夕W

    統帥應該考慮戰略層面,領軍大將考慮戰術層面。鄧艾確實是名將,但偷渡陰平說到底還是一種戰術。他的高度還不夠。。。他和鍾會應該都屬於領軍大將(鍾會稍高一點),陸抗和姜維才是統帥級。姜維想改變當前戰略格局~想在漢中一舉重創魏晉,縮小兩國日益拉大的整體實力,戰略意圖非常好、他應該也看出來以前的戰略方針屬於飲鴆止渴吧,但現實是自己的承載力不夠。我個人覺得陸抗相對更全面,他應該是後期第一統帥。。。不喜勿噴,謝謝

  • 8 # 洛水宓妃

    論曹操、孫權、劉備誰更英雄?廣大蜀迷備粉力挺劉備,為甚?無背景無勢力白手起家。論姜維、鍾會、陸抗與鄧艾,悟空問答你不厚道啊,排列順序就代表你的好惡。姜、鍾、鄧年齡相仿,陸抗在他們仨死後十餘年才出道,悟空問答把鄧艾放在最後明顯看不上放牛娃出身的滅蜀統帥。

    一無所有的鄧艾,僅有嚴重口吃,從放牛娃成長為一方統帥且滅了蜀國,難道不比劉備更出彩更精彩人生?姜鍾陸不配與鄧提鞋。

  • 9 # 胸肌碎大石1

    先說姜維,深得諸葛信任並得到真傳,文武雙全,在很多日系小說和遊戲裡被稱為麒麟兒。能力毋庸置疑。但他嚴重的背上了必須北伐的思想包袱,最後功虧一簣。

    鄧艾,一個基層幹起的傳奇。三國後期有倆人大字不識幾個,但卻絕非一介武夫那麼簡單。一個是西蜀大將王平,一個是鄧艾。鄧艾的兒子鄧忠也是個人物。但最後父子倆被同僚鍾會所害。

    鍾會,統帥能力超強,但野心太大。最後造反失敗。

    陸抗,有能力、有格局,是東吳能夠和強大的司馬家族對抗的保障。完美!

    所以,我認為論名氣,姜維第一,畢竟得到武侯真傳,在天水關差點打敗年邁的趙雲。但是論實力,陸抗第一

  • 10 # 靈魂的感觸

    姜維,鍾會,陸抗,鄧艾,此四人皆是後三國時代的傑出將領,其中陸抗和鄧艾更是被列入武廟六十四名將之列,當然陸抗與鄧艾雖入列六十四名將,但並不意味著他們的統帥能力就一定比姜維和鍾會強,畢竟由將才到帥才,有著“質的昇華”。若在統帥能力上給四人排個高低,我個人的看法是首推姜維,其次陸抗,再而鍾會,鄧艾居末。

    天水麒麟兒,忠義姜伯約

    姜維本是魏國邊地的一員小將,幸得諸葛亮慧眼識珠,不但提拔重用,更將姜維作為自己的傳人,授以畢生之所學。姜維也不負諸葛所望,後官至蜀國大將軍,成為了蜀國的柱國之臣。之所以首推姜維的理由主要有四點:

    其一:姜維有大局觀。諸葛亮和姜維所堅持的北伐方針一直以來素有爭議,個人覺得這確實是當時不得不為之的一件事。易中天先生曾對此做出個詳細解釋,關鍵原因有兩點:

    1:緩解國內矛盾;2:坐以待斃只會任人宰割,主動出擊能有效延緩曹魏發展。

    晚清“閉關鎖國”就是一個沉痛的教訓,時蜀國若不北出拿下雍涼之地,則必將困死山中。

    其二:姜維的軍事才能卓著,富有韜略。姜維掌權時,曾以弱國之勢北伐曹魏十一次,其中大勝兩次,小勝三次,持平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這個戰績是相當不錯的了。

    其三:姜維有氣度,能忍耐,不魯莽。蜀國後期,黃皓亂政,時姜維顧全大局不與之內鬥而積極對外。後鄧艾兵臨成都,蜀主劉禪投降,時姜維雖悲痛不已,然並未意氣用事,而是假義投降鍾會,以圖他日復國。

    其四:姜維有著對漢室的一片赤誠忠心。姜維死後82年,一封密信問世: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方知姜維降魏之心。

    陸抗

    陸抗是名將陸遜之子,是吳國後期的中流砥柱。陸抗不似姜維,其功績多在於固守江東。陸抗是吳國後期的大都督,曾多次擊退來犯的敵軍,即使西晉開國名將羊祜伐吳,也終因陸抗尚在而無功而返。

    陸抗一生沒有重大的軍事決策失誤,只可惜時吳主孫皓無道,吳國實力也是每況愈下,陸抗的大才也實難彰顯。

    鍾會與鄧艾

    鍾會和鄧艾各有所長,鍾會出身富貴,深曉權謀之道,軍事才能或許不及鄧艾,但政治遠見方面卻勝於鄧艾。鄧艾出身寒門,深通兵法,是一位傑出的將才,其兵行險招,偷渡陰平直接加速了蜀漢的滅亡。不過鄧艾只是一個單純的將才,與帥才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因為他不曉權謀,不知明哲保身之道。鄧艾攻入成都時曾做了一件非常錯誤的事情,那便是假借天子名義赦免蜀漢君臣,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鍾會能除掉鄧艾的一個關鍵原因。

    說起鍾會,時人將其比為張良,極富謀略,在平定諸葛誕叛亂中功勳卓著,時鐘會深得司馬氏信任,朝政之事皆有鍾會插手,乃當世奇才也。鍾會這人我有一點沒想太明白,就是搞不懂他當初為何會選擇與姜維密謀造反,雖名義上是反對司馬氏,但顯然時機把握不準啊!也許是他過於自大沒沉住氣吧。

  • 11 # 歷史大學堂

    在我看來“後三國時代”有一看比姜維,鍾會,陸抗,鄧艾更優秀。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此乃阮籍遊覽楚漢古戰場時發出的一聲感慨。此言用以形容“後三國時代”可謂貼切。隨著三國群雄紛紛謝世,剩下的就是一副人才凋零、青黃不接的場景,我們在《三國演義》的後四十回亦可窺見一斑。

    這種局面,用時人的一句話說明再合適不過了。即: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但是,不是還有一句話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雖然時間進入了後三國時代,但依然還有英雄,且是不世出(指罕見的奇才)的。此人是西晉第一功臣,更是被後人稱為可與孔明比肩之人。那麼,此人究竟是誰,他又有何功業?

    圖1 西晉版圖

    元人郝經說:“魏晉以來,專尚詐力以相傾軋。羊祜獨務德信,開示公道,不為掩襲,使吳人心服,一舉而奄有江淮,混一區夏;孔明之後,一人而已。至於謂‘王衍必敗俗傷化’,告武帝以‘既平之後,當勞聖慮’,卒皆如其言,晉室之聖臣也。”郝經如此不吝溢美之辭,可見此人著實不凡,當屬國士無雙!而郝經讚美的正是西晉名臣羊祜,這個名字可能鮮為人知,但他的事蹟足以名垂青史。我們之所以不瞭解他,是因為不瞭解西晉這個王朝的緣故。

    提起羊祜,既然是魏晉時人,我們自然也就只知道他的祖上定然不凡。的確如此,從他上溯九代,全是兩千石以上的高官。他的父親羊衜是曹魏時期的上黨太守,母親蔡文姬是漢代名儒、左中郎將蔡邕的女兒,姐姐嫁與司馬懿之子司馬師為妻。 如此背景,想不成功都難。尤其是在魏晉這個極度看重門閥的時代,羊祜這筆政治資產不可謂不豐厚。在他十二歲時,父親過世,史載“孝行哀思超過常禮”。為了替父親守孝,竟然連續數月布衣素食。每年清明過節的時候,常常要祭拜父親。不僅如此,對待長輩更是謙恭有禮,因此深得大家的一致好評。有人為其看相,說他:“孺子有好相,年未六十,必建大功於天下。”

    圖2 羊祜(221-278年),字叔子

    我們今天非常欣羨“某二代”的生活,認為他們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整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但在古代,貴族子弟不同於膏粱子弟,他們要付出多於常人數倍的努力。早年的曹操、孫權自不必說,即便是鍾會也自幼是以“精明尚武”著稱,出身劉漢皇族的劉琨更是“聞雞起舞”。這些,無不反映其刻苦之處。

    羊祜長大後不僅儀度瀟灑、鬚眉秀美,身長七尺三寸。而且博學多才、善於寫文、長於論辯且富盛名。不光是這些,武功兵略更是熟稔於胸,如在今天山東的傳統武術中還有一支叫“羊祜劍法”的,就是因他而流傳下來的。由於才學卓著,羊祜的美名早已顯赫一時。夏侯威也看出了他非池中之物,遂將兄長夏侯霸之女妻於他。

    此外,州官四次徵辟他為從事、秀才,五府也紛紛任命他,但都被他一一決絕。是他看不上這些小官嗎?可是他每拒絕一次,聲名更顯、身價倍增。既不是他看不上這些小官,也不是他生性淡薄,有隱逸之志。而是此時正處於曹魏易代之際,是一個特殊的政治敏感期。由於雙方都不具有政治合法性,因此稍微站錯隊就可能命喪黃泉,後來的嵇康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嗎?羊祜正是想有一番大作為,因此不得不審時度勢,靜觀時變,儘量不摻和曹魏的政治鬥爭。正是這份遠略,所以太原人郭奕讚歎其:“此今日之顏子也”。

    圖3 嵇(jī)康,字叔夜

    事實證明了羊祜的政治判斷是正確的。不久後,司馬懿果斷的發動了“高平陵之變”,誅曹爽。至此,政治天平開始向司馬氏家族傾斜。俄而,司馬師詔其做官,但被他拒絕。司馬師死後,司馬昭再次徵辟他。這次,他沒有拒絕。因為,他明白司馬昭這個人眼睛裡揉不得沙子。況且此時,政治局勢已然明朗,江山很快就會改姓司馬了。此時,羊祜儼然是司馬派系的一員了。

    在魏晉禪代前夕,司馬炎調羊祜為中領軍,在皇宮當值。羊祜統領御林軍,兼管內外政事。正因為他安排了周密的軍事佈防,所以才為魏晉政權的平穩交接提供了重要保障。司馬炎即位後,羊祜自然是立下“擁立第一功”,遂得到司馬炎重用,授予中軍將軍一職。另外,又加散騎常侍,進爵為郡公,食邑三千戶。羊祜怕引起賈充等權臣的妒嫉,固辭封公,只受侯爵。正是羊祜的這份謙遜退讓,才沒讓賈充、王佑、裴秀這批人抓住他的把柄,置其於死地。

    圖4 羊祜輕裘緩帶像(清·馬貽《百將圖傳》)

    這時,西晉雖然建立了,但南方尚未統一,東吳依然是心腹大患。西晉泰始五年(269),司馬炎決定對東吳用兵,以實現自曹操以來幾代人渴望統一天下的夙願。於是,派羊祜為荊州諸軍都督。荊州的地理位置不可謂不重要,正好位於吳晉交界處,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此時,由於東吳和西晉都剛剛經歷過戰爭,元氣大傷。因此,大戰基本不會發生,但是小摩擦卻是每天都在上演,因此荊州這個地方非常敏感。

    羊祜上任後,發現經歷過兵燹後,荊州這個地方早已是民生凋敝,不但老百姓是食不果腹,就連士兵都得餓肚子。羊祜這時明白只能採取“無為”的策略,不可與東吳發生正面衝突。於是他當務之急是開辦學校,大興教育、勸課農桑、安撫百姓。

    其次,將士兵分為兩撥,一半用來防守,一半用來墾田。這樣既可起到麻痺敵人的作用,又能自給自足,解決糧草不足的後患。再次,對於抓到的東吳俘虜不僅由其自願決定去留,還為其發放回家路費。一次,有兩個牧童放羊迷路,誤入西晉境內,羊祜不僅沒有處置他們,還冒險派遣士兵將其安全護送回家。因為羊祜明白,西晉要的是統一天下,而不是消滅吳國。統一天下最重要的是“攻心為上”,如果激起東吳的反抗,即便是滅了他,也還會存在隱患。以秦滅六國為例,秦國雖然滅了六國,但人心並未歸附。所以秦始皇一死,天下就開始分崩離析,六國舊貴族趁機發難,紛紛復國。

    圖5 羊祜墓誌銘

    事實上,羊祜的策略是正確的。公元278年,羊祜去世,年僅56歲。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不忘統一之志,上書陳明討伐東吳的戰略。他去世後,不僅滿朝文武和荊州百姓悲痛欲絕,就連對面的吳國兵民都為他舉喪致祭。一個能使敵人欽佩的人著實不易,除了此前的諸葛亮,就數羊祜了吧!可見郝經說得對,“孔明之後,一人而已”!

    羊祜死後,杜預接替其職務。第二年,杜預按照羊祜遺策,興兵伐吳,果然一舉滅吳,結束了自東漢以來的分裂局面,完成天下一統。是夜,滿朝文武與天同慶,司馬炎舉杯流淚道:“此羊太傅之功也!”

    三百多年後,孟浩然感慨道:“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唐朝建中三年(782),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其中就包括“徵南大將軍南城侯羊祜”。迨至宋代宣和五年,朝廷追封的古代七十二位名將中依然包括羊祜!

    文:甪里先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mate20和榮耀30s哪個價效比高,目前價格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