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千零一次1001

    隨便找點史料出來,就可以發現天啟不但識字,而且對軍事見解非常有一套。

    “帝好察邊情,時令東廠遣人詣關門,具事狀奏報,名曰‘較事’”

    主流歷史輿論一直給我們的灌輸印象就是,天啟大概是一個只會做木匠的白痴皇帝,還是個文盲,喜好的除了做木匠,就是吃喝玩樂。但看《明熹宗實錄》發現不是這樣,實錄中記載天啟皇帝御文華殿講讀的記載比比皆是,對軍國大事親自發表議論更是史不絕書。從真正嚴肅的史料來判斷,天啟皇帝文化水平是高的,頭腦也是聰敏的,他對軍事、對用人的許多意見往往比他的臣下更高明。而清朝文人在編寫“明史”的時候,都很賣力地按照主子們的要求,根本不考慮史料真實性,而是儘可能地往皇帝頭上潑汙水,怎麼黑化怎麼來。

    天啟皇帝對許多問題的批示和處理上,也可以看出他的見識能力,有時候還在他的那些臣下甚至老師之上。

    在天啟六年十一月的時候,袁崇煥曾經上奏疏吹牛,依靠在關外修城屯田,就能夠讓後金投降。還對魏忠賢大拍馬屁:“由此行之,奴子不降,必為臣成擒矣。況廠臣魏忠賢與閣部諸臣,俱一時稷契夔龍之選,臣所遇非偶,故敢卜事之必成”

    天啟皇帝對袁崇煥這份奏疏的批覆詳細摘錄如下: “得旨:向以防守方殷,故著從容議行。但向後作何給授,使軍民不相妨?作何分撥,使農戰不偏廢?作何演練,使農隙皆兵?作何更番,使營伍皆農?作何疆理,足以限戎馬?作何收保,不致資盜糧?一切事宜,該撫悉心區處具奏。這本內說,奴子不降,必定成擒,諸臣諸不樂聞。以朕計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戰必能勝,勝無輕談也。蹈實而做,需時而動。正也,奇在其中矣。該撫饒為之,亦善為之”

    這裡天啟皇帝對袁崇煥的大話以及給魏忠賢拍馬言辭沒有絲毫順應,相反針對他的大話吹牛,接連發出了六個排比質問。

    這一連串極為具體的質問,把袁崇煥的牛皮戳的體無完膚。而且最後更是明確告誡袁說:“以朕計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戰必能勝,勝無輕談也。”要他還是老老實實做好實事再說,少來這些大言不慚的把戲。

    這份批覆只能是出自於天啟皇帝自己的手筆,那些閣臣誰敢在一份對魏忠賢諂諛獻媚,歌功頌德,報告形勢大好的奏疏的批覆中,對魏忠賢隻字不提,反而大潑冷水?而魏忠賢對一份邊臣大帥,領兵官員給自己拍馬奉承示好的奏疏,只會趁熱打鐵,籠絡唯恐不及。又怎麼會如此不解風情的澆冷水,言辭訓斥? 只有天啟皇帝自己,才會給出這樣的批覆!而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天啟也不過才21歲而已,嘴巴上的毛都還沒有長齊。而他的思維周密程度,頭腦清醒冷靜卻已經遠在中年人的袁崇煥之上了。

    那既然如此,天啟皇帝的文化已經很高了,那麼應付科舉考試簡直就是易如反掌了。

  • 2 # 勇戰王聊歷史

    先說殿試是怎麼回事啊。殿試作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最初由唐高宗創制,到宋代始為常制。殿試第一名稱為狀元。所以說,殿試定製於宋朝,又叫"御試"、廷試"、"廷對"。參加殿試的人員,也都是皇帝親自選定的。

    明朝時,殿試一般在奉天殿或文華殿。皇帝在朝堂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確定他們的名次。實際上,皇帝大多數情況下並不親自策問,而是委派大臣主持殿試。皇帝是殿試的主考官,考生是天子門生,評閱試卷的大臣只能稱為讀卷官。讀卷官選拔也有講究,要從進士出身的髙級朝官中選拔。

    明朝時,殿試僅考試時務策一道。試題一般是由內閣預先擬定,考試的前一天呈給皇帝圈定。讓皇帝從幾道題裡面,選一道題。考試時間為早上到晚上。(應試者自黎明入,歷經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日暮交卷,經受卷、掌卷、彌封等官收存。)考完後,受卷官將試卷送交彌封官,彌封官彌封後將試卷送交掌卷官,掌卷官立即轉送到東閣,由讀卷官進行評閱。

    殿試出結果以後,皇帝於太和殿舉行傳臚大典,宣佈殿試結果。一甲三人,按名次稱為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有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也有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傳臚大典後,新進士在保和殿參加朝考。朝考試卷也分為三等,一等第一名稱朝元。

    所以,就算明朝天啟皇帝文化不高,也不會影響殿試考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劇《慶餘年》中,費老揭下影子面具很驚訝,那麼影子最有可能是誰呢?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