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昭新提醒】中醫藥預防法才是最快速、最有效的預防病毒的疫苗!疫苗研發試驗需要一年以上時間,在時間上嚴重滯後,況且病毒疫苗的有效性也存在嚴重疑問,活的病毒尚能在人體長期潛伏而不激發免疫反應,更何況是死亡或半活的病毒疫苗?在安全性方面,誰來保證半活疫苗不復活而形成危害?況且疫苗隨病毒的快速變異而亳無疑問地徹底失效。在實踐上,從非典至今就一直沒有靠疫苗成功控制疫情的例子,美國流感橫行十年至今也未見疫苗發揮控疫作用!
回覆列表
-
1 # 華龍新觀點
首先要明確免疫是什麼?
免疫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非特異性免疫是先天性的,是人體對非己成分的排斥反應,說明白點就是:排外功能,屬於自己的成分和細胞就接受和保護,而對非己成分就攻擊和排斥,它不分好壞,只分非己。
非特異性免疫如同保安,只認自己人,有通行證的自己人,就放進去,不認識的外來人一律阻止進入,即使混進來了,也要把它趕出去,要是遇到反抗的就攻擊和致死它們.
非特異性免疫的器官和組織很多,例如面板,各種腺體分泌的腺液,白細胞等,如同邊疆防護欄、護城河和守疆戰士。
特異性免疫是後天性,是針對特定的已經入侵的病菌病毒,具有識別和抵抗清除能力的免疫組織,稱為抗體,相當於多種免疫細胞組合的特種部隊,或者警察的專案組。
也就是說,只有人體在受到某些病毒病菌入侵後,在大腦的指揮下,組合多種免疫細胞構成的專業部隊,具有對特定入侵的病毒病菌的識別,攻擊,清除功能的免疫結構。
自然界的病毒病菌實在太多了 ,但是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對絕大部分的病毒病菌,人類的免疫系統都能夠識別和攻擊,即具有抵抗力, 因此人類在這個充滿病毒病菌的自然空間,才能生存和延續,成為地球的主宰。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病毒病菌依靠不斷變異,來逃避人體免疫系統的識別和攻擊,透過群攻和偽裝入侵到人體,這時候免疫系統就會組合特種部隊,實現對這一特定病毒病菌,實施攻擊和清除。
清除病毒病菌後,這一結構仍然保留下來,對病毒的再次入侵就能快速有效攻擊和清除,保證不會再感染,這就是特定病毒病菌的抗體。
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差異,免疫細胞的組合方式不同,識別能力高低,攻擊能力強弱,以及病毒病菌的特性和數量,多方面因素決定了這一抗體在與病毒病菌的作戰過程中的勝敗。
抗體與病毒病菌的戰鬥勝利了,病毒病菌被清除,人體恢復了健康 ,抗體保留下來,具有了對這一特定病毒病菌的抵抗力,即具有了抗體,以後不會再感染和致病。
抗體與病毒病菌的戰爭失敗了,那麼人就會持續患病,難以恢復健康,成為病毒病菌的感染者,抗體難以形成,即使雖有抗體,但這種組合的抗體沒有戰鬥力,是不成功的抗體,所以不具有對這種病毒的清除能力。
當然,對於病毒來說,它們的目的是寄生在人體細胞內,與人體共生,因此病毒不毒,病毒會盡力實現與人和平共處,實現共贏,如果人體免疫細胞與病毒實現和平共處,那麼人體就是無症狀感染者,即病毒攜帶者。
很多的病毒性疾病都是人體免疫細胞主動攻擊病毒,全民皆兵,耗用大量體能造成了戰爭消耗,使得人體患炎症類疾病,大部分炎症類疾病不是病毒的毒性,而是免疫細胞抗擊所致的戰爭傷害,最嚴重的就是因子風暴。
疫苗是處理了的病毒病菌,注入人體,目的是激發人體免疫細胞的識別,進而組合抗體,形成針對這一特定病毒病菌的特種部隊 。
疫苗是滅活或半活的處理病毒病菌,因此只是一個假象敵人,以此刺激免疫細胞,實際是一場軍事演習和模擬戰役,目的是部隊的配合,提高實戰能力,以對付真正的敵人。
疫苗注入人體,因為人體免疫的個體差異,身體素質不同,病毒病菌的特性不同,在疫苗刺激免疫細胞後,並不是百分之百的就能產生有效抗體,而往往只有一定比例。
因此,疫苗注射到人體後,有的人產生了有效抗體;有些人產生了抗體但屬於無效抗體;還有的根本毫無反應。即使產生有效抗體的還有強弱之分,存留時間長短之分,因此,有的疫苗要注射多次,其目的是刺激加強,以提高抗體能力。
所以,無論是滅活疫苗,還是非滅活疫苗,包括實際感染者存留活體疫苗,都存在個體差異,有的人會因此產生有效抗體,有的人不會產生有效抗體, 有的人免疫細胞對這種病毒根本無法識別,因此無法形成免疫反應 ,所以就別說抗體了,還有部分人體,其非特異性免疫就能把這種病毒病菌殺死,病毒根本就無法進入人體細胞內,所以這類人具有先天性的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