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湖夜雨92
-
2 # 新宇158
不能說消失了,當今社會仍然得以傳承,有的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中庸之道”——國家經濟、文化建設和發展要符合社會執行規律,個人成長按照道德、法律規範自己。格物致知”——是說透過深入學習研究才能獲得知識,沒有生而知之的,這些不正是當今社會所遵循和踐行的嗎?“道法自然”以及“知行合一”、“民重君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前者不正是我們的寫照嗎?後者說美國不貼切嗎?)這些理念正在國際化,不是消失,而是被更多的人逐漸理解和推崇!——而上文所提到的理念確實掛一漏萬!
-
3 # 呲牙哼
1,首先要說明的是,諸子百家並沒有消失而是被儒家文化吸收了。幾千年的封建思想文化早已經融入了我們每一個華人的心中,已經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雖然現在科技進步社會快速發展,但那些優秀的理念任然值得我們學習,而且對於我們今後個人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2,諸子百家主要是指先秦時期的,是指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陰陽家、小說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兵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天下建立起第一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王朝。當時採用的是法家的思想作為治國思想,秦朝丞相李斯更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法家推崇的是以法制國。但對於當時的儒家文化及其他文化是採用一種打壓。秦朝自二世而亡。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在西漢初,由於受到連年戰火,百姓是民不聊生,為了發展經濟,減少戰爭帶來的創傷。採用的是道家的黃老學說,主張無為而治,順其自然,不必有所作為。這一發展理念,使西漢初經濟得到恢復,並在漢文帝和漢景帝時達到了一個小高潮,出現了中國古代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3,漢武帝劉徹繼位後,無為而治的思想已經不再適合國家的發展。這一時候,儒家文化登上歷史舞臺並且一直延續至1911年清朝滅亡,至今任然影響著我們。漢武帝時期,中國大一統局面得到鞏固,高度集權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基本定型。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決定罷戳百家,獨尊儒術併產生了“新儒學”,吸取了法家、道家,陰陽家等各家思想。比較明顯的如,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等。
在古代,諸子百家中那些有利於當權者統治的思想理念,已經吸收融入到了作為統治思想的儒家文化當中,那些不利於社會的發展進步的,早已經被淘汰。優秀的思想理念是經得住時間的考驗的!
回覆列表
秦朝統一後,廢除了宗法制,實行郡縣制,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並採取了殘酷的“焚書坑儒”政策。諸子百家已開始衰弱。到了漢朝,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它各家,除了道家外,相繼衰亡。
可見,諸子百家中的大部分不是現在消逝的,很早就杳無蹤跡了。他們為什麼會消失呢?社會初步安定後,那些封建帝王考慮到自身國家的安危,是不允許有強大的,有組織性,紀律性的團隊出現。
孔子周遊列國,為什麼沒有一個國家肯用孔子?孔子的弟子,大多文武雙全,實力爆棚,有子路之勇為將,顏淵之賢為相,子貢,宰我之辯為外交官,想要奪取一國政權,易如反掌。楚王想起用孔子,把書社幾百裡的土地封給孔子,就遭到了令尹子西的反對。
當時,墨家的名氣也非常大,與儒家同為顯學。墨家主張兼愛,強調愛無差等,主張簡樸。反對儒家的音樂,喪禮等,貴賤有別,壁壘森嚴。孔子認為,只有君王才能享受八排的樂隊演奏,士大夫只能欣賞六隊的歌舞,所以,孔子說,是可忍,孰不可忍?這樣,問題就來了,你讓哪些貴族老爺和你一樣,他們幹嘛?墨家走的是群眾路線,紀律嚴明,墨子之徒,多為敢死之士,他們的首領被稱為鉅子,連君王都懼怕三分,這樣的組織,怎能在太平年間生存。
學派雖然沒有了,然而,諸子百家的思想卻永遠不會消逝。生活中處處有他們的影子存在。《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各家思想都散存於各種典籍中。其中墨家演化為後來的遊俠思想,儒家和道家的著述得以完整地傳承了下來。
今天,你努力工作,那是繼承了儒家的衣缽。今天,你享受生活,那你就有了道家的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