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職場媽媽生態場
-
2 # 一97144157
我就是跟你一樣的,雖然說是全日制本科畢業,但是畢業了也懶得再去提高學歷,上班也不刻苦,中醫康復科幹了兩年,外科幹了兩年,學的明明是內科專業,最後弄了個四不像。懷孕了不想太辛苦就辭職,孩子帶到一歲半想上班但是不想上晚夜班,剛好小區幼兒園開了,就去當了個保健醫生,工資低可假期多工作輕鬆。我現在也在糾結,等我家孩子上完幼兒園還有四年多,難道就在這耗四年?四年後再進醫院能去哪個科?當然我的日子過得還是挺不錯的,上班近能陪孩子,夫妻感情好,工資就是自己零花。從前在醫院大家都說我臉色慘白,現在都說白裡透紅。反正人生就是有舍有得,端看怎麼取捨。看多了醫生猝死啊被砍死,覺得活著就是福
-
3 # 傻子笑笑不語
文中沒說明的是產後多長時間。
第一,如果在體制內的醫生,懷孕,大多數選擇的是距離預產期才休假,產假後。及時上班。現在產假該有1年。不會有體制內醫生辭職。除非老公是大款。
第二,如果是體制外的醫生。一般懷孕期都告知單位。大多數產假後都不回來了。專心養孩子。孩子如果有父母幫帶。選擇上班的多數從事門診,或者醫療相關的職業。和一幫打雞血的孩子們拼夜班,拼手術的產後媽媽畢竟不多。
第三。學歷低,無職稱,找不到工作嗎?其實是找不到輕鬆的工作吧。學歷低,只要大專,有執照,到處都是工作,只不過工資沒那麼高,還要經值夜班。完全可以找個辛苦點的工作,之後努力考主治證書。提升自己的硬體標準。在孩子上小學前一定能考出主治證書。只要努力。等有主治證書後,社會上的私營醫院公立醫院還是很多機會有門診醫生工作機會。
如果硬體條件不行,就不要奢望有好工作給你。不是社會歧視孕產婦醫生。主要是自己懶。有多少懷孕媽媽醫生,在懷孕期間規劃自己家人生,考研,考主治,進修。自己鬆懈了。就不要把藉口推給社會。
-
4 # 困在四樓的西瓜
我在醫院上班,懷孕了還是堅持上著,夜班也是24小時以上,私立醫院嘛更是讓人不想繼續待了,沒辦法想想保險又只能堅持了。今天還因為科室副主任故意說難聽話把我氣哭了。打算生了再辭~
回覆列表
因懷孕辭職後,生完孩子發現自己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這樣的女性很多,大學畢業後,找了一份不太累也不經常加班的好工作,然後結婚生子,辭職待產,產後全職,孩子大了後,想找回自己的價值感,卻發現學歷不高,專業度不夠,工作經驗不足,之前的工作履歷毫無閃光點,又不屑於或者說不敢去和那些剛剛畢業,天天雞血上身的95後們去競爭崗位。
我在該上學的時候好好學習順利畢業,在該工作的時候找到一份工作踏實幹,在該結婚生子的時候結婚生子,我沒做錯什麼,為什麼現在我是一個Loser呢?
這就是沒有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沒有充分認識到女性的職場路的曲折,莫名其妙隨波逐流的過著大眾眼中世俗的生活,結果最後發現一事無成,碌碌無為。
生孩子是女性職場的一大坎兒,從懷孕將近1年到哺乳1年,基本上2年的時間都無法勝任壓力大快節奏的工作,甚至有很多人一懷孕就辭職,等到孩子大點,已經脫離職場2、3年時間了,又沒有什麼一技之長過人之處,所以重回職場難上加難。
造成這一切的就是一個字:懶。
回不到醫療系統,如果因為學歷,可以找一份社群診所類的工作邊工作邊考學歷,或者放棄醫院體系,做醫療器械、保健品、醫療周邊產品等,能走的路很多,但是每一條都不容易,估計你自己也知道,你不是不知道怎麼辦,你只不過是找不到一條又簡單又省事兒的好路子而已,試問,哪裡有這麼簡單的好工作?
女性朋友們在做職場規劃的時候首先一定要把自己的孕產期規劃進去,在孕產期之前給自己多鍍金,修煉好一身真本領,讓自己有不可替代之處,即使生孩子失業了,也是不愁找不到好地方。其次就是班可以不上、錢可以暫時不掙,但是學習是終身的事業,一刻都不能停止。母嬰大號粥悅悅,在三胎陣痛的時候還在更新自己的公號文章。
現代社會給了女性更多尊重,更多元化的選擇,勢必也增加了更多的壓力,既要相夫教子又要掙錢養家,既要上得廳堂又要下得廚房,但是作為一個新時代,受過高等教育,有夢想有追求的女性,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加油,職場媽媽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