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休慼與共
-
2 # 人生不卡
非常棒的問題!正確地認識並傳導壓力,是團隊達成目標、發展進步的重要動力。
簡言之,領導向下傳遞「目標」與「價值」,員工向上傳遞「知情決定」與「支援」。這些正向的壓力傳導,能讓領導和員工形成良好互動。
【目標與價值】——領導向下傳導從一個公司的終極使命,到一個部門的最終職責,再到一個小小的專案的達成效果,每一級都有清晰的目標,並且這些目標都具有價值。這些【目標與價值】是作為領導應該自上而下去傳導的。
例如:市場部要做一個月的電梯廣告宣傳。這是一個很小的專案。
首先,領導應該向員工講清楚,我們這麼做的【目標】是什麼:增加掃碼使用者的數量?還是單純的品牌宣傳。不斷地和員工強調所要達到的明確目標,員工才能有針對性地去工作。
其次,領導要對員工「耳提面命」我們這個小專案的【價值】,它是為了解決短期內使用者量不足的問題,還是解決我們的品牌無人知曉或者認知不足的問題。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員工明確工作重點,也可以增強這個專案的使命感。
假設,【目標和價值】這種壓力沒有傳導下去,員工不清楚,不重視,那就會出現問題。比如我們的目標是品牌的認知,讓人對我們的品牌有一種高階的印象。但是因為壓力傳導不足,員工以為要增加使用者量。設計人員把廣告上的二維碼設計得特別大,引導的語言特別大白話,結果讓人覺得這個品牌就是個大眾貨而已。
【知情決定與支援】——員工向上傳導領導在團隊中,是權力和資源的掌控者。員工想要有效開展工作,一方面必須要尊重領導的權力,認同專案進行中領導的知情和決定權;另一方面,必須要藉助領導手裡的各種資源來保證目標的達成。
因此實際工作中,員工本著尊重的目的,要將知情與決定的壓力以及協調資源的壓力向上傳導給自己的領導,讓領導在這些方面【替你幹活】。
還是以上面電梯廣告的小專案為例。
1、我們的目標和價值明確嗎?如果不明確,就需要「纏著」領導,讓領導講清楚;
2、一切都明確了,那麼我們出來幾個設計方案了,各有什麼優缺點,要「催著」領導拍板決定;
3、方案確定了,但是廣告商報價超了預算10%,但是承諾鋪開的數量增加了1倍,我們想要增加預算,需要「逼著」領導去更大的領導說明情況增加預算。
上面這些事情,都不是員工決定的,但是需要員工進行實操。因此我們需要將決定【知情、決定、支援】的工作交給領導,讓領導對此有合理的壓力感。
反之,上面的例子中,任何一步我們沒有「纏著」、「催著」、「逼著」領導,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專案跑偏或者延誤。
總之,適當的、合理的壓力,在工作中就是積極的動力。
領導和員工都是團隊的一份子,既分享成功,也共擔壓力。
雙方地位與作用不同,承擔的壓力也不一樣,只有各自明確自己職責、職權是什麼,並在此基礎上正確地傳導和分擔壓力,才能保障團隊工作在正確和高效的方向進行。
-
3 # 饅頭公文
說不好聽點是威逼利誘,好聽點叫恩威並施,再好聽點叫績效考核,別小看績效考核,可是傳導壓力的很好的抓手。
如果是一個單位,可以結合業務、隊伍等情況,對內設各部門進行考核排名,短期任務可以日檢查周通報,長期任務周檢查月講評,連續幾次墊底的採取懲罰措施,物質的精神的都可以,讓落後者不甘落後不敢落後。
如果是一個部門,就要打破吃大鍋飯的格局了,可建立個人考核模式,根據工作性質設定考評專案,實行積分制,到評優評先職務晉升時,拿考核成績說話,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大家的主動性就會提高。
回覆列表
我個人愚蠢看法:當領導有壓力又不便傳得滿天飛,可以在自己方面,如到崗提前,多去基層看看,問問,再可能變得沉默寡言,但又很熱情關心員工,還有,基本不外出守侯單位,比較多的時候找平常聯絡的智囊團成員在一起議事,細心人會觀察到領導有心事,可能有內在壓力了。這是很理智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