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拉丁23758

    至少請題主把三體黑的原話貼出來,才好有針對性的回答,以下只能憑網上看到的一些評價印象做的解答。

    黑大劉作品比較多的應該是流浪地球,雖然流浪地球電影那麼火呢?至於三體,畢竟有奧巴馬、雨果獎雙認證,黑起來需要一些勇氣。不過我還是以最大的善意去揣測一些不同意見者的想法,我想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類,沒捱過開篇

    我回憶我第一次讀三體一時,特別是讀開篇文哥時代那一段,確實挺壓抑的,產生了一些不好的閱讀感受,有點仿傷痕文學的味道,所以我想第一類同學可能是沒有捱過這一段。這一類同學說別人讀書少,可能是指三體在純文學上的稚嫩,這點大劉訪談中也是認的。但三體是科幻小說,不能只從文學價值來衡量(ps:三體開篇的確找不到多少科幻元素)。

    第二類,三體燒腦綜合症

    三體是硬科幻,很多概念對我這樣的工科生都不太容易理解,比如智子、比如宏原子、再比如三體問題。拿智子來說,其概念有點像現在引起廣泛爭議的量子通訊,但即便像量子通訊這樣已經投入使用的技術,仍然有不少甚至是工科出身的同學質疑是漢芯那樣的騙錢工程。再比如三體,我也像大劉當初一樣寫了一個三體的運動模擬程式,才慢慢理解三體問題的不可解。那就怪不了很多讀者完全不能理解,並最終否定整部作品的背景設定。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看看物理學家李淼寫的《三體中的物理學》補腦一下(注意,不是腦補)。這一類中說別人讀書少,可能有專業不對口的原因。

    我又把程式碼翻出來跑了一下三體模擬模型

    第三類,歐美科幻小說深度愛好者

    我也讀了不少歐美科幻小說,但都是在讀三體之後,先入為主是我感覺歐美科幻小說讀的很累,許多知名作品衝突不激烈、平鋪直敘,更多描述一種社會形態或者社會程序,比如海因萊茵的海德利安系列,還有克拉克的許多星際移民題材的作品。但反過來想,如果我先適應了歐美小說的套路,會不會覺得三體的衝突太激烈,甚至激烈的不合理呢?很難說。這一類中說別人讀書少,可能有提醒讀者科幻作品不都是像三體這樣的善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遊戲比《傳說之下》更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