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色收藏家姜小平

    殲-8Ⅱ飛機於1980年9月開始研製,1984年6月12日首飛。

    1979年,中國空軍根據國土防空的需要,針對 殲-8Ⅰ從機頭進氣的佈局限制機載火控雷達效能的缺陷,提出在殲-8Ⅰ型飛機的基礎上改成從兩側進氣、以提高效能 。1980年9月,總參謀部和國防工辦正式批准空軍提出的戰術技術要求,並命名為殲-8Ⅱ。1984年6月12日,殲-8Ⅱ原型機首飛成功。1988年3月18日該機設計定型,同年10月15日,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殲-8Ⅱ飛機設計定型。殲-8Ⅱ具有發射超視距空空導彈的能力,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

  • 2 # 貞觀防務

    殲8Ⅱ研製計劃的提出是在1979年,此時殲8早期的改進型——殲8Ⅰ已經進入研製階段。由於殲8Ⅰ只是殲8的小改方案,距離軍方要求的全天候遠端截擊機還相差很遠,因此提出了一種能夠大幅度提高截擊能力的大改設想,特別是要能夠安裝大直徑火控雷達天線。而在此之前,殲8的研製單位——沈飛在競爭新型轟炸機專案的時候,曾提出過一個殲8的兩側進氣改進型方案。

    而軍方提出要對殲8進行大改的時候,也要求採用兩側進氣佈局,與沈飛最初的設想不謀而合。巧合的是,這一時期,中國與已經同前蘇聯決裂的埃及達成了一筆協議:中方向埃方提供一批中國產戰鬥機並援建相關的大修廠,埃方則向中方提供一批蘇制戰鬥機作為交換。在這批蘇制戰鬥機中,就有埃及剛裝備不久的米格-23,該機採用的兩側進氣佈局為殲8Ⅱ的研製提供了極大的技術支援。

    △最早服役的殲-8II,其出現的時候國外三代戰機已經很普遍,因此地位尷尬

    1980年9月,總參謀部和國防工辦正式批准空軍提出的戰術技術要求,並命名為殲8Ⅱ。該機的主要改進包括:機身兩側進氣佈局;採用2臺渦噴13AⅡ型發動機;武器火控系統換裝新式雷達,增大作用距離,瞄準系統加裝攔射火控計算機;裝備雷達制導的中程攔射導彈和空對地火箭。1983年4月,殲8Ⅱ全套設計圖紙完成,瀋陽飛機公司隨即投入試製。首架樣機於1984年3月總裝完畢,同年6月12日實現首飛。

  • 3 # 迷彩虎

    可以說殲8Ⅱ的中低空機動性和作戰能力大大提升,不僅可以同F4、F5一較高下,也能和Phantom2000的早期型號相抗衡。甚至美國的科研人員也稱,殲8Ⅱ的機型設計達到了西方80年代較好的水平。

    殲8Ⅱ其實也只是中國工業和科研技術方面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得益與老一輩和現如今科研技術人員的努力奮鬥,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幾百年來中國器不如人的局面將在我輩終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他拍或者自拍的時候有沒有什麼好的動作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