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在河北

    任何人做事要符合法律行為規範。某人既然不是完全行為能力人,其所作所為,自然由其監護人負連帶責任。沒有任何疑問。

  • 2 # 冰糖139750228

    限制行為,分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刑事能力人。

    民法通則有規定:

    十二條 八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滿八週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第十三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刑法規定的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包括四種情況:

    1、已滿14週歲不滿16週歲的未成年人(不包括14週歲以下的,14以下是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中國《刑法》規定,對於已滿14週歲不滿16週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除了上述8種罪外,該年齡段人不負有刑事責任。同時《刑法》明確規定:“已滿14週歲不滿18週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屬於完全不負刑事責任階段)可以從輕減輕處罰。

    3、 已滿75週歲者。該年齡段的人故意犯罪可以從輕減輕處罰,過失犯罪應當從輕減輕處罰。

    4、 生理缺陷者(聾啞人、盲人)可以從輕減輕處罰或免除處罰。

    由於這名小偷是限制行為能力人,若小偷未滿14週歲,為完全無行為能力人,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照價賠償。已滿14週歲又分兩種情況:該小偷若是初犯且偷盜金額不是巨大,則應歸於民事案件,監護人賠賠償損失即可。若為慣犯且偷盜金額巨大則構成刑法中的盜竊罪,屬於刑事案件範疇,此時法院應該會從輕處罰或者不處罰該小偷,且責令其監護人賠償損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袁立事件受到如此火熱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