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易蠻力女士
-
2 # 好個霜天
蘇軾《前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
3 # 豪情不變年復一年
怎麼說呢?我是一個對待生活極度Sunny的一個人,所以我喜歡較為歡快,華美,流暢的文字,我最喜歡的古文是范仲淹先生這篇名動千古的《岳陽樓記》。全文平鋪直敘,行雲流水娓娓道來,本大俠就憑記憶默寫若干段落以娛讀者吧:予觀乎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然則北通巫峽,南及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商旅不行……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菁菁。
而或長煙一空,浩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壁,漁歌互答,此樂何及!
…………
范仲淹先生一氣呵成寫下這首《岳陽樓記》之前並未到過岳陽樓,而是憑著好友滕子京送來的一幅《洞庭晚秋圖》欣然揮筆而就。
範公大才,此文讀來令人神清氣爽,意氣風發,愁悶鬱結之氣一掃而光,千古美文,我輩拜服!@豪情不變,年復一年。八月二十四日,溫州柳市鎮
-
4 # 桃源居士45
歐陽修曰: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耳!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雲: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故知其如此,多置酒而召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我最喜歡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搖搖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
5 # 王群利王海嬰父母親
最愛王勃《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藩之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
6 # 讀書燈下
必須要推我最愛詞人蘇東坡的《前赤壁賦》!讀書時,有許多名篇背得滾瓜爛熟,而心間記得最深的,仍是那一句:惟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詩詞古文名句之美正在於此!每每當我被大自然的美所震撼而感覺語句匱乏,無法描述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東坡的這句。世間萬物,物皆有主,而唯有這山間明月,江上清風,我們融入自然所看到的這一切,才是無窮無盡,與之共享的。
而這篇裡,寫景也是一絕,寥寥幾筆,意境全出。“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是不是耳熟能詳,記憶深刻?東坡詩詞文賦裡,自有一股豪放之氣,這或許與其胸襟寬廣,視野開闊大有關係,所以由其寫景的著墨,可以見出海納百川,遺世獨立的氣魄。
同時,在東坡詞文裡,也透露出深邃的哲理以及超然達觀的情感。不同於詞藻堆砌的華麗篇章,東坡的作品是有厚重內容的,引人思考的。
結合《前赤壁賦》的寫作背景,是詞人被貶黃州所作,年過半百,內心苦悶由此可知。可文裡,有月夜的美好,有泛舟大江的舒暢,也流露出苦悶憂鬱,但整篇讀完,留下的,只有作者對於生命的思辯,自然的慨嘆,而不是個體命運的沉浮。
這就是東坡的達觀所在,曠達所在,哪怕現世再坎坷,再不順,他的詞文裡,永遠有一種豁達樂觀的情緒,因為這就是他的人生態度。這點,值得我用一生去學習。
“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共勉。
-
7 # 倚天劍寒
李太白《悲清秋賦》————
-
8 # 素心流年
1 過著喧囂忙碌的城市生活,有時很渴望個寧靜的去處,沒有紛擾,沒有奔波,只有“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只有“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可以在鄉間,在海邊,或在山上,一間小屋,可以看到“田夫荷鋤歸,相見語依依”,可以聽到“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自然而率性,自由而清樂,都羨慕李子柒“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古樸生活,那是身居都市忙碌奔波的人想要實現卻又不敢實現的一個夢想,一千多年前的陶淵明卻比我們勇敢果斷多了,一壺酒,一素琴,幾首詩,便足以忘卻塵世所有的繁華。
《歸去來兮辭》,最美一篇古文,呈現給世人最嚮往的一種生活,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2 陶淵明是古代詩人中第一個將隱居歸林付諸行動人,只因“不願因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這首辭便是他隱居山林詩意人生的暢想。
“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這是一個對官場徹底失望後作出的痛定思痛的選擇,他也曾抱有入世救天下的宏志“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他身上有儒家的傳統思想,“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做官“誤入塵網中”,還是選擇了歸隱。
405年,生計所迫,陶淵明最後一次出仕,擔任彭澤縣令,僅八十餘天,解印辭官,從此“桃李羅堂前,榆柳蔭後簷”,從此“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攜酒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回到家裡,已盛滿好酒,可以自斟自飲,可以草長鶯飛,一間陋室,便可寄託所有的不屈服,他說自己“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性嗜酒,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讀書,喝酒,是他兩大愛好,他的後半生以他所期許的那樣度過,人生能盡吾志,實乃快事!
“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在家,與親戚好友互訴衷腸,可以彈琴怡情,他說自己“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外出,可以田間耕作,或坐著馬車,或一葉扁舟,既去那幽深的奇洞,又去那崎嶇的山林,感受自然欣欣向榮,涓涓泉流的美好。
“富貴非我願,帝鄉不可欺。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榮華富貴不是詩人的追求,成仙成道也不可相信。懷抱自然,一人欣賞,可以耕耘栽植,可以爬上山丘放聲歌唱,可以面臨清流賦詩一首,順應天命,安貧樂道,人生還有什麼可懷疑!勞動的樂趣,自然的風景,人文的情懷,便是詩人整個人生的意義,既那麼實在,又那麼瀟灑,足以快樂,足以過完一生,還有什麼事值得去憂慮,去牽掛。陶淵明身上有潛在的道家思想,放任心性,自由逍遙,隱居山林,仙風道骨,“清風北窗下,自稱羲皇人”,又何等自在悠閒!
這樣的生活方式與狀態,毎個人都想要,卻沒幾個人真正能拿得起,放得下,走出去,去實現,我們都是物質的,做不到那樣的灑脫。
陶淵明是將歸隱意願第一個表達深刻,付諸行動的詩人,他開創了田園詩派,在魏晉文學中自成一家,他的歸隱田園讓後世很多文人紛紛效仿,當官場失意時,那片最美的桃花源便是他們的心靈雞湯,足以影響一整個詩歌年代。
3 最後以蕭統《文選》中的評價作結,致敬這位站著寫詩的靖節先生:
“其文章不群,辭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如之京。”
-
9 # 影音人家
《黔之驢》。小時候,哥哥上中學,有幾天一直在家朗讀這篇課文。我竟然也能背誦了。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回覆列表
1、 用我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
2、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3、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4、 幾段唏噓幾世悲歡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5、 心微動奈何情己遠,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一曲一場嘆,一生為一人。
6、 塵緣從來都如水,罕須淚,何盡一生情?莫多情,情傷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