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小軒

    until death do us part.

    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

    對啊,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在西方世界的婚禮中,我們如是說到。

    但是如果,這世界上有,死亡,也分不開的羈絆與愛,一切,又會不會變為塵埃。

    一、殭屍新娘,是我,兒時看過的一部十分經典而又優秀的動畫電影,這麼多年,再次回首,卻又有許多遺憾。

    二、

    一則為,幼時不懂,直覺風格古怪壓抑,不曾察覺這部電影居然做的如此用心,如此曼妙,精緻而又玩味,就像是一口異域的陳釀美酒被那毛頭冒失的小鬼偷喝,若干年後長大了,那些晦澀而又陰霾的味道,才在味蕾上慢慢化開,深入喉頭,淡淡的,美麗了整個飲酒人的夜晚。

    二則為,雖為鬼才導演蒂姆波頓的作品,卻在這數十年的光陰裡,被蒙上了一層灰沙,就算被提起時,似乎都是大家童年一抹若隱若現的回憶,卻不曾有更多的傳唱和關注。

    三、這是什麼樣的電影?

    這確實是一部標準的伯頓電影,它是一部美麗而且瘋狂的童話,而這位導演,是最擅長將電影,變成童話一般夢幻導演。

    殭屍新娘是伯頓式的

    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部關於誓言的故事。

    誓言的美麗在於,如果它被人用高於生命的力量去遵守時,他所能代表的力量和感動,將會是無限的,這種力量,足以生死肉骨

    Victor是無意間闖入殭屍新娘Emily的領地,並且無意間,向她許下了美麗的婚姻的誓言

    這本是一個荒誕而無力的承諾,可是,當單純善良如 Emily這樣的新娘,豁出一切選擇相信的時候,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

    Victor是一個活人,他有著還能呼吸的新娘Victoria。他不該屬於Emily,這種不可抗力,就像是誓詞中說的一樣

    Till death do us apart,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離,而死亡,早已將所有Emily能Victor在一起的可能,分離的乾乾淨淨了

  • 2 # 蔡駿

    一隻美麗的藍色蝴蝶,從青年維克特的窗戶裡飛出,飛過哥特與巴洛克風格的屋頂與建築,飛過一個個看起來無比古怪的人物形象,飛過陰暗近乎黑白的畫面,在這個幾近變態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城市裡,唯有這隻美麗的藍色蝴蝶是自由的。

    這,就是鬼才蒂姆·波頓的驚世駭俗之作《殭屍新娘》的開頭。

    就像東方有宮崎駿的作品是拍給成年人看的一樣,蒂姆·波頓的《殭屍新娘》也是拍給成年人看的動畫片。它絕對是動畫電影中的異類,其古怪的人物造型風格更是獨樹一幟難以複製,至於其充滿無與倫比想象力的劇情,還有大膽地描述死人與活人世界的愛情乃至親情,都使這部電影在殭屍陰風的外衣之下,傳遞著濃濃的愛意與溫情,更成為21世紀的哥特電影經典。

    男主人公維克特在現實中懦弱而膽小,身邊的人們讓他恐懼讓他絕望,唯有未婚妻維多利亞讓他憧憬。而在基督教的婚禮面前,他又恐懼得難以完成所謂的神聖和莊嚴的儀式,卻在練習儀式中,一不小心擁有了一個既美麗又恐怖的殭屍新娘,從而來到了死人的世界。

    而這個殭屍世界似乎並不怎麼嚇人,反而充滿了無憂無慮的快樂,宛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這個世界裡,沒有活人世界的門第差別,也沒有現實社會的爾虞我詐。

    想想看,倒也符合邏輯。活人們總是在擔心窮死餓死病死甚至被殺死,而死人們就無需有這種煩惱,不必如活人那樣拼命賺錢維持物質生活。活人們總是擔心死後是否會墮入地獄,所以終日生活在宗教信仰的世界裡,統治者就靠這信仰之力約束著人們的行為,而死人既然已經享受了死後的樂趣,那就根本再無宗教的容身之處了——這恐怕也是吸血鬼、殭屍永遠被基督教斥為異端邪說的原因吧。

    現實世界讓男主人公維克特傷透了心,而這個死人的世界以及善良單純的殭屍新娘,讓他甘心放棄自己的生命,成為殭屍們的同類,以便與殭屍新娘永遠地結合。但在婚禮儀式中最重要也是最致命的飲下毒酒的剎那,殭屍新娘卻阻止了維克特的自我犧牲——她不願讓自己所愛的男人,為了已經死去的自己而死,更不願意讓自己的愛,傷害到另一個無辜的女人——維克特的未婚妻維多利亞。為了這個男人的生命與幸福,殭屍新娘作了最大的犧牲,成全了活人世界裡的維克特與維多利亞。

    愛既是獲得也是付出。最終,殭屍新娘雖然沒有得到維克特,卻獲得了自由。最後的畫面,殭屍新娘走出象徵基督教信仰的教堂,在悽美的月光下化為無數只藍色的蝴蝶,飛越哥特式的教堂尖頂,飛往遙遠而神秘的夜空。

    愛,讓人自由。這個故事裡的愛,並非男女之間死去活來的愛,也絕非《聊齋》故事裡才子佳人式的人鬼戀,而是另一種帶有東方人感情的含蓄的愛,一種放棄與犧牲的愛。雖然愛從來不是博大的東西,但很多時候因愛所作出的奉獻極其撼人心魄,正如最後一幕夜空下滿天的蝴蝶。

    2005年,蒂姆·波頓的驚世駭俗之作《殭屍新娘》橫空出世,其出色的製作,活人世界的陰暗面與死人世界的鮮活反差,還有其中摻雜著幾分中國文化的聊齋式浪漫,令這部動畫享譽全世界,也標誌著新世紀的哥特文化的全面復興。

    哥特究竟是什麼?也許我們可以在定義上再爭論一百年,但有一點無論古今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極致的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是什麼?是愛情,是自由,是獨立,而哥特不但歌頌人與人之間的愛情,而且還歌頌人與非人類之間的愛情——只要是純真的美麗的愛,戀愛的物件是不是人類又有什麼關係呢。

    如果愛可以穿越生與死的界限,那又為什麼不能穿越種族、宗教、階級、社會這些所有的人類內部的界限呢?

    這才是哥特精神帶給我們的真正意義——極致的愛,極致的浪漫,極致的自由。

  • 3 # 梓鳶茗

    刷到你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又回去看了一下這部電影。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在我很小的時候,當是我覺得很恐怖。現在,我談談我的理解。

    《殭屍新娘》這部電影,以哥特風的方式來展現這部動畫。人間是黑白的,冥界是彩色調的。其實,冥界很溫馨,沒有現實那麼殘忍,權利與金錢,已經衝昏了人們的頭腦。像是在諷刺當時的社會風氣,又像是在訴說一個悲慘淒涼的愛情故事。

    男主維克特的家庭是平民暴發戶,一心想擠入上流社會,決定把自己的兒子嫁給當是落魄貴族的女兒。當維克特在客廳彈鋼琴時,維多利亞便被維克特吸引了。在婚禮彩排上,新郎維克多一遍又一遍得唸錯誓詞,不得不終止了婚禮彩排的進行。維克多在郊外一遍又一遍地練習自己的誓詞,最終把戒指戴在了一根枯樹枝上面。殭屍新娘便以為這誓詞是對她說的,很感動,便把男主帶入了冥界。說起殭屍新娘,不得不說她悲慘的身世。她原本是小鎮上最美的女子,愛上了一個英俊瀟灑的窮光蛋。她不顧家裡人的反對和這個窮光蛋私奔,但在私奔的時候,卻被這個窮光蛋殺了。她在樹下立下誓言,“等待著那個真正愛她的人。”最終,在人間婚禮的殿堂上,維克多說出來自己的誓言,並準備喝下可以讓他們在一起的毒酒。卻被殭屍新娘阻止了,她看到了窗簾後的維多利亞。她並不想奪走他人的夢想,將維多利亞的手交給了維克多,成全了她們兩個。

    她的一生愛上了兩個人,一個是殺他的人,一個是傷她的人。最後,殭屍新娘犧牲了自己,成全了維克多與維多利亞。這時,她明白了,愛一個人,不一定非要在一起,放手了,心痛,不放手,便得不到愛情。她成全了維多利亞和維克多,自己卻化成了一隻只蝴蝶。

    結局並沒有那麼美好,說真的,我希望給殭屍新娘一個美好的愛情,她的愛是偉大的,她一生中沒有做錯什麼,若要說錯,那就是她愛上了錯的人。

  • 4 # 佳片凌凌漆

    作為被寫入書裡的小小看客,崇尚經典。“即使經歷了最邪惡的背叛,死亡仍沒有奪走她的甜美天真。”人間的灰色調與鬼世界彩色調作為最明顯的反差,看似恐懼的畫風實則溫柔感動。

    沒落的貴族為了權力和金錢為子女安排的婚姻,家長看到的是權利,而維克多和維多利亞之間的是真愛,一直不善於表達的維克多因緊張在一次婚禮彩排時離開意外認識了殭屍新娘艾米麗。在鬼世界裡,到處色彩斑斕,所有的鬼相處融洽,熱熱鬧鬧,艾米麗愛上了維克多。當死後的僕人告訴維克多他愛著的維多利亞要嫁給那個假裝富有虛偽的男爵巴克斯時,他知道維多利亞內心是痛苦的,他要去拯救她。艾米麗和維克多回到人間,殭屍新娘艾米麗認出了欺騙害死她的巴克斯,揭穿了男爵巴克斯。艾米麗看到維克多和維多利亞相愛,她明白維克多和維多利亞在一起是幸福的,她不想讓他們重蹈自己的覆轍,她內心是有痛苦的,但她明白什麼是對的,喝下了毒酒,化蝶而去,感動不已。“I was a bride (我曾經是個新娘)My dreams were taken from me(我的夢想被別人奪走了) Well, now... (但是,現在...) Now I"ve stolen them from someone else(現在我卻奪走了別人的夢想) I love you, Victor(我愛你 維克特) But you"re not mine(但你不屬於我)”。

    殭屍新娘艾米麗被迫害由怨恨到後來的放棄併成全維克多,實屬大愛,化蝶那一剎那觀眾為她垂憐,為她感動,她有愛也守護著愛。

  • 5 # 萌娘ACG研究所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當一位真正的大導演去嘗試自己從未接觸過領域時,你可以質疑,可以冷眼旁觀,當然也可以吹噓,但是這種種的一切只能說明一件事情:這個人的才華已經確實的被大多數人所認可,惟其如此,他才能具備這樣的關注度。

    很顯然,蒂姆伯頓就是這樣一個人。

    關於他的盛名,單單是《剪刀手愛德華》和《大魚》就可以窺見一二。一個善於把奇幻色彩演繹得淋漓盡致,卻又不失人文主義關懷和細膩溫婉氣質的導演,自然而然的,他的電影中具有非常明確的個人風格。而這種個人風格如果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得以呈現的話,則會有著別樣的風采。2005年的《殭屍新娘》,就是一種別樣的嘗試。

    其實與其把《殭屍新娘》當做一部動畫作品,不如視為一部非真人的電影作品,而且實際上來說,它的敘事模式與電影更為接近,單純的使用了動畫的外皮去講述一個故事,從這裡也能看出蒂姆伯頓對電影拍攝手法的駕輕就熟,但是這並沒有丟失《殭屍新娘》本身作為動畫的魅力。不僅如此,人物的設定鮮明,劇情的豐滿張力,在蒂姆伯頓的塑造下,反而變得更加富有傳奇色彩。

    故事的劇情並不複雜:年輕人維克托的父母為維克托安排了一門婚姻,物件是沒落貴族家的大小姐維多利亞,但是在維克托自己演練求婚儀式的時候發生了意外,戒指被戴到了一個殭屍新娘艾米麗的手指上,艾米麗堅信維克托是自己認定的物件,於是圍繞著維克托,艾米麗和維多利亞,三個人之間產生了一段奇妙的愛情故事。這樣一個劇情在普通導演的筆下會顯得爛俗不看,但是蒂姆伯頓巧妙的加入了哥特風格的童話因素,讓這個故事煥發出了別樣的生命力。在童話的演繹下,三個人之間的故事增添了許多的浪漫感和童趣,使之更加具備可看性。

    故事中的三個人物,並沒有很明確的正面或者負面立場。無論是男主角維克托亦或是兩個女主艾米麗以及維多利亞,他們的都本質都充斥著一種人性的美好,不因為地位高低而彼此排斥,這點在殭屍新娘艾米麗身上體現的最為明顯,本身作為一個經歷過痛苦最終被壞人害死的悲劇角色。她卻意外的沒有那種自怨自艾的沉悶悽苦,而是依然抱有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一切。而在當碰到維克托後,這點體現的更加明顯。她對維克托的愛,帶有一種極深的眷戀和付出感。尤其是當最後得知維克托所喜愛的人並非是自己,她也依舊大度而灑脫的放開了自己的雙手,這樣一種愛情的態度,在當下這種粘稠而虛假,幼稚又單調的時代裡,顯得彌足珍貴。

    蒂姆伯頓實在是太善於講故事,他把《剪刀手愛德華》中的理想主義,在《殭屍新娘》中再次上演了一遍。同樣是塵世中的精靈,那些被約定俗成的束縛所限制住的人,他們所做的事情,在此刻卻顯得這麼高貴。他們所擁有的也不再是簡單的"YES OR NO",而更多地帶有一種精神上的潔淨。故事中的維克托和維多利亞,也如艾米麗般堅定,他們堅守著愛的程度,不因為時間和情況的轉移而變化。可以說在整個《殭屍新娘》的故事中,三個角色的塑造,讓觀眾們看到了最本真的,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而這,也正是愛情最好的模樣。

  • 6 # 黑曉生

    《殭屍新娘》算是一部比較古老的動漫了。它同時也是一部動漫電影。

    但是與常規電影不同的是,這部動漫並沒有循規蹈矩的走向美好幸福的結局,而是一反常態地讓新娘最終離開了新郎。

    這也是能讓人印象最深的一部分了,影片的主角是"殭屍新娘",這從影片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了。但是影片的結尾,新娘卻並沒有和新郎在一起。

    對比起那些童話故事的結局,這部動漫顯得現實很多。愛情從來不是單靠喜歡就能在一起的,有時候雙方還要面臨不同物種,以及不同生活觀念的差異而產生的矛盾。像是這部電影中的男主,難道他對女主真的沒有動過心嗎?或許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里,他是有的。但女主是殭屍,而他是人。

    或許二人可以談戀愛,但很難一起走入婚姻的殿堂。所以男主最後選擇了人類女性,而殭屍新娘也意識到了這份愛情的本質。通篇下來,這個故事好像講得是一隻殭屍新娘愛而不得的故事,但其實,這是在講一對不可能在一起的人。如果知曉二人最後無法走到一起,那就放棄吧。放棄一段戀情或許在一時看來是很難的事情,但是從長遠看來,這絕對是可以幫助到自己的。

    最後,新娘沒有嫁給新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當愛情成為各種藝術作品的題材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對愛情的探討。於是我們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那些影視作品中的愛情,多半是兩個人歷經磨難,最終終成眷屬的故事。

    這種故事看得多了,也會影響一些觀眾們的三觀。誠然有些人的愛情的確是需要過關斬將,充滿傳奇色彩的。但是對於平凡的大眾們來說,更多人的愛情都是平平淡淡,沒有任何波瀾,但在面對生活的時候,總能承受住生活的重壓。這種平淡的愛情也是一種愛。並不是所有轟轟烈烈地愛才是最美好的。

    但是往往很少有人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於是讓愛情變得十分複雜。各種宮心計、權謀鬥爭的伎倆都被運用在戀情當中。但是這樣的戀愛難道真的不會累嗎?人們能夠感受到愛,但是很少有人願意去了解"愛"究竟是什麼?

    愛情究竟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說實話,愛情不像考試,所以很少有人會在談戀愛之前跑去學習"戀愛心理"、"戀愛小技巧"等等。更多人的愛情都是透過實踐摸索得來的。可是摸索也要有方向呀!一些被引向壞方向的人,則是會受到這種愛情觀的影響,導致自己的一生受到折磨。所以愛情也需要一個好的引導,才能認清其本質。

    而《殭屍新娘》也是如此,它是一部從另一層面詮釋愛情的動漫。誰說只要真心喜歡一個人就能在一起的?誰說所有的新娘都能和新郎在一起?誰說愛情就一定是圓滿而且美好的呢?世上還有一份愛情,失去了完整的模樣,並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用,不愛你的還是不愛你。

    愛情是一種感覺,不投緣的人無法在一起;婚姻則是一場匹配,條件不達標的人無法共同步入婚姻的殿堂。並不是所有的主角都能有個圓滿的結局。

    有時候得有些主角只能當愛情故事裡的配角,為他們的生命發熱發光。

    從這點上看,於我們普通大眾的人生何其相似呀!不少人不也正是從這樣的生活過來的嗎?誰沒有當過他人愛情裡的配角,誰沒有經歷過一段悲傷的往事呢?會回憶起這種事情的人很多,但真正願意承認自己在一段感情中的失敗的人卻很少。

    有些結果,是一開始就註定了的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一早就決定好了的。比如數學題,一加一就只能等於二,這從前面的等式被列出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註定好了的。就像《殭屍新娘》一樣,男主就是懼怕這樣的東西,人害怕殭屍,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可是反觀現在的那些影視作品們,男女主角在不知不覺間愛上了彼此,有時候男主是王子,女主是灰姑娘。

    可是,誰也不知道二人是怎樣愛上對方的。電視劇裡也並沒有為我們呈現二人彼此間深入談話的內容,以及婚後的生活。有些藝術作品只告訴我們如何去反抗,卻沒有告訴我們真理。

    但《殭屍新娘》不同。它告訴我們:總有人會不接受你的愛,這個世界也並不是圍繞你打轉;有時候我們更要明白,自己從來不是主角,也會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很多感情從一開始就已經決定了。不愛你的人還是會不愛你。

    這是實話,相信不少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遇到過這種愛而不得的事情吧?可是面對這些情況,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呢?是變得更加偏執瘋狂,還是平靜地接受並且祝其未來生活幸福嗎?後者可能需要一個人有極大的控制力,才能戒除身體裡殘留的對那人的感情。可生活中能夠做到這種程度的人太少,於是世界上出現一些"痴男怨女"也就不足為奇。

    學會放棄,也是一種享受

    太過偏執最終只能傷害自己。萬幸的是,《殭屍新娘》中的新娘並沒有因為新郎的行為而心生怨恨。她始終保持著自己最美的模樣,即便只剩下幾個人骨頭,但是她美好依舊。

    其實有時候學會放棄也未嘗不可。生命是一場漫長的旅程,而我們則是在漫漫人生路上靜靜地行走著,在這途中,每個人的背上都或多或少地揹負著一些什麼東西。可那些真的全部都被需要著嗎?有時候一些愚昧的觀念,甚至是一些偏執的念想都可以便成為束縛一個人一生的鎖套了。

    所以人一定要學會放棄,不僅是拋棄一些物質上的物品,也要學會讓自己的大腦及時更新,對待生活的態度也能變得更加灑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迷戀的人,不喜歡我。可是還天天見,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