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孤傲創業者
-
2 # 健客暴風雪
有技術有較高文化的咱就不說了,就說說咱最普通的人群吧,其實,就目前咱們國家來說,只要肯幹,不偷懶,絕對能有飯吃。失去了工作並不可怕,說不定還是種好事,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有了一個一般性的工作,大家就有了一種依賴心理,很多人打工的工資並不高,每月三四千的大有人在,二三千的一抓一大把,雖然發不了財,但每月不斷錢,解決生活問題完全可以,所以,也就這樣將過且過了。這樣,有了點依賴,也就不再去想著乾點其它的事,能去掙更多的錢。說深刻一點,就是思想上的懶惰!當然這裡就不包括那些月工資能拿到六七千以上的,因為工資能拿到這個數以上的都有專業技術和專業知識,找工作不是事兒!
對於沒有技術沒專業知識的人來說,與其去打工,掙那個仨瓜倆棗的,不如學點技術!一說這個,很多人就麻頭皮,甚至害怕。怕學不會,怕人家笑話,不敢自己幹。真是的,都什麼年代了還這樣想!那麼我隨便從以下幾個方向來說一下個人的看法。
俗話說,生意做遍,不如賣飯,很多人只覺得街上小吃好吃,卻忽略了賣小吃可觀的利潤。中國有十幾億人口,每天最大最迫切的需求是什麼?吃!毫無疑問,填飽肚子,吃的舒服,享受口福,是每個人的追求和需要。那麼,誰來解決大家的這種基本需求?投入到飢食行業,不一定就得開個高檔豪華飯店才行,看看路邊,一個爐子一口鍋,量力而行,規模可大可小,只要你做的好吃就行,誠實經營,每月收入絕對可觀。我認識的有一對甘肅夫妻,四十歲左右,兩口子收入勉強度日,後來在天津濱江道一家花甲粉小吃店裡打工,一邊靠每人每月三千多塊錢的收入維持家庭的生活,一邊需心好學,一年時間,就在老闆的支援下另起爐灶,從打工轉變成了老闆。在這裡順便說一句,那家花甲粉小吃店很小,只有一小間房,除了操作的地方,擠擠的就放了四張桌子,後來老闆就弄來一輛小中巴,放在門口,改裝以後,裡面放上桌子供客人吃飯。我去過幾次,生意很火。言歸正傳,八零七零後如果一時沒找到工作,不如有個長遠打算,去,做個小吃,河南遍地的大燒餅,雲南的米線,東北的大擼串,天津的煎餅果子,北韓炒冷麵,隨便舉幾個例子,太多太多了,簡單易學,投資少見效快,並且船小好調頭!
好啦朋友們,因為2020年的疫情,使很多人在找工作的問題上岀現了一些困難,不妨試試我的推薦。我的想法是,寧做擦皮鞋的老闆,不做按月數錢的打工者!
回覆列表
但2019年開始經濟增速開始下滑,2020年一場疫情加速了經濟的下行。讓舒服了十幾年的大多數人措手不及。因為我們還有房貸、還有車貸。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準備、我們還有信用卡要還,我們很多年輕人都是月光族。
所以,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現實,進行目標調整。原來是追求吃的好,過的好,向能吃飽,能生存過渡。
在這個心理預期下,開始進行調整。1、節儉一切不必要的開支,特別是作為中年男人,上有老下有小,還有各種貸款,壓力最大。所以放在第一位的就是節衣縮食!
2、不要看不起小錢,一切可賺錢的機會都不要放過。不管是兼職,還是做第二份第三份工作。關鍵時刻,每一分錢都會有大作用。
3、趁現在還有一定存款,建議要合理分配。也就是把錢分配到生存條件上,防止連糧食都吃不上。
4、如果家是農村的還好,只要不出現意外,多少收些糧食就夠吃的。如果不具備這種條件,真的要從長計議。
5、去工作創收,不要試圖翻身。畢竟經濟好的時候你賺不到錢,怎麼可能在惡劣的經濟環境下反而信心膨脹了呢?
總結
簡單來說開源節流,調整目標。活下去,生存下去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