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文移章四字甚妙。《老虎來了》說的就是勒文移章。
清中期同治時期,讀書人中間開始流行一種新的雅具--銅墨盒,硯臺在書房裡地位日下,"墨盒盛行,端硯日賤,宋代舊坑,不逾十金…"(清末震鈞《天咫偶聞》)。銅墨盒在晚清已成為文人雅士愛用的時髦之物。
與此同時,甲骨文、金文的發現震驚世界,文人雅士開始以識寫甲骨文、金文為大學問,並在銅墨盒上親自"打造"金文,刻銅藝術風靡一時。晚清和民國時期,以陳寅生、張樾丞為傑出代表的刻銅藝術家,使銅墨盒成為具文字、圖案、紋飾、款識的精美絕倫的工藝品和藝術品。
近代歷史上幾乎所有名人都與銅墨盒結緣,不少著名書畫家,如姚華、齊白石、陳師曾等,都為銅墨盒設計過圖稿。因此銅墨盒成為比較常見的古玩。
古玩的實質在於玩,不在於古,傳統的雅緻,需要玩出來,銅墨盒就有很多玩的花樣。透過拓片就能使銅墨盒好玩起來,遍覽諸多"下真跡一等"。
下面是一些藏家制作的銅墨盒拓片,權當在玩古上拋磚引玉,予以方正。
民國收藏家、篆刻家高絡園制墨盒拓片
高野候繪拱月樓文芳墨盒拓片
中國書協會員梁雯泉先生題陳師曾、馬晉繪刻銅墨盒拓片(範大鵬制拓)
齊白石制贈銅鎮尺拓片範大鵬制拓(洗煉齋藏)
汪溶畫稿"松下撫琴"拓片(範大鵬制拓)
刻銅收藏家孫爽先生制拓(洗煉齋藏品)
書法篆刻家 非物質文化遺產"魯 (庵)印泥"傳承人符驥良先生製作唐雲先生銅鎮尺拓片 (洗煉齋藏品)
陳師曾手繪張壽臣所刻,枝枝葉葉無不傳神。
尺寸比較大的銅墨盒拓片裱於四條屏比較合適,掛於牆上也比較醒目,猶如牆面鑲嵌多開光博古。
蘇州刻銅收藏愛好者參與刻銅傳拓學習
洗煉齋主人嘗試制拓
孫爽先生自己裝裱的舊拓
珍稀的刻銅老拓片(孫爽先生舊藏)
學習三個月後的作品(洗煉制拓)
清盒文字一直是制拓的難點,由於線條纖細、又刻的淺,經過百年字口已經不顯。每次刻必須用鋼針一點一點剔除字口內舊跡,然後清洗字口後再製拓。(洗煉自拓清梅花開光文字墨盒)
宋建華老師拓文房清供墨盒作品
刻銅書畫供我清玩,茶半香初興來制拓。紙香墨潤亦當畫稿,金石書畫墨拓永年。
茫父款墨盒拓片
同古堂梅花拓片
勒文移章四字甚妙。《老虎來了》說的就是勒文移章。
清中期同治時期,讀書人中間開始流行一種新的雅具--銅墨盒,硯臺在書房裡地位日下,"墨盒盛行,端硯日賤,宋代舊坑,不逾十金…"(清末震鈞《天咫偶聞》)。銅墨盒在晚清已成為文人雅士愛用的時髦之物。
與此同時,甲骨文、金文的發現震驚世界,文人雅士開始以識寫甲骨文、金文為大學問,並在銅墨盒上親自"打造"金文,刻銅藝術風靡一時。晚清和民國時期,以陳寅生、張樾丞為傑出代表的刻銅藝術家,使銅墨盒成為具文字、圖案、紋飾、款識的精美絕倫的工藝品和藝術品。
近代歷史上幾乎所有名人都與銅墨盒結緣,不少著名書畫家,如姚華、齊白石、陳師曾等,都為銅墨盒設計過圖稿。因此銅墨盒成為比較常見的古玩。
古玩的實質在於玩,不在於古,傳統的雅緻,需要玩出來,銅墨盒就有很多玩的花樣。透過拓片就能使銅墨盒好玩起來,遍覽諸多"下真跡一等"。
下面是一些藏家制作的銅墨盒拓片,權當在玩古上拋磚引玉,予以方正。
民國收藏家、篆刻家高絡園制墨盒拓片
高野候繪拱月樓文芳墨盒拓片
中國書協會員梁雯泉先生題陳師曾、馬晉繪刻銅墨盒拓片(範大鵬制拓)
齊白石制贈銅鎮尺拓片範大鵬制拓(洗煉齋藏)
汪溶畫稿"松下撫琴"拓片(範大鵬制拓)
刻銅收藏家孫爽先生制拓(洗煉齋藏品)
書法篆刻家 非物質文化遺產"魯 (庵)印泥"傳承人符驥良先生製作唐雲先生銅鎮尺拓片 (洗煉齋藏品)
陳師曾手繪張壽臣所刻,枝枝葉葉無不傳神。
尺寸比較大的銅墨盒拓片裱於四條屏比較合適,掛於牆上也比較醒目,猶如牆面鑲嵌多開光博古。
蘇州刻銅收藏愛好者參與刻銅傳拓學習
洗煉齋主人嘗試制拓
孫爽先生自己裝裱的舊拓
珍稀的刻銅老拓片(孫爽先生舊藏)
學習三個月後的作品(洗煉制拓)
清盒文字一直是制拓的難點,由於線條纖細、又刻的淺,經過百年字口已經不顯。每次刻必須用鋼針一點一點剔除字口內舊跡,然後清洗字口後再製拓。(洗煉自拓清梅花開光文字墨盒)
宋建華老師拓文房清供墨盒作品
刻銅書畫供我清玩,茶半香初興來制拓。紙香墨潤亦當畫稿,金石書畫墨拓永年。
茫父款墨盒拓片
同古堂梅花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