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黃爺30
-
2 # zpj教育專家
眾所周知,老師之所以被稱著“園丁”,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就是因為這個職業與其它行業有區別,最大的區別在於它不僅僅是完成本職工作,還在於要為自己的學生樹立榜樣,所謂德為人師,行為人範。也就是說老師僅僅有知識還是不夠的,還得有超越常人的肚量和優秀的品德。這些就體現在自己的曰常行為之中。
老師被學生和家長誣陷這種情況較少見,但肯定會出現。面對這種情況,就要分析原因了。一種可能是學生或家長不瞭解事情真相,進行主觀臆測後做出的錯誤判斷。這就是缺乏溝通的原因,那麼作為老師就要冷靜面對,分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根源是什麼,然後主動找對方交流溝通,我想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教學以外的事情,兩者本來就有芥蒂,學生或家長有意誣陷老師。針對這種情況,作為老師可先溝通,如還不能解決問題,我們只能訴之法律,因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老師也是人,同樣也享受公民權利,更要活得有尊嚴。
-
3 # 區老師不是qu老師
沒有前因後果,難以判斷具體情況。
不過,由於日常要和各種學生和家長打交道,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也總會碰到一些不講理的,雖談不上誣陷,但是總會讓我們老師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非常常見的例子,是關於學習效果。眾所周知,學習效果最終反映在考試上,而這個過程,是需要老師、學生、家長共同配合的。然而,總有個別家長,把學生無法取得進步的責任全部放在老師身上,要知道,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啊!這在課外輔導裡面是見得比較多的,在學校,因為沒有選擇權,這種情況則比較少發生。
另外,如果老師認為被家長和學生誣陷了,我認為首先應該雙方坐下來,搞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看看是否在溝通上或者事情的處理和看法上存在什麼偏差。畢竟,只要雙方都是本著解決事情去的,溝通是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溝通無果,確實存在誣陷,試試旁敲側擊,或聯絡家長或學生的性格特徵,看看他們這麼做是否有什麼其他訴求,透過誣陷想達到一些什麼目的?知道對方動機,更便於應對。
最後,如果無法協商,還是請其他人士介入吧(例如上級領導),如有需要,利用法律來維護自己合法權益也未嘗不可。
回覆列表
老師與學生家長都是中國公民,學生如果未成年不用計較他,如果是成年人,也負有與公民同等的法律責任和義務。但主要是家長,教師如果真的被學生家長誣陷,可直接起訴這個學生家長,這是每個公民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