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物志
-
2 # 顫抖的基因
一句話,基因遺傳是決定身高的主要因素,但不是絕對因素。這裡有兩層含義,請聽我說來:
第一,身高的確是由基因的遺傳決定的,按道理說,父母有多高子女也就差不多有多高,但是,決定身高的基因不是單一的,而是有很多個甚至成百上千個基因,當父親和母親的基因結合時,這些決定身高的基因有隨機分配、重新組合以及突變的可能,所以孩子就有各種可能出現,這就是生物學上遺傳和變異的原理。
第二,身高還接受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如果子女擁有很矮的基因,但是在成長過程中有恰當的營養補充,最後依然可以長很高,就運算元女有很高的基因,但後天成長時因為營養不足或者疾病等因素,最後也可能長不高。
總結起來就是,一個人的身高是由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其他各種因素綜合影響的,遺傳是主要因素,但不是絕對因素。 -
3 # 煙火看人生
這種事真的有點說不清。依據科學,說孩子的身高百分之七十取決於父母的身高。按老輩們的說法,“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luo(讀第四聲,長沙方言)。”說是母親的遺傳因素更大。但就是有許多特例。我女兒的一同學,父母都是那種特矮的人,父親大概就一米六,而母親更是一米五都不到,而他現在讀二年級也有一米三以上了。他家境也不是很好,營養品那是沒吃過的。反之我夫妻雙方都比他們高,我女兒才一米二,在她們班屬於矮個。綜合我女兒的情況,我覺得還是飲食與生活習慣最重要。我女兒兩歲以前胃口很好,睡眠也正常,身高就正常。反而長大些就挑食了,不愛吃水果,蔬菜更是吃得少,吃零食,導致現在偏矮。她那同學就是吃飯菜,葷素搭配,所以就成了一個特例。現在的垃圾食品啊,食品安全啊,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孩子的身高取決因素是很多的,所以形成了各種不同現象。
-
4 # 雨中漫步小魚兒
正常來講我覺得分三種情況:
A:基因決定大部分結果,所以我認為父母高,子女長高的機率一定是肯定的…反之則不太可能…
B:夫妻身高偏差大的情況下,父親正常身高,母親偏高,這種情況兒女可能身高會偏高,而方向相反時,女兒可能會繼承父親高大長高個機率大…
C:父母不高而子女長高…這屬於個體,除了後天鍛練因素、基因不會突變…
例1:男/174Cm,女/163Cm,兒子14歲/175Cm
例2:男/180Cm,女/175Cm,兒子16歲/187Cm
推定:例1家是不太可能高過例2家…
事實說明:選擇真得很重要… -
5 # 遼寧正大基因
每個人長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發育,促使下肢和脊柱的增長。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7釐米,最多可達8-10釐米。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釐米,最多可達10-12釐米。一般女性在19-23歲、男性在23-26歲身高才停止增長。這是因為骨骺閉合,所以不能再生長了。由於女性的骨骺閉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普遍比男性矮。
人的生長可分為四個階段,即胎兒期、嬰兒期、兒童期和青春期,任何一個階段生長髮育遲緩都可造成最終身材矮小。但各個階段造成身材矮小的比例不同:①在胎兒期生長髮育遲緩造成最終身材矮小者佔29%;②嬰兒生長落後所致佔25%。胎兒生長髮育遲緩和嬰幼期生長落後,這是造成成人身材矮小兩個最重要的原因;③因兒童期和青春期生長落後所致的成人身材矮小較少,分別為8.2%和4.1%。
那麼,人的身高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一、遺傳因素:這主要與種族、民族、家族、父母等遺傳基因有關。像歐美白種人普遍比亞洲黃種人高大,中國北方人普遍比南方人高大,家族、父母高大孩子也會高大。
其中父母是影響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子女與父母身高遺傳的相關指數為0.75,可見父母身高和兒童身高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從父母的身高可以一定程度上預測子女未來所能達到的身高,公式如下: 男孩的成年身高(釐米)=(父身高+母身高)÷2 ×1.08 ,女孩的成年身高(釐米)=(父身高×0.923+母身高)÷2 。
遺傳對骨骼的發育,尤其是長骨的發育,影響程度佔70-80%,而其他因素佔20-30%。
二、環境因素:孩子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對身高成長有重要影響。如空氣汙染(霧霾、甲醛等),噪音汚染、光源汚染、食物汚染、氣味汚染等等,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腦垂體的正常工作。腦垂體是大腦丘腦下部的內分泌腺,有一個重要機能他能產生的人體所需多種激素,如生長激素、性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等,其中生長激素是調節控制人的骨骼生長的。當受到環境影響後,腦垂體分泌就會紊亂失調。當生長激素不穩定,分泌過多人會瘋長得巨人症,分泌過少會長得矮小或侏儒症。
三、營養因素:孩子偏食、挑食、暴食,造成營養不良、營養過剩、營養不均,均會影響孩子發育生長。全面合理的膳食,注意多吃瘦肉、禽蛋、牛奶、魚類、豆類、雜糧、水果 、蔬菜等,提供足夠的能量、蛋白質、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的攝入,有助於全身各組織器官的生長髮育,特別是骨骼和骼軟骨的生長髮育,即骨骼的增長、增粗、增寬和骨皮質增厚。
四、睡眠因素:人一生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時間在休息睡眠,這對調節人的生理機能、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延緩衰老延長壽命很重要。睡眠對於青少年的身高成長也非常重要,睡得好才長得高。青少年的身高有70%以上,是在睡夢裡不知不覺中長高的,這是因為生長激素夜晚分泌量是白天分泌量的5-7倍。青少年要注意保證充分睡眠,早睡早起。良好的睡眠狀態,會促使腦垂體分泌高效運轉,生長激素旺盛,刺激人體骨骼生長髮育。
五、疾病因素:1、由於營養飲食不當,或吃激素汙染過的食物等等,造成偏瘦、肥胖症、性早熟、發育過早、發育遲緩等等。2、失眠症、抑鬱症、心理障礙等精神類疾病,都會影響青少年發育成長。3、遺傳基因突變異變,也可能導致身體不能長高。
六、運動因素:現在部分青少年不愛運動,喜歡宅在家裡,Sunny都很少見,缺少體育鍛煉。Sunny的光合作用能促進人體骨骼鈣質吸收,促進骨骼生長。體育鍛煉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加強了骨細胞的血液供應,促進對骺軟骨的增殖,從而促進人體長高。據研究,經常鍛鍊的青少年比不鍛鍊者高5釐米左右。
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受遺傳因素影響,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響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環境、營養、疾病、睡眠、運動等因素對身高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
6 # 醫教寶育兒助手
林書豪,是NBA賽場上一顆耀眼的球星。
許多人都覺得,這樣的籃球明星,一定都出生在一個“巨人家族”,但實際上,別看林書豪是個1米91的大塊頭,他的父母才只有1米68 的身高。
而林書豪在高一的時候,身高也不過161cm,可以說比很多同齡人都要矮。但在3年後,林書豪的身高已經達到191cm
3年瘋長30cm,難道是奇蹟的發生?!其實,為了讓林書豪長高,父親專門請教了營養師,在他的飲食裡,增加了大量的牛肉和牛奶;讓他保持一週3練的習慣;每天堅持10點半前就寢,早上7點半起床,保證9個小時的睡眠。
林書豪的身高,再次向世界證明:要想讓孩子長得更高,除了70%的遺傳基因之外,睡眠、飲食、運動,微量元素,孩子體質等後天因素也非常重要,且缺一不可。
但不少家長著急
平時營養也不缺
10點前準時睡覺
一週3次運動都完成了
為什麼還是不長個?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教你抓住70%的長高空間
生長激素缺乏我們常說的遺傳問題很大原因就是缺乏生長激素導致的!
生長激素(GH)是由大腦垂體前葉生長激素細胞分泌的蛋白質,是一種肽類激素。它是人體內最重要的促進生長髮育的激素。
比喻來說,生長激素如父母,出生時就陪伴著你,促進新城代謝,督促你長高長身體。
它沒有副作用,但隨著年齡的增加,生長激素逐漸減少,開始停止生長!而遺傳性矮小的孩子,大多問題就出在先天就缺乏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父母用了各種方法都不長個。
平時你在網上看的文章,說要注意睡眠,飲食,運動啊,其實最後目的也是為了促進生長激素分泌。
睡眠差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
運動少會減少生長激素分泌
70%遺傳是因為孩子的生長激素太少
甲狀腺分泌不足上一段說過,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會阻礙孩子生長髮育,從而影響最終身高
那甲狀腺分泌不足則會影響骨骼的發育,使骨骼生長髮育不全,最後身材矮小
放上一張我做的圖,便於大家理解:
性早熟好理解,是指孩子提早發育
男孩9歲以前出現睪丸和陰莖增大,11歲以前出現變聲和遺精,即為男性性早熟。
當孩子出現性早熟,骨骼發育過快,骨骺線提早閉合,終生身高可能為1.50~1.55米
小科普:骨骺線閉合就代表停止長高了
據最新媒體調查:男生179cm、女生167cm,是目前中國家長對孩子的平均期望身高,然而,往往事與願違……中國大部分家長缺乏長高知識缺乏身高管理理念。
最後的時間,我來就說說如何科學增高,打破遺傳限制,“猛漲10cm”每個孩子必做的身高檢查
給家長的重要提示:想要孩子長高每位父母都應該牢記以下知識,切記!切記!
骨齡測定
如果發現自家孩子,長期坐在班級前兩排、排隊總在前排、比同齡夥伴矮一頭,是非常有必要進行骨齡測定的
透過骨齡檢查可以
● 瞭解孩子生長髮育是否正常;
● 瞭解孩子 骨骺線情況,知道孩子還會不會長高;
●預測兒童的成年身高;
●及時發現兒童發育提前、延遲以及內分泌疾病,如性早熟和矮小症等;
骨骺線DR檢測
骨骺線是與生長潛力非常有關的一個標誌,被稱為長高的“生命線”,如果骨骺線閉合了,就沒有辦法長高了!
透過DR測定,可以判斷骨骺線閉合情況,精確判斷孩子還有多少生長空間。
生長激素測定生長激素是由腦垂體主要作用是分泌的小精靈,它能夠刺激骨關節軟骨和骨骺軟骨的生長,是讓孩子長高長身體的關鍵!
透過生長激素測定,可以瞭解腦垂體生長激素分泌是是否達標,能否為孩子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支撐。
小童給大家來點實用的!身高遺傳:
男孩未來成年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 ±5女孩未來成年身高(cm)=(父親身高-13+母親身高)÷2 ±5為了更加準確的預測遺傳身高,我們制定了一款小程式,採用的是全世界最權威的演算法:威爾演算法、泰勒演算法、瓦爾克爾演算法。針對2/4/6歲及以上年齡段的孩子進行精準的身高預測。
小程式獲得方式:
回覆列表
在這個顏值當道的時代,身高對孩子未來的學業、婚姻乃至就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俗話說,硬體不夠,軟體來湊。成績不好可以透過勤奮補上,愛好不多可以慢慢培養,可如果身體發育一旦耽誤的話,真就遺憾終生了。
都說,孩子最終的身高70%來自於遺傳,只有30%來自後天。遺傳因素並不是決定身高的唯一因素,爸爸媽媽們後天的努力和培養,對孩子長高個還是有很大的影響。
以下這些行為就是孩子長個兒的最大障礙,爸爸媽媽們千萬要杜絕。不要等到孩子長不高定型了才後悔哦!
01
晚睡
晚上保證有適當時間的深沉睡眠狀態(9~10小時左右),是孩子長高的保證。換句話說,睡眠越深沉,生長激素分泌量越高,孩子就越容易長高。
可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是晚上12點才睡覺,寶寶們也就跟著晚睡。而人體生長激素分泌最為旺盛的時間是深夜11點至凌晨4點,如果可以在這段時間內熟睡,可以有助於發揮生長激素的生理效應,促進身高發育。
孩子進入睡眠狀態大約需要30分鐘,所以平時儘量讓孩子在晚上10點前上床睡覺,這樣才能在深夜11點左右進入熟睡狀態。
02
起太早
家長早早要趕去上班,只能是早一點叫寶寶起床,好讓能夠幫寶寶儘快梳洗、吃早餐。
但過早地叫醒寶寶,竟然會影響到他的身高發育!寶寶要長高個子,要保證寶寶有足夠的睡眠,每天至少確保8小時以上。因為生長素的分泌在人入睡後45-90分鐘內明顯升高,且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超過全天量的一半以上。
寶寶只在睡眠時才分泌生長激素,清醒時並不分泌。爸媽儘量每天保證寶寶的充足睡眠,儘量讓他睡到“自然醒”。
03
坐太久、少運動
很多寶寶都愛玩玩具,所以一些善解孩子的家長便買一大堆玩具給孩子玩。一來,希望藉此促進寶寶智力發育;二來大人可以留出部分時間做自己的事情。
但寶寶長期坐著一動不動,特別影響身高發育。
爸爸媽媽平時要重視寶寶的體育鍛煉,寶寶運動時,尤其是走、跑、跳等運動,會拉扯關節,使身體的長骨受力,從而刺激骨骼兩端軟骨的發育,刺激身體分泌生長激素,幫助孩子長高。
04
心理障礙
除了遺傳、睡眠、飲食外,孩子心理壓力過大也會影響生長髮育。
家長在學習、生活上對孩子施壓過大,可能會導致孩子心理壓力過大,情緒不穩定。最常見是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因此,在孩子身體沒有疾病,卻出現生長髮育緩慢的情況下,父母應該考慮一下是不是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
比如說家長在學習、生活上對孩子施壓過大,或者家中父母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都有可能對孩子的心智造成負面影響,從而打破生長激素分泌的日常速率。
05
吃太多
想要寶寶營養充足,快高長大,媽媽們都喜歡讓寶寶吃飽一點。
然而,人在飢餓狀態下,會促進腦垂體更多地分泌生長激素,這可以刺激兒童骨骼生長。相反,吃得過飽反而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
家長要注意寶寶每頓飯不可塞太飽,另外還要注意均衡營養,重視蛋白質和蔬菜水果的攝入。
孩子的身高,一直都是媽媽們最關心的話題。但是想要孩子長高個,家長們應該注意科學餵養,改善日常生活習慣,只有這樣才能更快地幫助孩子長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