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一間攝影

    1.拍攝星空最重要的就是選好器材,一個好的器材,可以讓拍攝出的星空,更加耀眼奪目,那麼需要什麼樣的器材呢?選擇相機要高感的,這樣拍出的星空效果更好。 這兩年的星空攝影的普及,很大程度上因為全幅單反相機的普及。而全幅單反相機相對半幅單反和更小的CMOS的相機的主要優勢之一就是高感畫質。因為星空攝影一般需要ISO1600起跳,6400甚至12800也很常見,所以高感畫質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推薦全幅單反相機。半幅或者4/3系統的相機也可以拍,但是畫質會差一點。

    2.如果在旅行前確定了自己想要拍星空銀河,就一定要提前規劃好路線,選擇好的星空拍攝地,是拍出好的星空攝影的又一個技巧。拍攝星空地的選擇:可以選擇高海拔、高緯度的高原地區或山頂,場地開闊的沙漠、草原;遠離光汙染的地區,沒有雜亂的光線干擾的地方。

    3.拍攝星空時,延時快門線。快門線對風光攝影來說肯定是常用附件了,然後拍攝星空的話卻有所不同。延時快門線的定時功能會讓拍攝變得更簡單,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可以防止相機抖動。

    4.曝光補償,如果在拍攝星空時,環境過暗,就需要增加曝光值。

    曝光值通常用EV表示。EV是“步長”的意思,一個EV就是一個步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個擋位。EV值每增加1.0,相當於攝入的光量增加了一倍。同樣的,如果環境過亮,要減小EV值,EV值每減小1.0,相當於攝入的光量減小了一倍。

    5. 拍攝星空時的一個技巧,頭燈必不可少:探路、對焦、補光。 星空攝影往往去遠離光汙染的野外,效能良好的頭燈對於探路安全來說是必不可少,畢竟安全是第一位的。

    其次,極其昏暗的夜空中,對前景曝光極為困難,這時可以使用的方法,就是使用頭燈打前景,然後液晶屏裡手動對焦,功率不夠強的燈輔助對焦就很困難。最後,再給前景補一點光,這個時候頭燈就又可以發揮用處了。 所以別看一個小小的頭燈,用處可大著呢。

    6.拍攝星空時,關於顏色問題。

    想要拍攝的星空自然。白平衡和色調要調整至中性灰,有時偏藍一點尤其在太陽高於地平線-18度,這樣日光已經散射到頭頂的天空時更顯著些。在ps camera raw或者Light Room,自然飽和度和飽和度,拉一拉會讓星空“五彩斑斕”,但是某些星雲根本沒有這麼強的發射線,深空攝影也看不出來,拉一拉飽和度就出來了,這樣確實不自然。同時對比度滑塊也會明顯改善顏色,不要拉的太厲害。

    有時還需要單獨調整幾個顏色的色相、飽和度、明度,對於星空,綠色滑動會改變低空氣輝,黃色橙色會改變光汙染還有銀河,還有一些黃色亮星的顏色,紫色和洋紅會改變其中紅色星雲,尤其銀河裡有不少這樣的亮星雲。

  • 2 # 嵐金志

    拍星空要有幾個條件

    首先是環境夠好,要在野外沒有光汙染的地方,天要夠黑

    然後就是相機光圈要夠大,感光度要高高

    可惜一般的長焦數碼相機的光圈都不大,用來拍星空的ISO起碼800以上甚至是3200,但是數碼相機先天不足感光度到400之後就慘不忍睹,雖然新的可以勉強上到ISO1600,畫質差不說,細節丟失得非常嚴重,像油畫一樣,基本上把所有星點都抹去了

    星空都是非常暗的問題,用自動對焦和測光是肯定不行,而且一般要曝光5秒以上才能看到星點,所以相機沒有全手動功能也不行,數碼相機都沒有B門,最多就只能曝光15秒,傻瓜機是什麼都拍不到的

    就算是幾百倍的望遠鏡拍其他星無論放大多少倍都是一個小點,拍星雲長焦數碼那個倍數是足夠的,但是星雲是相當昏暗,一般要在高ISO下曝光幾分鐘才看到影子,先不說在高ISO下不行,要拍星雲必須要有自動赤道儀來跟蹤,一般三角架是不可能拍到星雲的。反而用廣角鏡頭在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拍到滿天星的畫面,所以用長焦無論是從什麼方面來說都不適合拍星!

    一般沒有專業器材的其實可以用一臺帶全手動功能的大光圈小卡片機在環境好的情況下可能有機會拍到銀河,一般拍星座是沒問題求採納

  • 3 # SmallRig影視器材

    星空怎麼拍?超實用星空拍攝技巧大放送,帶你尋找夜空最美的星

    星空景色雖美,但是星星的亮度非常弱,我們不可能隨手按下快門就得到一張漂亮的星空影像。如果你所處的位置周圍有大量霓虹燈、工業照明等光源,星光就會變得更加黯淡,甚至肉眼難以看見。那怎麼樣才能拍攝一張美美的星空照片?斯莫格小姐姐為大家收集了關於星空拍攝的超實用技巧,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拍攝時間和地點

    通常來說,燈火通明、大氣汙染嚴重的城市是很難拍到星星的。想要拍到夢幻的星空,最好選擇遠離城市的郊區、高山,以避開周圍光源的干擾。

    至於拍攝時間,我們最好選擇在晴朗無雲的月初或者月末。這是為了避開中旬又大又亮的月亮。明亮的月光會嚴重干擾天空的星光。

    2、器材選擇

    機身

    星空拍攝對高感畫質要求較高,因此我們通常會選擇高感好,寬容度佳的機身如索尼A7系列、佳能5D系列、尼康D800系列等全畫幅相機,APS-C畫幅的相機推薦佳能80D、7D系列,尼康推薦D500和D7000系列,一些入門級的相機也可以拍攝,只不過相對來講畫質表現會慘淡不少。

    鏡頭

    星空攝影由於需要前景點綴,而同時又需要拍攝到儘可能多的星空為一個基本拍攝思路,所以常會選用超廣角鏡頭甚至是魚眼鏡頭作為常用鏡頭。

    另一方面,由於星空攝影多在黑暗環境下拍攝,光圈越是大的鏡頭優勢也就越大(光圈越大,鏡頭進光量越大,在相同光亮環境下可以使用更低iso拍攝,以獲得更佳的畫質)

    所以,一般常見的選擇的焦段大致為12-40(12-24/14-24/15-30/16-35/17-40等市場上幾種較為常見的超廣角焦段)之間,並且光圈越大的廣角鏡頭越具有優勢。常見的單張拍攝多會選擇14-24 2.8&16-35 2.8這樣的鏡頭,亦或者魚眼鏡頭。

    除此以外,適馬的14 1.8ART,老蛙的12 2.8,三陽的14 2.8都是價效比很高的星空鏡頭。

    用超廣角拍攝星空的優勢

    1.涵蓋較多的星空

    2.地景/前景能有較強的視覺衝擊力

    3.在黑暗中構圖比較方便,可以依照大致焦段視角進行構圖

    用超廣角拍攝星空的劣勢

    1. 超廣角會有嚴重的透視畸變,即所謂的“近大遠小”,如果前景與拍攝機位處於同一焦平面上,會產生明顯的畸變

    2. 超廣角視野廣闊,在拍攝時很容易受到一些人造光源的影響,很容易造成畫面亮度不均勻或者出現一些討厭的光暈

    總結以上,目前拍攝星空超廣角仍然是最適合拍攝星空的鏡頭,只是在構圖的時候要控制好畸變效應,並且應儘量尋找人跡罕至的機位拍攝,以避免人造光源的影響。

    3、拍攝附件

    拍攝星空長達20秒左右的曝光,拍攝星軌好幾十分鐘甚至幾小時的曝光,一套穩定的腳架系統是必不可少的。三腳架的材質有木質、高強塑膠、合金材料、鋼鐵材料和碳纖維等多種。目前市場是效率最高的碳纖維材料,重量輕,韌性好且堅固!

    按最大腳管管徑不同可分為32mm、28mm、25mm和22mm等。一般來講,腳管越大且管節數越少,則腳架的承重越大,穩定性越強。

    另外腳架和快門線是一對好搭檔,有了腳架,建議再配一根可以設定曝光時間和拍攝張數的快門線。

    快門線

    相機快門線,顧名思義,就是控制快門的遙控線。遠距離控制拍照,曝光,連拍,不管是傳統相機或是數碼相機,我們都會有因為按下快門時候的手的不穩定導致相機震動,破壞畫面完整,降低照片質量。避免此種情況發生的好辦法就是應用“快門線”。對於星空星軌或者是延時類題材的拍攝特別方便。當然現在有些相機也有內建的延遲曝光及定時拍攝系統。

    電池

    拍攝星空,尤其是星軌,動輒需要幾十分鐘甚至幾小時的長曝光時間,長曝光下對電池消耗量還是挺大的,因此我們一般推薦在電池足電量情況下拍攝,且多備幾塊備用電池以延長拍攝時間。另外,由於很多情況下,我們拍攝星空星軌都在相對比較極端的環境下,氣溫可能較低,在極低溫下電池可能失效,開不了機。解決辦法是讓電池溫度高於臨界工作點,可以在手柄上貼上暖寶寶等發熱物品。

    4、如何拍攝

    對焦方式

    由於相機本身對焦能力限制,我們在漆黑的夜晚很難對焦成功,因此在拍攝星空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關掉自動對焦,並根據觀察鏡頭對焦窗,手動對焦調至對焦無限遠。

    Tips:

    大部分鏡頭的無窮遠標記一般和實際的無窮遠有一定的偏差,所以我們往往使用背屏尋找亮星來手動對焦。方法如下:開啟相機背屏的實時顯示,放大畫面後尋找一顆比較亮的星星,手動轉動調焦環,當星星從一個模糊的小圓,變成一個很實的星點的時候就對焦成功。

    引數設定

    曝光

    星空的曝光遵循“500法則”,“500”法則是星空攝影中曝光時間的計算方式,目的是為保證拍攝星點不出現拖尾現象。簡單來說用500除以鏡頭的焦段(全畫幅焦段),得到的數字便是你可以使用的最長快門時間。

    【比如以下幾個焦段】

    200mm(全畫幅):理想快門速度約為2.5秒(500除以200mm)

    24mm(全畫幅):理想快門速度約為20秒(500除以24mm)

    16mm(全畫幅):理想快門速度約為31秒(500除以16mm)

    14mm(全畫幅):理想快門速度約為35秒(500除以14mm)

    注意:應用這個法則只能確保星空中不出現明顯的脫線。如果要求放大到100%仍然是圓形星點,則需要更短的曝光時間,大家在拍攝時多嘗試幾次就能掌握啦。

    光圈

    我們在拍攝星空時為了得到足夠的進光量,通常會用到最大光圈。比如F2.8或者F4的變焦鏡頭直接開到最大的f2.8或f4,而像適馬14 1.4這樣的大光圈定焦鏡頭則會收一些光圈,取得更好的成像質量。

    ISO

    根據天空黑暗程度來選擇,拍攝銀河常用2000-6400的感光度,偶爾也會用到1600。拍攝星空需要這樣的感光度,如果是拍攝星軌,感光度直接調到100即可(尼康D810或850可選擇最低的64),因為拍攝星軌需要幾十分鐘甚至好幾小時拍攝,在這麼長時間的曝光下,足夠相機捕捉到足夠明亮的光線,如果用了高iso,畫面必定過曝。

    白平衡

    raw格式下白平衡可設定自動,或者手動設定到3000-4000(相機內的色溫值越低,拍攝的照片色調越冷,顏色越藍;反之,色調越暖,顏色越黃)

    不同白平衡色溫下的星空,冷暖色調反差極大,給人的感覺也完全不同!

    構圖技巧

    星空攝影中,前景和遠景的搭配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我們在拍攝星空時,可以選擇遠處的山體,天文臺,開著遠光燈的車子,點著燈的帳篷,甚至是舉著手電筒的人,都可以成為我們星空作品中很好的點綴。

    另外,大家如果有時間,也可以白天提前到達晚上星空拍攝地,選擇好的機位,晚上再過去拍攝時就事半功倍了。

    總結

    好了基本上到這裡,超實用星空攝影技巧已經介紹完了,斯莫格小姐姐下面再整體做一個總結:

    1)星空拍攝最重要的就是根據月相變化和光汙染地圖來避開月光&光害

    2)星空拍攝最基本的裝備,就是高感不錯的機身,較大光圈的廣角鏡頭,和穩固的腳架雲臺了

    3)掌握星空拍攝500法則,利用實時顯示對焦及加入前景構圖來拍攝

    大家覺得實用的話,就趕緊收藏吧!

  • 4 # 嘟嘟女孩

    第一得有一個好看的星空

    那麼假如有一個很好看的星空,繁星點點,我們可以先拿起手機看一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角度(所謂合適的角度就是自己認為比較好看的角度)然後放大聚焦,這樣會比直接拍攝要更清楚和清晰一些。比如這張雖然不是繁星點點,但是路燈發射的光很讓人有種星空的感覺,構圖很重要,還有捕捉瞬間也很重要,有必要的話要時刻拿著手機不停地試角度呢。拍多了就知道那些角度比較好看了。

  • 5 # 攝影自由人ROCKY

    拍攝星空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有一臺可以調整曝光時間、光圈和ISO的單反或者微單;

    2.有一個用於固定相機的三腳架,拍攝星空一定要上架拍攝;

    3.有一個大光圈廣角鏡頭,夜晚拍攝大光圈鏡頭可以降低相機ISO,有利於畫質提高;廣角鏡頭可以拍到更多內容。

  • 6 # 彎腰拾豆豆

    首先必須用三腳架固定配置比較好的單反機、理想的廣角鏡頭,再搭配上快門線因為拍攝星空需要長時間的曝光,使用三腳架並用快門線按快門可以保證拍出的照片不糊。二、選擇拍攝位置,最好選視野開闊的地方,還要避開光源等能影響拍攝的因素。三、合理構圖只有這樣才可能拍出漂亮的星軌。四、祝成功拍出唯美星軌大片

  • 7 # 海桓甜品

    我說說我的經驗,

    準備工作,

    單反相機、三角架、魚眼鏡頭,兩塊電池。

    時間,

    晚上十點到凌晨兩點,

    地點,

    黑暗無光的地方,因為光線會破壞畫面的乾淨,

    開始,

    相機架在三角架上,調到b門檔位,鏡頭引數設定

    iOS 400,光圈,f2.8,快門,半小時,

    最後就等,就這樣,小白都能拍出驚豔的畫面。

  • 8 # MyJRpower

    最簡單的方法是:1.在光汙染少的地方,2.將相機用三腳架固定好,3.調相機引數,ISO調到3200或者6400,對焦擰到無限遠再擰回來一點點,快門15到30秒。當然簡單的方法得到的照片質量也可能一般。

  • 9 # 使用者隋遇而安

    1.擁有一臺高感岀色的相機:要拍攝星空,單反相機是肯定需要的,其中全畫幅會更好一些......

    2.擁有一支三腳架:要拍攝星空,需要相機長時間拍攝工作,所以必須要有固定的東西......

    3.擁有一支廣角鏡頭:要拍攝星空,對鏡頭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廣角鏡頭比較好當然了.....

    4.擁有遙控快門:遙控快門是一個儀器,可以讓人不在相機旁就可以進行釋放快門的動作......

    5.學會設定lSO:要拍攝星空要學會lSO的設定,高感比較好的相機可以吧……

  • 10 # 隆都人攝影分享

    星空有幾種拍攝方法

    1,星軌,以北極星分,南十字為中心點,拍攝圓形星軌,或以外的扇形星軌,或交界點的交錯型星軌

    方法:ISO800以下,曝光40秒到1分半鐘根據現場光情況而定,光圈4以上(就3.5,2.8甚至更大),拍攝100張,後期ps,檔案,指令碼,載入堆疊,全選圖片,混合模式改變亮,就是星軌了

    非堆疊式,直接懟,ISO100,光圈縮小,曝光1小時

    2,銀河,東南方向,ISO3200以上,廣角或者超廣角鏡頭.光圈2.8,曝光時間預設20秒,注意一定是要廣角或者超廣角鏡頭才可以20秒哦,不然星星拖軌就變星軌銀河了 500除以你的焦段看下有沒有20,低於15的鏡頭就不要用嘍,必要時半幅相機可以配合赤道儀降低ISO或彌補鏡頭光圈不夠

    3 深空,星雲,行星拍攝,裝置過於貴重,非土豪退休老幹部不要涉足

    以上環境必須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郊外拍攝,效果最佳,最好是肉眼就能看到銀河的地方,如何辯識銀河,找東南方向最亮的那顆星,那就是銀心所在位置,在那顆星旁邊,你能看見銀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五一"你認為去朋友家串門是否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