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圖帝

    公元221年,劉備於成都即皇帝位,立國號為“漢”,因其統治區域僅限今四川一隅,故而又稱“蜀漢”。在魏蜀吳三方的實力對比中蜀國最弱,但自立國以來蜀漢卻連連以北伐為頭等大事,為此窮兵黷武、征戰不休。其實從地圖上看,益州(四川)向南仍有大片蠻夷控制的地區可供開拓,但為何蜀國不能先南後北,在征服南方並取得人力和物資的補充之後,再回過頭來北伐曹魏呢?事實上對於這種戰略層面的抉擇,蜀漢高層並非沒有進行過考慮,但最終摒棄了這一選項,原因就在於形勢的不允許。

    首先,蜀漢政權自認為延續了大漢國祚,屬於正統王朝,但實際上東漢自漢獻帝開始就透過禪讓傳位於魏文帝曹丕,曹魏政權在法理傳承上完全站得住腳。這樣一來,蜀漢與曹魏在法統上就存在不可調和的先天矛盾,所謂“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只要魏國存在一天,蜀國就不能放棄對北方“偽朝”的討伐。在這種情況下,“克復中原,還於舊都”成為蜀漢朝廷刻不容緩的奮鬥目標,自然也就無暇將有限的軍事資源用於南方。

    再者,從國家實力的角度來說,蜀國地貧人少,尤其在丟失荊州以後,其有效控制範圍僅在益州一隅,極度短缺的兵員和物資對於保衛國家安全尚且不足,又何以用兵南方呢?正如各種史料的記載,三國之中蜀國的兵役和徭役最為繁重,最艱難的時候蜀地的百姓要以區區百萬人口養活十萬常備軍隊,這樣的比例即使在今天也是很多國家都吃不消的。然而即便如此,面對魏國與吳國的雙重威脅,蜀漢朝廷仍舊覺得兵力捉襟見肘,以至於蜀人感嘆“可用之兵不過兩川,守北尚且不易,何以用兵南擴?”

    也許有人會問,“七擒孟獲”不就是諸葛亮主導下的“南征”嗎?但要注意的是,這樣的南征依然是服務於“北伐”,因為對諸葛亮而言,大軍傾巢北上,此前必須保證後院不能起火。所以我們才會看到以收服人心為宗旨的“七擒七縱”,換言之蜀漢對南蠻的“征服”更多的體現為一種“聯盟”,實則朝廷對南方部落的人力和資源並不能隨意支配。而且在三國時期,南方密林瘴氣、毒蟲成群,對這種尚且處於原始狀態的“九山一田”,開發的成本太高、歷時太久,蜀國在時間上根本等不起。

    由於西南方向雲貴兩地的文明程度太低,打下的土地不能種,部落的男丁也不好訓練成軍,蜀人在短期內只能滿足於對方的臣服,然後調轉頭來向中原地區爭奪生存空間。而東南方向的交趾(今越南北部)則已經步入了一定程度的文明階段,那麼蜀漢可以往這個方向用兵嗎?仍然不能,如果大家認真觀察吳國的地圖的話,就會發現此時的交趾與東吳是一種顏色,也就是說這裡正被吳國控制著。如果蜀漢向此地用兵,則無疑將爆發與吳國的全面戰爭,這對於“連吳抗曹”的統一戰線而言是斷不可行的。

    最後一點原因就是蜀漢是個外來政權,掌握蜀國大權的多半來自中原,對他們而言發展蜀地經濟遠不如北伐中原更具吸引力。無論對於諸葛亮,還是對於姜維來說,“克復中原”都是其畢生的理想,對南面又怎麼可能放在心上呢?

  • 2 # 綿寶852

    古代擴張主要分兩種,一是否對我造成威脅,二是否有值得我去征服的土地和人口。蜀國往南在那時就是蠻夷之地,窮山惡水的,要不是反叛和抗稅我覺得蜀都不會去管他。當時蜀精力主要在北方,諸葛亮七徵孟獲的目的也是為了穩固後方。畢竟古人沒有我們現在的視角,不知道那有良田,哈哈!

  • 3 # 前程說歷史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偽命題,蜀國不是沒有向南擴充套件,只是雲貴高原以達到蜀國南征極限!至於中南半島那更是可望不可及了而且蜀國的立國之本在於北定中原匡扶漢室;東漢後的蜀漢政權其初衷並沒有將中南半島視為漢家天下。(東吳勢力抵達中南半島今越南北部)劉備稱帝后隨即撒手人寰,蜀國先是丟失荊州,爾後西南地區叛亂,蜀國地緣危機四伏,諸葛亮經白帝城託孤後掌握蜀漢政權,為穩定國內政治形勢開始南征,如果沒有諸葛亮的七擒孟獲,北伐就無從談起!蜀國做為三國之中實力最弱的割據政權,自夷陵之戰後便失去了圖謀天下的資本。諸葛亮南征過程中面對的不僅僅是南蠻部落聯盟還有老對手東吳,事實上東吳已將版圖擴充套件到了中南半島的交州地區即今越南北部,在蜀漢版圖抵達雲貴之後,東吳也一路南下平定嶺南和交州,吳蜀兩國在中南半島北部形成對峙,受制於地形、人口、生產力等因素蜀國無力將勢力範圍再次南伸!(蜀國南征穩固雲貴,為北伐打下堅實基礎)

    蜀國的基本國策是北伐匡扶漢室,佔據中原核心地區的曹魏才是蜀漢政權的戰略對手,魏蜀吳三國之於東漢,恢復原東漢版圖是魏蜀兩國共同夙願,尚未開化的中南半島無論是經濟發展水平還是地緣價值抑或權利歸屬都無法與中原相提並論;即便是鼎盛的秦漢王朝都未將中南半島置於中央垂直管理之下,更何況勢單力薄的蜀漢了!

    富甲天下的關中平原才是蜀國終極目標但諸葛亮數次北伐均無果而終,試想落後的中南半島即使被蜀漢收入囊中也不懼備一統天下的地緣價值,可以這樣說南征中南半島的戰爭成本遠高於北伐中原,所以中南半島對於蜀漢而言實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不但無法獲得蜀國強國資本甚至會拖累新生的蜀漢政權,中南半島簡言之就是賠錢貨!

  • 4 # 戰史解碼

    別的暫且不提,這條策略完全是一個下下策,而提出這條策略的人也完全是在紙上談兵,絲毫沒有考慮實際情況!為什麼這麼說呢?接下來,我就先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這條策略:

    一 策略可行性

    大家先仔細觀察一下中南半島的地形圖,從這副地形圖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如此小的一個區域卻存在著好幾條山脈!這也就意味著,如果蜀國要進攻中南半島,他們就必須先征服這些山脈,可對於古代人來說這幾乎是一件非常難完成的事情。

    除了山脈之外,還有就是原始森林,這對於蜀國來說更是一大難題。當年中國派遣的遠征軍,有多少英烈沒有犧牲在戰場上卻把性命丟在了原始森林裡!就算是到了現代,中國與中南半島的交界處也是販毒走私最猖獗的地區之一,這足以說明此處地形的複雜。

    二 策略回報

    戰爭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要攻佔中南半島,那就必須得到足夠的利益。前文我們已經介紹過中南半島的地形,不用我多說,我們也能夠知道這一地區顯然並不會有太多的人口和資源可供蜀國利用。既然得不到對等的收益,那也就沒有必要去耗費精力去攻佔中南半島!

    無論是策略的可行性還是策略回報,都足以說明這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以諸葛亮的智慧恐怕也能考慮得到。

    除了策略不可行之外,還有一點原因,那就是這條策略與蜀國的國策相違背!

    劉備的發展策略幾乎是完全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實施的!“連吳抗曹,待天下有變,北上中原”已經是蜀國的國策。這是因為劉備圖謀的是恢復漢室,所以國家發展的重心必然在北不在南。這方面也是蜀國不南下擴充套件向中南半島的一個原因。

    總體上講,國策只是一個次要原因,軍事實施問題是蜀國南征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而且短期內又無法得到足夠的利益,這條策略也就沒有實施的必要了!

  • 5 # 呱聊

    自蜀漢王朝建國之後,以諸葛亮為主的權臣始終以北伐作為蜀國的戰略決策,缺乏向南擴張的意圖,但是曹魏不管從軍事實力,資源,人才方面又是遠遠強於蜀漢。蜀國這邊主要是以諸葛亮為主的謀士,缺乏其他真正德才兼備的能人,雖然漢中地產富饒,但是相比於曹魏那是沒得比的,所以對於北伐來說,想要贏就容不得半點失誤,但是是人就會犯錯,不會一點失誤不會犯,所以北伐最終的失敗也是必然的。

    那麼當時如果蜀漢調整戰略決定向南擴張,蜀漢會不會在南方地區開展一片新大陸呢?

    當時的中南半島,蜀漢如果派出一支幾萬的軍隊,能不能取得突破呢?

    首先,作為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是有很大優勢的,七擒孟獲,可見諸葛亮當時並不想殺孟獲,最終孟獲也是輸的心服口服,臣服於蜀漢。假設當時諸葛亮能很好的利用上孟獲,畢竟他當時對南方地形地區相比諸葛亮一些人馬才入主漢中肯定要熟悉的多,對於南征肯定起到一部分關鍵性的作用。

    再往南走,這裡曾今出現過一個“哀牢”的聯盟部落政權,其中與漢人有著很長時間的友好關係,官渡之戰前,公元69年,哀牢首領率77個附屬地歸附漢朝,當時該地區部落大約有人口55萬左右,可以算得上一個中等大小的國家了,但是到了公元76年,哀牢首領與漢王朝鬧翻,狠狠打了一仗,對於當時國力還算強勢的漢朝自然是碾壓了,哀牢局這樣敗了,但是還有一些殘餘實力,向西遷徙,然後經過一段時間養精蓄銳,成立了一個新國家:撣國。後向怒江以西轉移,成為該地區首領國,於是又與漢朝重歸於好。

    經過數十年後,東漢步入到董卓弄權,和諸侯割據的年代,撣國失去了東漢的庇護,受到南方強國的入侵,這個國家就是:驃國。

    假設當時諸葛亮帶隊想南征,面對的境地應該就是驃國。驃國興起於伊洛瓦江流域,曾今用重兵佔領過撣國尊莫,東帕一帶地區,並繼續向北前進。但是事實上,相比蜀漢的軍事實力,那還是沒得比的,還不足以抵擋的上蜀漢的軍隊。

    如果繼續諸葛亮繼續向南走,這裡有個國家叫:扶南國。這個國家當時統轄的地區,差不多是當今國家高棉全國,寮國南部地區,越南南部,以及泰國東南部一帶地區。但是軍事實力也是和蜀漢實力是沒得比的。

    從以上的地理區域分析和軍事實力對比,如果蜀漢採取向南前進,擴充套件至中南半島。問題肯定相比北伐沒那麼大,不過該地區氣候炎熱,雨水眾多,到該地區作戰也要做出一些改變。如果蜀漢能在北伐失利,沒有進展的時候做出向南征討的決策,一直打到當今孟加拉灣地區,建立附屬國,那可能歷史的走向也會發生重大的變化。

    不過這一切都是假設,這種事情也並未發生,主要蜀漢不屑來南征,看不上這些地區。

    其次,也要簡要概述一下,為什麼要北伐?

    北伐一方面是為了擴張蜀漢疆土,另一方面是為了中興漢室,也是為了切割曹魏跟隴西,西涼的統一,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這也是延續蜀漢國命的一種戰略決策,也是蜀漢當時唯一能選擇的進攻的路線。在糧草大地荊州被東吳奇襲之後,蜀漢的勢力就開始縮水到益州一個州的勢力了,相比曹魏坐擁十二州部(司隸,荊州北部,豫州,兗州,青州,徐州,涼州,冀州,幽州,幷州,雍州,揚州小部分),與東吳盤踞(揚州,荊州南部,交州)三大洲,相比實在是寒酸。再加之川蜀之地多山,多溝壑,少平原。所以從佔領資源來說,北伐也是重要的戰略決策。

    如果當時是選擇在北伐失敗後選擇南征的話,可能東吳也會這個時候一舉將川蜀大本營一舉拿下,就像奇襲荊州一樣。

    其實我個人認為如果當時蜀漢和東吳聯合合力北伐打曹魏,南征戰略來收取南方小國,打到中南半島地區,可能三國的歷史走向和蜀漢的存國時間也會更長一些。

    不過這都是我個人假設,歷史就是歷史,已經過去了,就再也改變不了了。

  • 6 # 聽濤軒書法

    其實蜀國已經向南擴了,但是限於實力和客觀因素只能到達今天雲南一帶。至於為什麼不再向南擴充套件到中南半島,我想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蜀國打的旗號是“匡復漢室”,北方曹魏是其主要敵人

    劉備從第一天起就以漢室宗親自居,目標就是建立自己的大漢政權。當劉備面對篡漢的曹魏政權時,為了自己的合法性,他不可能任由曹魏發展,北邊與曹魏作戰,南邊不可能騰出手來南下。而且他不打曹魏,早晚曹魏也會滅他。

    曹魏是蜀漢的最直接敵人,面對自己生存的壓力,蜀漢不可能捨北而南。

    蜀國擴充套件到雲南,在當時已經是極限,無力繼續南下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七擒孟獲,然後控制了南中。當時蜀國控制南中一帶已經很費力,那裡聚集著大量未開化的民族,根本不服教化。能夠控制雲南一帶就已經不錯了,如果繼續往南,相信遇到的野人會更加毫無目的地騷擾蜀軍,那樣蜀國會在那裡消耗更多的國力。

    當時交通並不發達,雲南南部叢林密佈,就蜀國現有的力量無法滿足繼續向南開發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等後勤保障。

    東吳佔據著南下最佳路線

    我們都知道,在當時孫權佔據著交州,其最南領土包括越南中北部沿海一帶。檢視中南半島地圖可以看出,內陸多山地原始叢林,只有沿海一帶是平原。這也是為何東吳不去中南半島西部內陸而是沿海一直南下的原因。

    與蜀國相臨的地區全是高山叢林,不但阻擋了其南下步伐也使蜀國喪失了開發它的興趣。而東吳佔據著沿海平原,不但有利於向南開發還可以將佔據的土地迅速轉化為戰略資源。

  • 7 # 歷史是最好的醒酒湯

    1、所謂的中南半島,即是“中國以南的半島”,包括越南、寮國、中國雲南、高棉、緬甸、泰國及馬來西亞西部,是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半島。

    中南半島面積206.5萬平方公里,恰好相當於10個陝西省的大小。

    中南半島,以前稱為“印度支那”半島,源於法文“Indochine”,表示位於印度、中國之間而又深受兩國文化影響的區域。因“支那”一詞有辱華含義,後改稱“中南半島”。

    中南半島,那是華人曾經涉足但最終放棄的土地!

    三國時,公元225年,諸葛亮南征,“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諸葛亮五月渡的“瀘”不是金沙江,而是今天雲南的怒江。“不毛”指的是緬甸,這裡的“不毛”並不是我們語文教材中所註釋的“不長草”(的地方),在中國南方,你到哪裡去找不長草的地方?深入不毛之地,就是深入緬甸,“緬”,古印度稱之為“緬毛”,他們自稱“不毛”,即現在的緬甸。(學者李定與的研究成果)

    而早在15年前,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孫權遣步騭為交州刺史,收降原交州太守士燮形成獨立的割據政權(士燮任交趾郡太守40多年,交趾郡,後來叫安南,再後來叫越南!)。

    也就是說,吳、蜀兩家,基本上控制了中南半島的大部分,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所以,不是沒有向南擴充套件,而是擴充套件之後又回來了!

    當然在中南半島,吳、蜀兩家也有過爭鬥。南中叛亂,南中當地的豪傑都歸附於吳國,原劉璋次子劉闡打算接管南中。

    可惜!此後三國歸晉,五胡亂華,北方少數民族給漢政權帶來空前壓力,晉人南渡,主流文化和民眾意願是“北歸”,而無暇南顧和經營,此後這種格局一再上演!中南半島再也無緣於中國!

    2、“中國”文化的視野,限制了諸葛亮們的南征。這不是諸葛亮的問題,而是我們民族的胎裡病啊!

    中國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古中國文明,而這是一種偏居一方和相對封閉的農耕文明:東有太平洋,西有沙漠、高原,南有叢林,北為極寒。所謂“中國”文化的視野,就侷限於自詡的“中央之國”:東盼是海,西眺盡沙,南顧叢林,北望冰雪。東南西北,唯有向南,更符合農耕文明的擴張。

    諸葛亮南征、孫權收復交趾郡,已經涉足中南半島,但可惜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壓力,讓南征變成了南渡,而南渡成為民族的悲痛記憶,最終使得“南顧”成為泡影。

    “中國”文化,由此而內視、內斂,以至於發展到明朝、即使有機會有能力走出去(鄭和下西洋,多麼壯觀!),也不能成為主流。

    幾千年來都不曾改變,直到現代仍然如此。

    最能說明問題的,是1938年內遷而成的西南聯合大學,1945年由馮友蘭撰文、聞一多篆額、羅庸書丹的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其碑文有這樣一段: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於中原、偏安江表,稱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晉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風景不殊,晉人之深悲;還我河山,宋人之虛願。吾人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於不十年間,收恢復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薊北,此其可紀念者四也。……”

    (西南聯大紀念碑。稽之往史,以“不能立足於中原”為恥,談何南征?)

    可見,直到近代,“我民族若不能立足於中原、偏安江表,稱曰南渡”,不能立足於中原,仍然是所有“華人”的巨痛,南渡都是一種巨大的悲哀!

    在這種集體意識和文化氣氛下,南征怎麼能邁得開步伐?實在一點,諸葛亮所謂“興復漢室”的理想,其實就是重回中原。這是我們民族的胎裡病啊!

  • 8 # 言豈君

    整篇三國史中很少有向外擴充套件的戰役。漢代的認知和現在不同,由於西域行商的原因所以對西面有點認知,又有博望侯開絲綢之路,於是有一路繁華似錦,但漢以強亡後,絲綢之路也逐漸堵塞。有博望侯之例在前,可以想象大漢子民開荒拓野的熱情,於是大漢子民向四周進軍,然荒漠、冰原、山瘴、海洋等讓人絕望的自然環境阻擋了他們的步伐。

    迴歸本題,蜀漢國力微弱,開疆拓土是蜀漢君臣首要任務,東是吳國、北是曹魏、西是青藏高原、南就是中南半島。吳國暫時的盟友,對抗曹魏的臂膀。曹魏是死敵,是光復漢室的必經之途。高原和半島情形有點類似,惡劣的自然環境,稀少的人口分佈,要想經營這些地方,首先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開拓,像修路、築城、清理野獸、鎮壓土著等系列工作,然後遷民駐軍。這些都需要成都提供大量的資源,且數年內新拓之地無法自給自足,還需要成都調配補給,這無疑會加重蜀漢的負擔。而曹魏的關中和雍涼之地一切都是現成的,派兵佔領了就能在短期內轉換成自己的力量,要做的就是防守住反攻。

    最後瞧瞧三國時期少見的向外拓展事宜,即東吳開拓夷州,東吳本就地廣人稀,相對於領土而言在人口上的缺口更大。東吳以舟師見長,依海船之利和遼東公孫互通有無,遠航的經驗豐富,因此有能力去開拓海上荒島。遠征夷州不是為了多片孤懸海外的飛地,而是經營一條後路,同時我相信東吳經營過不少海島,意圖以此為奇兵打曹魏一個措手不及。

  • 9 # 笑傲江湖149553812

    很多回答認為蜀漢的國策是北伐中原,加之中南半島自然環境複雜惡劣、開發程度低等。實質上,古代中國何曾怕過自然環境惡劣,先後征服了蒙古高原、中亞地區乃至青藏高原,把中國版圖從秦朝的340萬平方公里發展到了清朝的1380萬平方公里。核心原因就是南方沒有威脅,導致中原王朝沒有向南擴張的動力和慾望。

    三國時期,東吳因為山越叛亂,把領土擴張到了兩廣及越南北部,甚至衛溫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帶著船隊到達了臺灣。而諸葛亮因為南中孟獲叛亂,把領土擴張到了整個雲貴高原,拓展到了緬甸北部。從此,由於中南半島都是原始部落,沒有王朝國家,也給諸葛亮和孫權帶不來實質性的威脅,他們完全沒了南拓的動力,把軍事重點放到防範來自北方的威脅上。因為整個三國時期,南方的開發水平遠遠比不上黃河流域,所以孫權和諸葛亮雖然地盤不小,但整體實力和北方相差很大,他們的重點是防禦北方曹魏。

    其實如果諸葛亮向南擴張,或許會取得極大的戰略縱深。但正是因為歷史原因,中國向南擴張的慾望不強,中國始終是一個陸權國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就馬雲給美國捐物資這一事,大家有什麼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