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孟的解析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作為一名心理系的學生,我想說我曾經多次想過放棄這一門學科。我剛去美國的時候,選的專業是計算機數學,這是一門數學與計算機科學交叉融合產生的新興學科。在我大二的時候,我看到周圍的同學都有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看到他們對數學的熱愛,我問自己,我真的有這麼熱愛數學嗎?一次機緣巧合,讓我瞭解到心理這一學科。轉系,也就成了我學習心理學的第一個瓶頸。

    如何轉系?

    我聽到過一些周圍朋友對我的“善意勸導”,讓我走一條輕鬆的路;也有來自家裡一開始的不支援,認為這是一條沒有“錢途”的路。所以學習心理學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個掙扎,面對現實世界的種種壓力,我告訴自己不要被這些事情影響到,自己的人生目標要靠自己去發現並實現。加上我周圍也有跟我一起奮鬥的朋友,一直在鼓勵支援我。堅定自己的目標是堅持下去的第一步。

    心理學是一個多元化的領域,我在一開始就被這門學科大量的知識資訊弄得不知所措。僅僅只是一門心理學的入門課程就包含了心理學的哲學背景、社會統計學、生物學影響、實驗方法等等的內容。面對毫無基礎的我來說,跟上其他心理系同學的步伐是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如何去掌握新理論和新概念的方法是我的第二個瓶頸。

    如何去學掌握學習的方法呢?

    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1. 定期學習

    兩個小時的規則:在課堂上每度過一個小時,自己應該花兩個小時來學習教材。

    2.積極學習

    對材料進行批判性思考:有效的學習不僅僅是閱讀指定的文字並瀏覽筆記中的內容,更需要分析和理解材料。

    總結要點:學習材料後,看看是否可以確定材料涵蓋的主要概念。

    3.積極上課

    4.單獨學習,然後分組學習

    我們進行了行為遺傳學的研究,比較基因和壞境不同的個體,並針對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的對比展開研究。

    第三個瓶頸應該就是語言上的阻礙了。我們需要背誦大量的心理專業名詞,例如,FASD酒精綜合症,NTDS神經管缺陷,Teratogens致畸物,postpartum depression產後抑鬱症等等。這些都曾是我的痛苦來源,這讓我在心理學的這條路走的非常緩慢但卻很紮實。認真踏實的學習心理的專用名詞會幫助我們走的更遠。

  • 2 # 心理知識小站

    這需要看是在哪個階段?

    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說吧。

    就初學階段而言,當然是需要學好基礎類科目,如你題目所說的統計、基礎神經知識、基礎心理學理論……這就好像學習地理的學生需要先背下世界地圖一樣。這一階段並不會存在太大的瓶頸,只要認真學習就可以了。

    對了,還有英語!沒錯,對於心理學學生而言,如果想要突破第一階段的瓶頸,英語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性技能;

    當擁有了基礎框架(基礎心理學理論)和可以進一步探索的工具(統計、英語)之後,就可以選擇這個框架之中個人所感興趣的地方進行深入學習了。而在這階段需要做的就是大量閱讀這個領域中的以往文獻,由於國外的研究普遍更前沿,因此很多都是外國文獻(所以英語真的很重要)。這就是第二階段最難磨的事情,要能甘心做得住冷板凳。並沒有什麼捷徑可以一步登天,只能耐心地去讀。要讀多少呢?讀到真的瞭解了這個細分領域的研究發展的歷程,以及現今所面臨的問題或者爭議。

    最後這個階段可能已經不算是“學習階段”了吧,那就是試著去解答問題,這也是“學習”的目的之一吧,用自己的智慧解決這個世界還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不過這的確很困難,因為可能這些問題已經很多人試圖去解決過了,但都沒有給出肯定得答案。

    這裡也許會有個“心理瓶頸”吧,我們可能會因此而緊張,擔心自己付出了那麼多努力,最終也解決不了。但其實也沒有關係,因為那些偉大的答案,永遠都是前仆後繼的學者、研究人員、科學家一點一點推進,最後出現那麼一個人終於達到了終點,找到了答案。也許大家都只記得最後那個找到答案的人,但實際上,前面這些“鋪路者”也一樣偉大。所以不必去考慮自己是否會真的找到答案,努力地去找就可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成品菜賣怎麼樣?包裝上檔次,然後網售外賣及店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