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汽車之之家

    卡車的使用條件和使用環境就是需要車身更結實耐撞,另外鋼結構的車身抗扭曲強度更大,在極限地形中行駛的安全性更高,即使出現翻滾對駕乘人員的影響也不大。還有就是車子的使用壽命更長了,一般燃油車的車身設計壽命在60萬公里,而特斯拉的車身設計壽命達到160萬公里。特斯拉此舉算是在汽車行業首開先河,非常“美國”,把美系車對安全效能的追求推向一個新高度,也發展出了一個全新的方向,值得點贊。

    在此之前,車企普遍採用吸能車身,重力分散型車身,承載或非承載式車身,在安全保護方面無非是先創造一個“安全籠式結構”,然後在通過車身緩衝、吸能、疲勞對抗等方式分散碰撞力保護駕乘人員,這些都不如鋼結構的車身來的直接。在重大交通事故中,吸能式車身非常不佔優勢,儘管這些車也達到歐洲五星碰撞標準,但是往往實際情況要比實驗室複雜的多,你永遠不知道事故的下一秒會產生多少“能”,根本“吸”不過來,有多少車輛在事故中像我們腳踩易拉罐一樣,輕而易舉的就慘不忍睹。這時候如果有個裝甲車一樣的銅皮鐵骨保護著是有多麼幸運。

    那為什麼車企不願意採用鋼製車身呢?主要是受兩個方面的限制,一個是技術,另一個是成本。首先說一下技術層面,現在的鐵質或鋁製車身都採用衝壓成型,造型方便,鋼製車身造型特別困難,用鋼製車身很難製作出漂亮的流線,還有就是焊接工藝負責,相比較鐵和呂的焊接就很簡單。再說一下成本問題,汽車製造有一個龐大的供應鏈,單單車身從原材料到熱處理、衝壓、塑形、焊接、防腐、表面處理等等就是一個很浩大的工程,牽扯到上百家供貨商,一個技術改變將會產生大量的成本費用,這不是一般車企能夠接受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適合女性開的車型,好看點的,安全易開,後排能放下兒童座椅,十萬到二十萬之間?